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本研究选择了合肥市有代表性的塑胶跑道和运动场,用GC-MS监测分析了塑胶跑道周围空气中刺激性气体的主要污染物成分;在不同天气条件下,对不同类型运动场地的热污染进行了对比测量分析;最后在上述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对塑胶运动场的建设、使用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聚氨酯注浆材料具有黏度适中、凝胶时间可控、耐磨、耐化学腐蚀和力学性能优异等特点,被广泛用于煤矿开采安全防护。但其导热、抗静电、阻燃等性能有待提高,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限制了聚氨酯注浆材料在煤矿井下的应用。石墨烯/聚苯胺纳米杂化物的加入对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导热、导电、阻燃等性能具有突出的增强效果,有望成为聚氨酯注浆复合材料性能改善的理想改性剂。利用原位化学氧化聚合法制备了石墨烯/聚苯胺(rGO/PANIf)纳米杂化物,通过FTIR、XRD、TEM、TG等分析方法对纳米填料的微观结构与形貌进行表征,并将rGO、PANIf、rGO/PANIf分别作为填料制备聚氨酯注浆复合材料,研究了不同填料及不同添加份量的纳米填料对改性聚氨酯注浆材料热稳定性、阻燃性能、导热性能和抗静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rGO/PANIf杂化物的加入可以提高聚氨酯注浆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抗静电性能、热稳定性和阻燃性能;与纯聚氨酯注浆材料相比,仅添加1wt%(质量分数)的rGO/PANIf杂化物,聚氨酯注浆复合材料的点燃时间延长了16 s, CO产生速率下降了25.6%;添加5wt%的rGO/PANIf杂化物,聚氨酯注浆复合材料的导热系数提高了19.4%,体积电阻由8.0×10~(13)Ω降低到3.1×10~(11)Ω,最大热解温度提高了25℃,热释放速率峰值、总热释放量、总烟气释放量分别降低了24%、18%、17.4%。  相似文献   

3.
塑胶行业的生产制造过程中涉及各种有机原料的使用,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排放的重点行业之一。本文通过对塑胶行业的VOCs产生环节及污染防治现状进行分析,从企业、政府及社会各方着手,多角度探讨了塑胶行业VOCs污染防治策略,以期建立完善的污染防治综合体系,实现塑胶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SPU系列喷涂聚氨酯(脲)弹性体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半预聚物法合成了以聚醚多元醇、液化MDI,二胺扩链剂、端氨基聚醚等为主要原料的双组分喷涂聚氨酯弹性体.研究了配方中多异氰酸酯种类、软硬段质量分数、不同扩链剂等影响聚氨酯弹性体的因素.结果表明,采用半预聚物法制备的聚氨酯(脲)弹性体具有优良的物理性能及工艺性能,通过改变预聚体中多异氰酸酯类型、调节配方中软硬段质量分数,选择聚醚多元醇和端氨基聚醚种类,合理搭配不同的扩链剂,可以得到不同性能的聚氨酯(脲)弹性体材料.  相似文献   

5.
聚氨酯泡沫材料中R11的含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冉春雨 《环境科学》1993,14(3):80-82
分析了聚氨酯泡沫材料老化过程中含氟发泡剂R11(CFCl_3)的逸出问题,采用称重法和化学分析法对目前用作冰箱保温材料的聚氨酯泡沫材料中的含氟发泡剂R11含量进行了测定和研究,给出了测定结果,并对测定方法和结果的可靠性,,R11气体含量对泡沫泡孔直径及其均衡性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实验表明,发泡过程中使用的R11部分地附着在泡沫固体材料上,且其含量对泡孔均衡性没有明显影响.采用对臭氧层无损害或损害作用小的化学品代替附着在泡沫固体材料上的R11进行发泡,不会对聚氨酯泡沫材料导热性能带来影响.  相似文献   

6.
<正>江西省宜丰县新昌六小地处美丽的耶溪河畔。学校创办于2008年,现有教职工92人,在校学生2300多名。学校环境优美,设施设备完善,文化氛围浓厚,拥有标准的塑胶运动场、完善的现代教育设施、一流的图书仪器装备。建校伊始,学校以"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基,为教师走上成功服务"为宗旨,通过组织"阳光体育""课前呼号""经典诵读""国旗下演讲""艺术节""文明班级评比"等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拓宽学  相似文献   

