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盲人提灯笼是古代一则故事。说有一天晚上,一位盲人提着灯笼在街上走着.有人问他:“你自己都看不见.为什么要提着灯笼走路,”盲人回答说“我提灯笼是为了让别人能够看到我,我才不会被别人撞倒。”可见,这位盲人自我防护意识很强。  相似文献   

2.
盲人提灯笼是古代一则故事。说有一天晚上,一位盲人提着灯笼在街上走,有人问他:“你自己都看不见,为什么要提着灯笼走路”?盲人回答说:“我提灯笼是为了让别人能够看到我,才不会被别人撞倒”。可见,这位盲人自我防护意识很强。  相似文献   

3.
盲人提灯笼     
盲人提灯笼是古代一则故事.说有一天晚上,一位盲人提着灯笼在街上走着,有人问他:"你自己都看不见,为什么要提着灯笼走路?"盲人回答说:"我提灯笼是为了让别人能够看到我,才不会被别人撞倒."可见,这位盲人自我防护意识很强.  相似文献   

4.
盲人提灯笼     
在古代的某一个晚上,一位盲人提着灯笼在街上走着。有人问:“你自己看不见,为什么要提着灯笼走路?”盲人回答:“是为了让别人能够看到我,不会撞倒我。”眼下,还有个别职工的自我防护意识不强。例如,看到他人违章不制止,总以为这是他人的事,只要自己不违章就可以了。自己不违章,固然很好,但并不等于安全工  相似文献   

5.
有这样一则故事:有一个双目失明的老人在夜晚走路时,手里总是提着一盏明亮的灯笼,别人看了觉得很奇怪。就问他:“你自己看不见,为什么还要提灯笼走路呢?”老人满心欢喜地说:“这个道理很简单,我提灯笼并不是给自己照路,而是为他人着想,为他人提供光明。如此一来,别人也就容易看到我,不会误撞到我,这样就可以保护自己的安全,也等于帮助了他人。”  相似文献   

6.
漆黑如墨的夜里,一个盲人手执一盏亮晃晃的灯笼踽踽独行。被一路人撞见,路人奇怪地问:“你横竖都看不见,打灯笼干什么?”盲人答道:“既可给别人照亮,又可以避免别人撞到我身上。”在此,笔者禁不住为盲人的远见卓识和豁达心胸所折服。联想到“手握方向盘,脚踩鬼门关”的驾驶行  相似文献   

7.
近日,笔者读了这样一则故事:一个盲人到亲戚家做客,天黑回家时,亲戚好心为他点了个灯笼。盲人火冒三丈:"你明知道我看不见,让我点灯笼照路,这不是在嘲笑我嘛?"亲戚说:"你点着灯笼,别人可以看到你,就不会撞到你,这样你就安全了。"故事虽短,却耐人寻味,让笔者有了些许想法。文中的"盲人"让我想到了安全生产中那些对安  相似文献   

8.
古代有一则﹃盲人提灯笼﹄的故事说的是有一天晚上一位盲人在大街上提着灯笼行走别人问他﹃你是位盲人什么也看不见为什么要提着灯笼走路﹄盲人答道﹃我提着灯笼走路是为了让别人看到我才不会被人撞倒﹄由此可见这位盲人自我保护意识极强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一个施工企业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搞好安全文明施工才能创建﹃精品工程﹄因为安全文明施工是创建﹃精品工程﹄的前提和基础是一个企业职工素质高低的反映是企业综合管理水平的集中体现是进入市场的绿色通道目前不少企业仍有个别职工自我保护…  相似文献   

9.
听朋友说,他们县城有一个盲人,走夜路时,总是一手拿着油灯,一手拿着拐杖。有一次,迎面走来一个人,好奇地问他:"哎,拐杖为的是探路,油灯起什么作用?你没听说过盲人点灯白费油吗?"盲人回答道:"油灯不是给我用的,是给一些冒失鬼用的。我要是手里没有油灯,还不让人给撞倒了!" 盲人用油灯照亮自己,敢于亮出自己  相似文献   

10.
听朋友说,他们县城有一个盲人,走夜路时,总是一手拿着油灯,一手拿着拐杖。有一次,迎面走来一个人,好奇地问他:“哎,拐杖为的是探路,油灯起什么作用?你没听说过盲人点灯白费油吗?”盲人回答道:“油灯不是给我用的,是给一些冒失鬼用的。我要是手里没有油灯,还不让人给撞倒了!”  相似文献   

11.
有这样一幅安全漫画 :一个瞎子夜晚行路时 ,总是提着一盏明亮的灯笼。在安全行路经验交流会上 ,瞎子说他提灯不是为自己照路 ,而是让别人容易发现他 ,这样既可保护自己 ,也能帮助别人不出交通麻烦。看了“瞎子点灯”的漫画 ,不禁为瞎子的“安全灯笼”拍手叫好。瞎子在确保夜间安全行路时 ,主动点灯 ,不怕费蜡 ,提前做好事故预防和安全措施 ,这种安全第一的精神着实让人钦佩 ,又的确催人深思。安全是企业最大的效益 ,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和道理 ,然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少数企业领导总是爱两眼睁得大大的 ,盯住企业经济指标 ,认为安全投入见效不…  相似文献   

