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生活垃圾的数量和种类正趋向于城市垃圾,基于农村人口居住地较为分散,经济发展水平也低于城市水平,农村生活垃圾的处理技术与模式是建设新农村的重要技术课题。本文在湖南省长沙县、安徽省巢湖市等地近郊农村生活垃圾调查的基础上,对可腐熟降解类生活垃圾的养分含量进行检测,并对农村生活垃圾的处理模式进行了探讨,通过分类处理模式可使农村生活垃圾在村级水平减量60%~70%。  相似文献   

2.
我国农村生活垃圾的产生现状及处理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与处理是建设整洁美丽新农村的迫切要求。我国典型农村地区生活垃圾产生量目前大多数在0.4kg/(人·d)左右,约是城市的1/3。垃圾中可堆肥的易腐垃圾约占60%,可回收的废品类约占20%。经过垃圾分拣分流后,最终需要处置的垃圾量不足垃圾收集总量的20%。"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县(市)集中处置"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模式对许多农村地区仍有较大局限性,在农村生活垃圾分拣分流的基础上发展与有机农业或高效农业相结合的农村生活垃圾就地处理或资源化技术(如堆肥、沼气发酵、蚯蚓或昆虫幼虫处理)有较大推广应用价值。针对我国农村生活垃圾的产生特征与处理现状,提出了适应于农村地区的垃圾处理模式和管理政策。  相似文献   

3.
系统分析了农村生活固体垃圾的排放特征、处理状况与影响因素及采取的相应管理措施,并提出了一些政策措施与建议。结果表明,我国农村生活固体垃圾的排放量不断增长,主要构成成分也逐渐从有机物质向无机物质转变,从而使得农村固体生活垃圾的治理难度不断加大。从管理来看,尽管部分地区探索了一些新的管理模式,但大部分垃圾仍然处于无序管理状态。为了改进我国农村地区生活固体垃圾的治理水平,我们提出首先要设立乡镇级环境管理机构,完善法规制度,加大政府投资力度;另外,要建立健全村级保洁制度,发动群众参与,并引入市场运作机制;最后,还需要实行源头分类收集。  相似文献   

4.
张永平 《四川环境》2022,(2):186-191
如今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趋好,但垃圾产生量却逐年增加,而且大部分农村都没有专门的关于垃圾分类的法律,进而不能有效规制村民行为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因此有必要完善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的地方立法.在实地调研和定量分析的基础上,发现农村地区的垃圾具体分类规定不符合村民实际生产生活方式、分类设施不健全以及在垃圾分类后端处理技术上有所欠缺...  相似文献   

5.
以浙江省某垃圾填埋场为例,分析了该场地现状和配套条件,对比行业较成熟的多种存量生活垃圾原位和异位处理技术,以及对该填埋场治理的适用性和局限性,提出将“原位—异位”联合创新应用技术应用至该填埋场,达到较好治理效果,解决了采用单一治理技术存在的诸多弊端。该联合治理方法不仅能释放土地空间作为后续利用,降低项目投资额,缩短治理工期,并消除对周边环境的污染风险,而且满足了城市规划建设需求,符合国家政策要求,实现CO2排放减量。  相似文献   

6.
2010年上海世博会垃圾组分的预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便于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生活垃圾的处理与处置,选择了和世博园区垃圾性质相近似的南京路步行街为参照区,进行垃圾组分的调研,预测模拟世博园区垃圾的组成与性质。研究结果表明:南京路步行街垃圾中食物垃圾占50%左右,塑料和纸张占45%左右,而一般的城市生活垃圾中塑料和纸张只占20%~30%左右,可见对于类似的垃圾资源化程度非常高。因此对于世博园垃圾进行分选,实现各组分垃圾的分流,可以更好地实现垃圾的资源化、减量化。  相似文献   