7.
不同载体材料对厌氧氨氧化效果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分别采用水性聚氨酯(WPU)和活性炭2种材料作为生物载体,在2个不同的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反应器中接种包埋污泥和生物活性炭,采用人工配水进行连续实验,观测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启动过程中各种含氮化合物的变化,以考察不同载体材料对厌氧氨氧化过程的影响。文章在生物活性炭反应器中成功驯化了采自污水处理厂的普通厌氧污泥,证明了从环境中驯化培养厌氧氨氧化菌的可能性。通过2个阶段中脱氮效率的比较,发现以水性聚氨酯包埋材料作为未驯化细菌载体并无明显优势,反而成为传质的障碍;而采用生物活性炭则可以迅速达到提高局部生物量、聚集功能菌、屏蔽不利环境的干扰等作用,是理想的微生物载体。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聚氨酯缓冲材料在湿热海洋和干热沙漠环境下的老化性能。方法 将3种不同表观密度的聚氨酯缓冲材料在万宁和敦煌试验站进行1 a的自然环境试验,探究聚氨酯缓冲材料外观、静态压缩性能、压缩永久变形性能和红外光谱的变化。结果 在1 a的自然环境试验中,材料压缩强度先增大后降低,压缩永久变形逐渐增大;在万宁试验站,样品表面出现发霉现象,密度为25、30、40 kg/m3的聚氨酯缓冲材料的压缩强度分别增大或衰减至106.4%、93.3%、87.5%,压缩永久变形分别增大109%、98%、138%;在敦煌试验站,密度为25、30、40 kg/m3的聚氨酯缓冲材料的压缩强度分别增大或衰减至106.4%、98.2%、97.8%,压缩永久变形分别增大55%、74%、93%。结论 聚氨酯缓冲材料在自然环境中会发生水解和热氧降解等老化反应,使材料性能出现下降。材料表观密度越大,性能衰减越快。材料对于湿热海洋环境更敏感,在万宁站的老化程度大于敦煌站。  相似文献   

9.
聚氨酯泡沫材料的粘接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常规聚氨酯泡沫材料的原料及合成;探讨了主要原料的选择,发泡剂、交联剂、催化剂等助剂的选择及化学改性聚氨酯泡沫三方面因素对聚氨酯泡沫粘接性能的变化规律的影响,并介绍了常用的几种提高聚氨酯泡沫粘接强度的方法;提出了改善聚氨酯泡沫粘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选用聚偏氟乙烯(PVDF)和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作为膜材料,二甲基乙酰胺(DMAC)为溶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添加剂,采用干—湿法纺丝成膜,对影响膜性能的铸膜液结构进行了讨论。文中描述的PVDF/TPU中空纤维膜的最大水通量为865.923 mL/(cm2.h),截留率为865.92%(截留牛血清蛋白分子量为67 000)。  相似文献   

11.
铺设TDI聚氨酯塑胶跑道的危害与对策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分析了铺设TDI型聚氨酯塑胶跑道的危害与对策。研究结果表明:TDI聚氨酯跑道除TDI外,组分中还含有多种催化剂、二元胺类扩链剂、有机分子增塑剂、溶剂、橡胶配合剂、苯溶剂等有毒有害化学物质;聚氨酯跑道铺设套用游离TDI不超过0.7%的标准,其实际指标高出100倍以上;预计数年后我国每年将产生35万吨无法自然降解的、含有有毒有害物质的、难以处理的TDI聚氨酯跑道垃圾;建议尽决停止铺设TDI聚氨酯跑道。对体育场馆运动面层材料进行环保立项,并建立完善的检测体系;研制符合环保要求的合成运动面层材料。  相似文献   

12.
目的针对吸波结构的基体材料——一种软质聚氨酯泡沫耐老化性能的考核,设计一种环境适应性试验,确定施加的环境应力和产品老化性能的表征参数。方法通过吸波结构的聚氨酯泡沫材料的特征性能参数分析,根据产品应用要求和预试验结果,确定合适的老化性能的主要表征指标,通过多应力水平试验和方差分析,确定采用的主要加速老化环境应力。结果通过预试验与分析认为,吸波结构用聚氨酯泡沫材料耐老化性能可采用断裂伸长率来作表征,由于防水覆膜能很好地阻隔水汽对聚氨酯材料的影响,采用单温度应力便可以来考核其老化性能。结论针对具有防水覆膜的吸波结构用聚氨酯泡沫材料,采用单温度应力作用下的断裂伸长率变化可以对其耐老化性能进行有效评估。  相似文献   

13.
徐佳琦  王浙明  宋爽  徐志荣  姚轶 《环境科学》2019,40(8):3463-3469
以2015年浙江省175家合成革企业调研数据为基础,分析当前浙江省合成革行业挥发性有机物(VOCs)污染治理情况,通过研究筛选出161家重点企业,分析合成革行业污染基本排放特征并计算其VOCs排放系数.结果表明,绝大部分企业对废气采取治理措施,但聚氨酯(PU)后处理工艺没有废气收集和处理设施;绝大部分企业使用的是溶剂型原辅材料,废气中VOCs的主要污染因子为二甲基甲酰胺(DMF)、甲苯、乙酸甲酯、丙酮、乙酸乙酯和丁酮等物质;全省合成革行业的VOCs排放系数均值为0. 168 kg·m~(-2).其中聚氨酯平均排放系数0. 170 kg·m~(-2),聚氯乙烯(PVC)排放系数为0. 142 kg·m~(-2);聚氨酯湿法工艺排放系数均值为0. 191 kg·m~(-2),聚氨酯干法工艺VOCs排放系数均值为0. 179 kg·m~(-2),聚氨酯后处理工艺VOCs排放系数均值为0. 120 kg·m~(-2).  相似文献   