12.
我的女伴们为了美容、减肥、调节、保养健康,时常服用一些某种口服液、某种胶囊之类。女伴们问我,吃过什么保健药品吗?我说当然,不过我选用的品牌很寻常,也没见其做过任何广告,这种药的名字叫“快乐”。我觉得,“快乐”如药,而且是一味上佳的良药!  相似文献   

13.
有一位中国的MBA留学生,在纽约华尔街附近一间餐馆打工。一天,他雄心勃勃地对着餐馆大厨说:“你等着看吧,我总有一天会打进华尔街的。”大厨好奇地问道:“年轻人,你毕业后有什么打算呢?”MBA很流利地回答:“我希望学业一完成,最好马上进入一流的跨国企业工作,不但收入丰厚,而且前途无量。”大厨摇摇头:“我不是问你的前途,我是问你将来的工作志趣和人生兴趣。”MBA一时无语。显然他不懂大厨的意思。大厨却长叹道:“如果经济继续低迷下去,餐馆不景气,那我就只好去做银行家了。”MBA惊得目瞪口呆,几乎疑心自己的耳朵出了毛病,眼前这个一…  相似文献   

14.
“体验”     
作为教师,我拥有一辆私家车是很自豪的。 2000年夏天,学校的同事学车,也“钩”起了我学车的瘾。想想在自己的交际圈中,有些朋友早已经有车开了,说真的,心里除了一方面羡慕,一方面有点不服——我也一定能开好车! 7月底,我报了名,跟着同  相似文献   

15.
安全综合征     
我是一名职业安全工作者,酷爱自己的工作。也许是工作时间太久,见到的事故太多的原因,“职业病”在我身上表现得尤为强烈,甚至达到了草木皆兵的程度。有人说我得了“安全综合征”,而且“病情”日趋严重。说得多了,连我自己也开始相信起来,私下自我“诊断”一下,大概有四种“症状”。不搭便车,不找私车不是自我吹嘘,莫说是找便车,即便是找朋友跑一趟“专车”,也不会费多大事。但参加工作至今,可以说从来没有找朋友帮忙出“专车”的经历,即使是搭便车,也不干。原因很简单:上车买票固然有点麻烦,但车票是强制保险的依据,万一…  相似文献   

16.
“你爱我吗?”“我爱你!我只爱你!我最爱你……”爱情的表白确实令人陶醉,难怪热恋的情人常常忘掉了两个人以外的世界.陶醉是幸福的,但盲目却会使人跌跤.以为既然相爱,你就是我的唯一,我也就是你的一切,就是爱情色盲的典型表现.“你就是我的唯一”往往把爱情与亲情、友情对立起来.拿友情来说吧,结婚以后,有人对爱人呼朋唤友很不以为然,觉得爱人不如以前爱自己了,有的甚至以为自己受骗了,既然你说多么多么爱我,现在两个人厮守在  相似文献   

17.
从善如流好     
企业的《五洲报》有段时间让副刊“内退”了,有职工向我表示不满。一天机会合适,我就向厂长郭志敏提建议:《五洲报》的副刊应该恢复,让职工们在这块园地耕耘,发表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习作,表达他们的生活情趣和所思所想,这样会对职工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是安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过多久,副刊就真的“重新工作”了。许多职工都说好,“老朋友又回来了!”我的建议与“结果”也许是巧合,不过,这件事情让我想起了8年前的另一件事。我当时在电解铝厂机动科工作。电解铝厂铝氧粉仓库3吨规格的单梁桥式吊车每天工作10多小时,磨损很…  相似文献   

18.
人生的拐杖     
有一次,一位朋友对我说,她读过一首朦胧诗,只记得半句:“人生的拐杖……她问我这是什么意思。我说拐杖者是一种助人前行的工具,这里或许是用来喻人的某种素质,但具体指什么我却含糊其辞,因为自己也觉得有点“朦胧”。  相似文献   

19.
一、初识 在华南沿海的广州市和平东路81号,有一家劳动保护用品公司,它的总经理叫刘钜源——这就是本文要向读者介绍的主人公。 我和刘总初识是在2001年首届劳动保护及安全技术产品(广州)博览会上。博览会的策划人、慧杰公司经理何闽小姐找到我说:“我给你介绍广州劳保公司刘总,这个人很有能力,很有影响力,他领导公司多年,一直持续发展。”一会儿,她陪一位中年老广过来,我们握手寒喧后,他介绍了自己的公司。我讲了一些称赞的话。交谈中,他几次谈“我们今天干得还可以,但这并不代表明天,关键还在明天。”这引起我进一步了解他的兴趣.当时客人很多,不便细谈,临别时他约我们吃晚饭,我想正好可以借机深入了解,便答应了。  相似文献   

20.
我刚进厂,被分配到氢气车间,在高师傅名下当一个徒工。听人说高师傅技术高、待人好。然而,头一天就惹我一肚子气。刚见面,他一开口就问: “你来上班,学习制氢吗?” “是啊!”我回答。 “不行,你这打扮不许进车间。”他竟然就这么莫名其妙地指责起我来。 我看看自己,打扮也没什么特殊的呀!脚上穿着涤纶袜、回力鞋,肉穿涤纶衬衣、衬裤,外衣是一件笔挺的纯的确良。 高师傅看我迷惑不解,就带我走向一个房间,只见门前挂着一个木牌,上写着“静电实验室”。这个房间很别致,橡皮铺的地面,塑料贴面的墙,空气特别干燥。高师傅“嗵”的一声把门关上,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