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徐微  吕锡武 《环境工程学报》2011,5(10):2267-2272
反硝化聚磷过程是反硝化除磷工艺的核心过程。采用静态实验的方法研究了比污泥厌氧释磷量、污泥浓度、硝酸盐浓度几个重要参数对反硝化聚磷过程的影响,实验污泥来自实验室双泥系统。研究表明,比污泥厌氧释磷量对反硝化聚磷过程有显著影响,在电子受体充足的情况下,比污泥反硝化聚磷速率及聚磷潜能随比污泥厌氧释磷量的提高而增加,但比污泥厌氧...  相似文献   

2.
UniFed SBR工艺除磷脱氮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UniFed SBR工艺试验装置处理实际生活污水,确定了出水不受进水扰动影响的合适排水比.当将进水/排水时间固定为2 h,排水比不高于41.67%时,可以实现进水与出水的分离,保证良好的出水水质.通过试验分析了UniFed SBR工艺的除磷脱氮机理在于:进水/排水阶段在反应池底部先后发生了反硝化作用和厌氧释磷反应,后续曝气阶段发生硝化作用和好氧吸磷,因此通过该工艺,可实现同步除磷脱氮.  相似文献   

3.
碳源不足是废水高效脱氮除磷、磷回收的限制因素,研究高效利用碳源同时能提高磷回收效果的的新工艺及其运行方式尤为重要。本研究采用连续式厌氧/好氧交替生物滤池(AABF)处理低碳磷比废水(COD/P=11),并研究碳源的补充方式(间歇型、连续型、连续循环型)、补充周期对生物滤池除磷、回收磷的影响;采用生物膜吸收并蓄积废水中的磷,并采用定期补充碳源方式诱导生物滤池内聚磷菌群(PAOs)充分释磷,以便形成高浓度的磷回收液,同时在PAOs胞内积累内源性碳,用于后续的生物除磷。结果表明,连续循环型碳源补充方式优于其他两种碳源补充方式,合理缩短碳源补充周期利于提高AABF的生物除磷以及磷回收效率;定期补充AABF进水碳源可增加AABF生物膜内聚羟基丁酸酯(PHB)含量、大幅提高AABF厌氧释磷浓度、提高厌氧释磷(磷回收)过程中PAOs的对碳源的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4.
COD对生物除磷颗粒污泥稳定性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颗粒污泥稳定性是影响其应用的主要因素之一.以SBR中成熟的生物除磷颗粒污泥为研究对象,探讨进水COD浓度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进水COD浓度由300 mg/L逐渐升高到500 mg/L时,磷去除率由93%降低到88%;当进水COD浓度在400 mg/L以下时,污泥的最大比释磷速率和比吸磷速率分别为45.2 m...  相似文献   

5.
采用厌氧法处理木薯淀粉废水,研究了厌氧反应器启动和运行的特性,以及温度和搅拌对厌氧生物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1)COD去除率总体随着进水COD的增大而增大,在进水COD为9 983.38mg/L时,COD去除率最大,达到86.05%。(2)累计产甲烷量与进水COD呈正比关系,进水COD直接影响反应器的产甲烷量。(3)厌氧颗粒污泥活性最高的温度为30~35℃。(4)厌氧搅拌有利于提高厌氧颗粒污泥的产甲烷活性。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考察了厌氧-立体循环一体化氧化沟工艺(AN-IODVC)中厌氧释磷效果及诸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AN-IODVC除磷脱氮系统中好氧污泥的VSS/MLSS值比厌氧污泥小,好氧污泥含磷量与厌氧污泥含磷量的差值和TP去除率、厌氧磷释放率及厌氧ORP呈良好的线性相关关系.厌氧磷释放的最佳条件为:污水COD/TP>55,维持厌氧区ORP低于-400mV.  相似文献   

7.
侧流化学除磷对AO连续流生物除磷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城市污水高效除磷和磷回收的问题,开发厌氧释磷上清液侧流除磷工艺(anaerobic supernatant phosphate strip process,简称ASPS工艺),在侧流比为33%下运行,发现该工艺对生物除磷系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系统磷和有机物的去除性能不受影响,出水可溶性磷和COD浓度分别为(0.53±0.12)mg/L、(42.00±5.69)mg/L;(2)活性污泥分布松散并与大量丝状菌结合成难沉降的絮状结构,沉降性能变差,粒径变小;(3)从系统内微生物能量代谢角度分析知,胞内PHA和糖原含量水平无明显变化;但胞内聚磷颗粒含量减少,厌氧释磷受阻,侧流厌氧释磷浓度从22.17mg/L下降至5.20 mg/L,最终导致侧流部分失去高浓度磷化学沉淀的优势;(4)化学磷回收量占进水磷量比由133.02%下降至31.20%,可实现磷的有效去除和回收利用;(5)对微生物种群变化的影响还有待进一步探究。  相似文献   

