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文章以湖北省某工业园为实例,从园区产业结构、环境管理、突出环境问题和企业环境污染防治水平4个层面,阐述工业园区环境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逐一提出解决方案。通过环保管家服务,湖北省某工业园所在区域大气环境有所改善,污水处理厂运行逐步稳定,周边居民对园区的不满情绪有所缓解,为园区日常环境管理制定了一系列规范和规程,为园区产业调整升级以及持续发展提供方向。以环保管家作为解决问题的新途径,对环保管家服务模式进行了探索研究,为实现工业园区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2.
企业环境绩效评价是将企业的主要环境行为以直观明了的形式向社会公开的一种社会监督手段.青岛市企业环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由污染防治、环境管理行为、社会影响三大类客观指标与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辖区相关政府部门、企业周边居民与相关单位对企业环境绩效行为的主观评判指标构成.通过2013年、2014年连续两年对青岛市重点企业进行环境绩效评价并对外公布年度报告,使社会各界加强了对重点企业环境绩效的基本状况的了解,更好地保障了公众环境知情权和参与权,并起到了激励企业持续改善环境行为、不断提高企业环境绩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文章阐述了现有环境绩效计量模型的不足,分析统计了国内外有关环境绩效评价的研究成果及手册、指南和法规中高频指标,在此基础上结合环境指标和财务指标建立了资源企业环境绩效评价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的方法对兰花科创进行实证研究,得出其综合评价结果为82.558分,应控制用水量和减少烟尘的排放。以期将企业为环境所作的贡献量化,促进可持续发展战略在企业的具体实践。  相似文献   

4.
选取沪深两市2011年-2014年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88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实证分析方法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环境绩效用单位营业收入排污费来衡量,财务绩效用总资产净利率来衡量.考虑到财务绩效的影响因素不仅有环境绩效,所以加入了公司规模等控制变量.分析结果显示,环境绩效与财务绩效并不是相互矛盾的关系,环境绩效的改善可以帮助公司获得更多的经济利润,企业可以在生产经营的同时主动地去履行环境保护的责任,实现环境与经济绩效的共赢.  相似文献   

5.
石化企业突发环境风险评价与分级方法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为了降低环境污染事故发生频率,急需建立科学高效的环境风险管理体系,而环境风险评估与分级技术是进行环境风险分级管理的前提和基础.本研究在对石化企业环境风险特征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危险物质、生产工艺、设备设施、企业管理、企业布局的石化企业突发环境风险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建立了相应的风险评价模型.同时,提出了4级风险分级管理体系,并在此基础上以长江下游某化工园区为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园区30家石化企业中,存在特大环境风险的企业有1家,重大环境风险的企业2家,占企业总数的10%.本研究提出的石化企业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分级方法科学可行,能够为石化企业风险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6.
基于利益相关者和企业环境绩效可能存在的驱动响应关系,提出将企业主体、政府部门、投资者、消费者、社区公众作为5个典型的利益相关者,构建了企业环境绩效的驱动因子体系.选取2008年度国内300强企业作为初始样本,详细整理其公开的环境信息,筛选确定以环境信息公开相对完善的41家企业为案例进行实证分析.企业环境绩效与驱动因素的Spearman相关分析表明,企业主体是环境绩效的主导驱动因素,政府部门和投资者是环境绩效的重要推动因素,而消费者和社区公众对环境绩效未有显著影响;典范对应分析表明,企业环境绩效驱动因素可归为3类,对企业环境绩效的总解释能力达到80.7%;53.66%的案例企业分别受到企业环境管理能力、政府环境规制、企业环境风险等因素的独立作用,而其余企业则受多因素共同作用.  相似文献   

