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6 毫秒
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高层建筑拔地而起,因而电梯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也日趋显现,在此背景下,做好电梯的建设就成为了人们重点关注的问题。在电梯建设过程中,检验环节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在进行电梯检验的过程中会存在众多危险源,因此,加强电梯检验过程中的安全防护研究极具现实意义,本文在阐述了电梯检验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源的基础上,从事前预防以及针对电梯危险源的安全防护两个角度分析了电梯检验过程中的安全防护的实现途径,以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2.
电梯缓冲器是减少电梯冲顶或蹲底事故伤害的最后一道关卡,电梯聚氨酯缓冲器具有结构简单、维护简便、绝缘性好、节约空间的优点,在低速电梯场景下得到广泛应用。但其承载能力有限、易受环境影响、响应速度相对较慢、无法快速吸收冲击的缺点导致其使用过程中存在风险。本文结合以上问题分析了电梯聚氨酯缓冲器使用过程中的风险,给出了新的检验思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使用时的风险,提出了在设计制造、检验检测、维保、监管四个环节的风险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3.
为有效预防因电梯制动试验失效导致的设备损坏或人员受伤事故,本文通过研究国家相关和安全技术规范对电梯制动试验检验的要求,分析设置电梯制动试验的检验目的,对影响电梯制动试验失效的危险源进行辨识和逐一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地措施和做好制动试验失效的安全保护,从而降低电梯制动试验的检验风险,确保检验安全。  相似文献   

4.
1 危险源、危险点、危险控制点 危险源,即潜在危险的根源,指生产过程中固有的本质对人身具有某种伤害危险的物质和能量。危险源应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危险源指的是物质和能量。这些物质和能量的非正常逸散会导致意外事故的发生,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危险的根源。而人或某项作业或某种设备和设施,就不能简单地被认为是危险源,若将它们定为危险源,则难以揭示危险的本质和规律。人是物质  相似文献   

5.
以往的事故致因理论多侧重于单一风险分析研究,但现实系统是一个由多危险源、多事故风险及多危害因素构成的一个复杂系统.单一事故风险的控制一般由危害因素的辨识与控制、事故隐患的检查与纠正及事故事件的应急与处理3个环节构成.由于系统要素的变化会从危险源、风险种类、危害因素及控制措施等方面对风险管控系统产生具体影响,因此,系统管控的核心,就是动态监测系统要素的变化对系统危险源、事故风险、危害因素及其控制措施(事故隐患)等风险要素产生的各种影响,从而采取针对性的防控措施.系统的风险管控过程至少应包括系统风险辨识、系统风险控制、系统资源保障、系统审核与评审等4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伴随着新一轮城镇化建设的到来,高层住宅小区也逐渐增多,电梯呈井喷式增长,电梯困人事故也呈上升趋势。电梯困人事故的发生无法完全避免,及时、正确的应急救援是减少事故和意外伤害的重要手段。电梯的困人救援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也是电梯安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阐述如何根据电梯的类型和电梯困人的状态制定切实可行的应急救援方案,并结合作者在日常检验工作中的一些实践和体会,有针对性的提出一些相应的解决方法与措施。  相似文献   

7.
危险源的种类较多,大体上可分为固有危险源和人为危险源两大类。如何辨识与控制危险源,是搞好安全生产的重要问题之一。现简要分述如下。一、固有危险源辨识与控制固有危险源是指生产中的事故隐患,即生产中存在的可能导致事故和损失的不安全条件。其分类如表1。固有危险源是构成事故的物质基础。因此,对辨识生产过程中的固有危险源,采取防范措施,严格控制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8.
基于危险源评价的基本原理 ,结合系统论的观点与矿山重大危险源的实际 ,确立了矿山重大危险源伤害模型的合理假设和简化 ,并在此基础上 ,首次提出了从危险源系统事故的伤害模型来研究矿山矿井瓦斯爆炸事故的严重度方法 ;并结合矿井瓦斯爆炸事故的实际 ,建立了瓦斯爆炸事故冲击波的伤害模型。使得目前人们通常认为无法对矿井瓦斯爆炸事故严重度研究进行建模成为可能 ,这无疑是对矿山重大危险源评价工作和瓦斯爆炸事故研究的一次重大创新和完善  相似文献   

9.
危险源理论研究及在事故预防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提高事故预防和控制水平,以现代安全科学的观点及事故致因理论为基础,运用事故案例分析研究方法,从危险源概念辨析入手,认为,危险源是指一切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能量、能量载体或危险物质,而不具有能量的隐患不是危险源。进一步探讨危险源的分类、层次结构及基于危险源理论的事故预防控制模型;同时,分析各类危险源在事故预防控制模型中的地位,指出事故的原因及防范对策。结果表明,事故是由直接危险源、第一触发危险源和初始触发危险源等不同种类的危险源的相互作用的结果,加强对不同危险源的研究,采取有针对性措施可有效提高生产安全管理水平及事故控制水平。  相似文献   

