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田力 《防灾博览》2007,(5):30-30
四川省德阳市旌阳区城南街道办事处是德阳市地震局抓的地震科普进社区的一个重点单位。德阳市地震局与旌阳区街道办事处联手,将防震减灾科普工作列为社区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投入人力、物力在社区内建造了防震减灾科普文化活动中心、科普阅览室,成立了地震志愿者队伍、地震科普电影放映  相似文献   

2.
正由中国地震局公共服务司指导,中国灾害防御协会、中国地震灾害防御中心具体承担组织的第四届全国防震减灾科普讲解大赛历时半年,于2020年7月28日,在福建厦门圆满落幕。一年一度的全国防震减灾科普讲解大赛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两个坚持"、"三个转变"的具体贯彻,是面向公众普及防震减灾科学知识、弘扬地震科学精神、传播地震文化的平台和窗口。也是一项深受各行各业不同年龄群体喜欢的比赛,已连续举办4届,成为防震减灾系列品牌活动之一。  相似文献   

3.
防震减灾,造福人民。高质量的地震安全,离不开高质量的防震减灾科普。高质量的防震减灾科普,必然要全民参与共享。近年来,天津市委市政府把防震减灾列入"全域科普"重要内容,地震、应急、科技、科协等多部门联手,着力打造防震减灾全域科普,通过全领域行动、全地域覆盖、全媒体传播,推动和促进全民参与共享,取得了良好的防震减灾科普实效。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豫北地区防震减灾科普基地的建设与开发,通过调研,规划、设计了符合该省要求的防震减灾科普教育馆及形式多样的地震科普宣传方案,制定了"河南省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申报和认定管理办法",配合豫北地区完成了安阳、焦作以及南阳的地震科普教育基地建设与开发.安阳、焦作、南阳的地震科普教育基地均被认定为"省级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而其中南阳和焦作的还被认定为"国家级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科普教育基地的建成,使该地区科普知识的宣传得到了广泛的开展,真正地提高了全民防震减灾意识,达到了减轻地震灾害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正>2017年5月12日,中国地震局局长郑国光出席北京市"5·12防灾减灾日"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地震应急疏散演练活动。北京市政府副市长隋振江、中国地震局副局长牛之俊、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姜昆等有关领导嘉宾参加活动。此次地震应急疏散演练活动主会场设置在北京育英学校,分会场设在全市其他144所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随着模拟地震警报声响起,全市145所学校在同一时间集  相似文献   

6.
山东省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工作正式起步于1969年渤海7.4级地震。震后,地震部门组织的地震科普宣传队,广泛深入基层,宣传地震科普知识。经过50多年的发展,山东省防震减灾科普工作深深植根于山东文化的深厚土壤中,实践出许多行之有效的做法,探索出"以需求为导向,以学生为重点,以新媒体为平台,以示范创建为引领,以阵地式宣传为龙头"的宣传思路,形成特点突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与时俱进的防震减灾科普工作新局面,防震减灾意识深入民心,公民防震减灾科学素养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7.
根据国家减灾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开展第二十二个国际减灾日活动的通知》精神,中国地震局下达了《关于开展国际减灾目活动的通知》要求,全国地震系统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主题活动。设立“国际减灾日”主题活动开放日,邀请社区群众参观防震减灾基础设施设备,请专人讲解防震减灾科学知识,进一步深化群众对地震的科学认识。同时许多单位还通过布置展板、现场咨询、专家讲座等多种方式,有针对性的开展防震减灾科普教育活动,向社会群众宣传防震减灾知识,提高群众防震减灾意识。  相似文献   

8.
徐平 《防灾博览》2005,(3):47-47
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及中国地震局关于做好防震减灾科普工作的有关工作要求,尝试着解决目前防震减灾科普工作中存在的手段落后、资料匮乏、形式陈旧的问题,辽宁省地震局在中国地震局震害防御司的指导下,组织了由地震科普专家以及平面美术、电脑动画、多媒体制作等专家组成的创作队伍,制作了《地震的奥秘》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多媒体查询学习软件系统。这套软件系统充分地考虑了社会公众的喜好与接受能力,将防震减灾知识从公众求知的角度划分了五个知识区域:  相似文献   

9.
在当今经济社会背景下,科普教育越来越成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重要手段,在防震减灾工作领域,也逐渐成为了一项常抓不懈的重要任务。防震减灾科普教育通过面向社会、面向公众传播地震和地震灾害知识、防震抗震技能和方法,增强公众抗震防灾意识,提高应急避险能力,实现全面提升城乡综合减轻地震灾害能力的目标,是非工程性震害防御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防灾博览》2014,(3):6-7
正5月12日上午,由北京市地震局与北京市规划展览馆联合建设的地震与建筑科学教育馆正式开放,并举行了体验日活动。中国地震局党组书记、局长陈建民,北京市委常委、副市长陈刚出席活动。地震与建筑科学教育馆充分汲取和借鉴国内外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场馆先进经验,由北京市地震局和北京市规划展览馆共同策划、设计和建设完成的。它以提高公众科学避险意识为核心任务,通过科学、系统、生动、直观的宣传方式,全方位介绍地震和建筑抗震的相  相似文献   