14.
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聚丙二醇(PPG-1000)为主要原料,二羟甲基丙酸(DMPA)为亲水扩链剂,一缩二乙二醇(DEG)为小分子扩链剂,三乙胺(TEA)为中和剂,合成水性聚氨酯(WPU)溶液。研究了异氰酸根与羟值(NCO/OH)摩尔比、中和度等因素对WPU溶液黏度性能的影响。初步获得水性聚氨酯压制剂的制备工艺,即:NCO/OH投料比0.80~1.0,中和度100%,初聚温度60℃,预聚75℃,预聚时间3h,扩链1.5h,按照此配比及工艺制备的水性聚氨酯溶液稳定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15.
在环境危机日益严重、环境保护的要求日益迫切的形势下,降解塑料已成为高分子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聚氨酯材料在包装和医疗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其可降解化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和社会意义。总结和回顾了可降解聚氨酯材料领域的现状及发展历程,阐述了其性能特点及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与难点,展望了本领域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正>上犹中学依飞凤山,傍犹江水,校园内环境优雅,景色宜人,是江西省第一批重点中学。学校拥有科技楼、图书馆、体育馆、报告厅、实验楼、国家标准化电子监控考场等现代化教学设施,设立了微机校园网、多媒体教学网、广播网。建有高标准的塑胶运动场和学生公寓。学校现有学生3579人,教职工291名,其中中学特级和省市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35名,中学高级教师113名。多年来。上犹中学坚持"以人为本、以质强校"的办学理念,恪守"爱我犹中,报效祖国"的校训,着力培养可持续发展、素质全面、适应社会的现代人。办学思想和措施赢得了上级领导和家长的认可、校友的赞誉。学校  相似文献   

17.
PVC膜对糖类化合物有较强的排斥力,但其亲水性差,而聚氨酯有较强的亲水性,本课题研究聚氯乙烯(PVC)与聚氨酯(PU)的共混膜,探讨相转化法制备PVC/PU共混超滤膜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当聚合物质量分数为16%,m(PVC)/m(PU)以8/2(质量分数)共混时,可制的水通量、截留率较好的多孔膜。  相似文献   

18.
多巴胺能够赋予材料新的反应活性,目前已经被广泛地用于材料的表面修饰。该研究采用多巴胺对聚氨酯载体进行表面修饰,通过傅里叶变换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接触角测试、AFM对表面修饰聚氨酯载体的表征分析。结果表明:多巴胺在碱性条件下能够发生交联聚合对聚氨酯载体进行表面修饰,接触角由修饰前的78°下降到57°,提高了载体的亲水性。AFM观察聚氨酯载体改性前后,载体表面由凸凹不平逐渐趋于光滑平整。以印染厂好氧池活性污泥为接种污泥,考察了表面修饰聚氨酯载体前后载体对启动生物膜的速度及微生物菌群的影响。结果表明:表面修饰的聚氨酯载体挂膜3 d时,载体表面微生物增殖速率是对照组的11.3倍,7-14 d膜上微生物的增殖速率下降为2.3~2.6倍,20 d后微生物增殖速率趋于平稳。初始形成生物膜厚度的增长速率是对照组的1.6~1.9倍。通过高通量测序表明聚氨酯载体表面修饰前后微生物菌群结果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9.
本文叙述了D、C型和Z、Z型天然纤维吸油材料及p u型聚氨酯泡沫吸油材料的制法和性能。 D、C型吸油材料所使用的原料是稻草,Z、Z型吸油材料是用造纸过程中产生的废渣作原料,用硅油使它们疏水后,再把它们加工成细纤维。最后制成垫状吸油材料。 在软质聚氨酯泡沫发泡过程中填加亲油疏水剂,便可得到p u型吸油材料。 应用这些吸油材料处理溢油事故,回收水面液态油类都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设计并制备一种特殊分子结构的新型聚氨酯,并将其形状记忆性能应用于涂层自修复。通过与市售同类涂层进行性能对比,更为严谨科学地评测新型自修复涂层的性能。方法以羟甲基丁酸、二甲基甲酰胺作为扩链剂,采用聚乙二醇为分子链软段,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为硬段,采用溶液聚合法得到水性聚氨酯。设置对照组,涂以不同聚氨酯涂层,进行加速腐蚀试验。使用体视显微镜测试、傅氏转换红外光谱分析、热重分析、电化学工作站对聚氨酯的表面形貌、化学结构、热性、极化特性及交流阻抗等性能指标参数进行测试。结果同等划痕处理情况下,所制备的自修复聚氨酯各项性能明显优于市面上使用的聚氨酯有机涂层材料性能。结论具有形状记忆性能的聚氨酯具有良好的自修复性能,可用于自修复涂层的成膜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