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近年来,工厂化海水养殖的规模不断扩大,养殖废水的排放给近海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影响。该研究以位于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的姜格庄工厂化海水养殖区为取样点,分析了养殖废水对附近海域水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养殖废水排放口附近水体中氮、磷营养盐含量较高;养殖废水排放区与非养殖区水体中营养盐结构明显不同,即养殖废水对近岸水体中的营养盐结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2.
宁波地区滩涂贝类养殖区环境及贝体重金属含量与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2008~2009年宁波地区滩涂贝类养殖区养殖环境和贝类生物质量趋势性监测的资料,对象山港和三门湾几个主要贝类养殖区的表层沉积物、水质和三种养殖贝类(僧帽牡蛎、缢蛏、泥蚶)的五种重金属含量进行测定,并对其产品质量安全进行评价。海水重金属检测结果均低于《渔业水质标准》,但Pb含量超过《海水水质标准》中的一类标准。沉积物中Cu平均含量超过海样沉积物一类标准,其他重金属均低于海样沉积物一类标准,但基本上均高于背景值。通过对照水产品质量标准,宁波地区滩涂养殖贝类泥蚶Cd严重超标,僧帽牡蛎中Cu和Cd也超标严重,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相似文献   

3.
烟台沿海海域依功能属性划分为海水养殖区、污水排放区、旅游区以及普通海区。通过2014年春季对烟台沿海海域(莱州、招远、龙口、蓬莱以及烟台东部)各功能区的水质调查和分析,发现烟台沿海大部分地区的水质符合国家一、二类水质标准,部分地区超过二类标准但不影响功能区的使用;污水排放区、养殖区的水质明显劣于其它功能区;各地区污水区与其他功能区之间p H值差异极显著;各功能区之间无机氮含量有显著性差异,且N/P比值大于Redfield值16,磷相对缺乏;p H与无机氮、无机磷含量有相关性。总体来看,烟台海域水质自西向东逐渐变好。  相似文献   

4.
根据2005年4月和10月厦门贝类养殖区环境调查资料,着重对贝类养殖区海水、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含量分布进行分析,并对贝类养殖区的生态环境进行质量评价及潜在生态危害评价.结果表明:厦门贝类养殖区海水中Cu、Pb、Cd、Zn、Hg、As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06 μg/L,1.23 μg/L, 0.05 μg/L,6.28 μg/L,0.033 μg/L,1.01 μg/L;沉积物中Cu、Pb、Cd、Zn、Hg、As的平均含量分别为20.0×10-6,39.5×10-6,0.07×10-6,97.3×10-6,0.05×10-6,7.20×10-6.生态质量评价结果表明,贝类养殖区海水重金属的含量符合第二类海水水质标准要求,处于清洁水平.养殖区沉积物重金属的含量符合第一类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属于较清洁水平.潜在生态危害评价结果,Hg、As和Cd的潜在生态危害系数大于Cu、Pb、Zn,表明和Hg、As、Cd的潜在危害大于Cu、Pb、Zn,但整个养殖区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潜在危害属于轻微,养殖环境良好.  相似文献   

5.
于2014年6月、8月、10月和12月对浙江省温州地区沿海主要贝类养殖区的海水、表层沉积物进行取样,研究了重金属Cu、Cd、As、Pb在贝类养殖区海水和表层沉积物中的分布特征,并对养殖区进行了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及潜在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所测养殖区海水中Cu、As属于本底水平,Pb、Cd已属中度到重度污染,污染程度顺序为CdPbCuAs;表层沉积物中各重金属的污染程度顺序依次为PbAsCuCd;潜在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贝类养殖区重金属Cu、Pb、As属于轻微潜在生态危害水平;Cd属于中等潜在生态危害,各重金属的潜在生态危害程度顺序依次为CdPbAsCu,从多种重金属的潜在生态危害指数(RI)看,所调查的贝类养殖区域RI值均小于140,为低潜在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6.
上海市合流污水治理工程竹园排放口,采取长江口深水扩散排放170万吨/日污水。经水文、水质、底质、生态调查,污水稀释扩散的模型试验和计算分析,以及污染物净化规律研究,结论为:所造成的环境影响,可限制在较小的范围之内,对水环境和生态不致造成明显的影响。最后,就排放口的有效运行,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通过2005年6月对大亚湾两部的大鹏澳养殖海域进行沉积物柱状样采集分析,探讨了间隙水中NH4-N、NO3-N、NO2-N和PO4-P含量及空间分布特征,估算了沉积物-海水界面营养盐的扩散通量.结果表明,网箱养殖区柱状样间隙水中NH4-N、PO4-P平均含量分别为325.3μmol/L、20.4 μmol/L,远高于贝类养殖区及对照区.网箱养殖区NH4-N、PO4-P、NO2-N 平均扩散通量在三个区域中均居首位,分别为692.9、36.5和6.1 μmol/(m2·d),贝类区次之.网箱养殖大大提高了营养盐由沉积物向海水界面的扩散通量,使养殖海域成为一个极具潜力的污染内源.  相似文献   

8.
渔业养殖水环境中抗生素污染造成的水产品质量安全和环境微生物耐药性问题已经引起广泛关注。本文采用固相萃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对桑沟湾养殖区海水及养殖水产品中17种喹诺酮类抗生素药物残留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养殖区海水中喹诺酮类抗生素的检出率高达52.94%,含量水平介于ND~32.48 ng/L。不同的鱼类养殖区域海水中喹诺酮类药物含量差别较大,且浓度大小依次为为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养殖区>黑鲪(Sebastes schlegelii)养殖区>红鳍东方鲀(Takifugu rubripes)养殖区。科普示范养殖区海水中喹诺酮类最高浓度范围与牙鲆养殖区相近,而近岸码头非养殖区海水中喹诺酮类检出率和残留浓度最低,表明桑沟湾海水中抗生素残留可能受水产养殖的影响。分析结果显示桑沟湾养殖区鱼肉中喹诺酮残留量远小于国家安全限量。  相似文献   

9.
海水中污染指示细菌——粪火肠菌(FC)和粪链球菌(FS)的种群丰度,是评价海水水质特别是近岸养殖场和海水浴场水质是否遭受了生活污水污染的重要指标。所以,许多沿海国家将污染指示细菌种群数作为一项重要的海水卫生学指标加以限制。例如,我国海水水质标准中规定,供人生食的贝类养殖水域中大肠菌群数应不超过700个/1,其它海水养殖、海水浴场等水域的大肠菌群数应不超过10,000个/1(1)。日本、苏联、美国对水产一级  相似文献   

10.
增加投放量对贝类养殖水环境影响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采集于大连市大窑湾海青岛养殖场的海湾扇贝、虾夷扇贝和牡蛎为研究对象,在实验室模拟增加养殖量的条件下,通过系列检测生态缸中海水的水化指标,探讨了养殖贝类对水环境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贝类养殖的过程中,随着养殖生物量的增加,生物体排泄物随之增加,进而造成耗氧量、TOC、CODMn、BOD5和NH4^ -N浓度的增加,DO下降.排泄物的分解、氧化作用使水中pH轻度下降、无机氮浓度急剧增大.由生物污染造成的水质恶化,导致生物死亡率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