7.
综合类工业园环境系统动力学仿真与调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瞿庆玲  钱新  王瑾 《环境保护科学》2010,36(2):82-85,99
综合类工业园由不同行业企业组成,比单一行业类工业园在经济发展和污染排放方面具有更高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徐州经济开发区是以装备制造业、光伏产业、医药食品电子等行业组成的综合类工业园,以徐州经济开发区为例,将系统动力学应用于工业园的管理与调控研究。针对园区的人口、经济、环境三大子系统,识别内在联系做出因果反馈图,在此基础上构造综合类生态工业园的系统动力学模型。通过仿真预测园区未来的产业发展趋势,最后设计经济型、环保型、协调发展型三种方案,通过系统仿真,对徐州经济开发区的管理和建设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生态效益立足于资源的高效利用与污染的低排放,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念.文章在明晰生态效益本质内涵的基础上,建立经济绩效与环境绩效有机融合的生态效益指标体系,系统总结全球16家企业生态效益指标的试行情况,深入剖析企业导入该指标体系的过程及可能遇到的障碍,从而为其它企业提供经验借鉴.研究结果表明,通过生态效益的趋势分析,管理层可以判定企业所处的状态,了解企业内部环境及经营绩效,进而可以成为企业环境报告书中展现绩效水平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9.
"十二五"规划提出,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止工作,要深入重点区域重金属污染问题,铅酸蓄电池行业是重金属污染重点整治行业。高邮市铅酸蓄电池企业数量多且集聚,有必要设立专业园区,构建园区环境在线监控预警系统.本方案对电池工业园范围进行了规划,通过建设检测机构,构建环境预警系统,从而实时获得园区内和周边环境状况最新动态,保护电池工业园及周边地区生态系统,这对规范高邮市电池工业园建设,完善环境检测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灰色关联分析在生态工业园清洁生产推进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清洁生产是生态工业园建设的前提,在现有改造型生态工业园的建设中必须逐步推进,并全面实行清洁生产。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拟建生态工业园现有企业进行清洁生产评价,通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利用关联度和关联系数分别确定园区推行清洁生产的近期、中期、远期方案和找出制约企业提高清洁生产程度存在的问题。以龙门工业园焦化企业为例,研究结果表明,企业9和企业4的关联度>0.8,为园区优先推行清洁生产的试点企业,是园区清洁生产推进中的近期方案,分类指出园区下一步推行清洁生产的重点企业,为园区的中、远期方案。该方法原理简单,结果可靠,是一种有实用价值、适合于指导园区清洁生产推进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1.
工业源治理是改善环境空气质量的重要途径,而如何开展精准治污仍然是目前亟需回答的问题.以天津市西青区为例,基于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数据,对工业企业开展污染物排放绩效定量评价,并深入探究排放绩效评价应用于工业源精细化管控治理的意义、可行性以及存在的问题.结果发现,西青区各行业的排放绩效水平差异较大.污染物排放绩效水平与行业企业的自身属性、发展规模和管理水平有较为密切的关系.整体来看,家具制造业、金属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等生产工艺本身产污量大且中小型企业居多的行业排放绩效水平偏差,而以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为代表的高端行业排放绩效水平整体偏好.各行业中不同企业排放绩效差异也较大,其中金属机械制造类行业中绩效最差的11家企业工业产值对行业贡献0.06%,而PM排放量贡献达到8.50%;橡胶和塑料制品业中绩效最差的19家企业工业产值对全行业贡献4.76%,而VOCs排放量贡献却达到43.59%.同时,分别参照生态环境部相关技术指南和绩效评价结果设计减排方案,发现后者在减排同等规模污染物排放量时,减排成本最高可低于前者约90%.各行业、企业污染物排放绩效的差距,经济效益和环境成本的不协调,以及排放绩效评价对于精准减排的重要指引作用,充分证明开展排放绩效评价的必要性.结果表明污染物排放绩效评估可有效支撑宏观产业结构调整和中观、微观的工业企业环境治理,为精准治污提供重要参考路径.  相似文献   

12.
环境信息技术的应用及其展望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信息技术应用于环境保护方面,可使环保工作在形式、内容和技术方面实现质的飞跃.在此介绍了环境信息技术的概念,着重探讨了它在环境评估、污染控制和动态管理等3大环保领域中的应用,并以定量管理为例科学评估了当地二家电镀企业的环境保护执行情况,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环境信息技术系统平台的基本模式和框架,包括管理系统的结构和共享系统的功能,最后对环境信息技术在法律法规制订、基础设施建设、开发和应用等5个方面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废弃产品回收处理行业日益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注,而回收处理企业是实施回收处理活动的主体,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对回收处理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在概括梳理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初步建立了废弃产品回收处理企业环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为回收处理企业采用先进的技术工艺、降低环境负荷、加强职业健康监护和企业环境管理提供参考,以适应国家政策要求和行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结合石油库的特点,建立了以人员因素、设备设施管理、储存介质状态、环境因素及管理因素等5项一级指标、20项二级指标的安全管理绩效评价体系;为克服安全管理绩效评价的主观随意性,采用“熵权+TOPSIS”法构建了评价模型,以10家石油库企业所采集的信息为算例,对石油库安全管理绩效评价进行了实例研究,结果表明“熵权+TOPSIS”法评价模型有效改善了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可靠度,可帮助石油库企业及时发现安全管理短板,明确改进方向,提升安全管理绩效水平。  相似文献   

