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社交媒体作为一种新媒体形态,已成为大学生社会生活的重要平台。随着大学生们使用社交媒体的时间不断增多,过度使用的负面影响正在凸显。本文通过"使用与满足"理论来分析大学生使用社交媒体的需求动机,置于人际交往视域下分析社交媒体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并探究合理利用网络虚拟社交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以微博的逐渐流行为标志,自媒体进一步演化为社交媒体。今年8月份,新浪微博"冰桶挑战"公益活动的高参与度和广影响力,既显示出微博这一代表性的社交媒体强大的传播力,也为公益营销带来新的创意和技巧。通过分析微博在"冰桶挑战"公益活动中的平台作用,可以总结出社交媒体为公益营销带来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3.
随着近年来社交媒体的兴起,"网络"成为反腐利剑,"网络反腐"也进入了学术界视野。然而,我们必须反思一个现实,即报纸、电视等传统新闻的舆论监督功能延伸至"反腐"领地时,往往选择性失明,从而产生"新闻不反腐"的伦理质问。从媒介伦理出发,可以发现传统新闻在"反腐"中陷入重重困境。  相似文献   

4.
在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今天,社交媒体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微博和微信作为我国社交媒体的两个代表存在着许多差异。自媒体是依托社会化媒体应运而生的,自媒体在利用微博和微信这两种社会化媒体进行营销时存在很多不同之处。本文以自媒体《罗辑思维》为例,着重研究微博与微信两种社会化媒体在营销方式上的不同。  相似文献   

5.
<正>社会影响力是现实社会条件下衡量党刊办刊水平的重要指标。在互联网、大数据充斥的现代信息社会,在自媒体、微传播盛行的移动互联时代,多数党刊还保持着传统媒体形态。党刊作为传播党的思想政治理论、传达党的重要决策部署、扩大党的舆论影响的"喉舌"和载体,提高社会影响力是党组织对各级党刊的重要期待,也是各级党刊自身追求的目标。面对日新月异的经济社会发展现实和党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实际,各级党刊要提高其社会影响力,必须  相似文献   

6.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各大媒体开始迅速抢占移动互联网接口,以移动智能终端为平台的新闻客户端开始兴起,随着其市场的不断扩大,将会对人们的阅读习惯和信息获取方式产生影响。本文在总结归纳移动互联网时代下媒体的数字化进程基础上,以新闻客户端为例,分析其给用户带来的使用与满足,并围绕用户需求和用户体验探讨主流媒体在移动终端上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7.
正美国环保运动提出一个口号:"零废物"。这个口号首先鼓励个人消费者购买包装最少的产品。一个常见的例子是,人们去杂货店时不用塑料袋,自带可重复使用多年的有机袋。电视和各种社交媒体通过谈话节目、挑战活动和"拯救地球"的生活小窍门来推动这一运动。一位拥有成千上万粉丝的博主称,两个月中她产生的垃圾非常少,一个饼干罐就放得下。媒体名人也宣传他们为实现"零废物"所做的努力。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交网络媒体的兴起,在QQ空间说说、微信、微博和贴吧等社交平台上,频繁出现点赞行为,网友们借助点击大拇指或者红心按钮这一便捷动作来表达对于信息内容的复杂态度。如今,"点赞族"已经遍布各大社交平台,成为一种流行趋势。任何现象的流行化都有其原因,"点赞"之所以在极短时间内成为一种风潮,为大家所接收和使用,与现今网络的快餐文化环境以及人类复杂的社交心理不无关联,正是碎片化的交流环境和人际互动的心理需要这双重因素的影响催生了"点赞族"。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随着消费者媒体习惯的改变,内容营销成为社交媒体运营的核心。在单纯曝光不再有效的背景下,企业似乎在"内容营销"上看到了出路:企业成为媒体,不仅生产产品、提供服务,还负责生产内容。因此,创造出满足受众需求且激发其主动分享和传播的内容成为企业面临的新营销挑战。本文总结了如何利用新平台的优点,用恰当方式推送受众喜闻乐见的营销内容的方法,以对企业在社交媒体内容营销方面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0.
1959年,加拿大社会学家戈夫曼对"自我呈现理论"作了较系统的阐述。他认为,每个人总试图在社会情境中保持适当的印象,以求得到肯定的评价。社交网络出现后,人们逐渐将社交活动转移到互联网上,通过文字、图像、声音等符号系统来构建自己的形象。本文通过对大学生使用社交网络日志进行自我呈现的行为的研究,总结了大学生在社交网站中使用日志进行自我呈现的特征和效果,探索了"自我呈现理论"的新意义和在网络时代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移动互联网图像传播中手机网民的社交活动为研究对象,指出手机网民在移动互联网图像传播中的社交活动会随着媒介特性和功能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并通过对社交圈、社交场景、社交内容、社交体验、实用功能、图像美化等多角度剖析,提出了图像传播中手机网民的社交活动更加生活化并且更具表演性的观点。  相似文献   