7.
随着生活垃圾相关法律规范逐步完善,其处置与管理的要求也逐渐提高,但由于海洋平台生活垃圾相对特殊,一直缺乏专门研究。以目前城镇生活垃圾的研究成果为基础,通过现场调研与资料收集,总结了海洋平台生活垃圾的特点:与城镇生活垃圾相比较,垃圾分类方法不同,可回收垃圾与餐厨垃圾占比较高,垃圾收集与转运过程周期长、监管部门多、处置单位分散等。针对目前海洋平台生活垃圾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对标法律规范,阐述实施源头分类的可行性与必要性;依托信息化技术,完善硬件设施,加强过程管控;结合资源利用的可持续发展要求,摒弃“规模小、分布散”的处置模式,筛选出适合海洋平台生活垃圾的处置与管理方法,从而为渤海海域开展固体废物规范化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垃圾分类实施后,湿垃圾(厨余垃圾)从生活垃圾中分出,对后端处理工艺带来许多新的变化与挑战,也使得垃圾分类后生活垃圾焚烧厂发电量的变化难以确定。研究以750t/d的焚烧线为例,采用流程模拟的方式,探讨了不同的分类率对焚烧厂发电量的影响。模拟结果显示,分类后入炉垃圾的热值最大提高22.17%,入炉垃圾量最大减少21.54%,发电量略有变化,最大减少3.77%。同时,研究还对易腐组分占比、易腐组分含水率等变化因素进行了分析,发现生活垃圾中易腐组分的变化不改变垃圾分类后焚烧厂发电量下降的趋势,但会影响发电量的下降幅度。因而,仅从发电量的角度来看,垃圾分类对生活垃圾焚烧厂的影响有限。  相似文献   

9.
<正>有媒体报道,2015年杭州将推出一系列垃圾减量措施,将市区垃圾总量增长率控制在3%以内。杭州的每个垃圾袋都印上了二维码,乱扔不分类将会被追溯,定时定点投放、餐厨垃圾就地处理。应该为杭州带的这头叫好,尽管实施起来难度很大,比如不印二维码该怎么办?"垃圾围城"已成为中国城市之痛。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目前我国城镇生活垃圾年产量过亿吨,占世界垃圾总产量的20%左右,且每年以8%~9%的速度增长,许多城市正面临"垃圾围城"  相似文献   

10.
论文分析了成都市主城区不同区域生活垃圾的物理组分和理化特性,丰富了成都市的垃圾成分资料。结果表明:成都市各区域垃圾成分相差较大,居民区及商业区垃圾主要成分为厨类、植物类,分别约为76%、53%,而文教事业区主要成分为纸类。成都市垃圾含水率较高,同时易降解物质及有机物含量高达87%。成都市生活垃圾不宜采用单一处理方式,应加强开展分类收集工作,进一步促进生活垃圾的资源化利用和减量化、无害化处置。  相似文献   

11.
垃圾在德国可主要分成以下几大类:(1)家庭生活垃圾及与之相类似的其它垃圾;(2)有毒有害废弃物.又称特殊垃圾(如有毒有害的化学品.化工厂废弃物,固体沥青、焦油废渣,废酸、碱等);(3)建筑工地垃圾。一、家庭生活垃圾的处理和综合利用1990年西德共有垃圾约3亿吨。其中生活垃圾及与生活垃圾相似的其它垃圾约占总量的11%。根据联邦环保局调查,西德1979到198O年间,纯粹的家庭生活垃圾中约含金属4%、玻璃12%、塑料制品6%、纸张19%以及含绿色植物26%。这充分表明在家庭生活垃圾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可以回收、利用的物质。由于…  相似文献   

