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涡流阵列是目前涡流技术方面一项较先进的检测技术。本文通过三个不同的实验:焊缝对比实验、提离实验、扫查角度实验,验证了涡流阵列在检测焊缝上使用的可行性;对使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低密度聚乙烯(LDPE)自增强反应管缺乏有效检测手段的问题,通过自主研发内穿式旋转涡流检测专用设备,实现了对超设计使用年限的LDPE自增强反应管内壁的检测研究工作。研究发现:内穿旋转式涡流检测系统对开口缺陷检测灵敏度最高可达0.3 mm宽当量,且能够实现对缺陷的准确定位;通过4个独立可选频率相位的硬件设计和低噪声同步滤波方法,使得系统在具备较高检测灵敏度的同时,有效识别内壁异物所引起的噪声。通过为超设计使用年限的在役LDPE反应管开展涡流检测,为反应管的延寿安全使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针对在役球罐环焊缝检测中爬行车双侧轮所在圆弧外径不同,导致爬行器难以沿焊缝中心线扫查的技术难题,提出了一种双侧轮异速的思路,论述了爬行器双侧轮异速的设计原理和实现方法,解决爬行器沿焊缝线性扫查的难题。配合相控阵检测系统对球罐焊缝进行检测,可以自动记录检测结果并在电脑端进行离线分析,该方法不仅能合理的分析评定缺陷,还能极大地提高检测效率。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氨制冷系统压力容器及压力管道等承压设备在线检验的技术问题,在不拆除保温层状态下完成腐蚀检测。采用脉冲涡流壁厚扫查技术并结合超声波测厚技术验证,可以检测出低压侧承压设备的壁厚减薄状态。通过提高仪器的发射功率、采用聚焦型小探头等方法,检测具有100 mm厚保温层及0.6 mm厚外防护层的设备,并与超声测厚数据比对可知,其相对误差未超过6%。结果表明,脉冲涡流壁厚扫查技术能够实现对低压侧保温设备的腐蚀检测,为氨制冷系统的在线检验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决深水钻井隔水管裂纹、磨损、疲劳损伤等检测难题,基于磁记忆检测技术研制1种内检测器.其主要结构包括:数据采集腔,周向布置的60路GMR高灵敏度传感器,导向支撑轮,吊装牵拉钩等.该设备可以在不拆卸浮力块的情况下完成隔水管内壁的覆盖式扫查.结果表明:检测器具备较高的可靠性,操作简单、检测效率高;检测数据可以有效反映隔...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对不同使用年限的20A-2型号自动扶梯双排驱动链及其零部件进行损伤观察、缺陷分析、机械拉伸性能和摩擦磨损性能测试,研究了在役自动扶梯驱动链表面脱碳和贫碳缺陷、表面磨损、先期微裂纹等损伤模式及其成因。分析了在役自动扶梯驱动链可能存在的失效风险,揭示了在役自动扶梯驱动链及其零部件的主要损伤模式与溜梯事故风险二者的内在联系,提出如何对自动扶梯驱动链质量进行有效控制的建议,给出防范因驱动链断裂而造成溜梯事故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应用相控阵技术结合配有编码动作的机械装置,对插入式管座焊缝从接管内侧用线阵探头进行超声检测的方法。建立实验模型,可为声柬全覆盖所必须考虑的物理参数,提供验证数据。建模和实测结果表明:利用声线跟踪法,扫查布置图(Scanplan)能提供所需覆盖范围的适当显示。当从接管内表面进行扫查时,用于引导探头扫查动作的机械装置往往可设计得减少复杂性。本文所述方法可望为承压设备结构较复杂的管座焊缝,实施超声相控阵检测(PAUT)符合ASME最新版要求提供有用借鉴。  相似文献   

