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大连石化企业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排放具有排放量大、排放点分散、排放物种复杂的特点,各工艺环节仍存在设备泄漏点多、无组织排放量大、工艺废气和废水处理系统VOCs收集和处理不及时等问题。在政府给予完善立法、严格执行排放标准等政策保障的同时,石化企业则应采取LDAR技术、严控储运装卸环节操作及收集处理工艺废气等措施降低VOCs废气的泄漏和排放。  相似文献   

2.
医化行业挥发性有机废气(VOCs)排放特征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防治医化行业挥发性有机废气(VOCs)环境污染,推动医化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全面调查VOCs的排放源头、排放方式、防治措施,对比分析了各种末端处理技术的优劣,确定了医化行业有机废气(VOCs)防治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3.
随着工业制造的不断发展,橡胶的需求量不断增大,与此同时不可避免地产生大量的VOCs排放。以某橡胶企业VOCs治理项目为例,针对当前排放的主要类型,基于沸石分子筛吸附浓缩技术和蓄热式热氧化处理技术设计三级干式过滤系统,使得废气通过前置的过滤器后,送至沸石分子筛转轮的吸附区,通过蓄热室加热氧化燃烧处理,并且模块化设计了系统的PLC自控控制系统,实现了橡胶企业的VOCs高效能治理。  相似文献   

4.
文章对国内20家炼化企业共计272套VOCs末端治理设施进行调研,统计了治理设施的设计处 理规模、VOCs进口浓度等信息。其中污水集输处理系统、工艺废气、储罐、装卸车系统是炼化企业VOCs 4大污染源。基于各治理设施的VOCs设计处理规模和进口浓度,建立了炼化企业VOCs末端治理设施排放估算 方法,按照污染源类别将各个治理设施的VOCs排放水平划分为4个等级,1级为最高,4级为最低。其中1级排放设施分别占比19.2%,24.6%,19.4%和24.3%,这说明目前我国炼化企业的VOCs处理量较大,排放管控不容松懈。此外,还统计了272套治理设施的治理技术,结合设施的排放等级,建立了炼化企业VOCs末端 治理技术评估表,基于此表能够为炼化企业对VOCs末端治理设施治理技术的比选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5.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是空气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对环境影响极大的有害物质,对环境安全以及人体健康会产生严重威胁。目前,治理VOCs的方法较多,明确各种处理技术的优缺点尤为重要,文章对常用VOCs废气治理技术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6.
<正>由青岛路博宏业环保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开发的挥发性有机废气吸附+催化燃烧净化技术,适用于工业挥发性有机废气(VOCs)治理。主要技术内容一、基本原理采用有机废气吸附脱附一体机,集废气预处理、吸附、脱附、新风换热、催化燃烧、引风系统多种工序于一体。在吸附风机的作用下,废气首先进入前置过滤箱体,将废气中的颗粒物过滤、阻截。由前置过滤器分别进入两侧吸附脱附箱体(中间设有旁路保温隔层,在有  相似文献   

7.
以上海某印刷包装公司为例,针对常见的凹版印刷厂挥发性有机物(VOCs)废气污染情况,对主要产气源的印刷线和复合线进行废气收集,选用转轮吸附浓缩(RC)-蓄热式燃烧(RTO)联合处理工艺对收集的VOCs废气进行处理,介绍了废气处理工艺的原理、工程设计、投资运行费用及废气处理成效。工程实践表明,处理后排放的尾气的乙酸酯类、异丙醇、丁酮、总VOCs浓度指标均达到上海市《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31/933—2015)表1要求,非甲烷总烃指标达到上海市《印刷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 31/872—2015)表2要求。  相似文献   

8.
从吸附原理上对转轮技术进行了探讨分析,认为转轮技术虽然能吸附处理大量的VOCs,但其同样处理不了一些难以脱附的物质。文章对转轮技术的吸附能力给予了理论解释,澄清了"转轮能够大倍率浓缩废气、易做到达标排放、处理风量大"等错误认识;对转轮技术存在的缺陷进行了分析,提出活性炭固定床是治理VOCs污染更理想的选择。  相似文献   

9.
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大气污染控制的重点控制污染物之一,是形成臭氧污染和PM2.5的主要 前体物。VOCs排放的控制治理对于人类健康、环境保护以及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冷凝法是一种可以直接 实现废气资源化的回收方式,主要有机械冷凝法和液氮冷凝法。前者受限于制冷温度,难以达到-120℃以下。而液氮冷凝法的制冷温度可低达-180℃,能够满足日趋严格的排放标准。文章针对一种三级液氮冷凝的VOCs回收系统流程及装置开展了分析研究。计算结果表明,系统的经济效益比与处理气量呈弱相关性,而与废气浓度、废气类型密切相关。当浓度从3.8%增加至19.0%时,经济效益比从0.38增长至0.59,年碳减排量从1489t增加至7484t。进一步开展了罐区“甲醇+甲叔基丁基醚(MTBE)”、装车台“柴油+汽油+石脑油” 以及罐区“柴油+汽油+石脑油”VOCs气体冷凝回收装置工程样机的研制,三者VOCs冷凝液年回收量分别达到69.88,135.41,692.69m3;对应的年碳减排量分别为127,299,1534t;后两者的年总液氮消耗量大约为2300t,经济效益比在0.27左右。  相似文献   