12.
哈尔滨市“白色污染”现状及控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色污染”这一城市固体废物的治理已引起全球各国高度重视。本文在对哈尔滨市“白色污染”现状的实地勘查和管理制度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污染特征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井提出了要控制“白色污染”,应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寻求一条适合国情的控制对策。一、哈尔滨市“白色污染”现状多年来,哈尔滨市的白色污染随着废塑料占生活垃圾百分含量的增长而日益突出。哈尔滨市1997年生活垃圾产生量是1984年的2.67倍。其中废塑料占生活垃圾的百分比是:1984年仅占0.60%,1997年上升到5.08%。哈尔滨市废塑料排放量1…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瑞典的生活垃圾处理系统、垃圾分类意识培养、垃圾分类的法律制度建设、政企合作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等有效的生活垃圾分类和管理办法进行研究,得到了一些符合我国国情,值得我国学习和借鉴的管理方法和手段,例如建立系统化的生活垃圾管理系统、提高公民的垃圾分类意识,完善垃圾分类的法律体系、拓展与企业的密切合作等.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生活垃圾焚烧和医疗垃圾焚烧市场的现状;研究了垃圾的物理成分、组成元素、毒理性,以及执行标准、焚烧炉炉型等,分析了生活垃圾与医疗垃圾混烧会出现的问题;从投资估算和技术经济角度对混烧及分别处理方式的投资收益进行对比,最终得出不推荐生活垃圾和医疗垃圾混烧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开始强调农村生活固体垃圾的管理,但到目前为止,对于农村生活固体垃圾管理现状和管理模式的研究很少,制约了相关政策的出台。本文基于全国7省(市)123个村的调研数据,深入分析了我国农村生活固体垃圾管理现状和管理模式。研究表明,我国农村生活固体垃圾的管理模式主要包括村领导管理模式、保洁公司管理模式、乡镇及以上政府管理模式和承包给个人管理模式4种,其中村领导管理模式是最主要的管理模式,但管理规范程度较低,而保洁公司管理模式和承包给个人管理模式的农村所占比例虽然较低,但管理的规范程度较高。总体来看,我国农村的生活固体垃圾管理的规范化程度较低,政府部门在农村生活固体垃圾的管理上的参与程度也较低。  相似文献   

16.
目前在大量垃圾填埋场库容逐渐饱和的背景下,老旧生活垃圾填埋场的存量垃圾的处理问题亟待解决。国内外对老旧生活垃圾填埋场的治理主要分为异位治理和原位治理两大类,选择攀枝花市一处生活垃圾填埋场作为实例研究,从不同环境要素方面分析原位封场处理与异地转运处理的环境影响,可为其他垃圾填埋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东江系广东及香港的饮用水源地,其源区包括江西省赣州市的寻乌、安远和定南3县。本研究在东江源区选取了3个典型村庄,调查农村生活垃圾的产生量及物理特性。调查发现:东江源区农村生活垃圾主要以厨余类垃圾为主,可达60%以上;其次是灰土类垃圾,可达12%以上,其他组分一般在10%以下。县级村人均垃圾产生量一般在0.2~0.47 kg·d^-1,平均0.36 kg·d^-1;镇级村人均垃圾产生量在0.18~0.35 kg·d^-1,平均0.29 kg·d^-1;普通村人均垃圾产生量在0.07~0.33 kg·d^-1,平均0.17 kg·d^-1。混合生活垃圾含水率与厨余类垃圾所占的比例呈显著线性相关(R^2=0.626,P=0.019)。混合垃圾平均热值在2329 kJ·kg-1,不适合直接进行焚烧处理。  相似文献   

18.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逐渐增大,严重威胁人体健康及城市环境。分类收集是实现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有效手段。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状况不佳,大部分城市均为混合收集,给垃圾处理和城市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本文从国外发达国家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费促进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的成功经验出发,提出几点推动我国垃圾分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灰色系统方法在城市生活垃圾量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分析了影响城市生活垃圾量的因素,建立了生活垃圾量的GM(1,1)预测模型,预测了未来的城市生活垃圾量。该法具有较高的精度,简便,可行。  相似文献   

20.
垃圾填埋处理中微量金属元素迁移和转变特性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杨巧艳  查坤 《四川环境》2005,24(6):96-98
城市生活垃圾中含有多种微量金属元素,并且在填埋处理过程中会产生重金属的二次污染,是城市垃圾填埋处理中最难解决的问题。本文对垃圾中微量金属的来源、微量金属在填埋过程中的迁移和转变特性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微量金属在填埋处理过程中除受本身特性的影响,还与垃圾的产地和组成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