8.
漏磁检测技术是一种用来检测铁磁性材料表面腐蚀、凹坑、凹槽、裂纹等缺陷的电磁无损检测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大型常压储罐、压力管道及元件和钢丝绳的检测。本文给出了漏磁检测技术的原理及特点;综述了国内外漏磁检测技术的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现状及漏磁检测信号的放大、滤波、处理方式和缺陷识别等处理方法;分析了影响漏磁检测结果的磁化强度、提离、扫查速度、缺陷位置及形状、表面状态等各种影响因素;介绍了国内外钢管(棒)生产线自动化漏磁检测设备、钢丝绳漏磁检测仪、储罐底板漏磁检测仪、管道外部漏磁检测仪、管道内漏磁检测器等仪器设备和相应的检测标准;最后指出漏磁检测技术目前仍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别按计算法、试块测定法和直通波宽度测定法确定相同厚度工件所对应的初始扫查面盲区高度。对每种方法所得结果及其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讨论并比较。得出,直通波宽度测定法确定的盲区高度大于计算法确定的盲区高度而小于试块法确定的盲区高度。因此,在实际检测中,用任何一种方法确定扫查面盲区高度均与实际盲区高度存偏差。另外对扫查面盲区高度测定试块使用便捷化的问题提出个人建议。  相似文献   

10.
介绍灵巧了的两维和三维柔性相控阵换能器,用于检测几何形状复杂的焊接结构中裂纹类面状缺陷的方法特征和优势。新的实时功能,能重建内外表面轮廓;全点聚焦(FTP)法,能有效改善内表面开口裂纹的成像效果。期盼此法对承压设备复杂结构的超声检测,开辟新通道。  相似文献   

11.
正在火力发电厂锅炉四大管线中,铸钢阀门由于其成本的经济性和设计的灵活性,得到较多应用。但是随着运行时间加长,由于应力、温度等因素作用阀体内和表面会产生裂纹,给阀门的正常运行留下安全隐患。因此阀门检验时需要有合理的无损检测方法对阀体进行全面检查,超声波对内部裂纹非常敏感,利用超声检测技术可以有效的检测出裂纹的深度、长度、高度等信息,磁粉检测可有效的查出表面和近表面的裂纹,综合两种方法对阀门进行综合检测,为阀门的安全运行提供判断依据。  相似文献   

12.
几种油气输送管材料的疲劳特性与管道寿命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油气输送管道的疲劳问题,选择管道工程中常用的螺旋缝埋弧焊管(SSAW)、高频电阻焊管(ERW)和直缝埋弧焊管(UOE)3种材料采用小试样对不同区域(管体、焊缝、热影响区)的疲劳裂纹扩展特性进行测试与对比研究.同时,采用自行研制的油气输送管全尺寸实物疲劳试验系统对含裂纹类缺陷的X60 SSAW焊管进行了水压实物疲劳试验,对含表面裂纹缺陷的输送管在承受内压疲劳载荷下表面裂纹的扩展规律进行了探索研究.建立了小试验疲劳试验与管道实物疲劳试验结果的相关性.该研究结果为管道的抗疲劳设计与评价、在役管道疲劳寿命的预测和检测周期的确定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使用TSG-2M-8型应力集中磁记忆测试仪对15块材质为20钢的焊接试块表面磁场进行扫描测试,通过与射线、超声、TOFD三种试块无损检测结果对比分析,发现磁记忆信号能有效反应气孔、未焊透、未熔合等焊接缺陷。存在气孔、未焊透、夹渣等缺陷时,磁场强度曲线会出现过零点,存在裂纹或未熔合等缺陷时,磁场强度曲线则出现峰值。可利用该特征对在役特种设备焊缝进行无损检测。  相似文献   

14.
本文探讨探测裂纹的一种新的涡流仪器结构。表面无缺陷时,仪器输出杖号为零,因而与一般的涡流探测仪相比,“提离补偿”是不需要的。本文简要介绍新涡流仪的基本原理,探头结构和工作特性。  相似文献   