15.
跨国公司的环境管理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企业的问卷调研及环境监测数据分析,讨论了跨国公司在华投资企业的环境管理现状,认为其环境管理和环境投资水平均略优于其他类型企业,并已经进入过程管理阶段,而企业规模是环境绩效差异的重要原因.运用企业组织理论,分析了影响在华投资企业的环境管理工作的外部因素和内部驱动力,发现企业的环境管理决策主要受到强制性的环境政策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为适应江苏省财政资金绩效评价工作需要,定量、科学地评价环保专项资金项目实施成效,本文以江苏省省级节能减排(重点污染排放治理)专项引导资金项目为例,探讨了项目绩效评价个性指标设计方法。基于SMART原则设计并形成一套个性指标体系,包括资金效益、项目产出和环境效益三方面内容,共13项评价指标。该指标体系按不同类别分别对减排资金项目的绩效进行客观评价,既反映了项目实施成效,也满足了宏观管理需求,可为今后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论中央环境保护专项资金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定量、科学评价中央环境保护专项资金项目实施成效,本文基于逻辑框架方法,建立了中央环保专项资金项目的绩效评价模型,提出从投入、措施、产出、作用和影响等方面设计绩效评价指标。以模型为基础,结合中央环境保护专项资金项目绩效评价原则、项目管理需求和项目具体实施情况,构建了中央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环境治理类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包括资金投入与保障、项目实施与管理、项目产出、效益与可持续影响四类指数,每类指数下设4个指标,共16个评价指标。研究结论显示,基于逻辑框架法建立的绩效评价模型适用于分析不同类型环境保护项目的指标体系;所构建的指标体系对不同项目内容具有较好的适应性;本文研究思路可为相关研究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8.
农村水环境治理已经成为中国水环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改变传统的农村水环境治理手段,规范农村水环境治理模式,本文通过对农村水环境的现状、治理绩效评价的必要性、平衡计分卡的可行性等要素进行分析,并以乡镇环保机构为例,充分利用平衡计分卡这一绩效管理工具的理念框架,最终设计出一套适合本国农村水环境治理的绩效指标体系.以期通过对本指标体系的合理运用,为今后农村水环境治理绩效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Industrial symbioses (ISs) and eco-industrial parks (EIPs) are key concepts of industrial ecology (IE). The aim of ISs and EIPs is to minimise inefficient material and energy use by utilising local by-product and energy flows. Industrial symbioses tend to develop through spontaneous action of economic actors, for gaining of economic benefit, but these systems can be designed and promoted via policy instruments as well. A literature review showed that national programmes for eco-industrial parks can be found in different parts of the world. In the action programmes and other sustainable consumption and production (SCP) policy documents of the EU, on the other hand, industrial symbioses gain less recognition as a path to enhanced sustainable production. In this article, we consider this and also analyse how the evolution and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of an industrial symbiosis system centred on a Finnish pulp and paper mill have been affected by SCP policy instruments. With regard to the system forming the subject of the case study, and Finnish industrial systems in general, policy instruments have succeeded in reducing emissions but not in systematically encouraging operators toward symbiosis-like activities. All in all, few studies exist on the overall impact of policy instruments promoting design of eco-industrial parks. It is not self-evident that symbiosis-like production systems would be sustainable in every case, as the background assumptions for political promotion of EIPs suggest. We concluded that industrial symbioses should be analysed and developed on a life cycle basis, with documentation of the real environmental benefits due to efficient resource use and decreased emissions in comparison to standalone production. ISs can then bring eco-competitiveness to companies in relation to SCP tools, such as environmental permits, ecolabels, and future product regulation based on the Ecodesign Directive in Europe. Indirect encouragement of symbiosis through land-use regulation and planning, in such a way that material fluxes between companies are possible both in operations and in financial terms, may prove effective. The same holds for waste policies that encourage increased reuse of a company’s waste by other enterprises.  相似文献   

20.
Severe industrial pollution has largely hindered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hina. Taking Shenzhen’s electroplating industry as a case, this article investigates the current status of the industry and proposes a specialized policy framework to push its environmental innovation. There is a relatively complete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system in Shenzhen’s government, but it does not work well when dealing with the electroplating industry, mainly because it lacks regulation aiming at production technology, which is the underlying decisive factor of the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of the industry. So, we first develop an evaluation criterion, which incorporates a technological index about whether enterprises engage identified obsolete technologies. With this evaluation criterion, enterprises are classified into “advanced” and “obsolete”. Then, we propose specific policy suggestions for different types of enterprises, including command and control mixed with economic tools, voluntary agreements, establishing electroplating parks, and improving current management system. Finally, we assess the impact of the policy proposal and prove it to be conducive to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y and conclude it from a more general perspectiv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