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起重机械制造合同、技术协议内容不规范、制造图样与型式试验图样不一致、图纸未转换、合同评审及设计控制3-作形同虚设等等问题,错误、缺陷较多。通过分析研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监检人员第一项工作就是对技术文件的审查确认,责任重大。监检机构和人员必须高度重视、严格把关,从源头上确保起重机械的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煤矿监检人员工作欠载对风险感知能力的影响机制,首先引入无聊倾向和心智游移作为中介变量,构建四者的链式中介模型;然后采用工作欠载、无聊倾向、心智游移以及风险感知能力4种量表制成结构化问卷,定量研究263名煤矿监检人员问卷样本,并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中介效应检验验证样本数据。结果表明:工作欠载直接负向影响煤矿监检人员的风险感知能力;工作欠载还会通过无聊倾向、心智游移的独立中介效应,以及无聊倾向和心智游移的链式中介效应影响人员的风险感知能力。因此,及时发现并干预监检人员的工作欠载、无聊倾向和心智游移情形,能够有效提升其风险感知能力,预防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本文根据起重机械制造监检的实践,总结了毽起重机械监制造督检验规则》实施过程中部分条款不太合理、难以操作的问题,并提出了修改的建议,对毽起重机械监制造督检验规则》的修改和完善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结合国家质检总局实施的起重机械定期检验规则,从起重机械安装监检与定期检验的角度,总结了电动单梁桥式起重机便携式地操按钮盘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希望能够引起使用单位的重视,消除隐患确保起重机械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5.
<正>由于起重机械种类繁多、作业环境复杂、设备管理状况参差不齐等原因,检验人员在起重机械检验过程中常面临着诸多风险因素,时刻威胁着检验人员的人身安全。为此,有必要将起重机械检验工作中和风险因素进行分析。1风险因素分析起重机械检验工作中的风险因素根据其产生原因的不同,主要归纳为以下8类:1.1本身固有的风险由于使用起重机械起升或运移的物件一般是较重的物件,一般起重机械都有较大的自重,在安装、维修、作业以及检验时,稍有疏忽和不  相似文献   

6.
<正>国家质检总局颁布的TSG Q7015—2008《起重机械定期检验规则》(以下简称《定检规》)、TSG Q7016—2008《起重机械安装改造重大维修监督检验规则》(以下简称《安装监检规》),自2009年4月1日起施行。在执行新的检验规则过程中,笔者发现两个检规对起重机失压保护的的提法不同,《定检规》中为总电源失压(失电)保护,《安装监检规》中为失压保护。下面笔者将结合起重机械相关要求及笔者实践检测过程中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对比。1相关规范对失压保护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相对于散装锅炉而言.快装锅炉的监检工作比较简单.监督检验工作量比较少.但如监检人员在监检过程中不认真.或监检工作不到位,在锅炉投入运行后,可能给用户带来一系列问题和经济上的损失。下面谈谈笔者在快装锅炉安装质量监督检验工作中的几点体会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起重机械设备由车上作业改为车下作业,大量地面操作人员需要企业内部进行管控,伴随而来的作业风险也亟需调整、管控。笔者简述了起重机械地面操作作业的风险分析,介绍了所在公司针对性管理举措。  相似文献   

9.
我们在依法开展起重机械产品制造监检过程中,发现有些制造企业的LD电动单梁起重机产品,尽管所有检验项目均能达到合格要求.但这些企业在LD电动单梁起重机主梁制作工艺方面仍存在一定的缺陷。  相似文献   