15.
<正>4 TOFD图像评定的前提——图像自身质量的控制图谱只有自身质量合格的TOFD图像,才能获取有效可靠的超声TOFD检测评定结果。TOFD检测有可能因设备调整不适当或其它问题如电哚声等导致显示图像低劣。以下所引用的图像,都是在同一试件上用同一台TOFD设备进行扫查所获得的。这里列举实际操作中可能碰到的一些典型问题,以供借鉴。先展示一张合格的TOFD扫查图像,而后展示因参数调节不当造成的9张不合格图像。要使TOFD检测结果评定正确可靠,避免错评误判,确保扫查所得图像质量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6.
基于超声脉冲法的火灾损伤后混凝土裂纹深度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检测或诊断裂纹深度是火灾后混凝土结构受损综合评判的重要依据。开发一种专用的火灾后混凝土裂纹深度检测仪器,是一项填补国内该领域空白的重要研究课题。在研讨和分析超声脉冲法检测混凝土表面损伤裂纹深度的单面平测法、逐层穿透法和损伤层厚度判定3种测试方法的基础上,笔者设计开发了一种超声测试诊断仪,采用高精度计时电路、传感器驱动电路和自动增益电路,提高了仪器计时精度和抗干扰性。经对多组火灾损伤后的结构混凝土试件的测试,获取了6组共60个声时数据,用给出的方法进行了计算,得出的裂纹深度值与观察结果能较好地吻合。理论与实测表明,提出的裂纹检测方法和开发出的测试仪器具有实用性。  相似文献   

17.
一台蒸压釜在首次定期检验时发现筒体内壁表面裂纹,在跟踪检验期间筒体内壁原缺陷区域反复出现表面裂纹,根据损伤模式、风险水平和进一步的检测结果,确定该缺陷不危及容器安全,不会造成设备产生灾难性危害。放弃了补焊维修,对设备采取安全有效的保留、监控方案;在真实、精准、有效的追踪检验和监控措施下,在监控期内实现了平稳可控地消除缺陷,收到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8.
球罐焊缝由于受拘束应力条件及焊接残余应力等因素的影响,产生裂纹及遗留严重缺陷的倾向性是严重的,其中表面裂纹比内部裂纹具有更大的危险性。球罐支柱角焊缝(见图1)形状特殊,受力状况复杂,尖角部位应力易集中,产生缺陷和表面裂纹的可能性更大。对于球罐支柱角焊缝表面缺陷,常用的射线探伤,超声波探伤方法是无法检测的,磁粉探伤法对其焊缝的下部也无能为力。鉴于此,我们在承担上钢五厂、上钢一厂和宝钢总厂的10台  相似文献   

19.
在用压力容器的应力集中部位,在温度、压力和介质作用下会产生裂纹等危险性缺陷。采用金属磁记忆检测技术,能准确快速发现在用压力容器应力集中部位,实现在役压力容器损伤的早期诊断,为保证压力容器安全运行作贡献.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炮孔偏心不耦合装药爆破效应,利用非线性动力分析平台,模拟了不同不耦合系数时炮孔周围的裂纹分布情况以及同心不耦合装药和偏心不耦合装药形成的爆炸应力场。研究结果表明:耦合侧裂纹总长度、裂纹平均长度和最长裂纹长度始终大于不耦合侧,不耦合系数为1.71时耦合侧与不耦合侧裂纹总长度、裂纹平均长度和最长裂纹长度的差值和比值都达到最大,K=1.71为改进偏心不耦合装药结构的最佳不耦合系数;同心不耦合装药形成的爆炸应力场在炮孔周围均匀分布,偏心不耦合装药形成的爆炸应力场则偏向于耦合侧,由于药卷周围不均匀的空气间隔对爆炸载荷产生了不同程度的缓冲和延迟作用,偏心不耦合装药不耦合侧等效应力峰值小于耦合侧,且不耦合侧等效应力峰值出现时间也滞后于耦合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