8.
针对传统的"厌氧+氧化沟"运行模式对低碳源污水除磷能力不佳的问题,采用耦合回流污泥预浓缩系统的新型氧化沟工艺对其强化除磷进行了中试实验研究。通过采用回流污泥预浓缩系统,调试回流污泥浓缩比,提高系统的除磷能力。研究结果表明,在控制最佳回流污泥浓缩比为55%的情况下,出水TP浓度和去除率分别为0.92 mg/L和67.5%,相比于浓缩比为100%、70%、50%和30%的工况,其去除率分别增加了24.3%、27.3%、8.2%和28.6%,强化了系统的除磷效果。另外,ORP可以预示预缺氧池内无效释磷和反硝化程度,以此作为自动调整最佳回流污泥浓缩比的控制参数。  相似文献   

9.
在相同接种配比(接种污泥占餐厨垃圾的质量分数为30%)条件下,研究了4种不同来源污泥(压滤污泥、厌氧污泥、曝气污泥和河底淤泥)添加或不添加缓冲剂时对餐厨垃圾厌氧发酵产氢效果的影响.结果发现,在不添加缓冲剂时.4种污泥接种餐厨垃圾厌氧发酵平均产氢量依次为厌氧污泥>河底淤泥>压滤污泥>曝气污泥,接种厌氧污泥的餐厨垃圾平均产氢量最高,达10.11mL(以每克挥发性固体(VS)计,下同);而添加缓冲剂时.4种污泥接种餐厨垃圾厌氧发酵平均产氢量依次为厌氧污泥>曝气污泥>压滤污泥>河底淤泥,接种厌氧污泥的餐厨垃圾平均产氢量也最高,为33.72 mL,且体系pH得以缓冲.  相似文献   

10.
水解酸化-A~2O污泥减量工艺的运行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物处理单元采用水解酸化、多级串联接触曝气、连续流的除磷脱氮A2/O工艺,并辅以外排厌氧富磷污水侧流除磷,开发了一个新型的具有强化除磷脱氮功能的污泥减量HA-A/A-MCO工艺。用该工艺处理校园生活污水发现,在SRT60 d、进水COD 316~407 mg/L、NH4+-N30~40 mg/L、TN35~53 mg/L、TP 8~12 mg/L的条件下,出水COD≤18 mg/L、NH4+-N≤2.1 mg/L、TN≤10.3 mg/L、TP≤0.44 mg/L。研究还发现,水解酸化池处理产生的VFA能有效促进生物除磷脱氮,导致厌氧释磷量达57 mg/L,进入化学除磷池的侧流液量仅相当于进水量的13%;系统最主要的脱氮形式是SND和缺氧反硝化,SND脱氮占脱氮总量的50%,缺氧反硝化占26%;HA-A/A-MCO系统有效实现了生物相分离,并利用生物捕食作用获得较低的污泥产率,0.1 g MLSS/g COD。  相似文献   

11.
采用厌氧流化床(AFB)-序批式反应器(SBR)工艺处理蓝皮制革工业废水。分别考察了水力停留时间(HRT)、容积负荷对厌氧流化床以及曝气时间、污泥浓度、溶解氧浓度对SBR反应器处理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AFB将实验废水的BOD_5/COD(B/C)值由0.19~0.26提高至0.35~0.42,有效提高了其可生化性;在进水COD浓度为1 700~1 890 mg/L、HRT为1 d、容积负荷为1.792 kg COD/(m~3·d)时,COD去除率达65.2%~68.5%,且具有良好的抗冲击负荷能力。SBR在进水COD浓度为628~712 mg/L、污泥浓度为2.9 g/L、曝气时间为10 h、溶解氧浓度为2 mg/L工况下,COD去除率达87.6%,NH_3-N去除率达93.6%,处理后出水水质符合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中的一级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2.
低曝气下PAC强化SBR工艺同步脱氮除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序批式反应器(SBR)处理模拟生活污水,研究不同曝气量(30、24、18和12 L/h)下活性污泥同步脱氮除磷规律,并在最佳曝气量下,比较了粉末活性炭-序批式反应器(PAC-SBR)和SBR的脱氮除磷效率,分析了低曝气下PAC-SBR的运行特性和优越性。实验结果表明,当曝气量为24 L/h时,SBR内出水效果较好,其COD、TN和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可以达到90.02%、81.13%和88.12%。在这个最佳曝气量下,PAC-SBR具有明显的优势,其COD、TN和TP的平均去除率均高于SBR,并且PAC-SBR具有较好的污泥沉降性能和较高的活性污泥浓度。在PAC-SBR中,活性污泥以PAC作为微生物载体强化了生物降解效果,并改善了低曝气下污泥絮体的结构,促使反应器内先后形成缺氧-厌氧-微氧/缺氧-缺氧的环境,利于同步硝化反硝化和反硝化聚磷,提高了PAC-SBR的同步脱氮除磷效率。  相似文献   