10.
森林采运作业是一种高危险作业,有效减少作业过程中的生产事故和作业人员个体伤害是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核心,本文运用系统工程学原理和人类工效学方法全面系统的分析了森林采运作业生产事故和作业人员个体伤害的致因,提出了减少采运作业生产事故和作业者个体伤害的对策。为采运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提供了科学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1.
据中国特种设备行业协会近年统计,出现人身伤亡的电梯事故中,60%以上与电梯作业人员的维修保养和检验等行为相关联,因此,为做好电梯的安全管理工作,必须重点关注电梯作业人员的维修保养和检验作业区域的管理。本文结合实践经验,聚焦曳引电梯、自动扶梯与自动人行道维修保养和检验作业区域的安全问题,列举了其风险因素,并叙述了其评价和防范风险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12.
流动危险源毒气泄漏事故伤害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介绍了危险货物道路运输的现状和特点,阐述了进行流动危险源事故后果分析的必要性,提出了流动危险源运动时毒气泄漏事故伤害模型,并利用该模型进行了数值模拟,证明该模型分析流动危险源运动时毒气泄漏事故的后果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一种基于事故后果的重大危险源安全规划方法。该方法详细阐述了“最坏”事故情景选择、事故后果阈值确定及后果伤害范围划分的方法,以危险源周边人群作为主要脆弱性目标,通过分析事故后果伤害范围和目标的脆弱性级别确定危险源与周边环境的兼容性。另外,以危险品仓储区为例,利用该方法对仓储区可能发生的事故后果影响范围进行计算,对仓储区选址的可行性进行分析。本文提出的重大危险源安全规划方法可为城市土地使用及危险源的安全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结合事故检验的案例,对电梯事故检验中的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为了降低老旧电梯制动试验过程中轿厢失控所引发的安全风险,本文总结出了制动试验过程中可能发生轿厢蹲底和对重冲顶、曳引系统破坏、导轨和轿厢变形等潜在事故,并对相应事故风险原因进行了分析总结,结合对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和TSG T7001-2009《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的理解及相关经验总结,提出了相应事故风险预防和降低的措施,建议检验机构在做制动试验之前制定出有效可行的事故应急处理方案,确保制动试验过程中电梯失控引起的事故风险降到最低。本文为电梯维护保养技术人员和检验人员在电梯制动试验项目的检验过程中如何降低电梯制动试验的事故风险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6.
电梯种类日益繁多,应用日趋广泛。虽经专业安装公司安装,但是发生在电梯作业中的伤亡事故仍屡见不鲜。本文结合几年来从事电梯检验检测的实践,论述了发生在电梯作业中常见的伤亡事故的种类、原因、特点及应采取的对策,以便为促进实现电梯系统安全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美国的电梯检验作业指导书ASME A17.2,并针对近年来我国发生的多起由制动器失效引发的电梯事故,阐明了电梯制动器检验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接着分别叙述了我国安全技术规范及美国ASME对电梯制动器进行检验的方法,并就两者的特点作出了差异分析和研究。最后为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我国的电梯检验技术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正物体打击伤害是建筑行业常见事故中"三大伤害"的其中一种,指由失控物体的惯性力造成的人身伤亡事故,这类事故一般多发生在检修作业和建筑施工等作业场所,属GB6441-19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中的事故类别首项。本文通过分析物体打击事故成因是支撑或锚固点失效引发的关键因素,指出炼化企业防范物体打击事故的关键还是严格变更管理,强化风险辨识。  相似文献   

19.
重大危险源分级是对危险源监管的重要依据,合理分级能够有效预防重特大事故。研究利用集对分析法对码头储罐区危险源进行动态分级,依据码头储罐区液体化学品特有的危险性,并根据池火灾伤害模型、爆炸模型、高斯烟团模型计算出危险源的灾害后果作为评价指标体系,利用LabVIEW软件编程,对宁波港青峙化工码头储罐区危险源进行动态评级。研究结果表明,基于集对分析的码头储罐区重大危险源动态分级法克服了重大危险源静态分级过程中事故形态和评级指标单一的不足,能够反映石化码头的危险源时时变化的动态特征。  相似文献   

20.
土地利用安全规划是预防和控制重大工业事故的重要手段,本文讨论国外常见重大危险源土地利用规划的三种方法,给出一个基于后果的土地利用安全规划的方法。提出火灾、爆炸和毒物泄漏等事故场景下的伤害阈值标准并以此进行事故后果伤害分区,给出脆弱性目标的分级原则,最终给出土地利用安全规划的判断准则。以南方某化工园区为实例应用此方法进行分析研究。本方法可应用于重大危险源或化工园区的安全规划、安全评价以及应急规划等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