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传统油气污染监测手段较为局限,以目标辐射能量作为偏振特征的偏振遥感,能够较好分辨目标地物低反射区和轮廓。通过综述偏振遥感的定义和国内外基于不同种类的油类监测方法在油污染监测与评价中的应用现状,发现偏振遥感弥补了传统意义上陆地土壤油类污染监测手段的不足,以期为遥感目标识别与油类污染修复提供新手段。  相似文献   

2.
遥感监测是目前植被监测中的主要技术手段,也是植被生长监测中的重要手段。而结合实测地物光谱曲线是关键点之一。地物光谱把模型、遥感图像与地表观测放在一起,并建立关联联系,为遥感基础研究与遥感应用的衔接建立了一条纽带。文章结合青海湖流域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征,总结出适用于青海湖流域的光谱采集方法也显得尤为重要。而对所采集的光谱数据提取光谱特征参数,可以更好地了解青海湖流域不同草地类型的光谱特征,从而在实际应用中更好地利用这些特征。  相似文献   

3.
朵海瑞  张晓明  钱勇  陈琼 《青海环境》2006,16(3):102-104
文章重点探讨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项目生态监测中遥感监测部分的TM影像几何精校正方法,并为其他更高分辨率卫生影像的几何精校正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4.
《绿叶》2021,(6)
正12月20日,由科技部国家遥感中心组织编制的2021年度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报告正式发布。本年度聚焦"全球陆域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态势""全球典型湖泊生态环境状况""欧亚大陆草原生态状况"和"全球大宗粮油作物生产与粮食安全形势" 4个专题开展遥感监测与分析。国家遥感中心副主任、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年度报告编委会副主任刘志春介绍说,  相似文献   

5.
2018年四川省生态环境监测总站逐步完成了全省范围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解译数据代替之前基于中等分辨率影像的解译数据的工作。通过2018年松潘县两套解译数据用于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对比分析,探讨数据应用的可靠性。结果表明,尽管保证了各自数据的准确率,两套数据土地利用/覆盖各生境类型面积仍有较大差异,并直接导致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I)相差较大。认为遥感产品的尺度效应及人机交互解译中制图者的经验、主观性是差异产生的主要因素,应探索适用于生态遥感监测的尺度转换方法并加强制图者的培训。  相似文献   

6.
生态城市建设使城市生态规划逐步成为全球城市研究的热点。本文在对城市生态规划的概念厦研究进展厦主要研究内容进行简要论述的基础上,对目前国际上比较流行的生态安全格局理论、生态足迹理论、生态系统健康理论等现代生态理论,以及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等先进技术在城市生态规划研究中的应用途径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7.
浅谈遥感技术在大气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碳的氧化物、硫的氧化物、氮的氧化物和臭氧等是人类在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产生中的主要的环境污染物,它们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地球上的生态平衡。因此,对它们进行实时监测和综合治理显得非常重要。文章介绍了遥感(RS)技术,重点介绍遥感技术在大气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运用遥感动态监测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相结合的方法,以2005年和2009年遥感解译数据、土地侵蚀数据及环境统计数据为数据源,依据《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试行)》(HJ/T192-2006),对山东省17个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现状及动态变化趋势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2009年17个城市生态环境状况指数在59.81~78.08之间,生态环境质量状况总体良好;2005-2009年17城市生态环境状况指数变化值在0.06~3.5之间,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9.
正6月5日,青海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建军,省委副书记、省长刘宁,省委常委、秘书长于丛乐,副省长田锦尘等领导在西宁参加六五环境日活动。王建军、刘宁等领导在西宁市中心广场,现场聆听了生态环境系统干部职工合唱的环境日主题歌曲《让中国更美丽》,观看了青海生态环境保护科普宣传平台三维遥感和VR技术、"五大生态板块"遥感影像展示,观摩了颗粒物雷达巡航监测和环境空气"天地空"一体观测  相似文献   