12.
推特媒介政治传播中事件描述与言语描述的错位,会话合作原则与不合作原则的对立,以理服人与各抒己见的抗衡以及礼貌原则与不礼貌原则的互斥等传播特征体现了社交媒体时代政治话语体系对"四个世界"规则的偏离,这些强加于新型社交媒体受众的政治传播的预设框架大多体现了对传统媒体政治传播关系准则的改变、修订或颠覆。这本质上体现了当下社交媒体政治话语体系中不平等的意义交换关系。  相似文献   

13.
今年七夕前夕,乐百氏公司为其维生素饮料脉动推出了一款微信小游戏"#回复状态,收获唇爱#",这款游戏形成了由微博话题引流至微信客户端再回到微博分享的传播链环,平衡了游戏的传播性和品牌的植入,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本文从该个案着手,试分析以微博和微信为代表的社交媒体如何互动传播以实现优势互补机制,并为其它利用社交媒体进行品牌传播的相关活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舌尖上的中国2》播出后,在保持高收视率、扩大海外影响的同时,也引起了外媒的非议,被指并非纯粹的美食纪录片,而是一档爱国主义教育节目,将个人情感上升到了政治层面,意图藉助食物来宣扬民族和谐。本文认为,美食对于民族文化与国家认同的塑造朴素而有力,是爱国主义心理归属的基础。在社交媒体崛起带动下传播方式不断重构的时代,中国的爱国主义教育必须与大众文化相结合,充分利用传播媒介,推进从"宣传"到"传播"的转型,摒弃生硬叙事,寻求柔性呈现。  相似文献   

15.
社交媒体如今成了互联网中最热门的话题,在现实生活中,几乎每个人都拥有社交媒体账号,每个人都参与在社交媒体中,社交媒体由此产生了大量的新闻信息。但在社交媒体中,新闻真实性的保证却难以落实。本文分析了社交媒体时代新闻失真的成因,并提出了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6.
鉴于网络时代对"宅族"产生的深远影响,笔者从消费主义、眼球效应、娱乐主义等角度进行了分析,发现媒体在建构"宅族"形象中过于重视经济效应且过度营造娱乐化氛围。因此,媒体有必要利用自身公信力,在"宅族"媒体形象的建构上,更加客观与理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我国和西方媒体关于"马航事件"的新闻报道进行分析,发现我国媒体在本次事件中暴露出诸多局限,如缺乏"独家消息"、报道过度煽情、谣言大行其道等。并对产生这些局限的原因进行反思,探讨我国媒体应如何提高国际传播力。  相似文献   

18.
"脸面"(face problem)是社交中必须面对的问题,如何保全面子成为英语社交的重要技巧,本文以"面子保全"理论为基础,用具体实例分析积极礼貌策略和消极礼貌策略在英语会话中的应用——保全面子。  相似文献   

19.
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新媒体以惊人的速度后来居上,改变了由原来传统的大众媒体所构建的媒体环境,这就给传播学的传统理论带来冲击。如今,微博在网络传播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同时也成为谣言滋生蔓延的平台。本文研究"沉默的螺旋"理论在微博时代面临的新情况,利用该理论解读微博谣言传播过程,以期对微博谣言的治理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0.
“带体温”的“绿媒体”:环保宣传中手机的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英新 《环境保护》2013,41(15):43-45
手机媒体的独特性使之不仅覆盖了极高数量的受众群,而且呈现出高强度的受众粘性,被人们形象地称为"带体温的媒体"。面对新兴媒体的出现,环保宣传遇到了新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挑战。要想借手机媒体之力,强环保宣传之效,环保宣传的手段和形式就都应做出创造性的变化。只有发掘手机媒体自身的独特性,让环保宣传信息与受众的媒介使用形态相对位,才能使得面向公众的环保宣传工作真正实现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