11.
2011年11月14—20日,中国地震灾害防御中心宣教部(中国地震局宣传教育中心)与中国地震学会普及工作委员会在湖南省长沙市共同举办了主题为"防震减灾科普教育的社会责任与活力"的培训班。培训班旨在进一步落实全国防震减灾工作会议和局长会议精神,促进防震减灾科普宣教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2.
正2018年是汶川地震十周年,5月12日是全国第十个防灾减灾日。5月11日上午,中国地震局在中国科技会堂举办第十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活动。本次活动围绕"行动起来,减轻身边的灾害风险"的主题,启动第七届"平安中国"防灾宣导系列公益活动,举办第二届全国防震减灾科普讲解大赛决赛。活动会场举行了庄严肃穆的默哀仪式,与会人员全体起立,共同缅怀在汶川地震中不幸罹难的同胞和在抗震救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溧阳地震四十年来该地居民防震减灾科学素质情况,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社区居民的个人基本信息、防震减灾科学知识理解、知识需求和偏好,以及对江苏省防震减灾科普宣教工作的评价进行调研。采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表明,溧阳市社区居民防震减灾科学知识水平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但对地震预报信息发布和相关法律法规认知方面还有欠缺;防震减灾知识需求强烈且务实,最想了解的是自救互救知识,偏好科普讲座和应急演练活动;对我省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工作的评价为中等偏上,在评价过程中,最主要的影响因子是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实用性、宣传品质和渠道。本次调查为今后开展溧阳市社区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灾害学》2021,(3)
为进一步完善我国防震减灾教育体系,提升社会公众地震灾害防御能力,以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为例,通过文献法、访谈法和逻辑法等,对天津47所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建设现状开展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天津市构建了"政府主导、地震部门牵头、多部门联动、学校参与、社会支持"的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创建格局,探索出了一批有亮点、可推广的工作经验,推动地震安全教育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仍然存在着区域分布不合理、基础设施不健全、宣传推广力度不够等问题。建议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加大宣传力度,夯实基础设施,创新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高度重视防灾减灾救灾和科学普及工作。近年来,中国地震局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防灾减灾救灾和科学普及重要论述精神,2018年,应急管理部、教育部、科技部、中国科协、河北省人民政府联合成功举办了首届全国地震科普大会,联合印发《加强新时代防震减灾科普工作的意见》,举办防震减灾科普展览,为提高全民防震减灾科学素质,开启防灾减灾救灾科普事业创新发展新局面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2020年中国地震局开展了全国公众防震减灾知识普及和科普满意度抽样调查,结果显示,17.1%的受访者具备防震减灾素养,与2018年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结果相比较,公众防震减灾素养水平的区域分布有明显不一样的规律,公众防震减灾素养水平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性,区域地震灾害程度和个人地震经历对公众防震减灾素养水平有显著的影响。防震减灾素养水平在城乡、性别、受教育水平等不同群体中的差别,和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结果基本一致,受教育水平对防震减灾素养水平影响最大。在不同年龄群体中的差别则和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结果不同,显示出独特的规律。在防震减灾科普工作中,需要重视公众防震减灾素养水平的这些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来提升科普效率。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山东枣庄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该市各级对防震减灾工作十分重视。围绕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预防和紧急救援三大工作体系建设.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推动防震减灾工作的全面开展。进一步提高了防震减灾综合能力。特别是2006年以来.进一步加强对防震减灾工作的领导.市政府在全省率先印发了市防震减灾“十一五”规划、全市地震应急预案和加强农村民居防震保安工作的意见。其次是加大了资金投入.在陶庄地震台增加了GDQJ-2型数字化强震仪.鲁-15井安装了数字化水位观测设备.增强了监测能力。三是按照依法行政的要求。强化了工程抗震设防管理.对新城区20平方公里地震小区划.与省地震工程院签订了工作协议。四是开展了矿区城市地震减灾对策课题研究.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参加了中国东部10省市市县防震减灾工作研讨会。五是在熊耳山建成了地震科普馆.作为国家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申报了熊耳山地震遗址,编制了《中小学生防震避震知识》。六是编制完成了《枣庄市地震志》。  相似文献   

18.
在日趋复杂的地震形势下,面对少数民族地区语言和民族风俗的差异,如何开展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工作,树立全民危机意识,提高公众的防震减灾意识和主动参与意识,共同应对地震灾害显得尤为重要。本期市县防震减灾工作将带领大家走进青海省海北及海南藏族自治州,用我们的视野帮你解读那里的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工作特色做法及经验,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9.
为了纪念邢台地震46周年,2012年3月8日,邢台市桥西区地震局分别在该区四处、鸿溪和显德旺3个社区开展了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教育活动,为社区居民提供了大量的防震减灾科普资料。  相似文献   

20.
内蒙古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地震局高度重视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工作,全力普及地震科普知识,不断创新形式,别开生面地打造大众化,人性化,基层化的防震减灾宣传的新品牌,为弥合8.16地震给各族群众带来的经济损失和心理创伤提供“良药妙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