10.
文章针对传统家具制造工业喷涂废气排放特征和治理现状,提出废气治理提质增效的有效途径。对某大型家具制造企业废气治理改造进行实例分析,改造后实现VOCs总量减排50%以上,废气收集和治理效率均大于95%,VOCs排放浓度低于10mg/m~3,单位VOCs去除能耗下降80.97%。  相似文献   

11.
珠江三角洲地区大气污染最明显的特点就是臭氧浓度的升高导致大气氧化性增强,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和氮氧化物是大气臭氧生成的重要前体物。珠三角地区工业体系发达,VOCs的生产及使用企业众多,由于VOCs的种类繁多,性质各异,排放条件多样,目前已经形成了一系列的VOCs废气实用治理技术。  相似文献   

12.
综述了我国有机废气(VOCs)治理行业的发展环境,介绍了行业技术发展进展及新技术的开发应用情况,分析了VOCs治理市场与企业状况,针对行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解决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连续沉浸机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中主要含有苯乙烯、VOCs污染因子,宜采用活性碳纤维吸附+催化燃烧工艺进行净化。通过工程实例介绍了活性碳纤维吸附+催化燃烧一体化设备的构造、工作原理、设备参数、注意事项以及运行效果。  相似文献   

14.
VOCs恶臭污染物质的污染状况和一般处理方法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苑宏英  郭静 《四川环境》2004,23(6):45-49
VOCs恶臭污染物质是一些既有异味且具有挥发性的有机气态污染物质,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很大危害。VOCs恶臭物质来源于生活和工业生产等方面。常用的处理方法有吸附法、吸收法、燃烧法、冷凝法、生物法、膜分离法等。其中,生物法处理有机废气具有运行费用低、维护管理方便、没有二次污染等优点,成为今后治理VOCs恶臭污染物质的清洁型生物方法。  相似文献   

15.
<正>碧水蓝天,我们的天职洁净清新,我们的事业VOCs在线监测及治理技术在工业生产活动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的排放具有涉及行业众多、排放条件复杂等特点。针对含VOCs的废气的在线监测及治理,公司提出了完善的解决方案,并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公司是行业内同时具有VOCs在线监测和VOCs治理核心技术的企业之一,将为"十二五"期间VOCs总量控制做出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通过一个工程实例介绍了催化燃烧技术在小风量高浓度VOCs废气治理方面的有效应用,并说明其特点以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7.
正2017年10月13日,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废气净化委员会第五届委员代表大会在北京顺利召开。来自全国VOCs治理领域的30多位技术专家、130多位委员及企业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由会员部主任王玉红主持,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易斌致开幕辞。易秘书长强调了"十三五"期间以PM2.5和臭氧为主要特征的大气复合污染问题的严峻性和VOCs治理技术装备的复杂性和紧迫性,并对废气净化委员会开展的行业协调与调研、技术交  相似文献   

18.
挥发性有机物(VOCS)活性炭吸附回收技术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婕  羌宁 《四川环境》2007,26(6):101-105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各类有机溶剂的应用越来越广,有机废气的排放量也随之逐年增加,其所带来的空气污染等环境问题已经引起全世界的关注。过去,研究人员主要致力于开发高效的VOCs控制技术。随着我国建立可持续社会目标的提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经济有效的VOCs回收方法。本文重点介绍了活性炭吸附回收VOCs的工艺现状和研究进展,并预测了VOCs分离回收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生物滴滤法处理废气中的VOCs及恶臭污染物具有去除效率高、二次污染小、安全性高等优点。总结了生物滴滤反应器的类型和废气中污染物去除效率的影响因素及强化措施,包括工艺参数与填料的选择、传质限制与添加表面活性剂、微生物的影响与筛选高效降解菌株、真菌的使用、剩余污泥堵塞问题和生物滴滤前的预处理。最后提出生物滴滤法去除废气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针对汕头地区印刷包装企业在进行有机废气(VOCs)综合整治时,存在治理设施与企业实际工况不匹配等问题,通过对印刷企业的涉VOCs原辅材料的VOCs含量的统计分析,以及原辅材料调配、使用、输送和贮存等全过程进行现场调研,并分析不同温度下VOCs气体浓度和爆炸下限的影响因素,提出相关VOCs控制措施。既能满足企业有机废气整治的环境需求,又能避免在日常收集、处理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还能对余热进行资源能源回收利用,有效降低运营成本,最终达到环境、安全、节能三赢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