13.
以人工配水为研究对象,采用厌氧/好氧/缺氧/好氧交替运行的序批式反应器,研究了(AO)2SBR系统同步脱氮除磷的效果,并结合批式实验讨论了同步脱氮除磷的反应机理。研究结果表明,该系统以厌氧1.5 h、好氧1 h、缺氧3h、好氧0.5 h的方式运行,在DO=2.5 mg/L,SRT=15 d的条件下,具有良好的脱氮除磷效果,配水中的总氮、总磷、COD和总有机碳的去除率分别为96.26%、99.87%、90.46%和85.57%。批式实验表明,合成的内碳源越多,氨氮的硝化越充分,反硝化除磷越多。  相似文献   

14.
优化控制SBR工艺处理养猪废水中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优化控制SBR工艺对北京某种猪场的养殖粪尿污水进行了中试处理研究。所建立的自控系统通过ORP实时曲线上的“硝酸盐膝点”和pH实时曲线上的“氨谷点”分别对碳源投加和曝气时间进行优化控制,实现根据水质变化适当补充所需碳源,并有效节省曝气能耗。中试反应器10个月的连续运行结果表明,系统对于氨氮和COD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7%和95%。  相似文献   

15.
为了实现脉冲SBR深度脱氮的实时控制,以某污水处理厂市政污水为处理对象,考察了脉冲SBR在深度脱氮过程中pH及ORP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pH及ORP的变化规律与脉冲SBR有机物去除、硝化与反硝化过程存在较好的相关关系.可以根据pH和ORP变化曲线上的特征点对脉冲SBR进行实时控制.并考察了污水C/N(COD/NH4 -N)对pH及ORP的变化规律的影响.在硝化过程中,C/N对pH及ORP曲线变化点的出现没有影响;在反硝化过程中,应结合pH值"硝酸盐峰"和ORP"硝酸盐膝"来判断低C/N污水反硝化的终点.在该试验中,出水TN低于2 mg/L,TN去除率可达到96%以上.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缺氧(75 min)-好氧(294 min)交替运行的SBR系统中除磷的原因,采用静态实验,对比了不同碳源、水质及运行环境下对磷的去除情况。实验结果表明,该SBR脱氮系统中的好氧段磷的减少是生物去除的结果。当供给碳源为丙酸-乙酸混合物(摩尔比为2∶1)、葡萄糖、淀粉或蛋白胨时,污泥都可将磷去除,去除效率依次降低;COD/NO3--N为8.77∶1(400 mg/L∶45.6 mg/L)时除磷效果明显好于5.41∶1(400 mg/L∶73.9 mg/L)和3.57∶1(400 mg/L∶112 mg/L);进水磷浓度为8 mg/L时,COD由50 mg/L增加到400 mg/L,污泥对磷的去除效果基本一样;完全的缺氧或完全的好氧环境下,污泥对磷的去除能力逐渐丧失。  相似文献   

17.
采用厌氧 缺氧SBR反应器对以硝酸盐作为电子受体的反硝化除磷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反硝化聚磷菌完全可以在厌氧 缺氧交替运行条件下得到富集。稳定运行的厌氧 缺氧SBR反应器的反硝化除磷效率 >90 % ,出水磷浓度 <1mg L。进水COD浓度对反硝化除磷的效率影响很大 ,在COD浓度 <180mg L时 ,进水COD浓度越高 ,除磷效率也就越高。较高浓度的进水COD浓度将导致有剩余的COD进入缺氧段 ,对反硝化吸磷构成不利影响。污泥龄为 16d时 ,厌氧 缺氧SBR反应器取得稳定和理想的反硝化除磷效果。污泥龄减少到 8d ,由于反硝化聚磷菌的流失导致反硝化除磷效率的下降。当污泥龄恢复到 16d时 ,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 ,反硝化聚磷菌重新得到富集 ,除磷效率恢复到 90 %以上。  相似文献   

18.
在SBR中利用光合细菌球形红细菌污泥颗粒进行模拟氯苯废水处理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球形红细菌污泥颗粒处理模拟氯苯废水的SBR系统是可行的,其降解氯苯过程符合Monod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当进水氯苯浓度在125~187.5 mg/L变化时,处理效率都能稳定在90.5%~95.6%之间;其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时间6 h、DO 4.75~5.0 mg/L、沉淀时间1.5 h、污泥颗粒浓度4 000~6 000 mg/L。在污泥颗粒浓度4 000 mg/L、DO 5.0 mg/L、反应时间6 h的最佳条件下,当进水COD为748.1 mg/L、氯苯浓度100 mg/L时,COD的去除率达90.9%,处理后出水COD满足国家一级排放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