10.
针对特种设备监检工作量判定方法不合理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任务评价策略。利用其量化关系明确、层次结构简单、系统分析科学的特点,结合特种设备监检任务流程,构建层次结构模型,并给出了相应算法,确定了任务评价主要影响因素的权重值,进一步研究了几种典型产品监检任务评价过程,得出了比较合理的评价结果,有利于提高特种设备监检工作的公平性和积极性,对特种设备安全风险的控制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起草的《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监督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自2008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规定》适用于建筑起重机械的租赁、安装、拆卸、使用及其监督管理,新建起重机械备案登记、起重机械档案管理和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等3项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12.
<正>监检员在制造监检工作中规避检验责任风险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各种制度的完善,中国的法律法规在对待安全责任方面传统做法就是分担,平时不防范,一出事就是各个层次去分担。近年来,安全事故也逐渐由事后经验型向事前预防型转变,同时随着法律法规的完善,会逐步跟国外法律法规接轨,做到更加客观公正。另一方面就是监督检验人员自身的问题,这跟检验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以及工作责任心态度等有关。  相似文献   

13.
结合起重机械的特征和其工作原理,阐释了机械安全风险评价相关标准确定的原则及其应用问题,指出了起重机械风险评价的程序,论述了风险要素评估的主要内容和方法,探讨了构件、零部件的评估与整机评估的关联性及处理方法。为在用起重机械的安全评价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起重机械检验人员在设备检验过程中,发现用电设备的接地保护存在多种方式,本文对有些交流供电起重机械电气设备采用,TT接地系统保护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希望对起重设备的使用和用户电路的设计起到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起重机械在电气系统上的长足发展,起重机械电气系统的复杂化给予检验检测人员带来较多困惑,同时起重机械由于漏电而造成的安全事故也时有发生,此类事故又多与接地系统缺失或不完备有关。在起重机械电气系统中,最为基础,同时也是最为重要的部分是起重机械的接地系统,接地系统的安全设置,可以避免因为漏电所连成的操作人员触电事故。本文对起重机械接地系统进行完整分析,并对检验人员现场检验起重机械接地系统给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起重机械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种物料的起重、运输、装卸、安装和人员输送等作业中,由于起重机械存在结构庞大、机构复杂、吊运物种多样、暴露的活动零部件众多、作业环境恶劣等诸多危险因素,起重伤害事故频发。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每年起重伤害事故的死亡人数,占全部工业事故死亡总人数的15%左右。为了保证起重机械的安全运行,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依据相关规定对在用起重机械进行法定检验。国家质检总局最新修订的《起重机械定期检验规则》(TSCQ7015—2008)自2009年4月1日开始施行,《起重机械监督检验规程》(国质检锅[2002]296号)同时作废。  相似文献   

17.
球罐安装过程中,监检单位监检工作到位是非常重要的。原来监检工作中偏重于球罐本体的安全质量,而忽略了设计文件会审、基础验收、支柱、临时焊点等方面的工作。笔者认为从设计开始提前介入监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能最大限度地消除隐患,确保球罐的安装质量。下面以近5年来监检的各类球罐所发现较严重的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压力容器是对人身和财产安全有较大危险性的一类特种设备,在工业生产和人们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射线检测技术在保证压力容器的安全性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在压力容器的制造监检过程中,发现了许多射线检测方面的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归纳和分析,以期引起监检人员和射线检测人员的足够重视,在压力容器的制造过程中能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检验检测质量,从而保证产品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正为了减少起重机械的安全事故,保证人员生命和财产的安全,全国起重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织制修订了国家标准GB/T 28264-2017《起重机械 安全监控管理系统》。近年来,我国经济形势快速发展,起重机械行业建造了大量的不同规格起重机。起重机械属于特种设备,包括的品种较多(桥式和门式起重机、流动式起重机、塔式起重机、架桥机等),应用面广(铁路、  相似文献   

20.
确定起重机械限制是起重机械安全评估准备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本文根据中国特种设备检验协会团体标准T/CASEI62001-2019《起重机械安全状况评估》给出的起重机械限制的概念及确定思路,结合起重机械的工作特点和技术属性,详细探讨了确定起重机械使用限制、空间限制、时间限制、其他限制等四方面限制因素的方法和过程,便于帮助评估人员更好地理解应用该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