10.
遥感技术在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黄小雪  罗麟  程香菊 《四川环境》2004,23(6):102-106
介绍总结了近年来遥感技术在灾害监测中的应用与进展,以若干应用实例阐明了遥感技术在实现对自然灾害进行宏观、实时、动态、连续监测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对我国灾害遥感的应用现状进行了分析之后,发现灾前预测工作有所不足;指出遥感技术将进一步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和全球定位系统技术相结合,在防灾减灾工作中发挥愈来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遥感技术在油田开发建设项目景观生态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在油田开发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中,使用遥感技术,将卫星遥感影像数据进行分类处理,结合传统生态学中计算植被优势度值的方法,对油田开发过程中的景观生态进行了评价,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简要介绍了该技术的功能特点及应用实例。应用结果表明:遥感技术是对油田开发建设项目景观进行生态评价的重要手段,可以取得真实、可信的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12.
湖泊蓝藻水华数字化预警系统构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造湖泊蓝藻水华数字化预警系统是我国湖泊水环境管理的一个重要方向。本文探讨了构建湖泊蓝藻水华数字化预警系统的若干技术问题,包括:(1)数字化预警数学模式。提出需重视流域尺度的氮磷营养物和沉积动态输入以及营养物、沉积物对水生态结构动力过程的影响,建立非点源模型和湖泊生态结构动力学模型相耦合的预警数学模型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各种数学模型的可借鉴模式。(2)湖泊蓝藻水华预警监测技术。总结了常规水质监测的数据筛选方法,探讨了遥感技术和实时传输监测技术在水质监测中的应用模式,提出了实时监测和遥感监测需解决的技术难题和实现方法。(3)湖泊蓝藻数字化预警系统的设计。提出了数学模型系统、水质监控系统的网络化集成设计模式,提出了基于网络化地理信息系统的计算机应用软件实现模式。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环境管理》2014,(4):63-63
生态环境保护信息化工程是《“十二五”国家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规划》中重点建设的应用系统之一。项目针对危害群众生命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充分利用物联网、遥感等先进的信息技术,建设生态环境保护信息系统,促进跨部门之间的信息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有效增强对生态环境的监测和评估能力,不断提高对重点流域、区域的环境治理水平。工程由环保部牵头,多部门联合共建。  相似文献   

14.
剖析了无人机遥感系统的组成及工作流程,结合无人机遥感系统在某河流域环境监测项目中的应用案例进行深度分析,凸显了应用方案的诸多优势,并对该系统在环境保护领域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通过遥感影像分析、典型剖面周期性监测等手段,查明了北戴河浅水湾浴场属于平缓潮滩。海滩各段蚀退距离不等,局部呈现淤积现象,总体呈侵蚀后退的演变规律,并综合分析了海平面上升、海洋动力变化、入海泥沙减少、人类活动影响在海滩侵淤中的作用。根据海滩现状提出了进行海滩侵蚀与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综合研究,并加强行政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土地利用分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在我国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中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但与此相关的关键技术问题亟待解决.结合Ikonos影像,分析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特点,并在我国土地利用现状类型划分的基础上,针对高分辨遥感影像土地利用分类这一关键技术问题,概述常规分类方法,提出一套适宜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土地利用分类的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17.
洪水灾害遥感监测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阳  程先富 《四川环境》2012,(4):106-109
洪水灾害是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洪灾造成的损失十分严重,对其进行科学的监测是防灾减灾的基础。在洪水灾害遥感监测研究进展的介绍基础上,着重对中分辨率、高时相、微波、高精度DEM、多源数据遥感洪水监测原理及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比较和总结,分析各种数据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洪水遥感监测向高分辨率、高时相性方向,遥感影像相互订正和利用3S技术是洪涝灾害动态监测发展的方向,为洪水灾害的快速反应和防洪辅助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5.12"汶川地震造成灾区尤其极重灾区严重的生态破坏。论文以都江堰市为例,利用遥感(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等手段对震害区土地利用/植被覆盖变化进行监测,对动态变化进行定量分析,得到都江堰市地震生态受损及灾后两年生态恢复信息,并结合DEM对变化信息进行空间分析,研究灾害发生、生态恢复与坡度的相关关系,从而为灾区生态环境的恢复重建和保障生态安全提供借鉴和依据。  相似文献   

19.
以2011年Landsat TM遥感影像为基础数据源,利用遥感与GIS技术对青岛市生态环境状况进行了监测,依据《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试行)》(HJ/T 192-2006)对2000-2011年生态环境质量动态变化趋势进行了评价,在此基础上对地市级单位进行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使用归一化系数评价不同区域同一时期的生态环境状况是有效的,但同一区域不同时期的同一指标却不具有可比性;地市级单位在应用规范的过程中发现,不能将“区”作为和“县”同级的评价单元; COD对环境的污染影响应与区域降水的总量负相关,在对COD负荷进行评价时,应考虑的是区域的降水总量。  相似文献   

20.
以2011年Landsat TM遥感影像为基础数据源,利用遥感与GIS技术对青岛市生态环境状况进行了监测,依据《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试行)》(HJ/T 192-2006)对2000-2011年生态环境质量动态变化趋势进行了评价,在此基础上对地市级单位进行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使用归一化系数评价不同区域同一时期的生态环境状况是有效的,但同一区域不同时期的同一指标却不具有可比性;地市级单位在应用规范的过程中发现,不能将"区"作为和"县"同级的评价单元;COD对环境的污染影响应与区域降水的总量负相关,在对COD负荷进行评价时,应考虑的是区域的降水总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