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城镇生活COD排放量的持续增加直接加大了COD减排压力,更加大了工业COD的减排压力.因此,加强城镇生活COD减排,预测其所需的污水处理设施及投资至关重要.按照2006-2010年城镇人均生活污水排放量年均递增率设置4种情景,预计为满足减排要求,2010年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约为67%~71%,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可能达到2 000亿元.  相似文献   

2.
滇池流域某分流制小区雨水径流水质及初期冲刷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滇池流域呈贡地区典型城市小区的雨水径流水质规律及其初期冲刷效应,以便为揭示滇池污染原因和水环境治理积累基础资料,研究选取洛龙河公园旁边一典型分流制城市小区为对象,在雨水排放口布置监测点进行雨水水质水量监测。结果表明,雨水径流污染较为严重,各场次TSS、COD的EMC值都超过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的一级B标准。初期冲刷效应普遍存在,且随着雨强的增大而增强,截留降雨前期50%的雨水径流量,能有效截留TSS、COD、TN、TP、NH_3-N的比例分别为56.1%~68.3%、55.1%~64.0%、54.9%~61.4%、44.4%~57.7%和54.7%~58.0%。滇池流域呈贡地区城市小区在雨水径流量累积达到0.6之前,截留效率随着截留径流量的比例增加而增加,控制截留的径流量体积比例在0.4~0.8能够取得较高的污染物截留效率。  相似文献   

3.
“十一五”中后期中国污染减排的形势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污染减排是"十一五"时期中国最重要的环境保护政策.针对当前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环境危机,制定了COD和二氧化硫两项主要污染物排放的总量控制目标,经过"十一五"初期两年的努力,目前COD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比2005年已分别下降了2.2%和3.2%,但距离2010年要分别减少10%的目标仍有相当差距.通过预测未来3年GDP保持10.0%~11.0%或8.0%~9.0%的年均增长速度,分析"十一五"中后期中国污染减排可能面临的严峻形势.  相似文献   

4.
对2005-2008年中国COD减排情况进行分析,2008年与2005年相比,中国COD净削减量为93.5万t,净削减比例为6.61%,其中工业COD净削减量97.1万t,城镇生活COD净增加量3.6万t.江苏、广东、山东、河南、辽宁、广西、浙江、河北等省的COD净削减量最大,净削减量占全国COD削减总量的64.2%,但这8个省份仍然为COD排放大省,COD排放量和占全国COD排放总量的44.6%.重点调查企业的COD排放量较大的10个行业中,造纸业的COD净削减量最大,纺织业、饮料制造业和化学纤维制造业COD排放量出现少量的增加或基本持平.全国城镇生活COD去除率由2005年的24.8%提高到2008年的33.8%,虽然去除率有所升高,但目前仍然处于较低水平,城镇生活COD还有很大的减排空间.  相似文献   

5.
针对日益严重的城市内涝和雨水径流污染问题,引入沸石、蛭石、陶粒和煤渣作为海绵城市下垫面基质,采用人工调配雨水,通过渗滤柱模拟下垫面对雨水的下渗、储蓄和净化效果,比较几种不同基质组合对径流雨水的渗滤速度、最大持水量和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渗滤柱渗透速度可承受连续72 h大暴雨,最大持水量为39.73%,可有效削减城市径流洪峰;沸石+蛭石+陶粒分层渗滤柱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最好,出水NH4+-N浓度满足《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 18920-2002)中道路清扫、消防等各项用水指标,COD浓度满足《建筑与小区雨水控制及利用工程技术规范》(GB 50400-2016)除娱乐性水景以外的各项用水要求;除此之外,出水中NH4+-N、TP和COD浓度均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要求;研究结果可为海绵城市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
上海市城区径流污染及控制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城市点源污染控制程度的提高,雨水径流引起的面源污染日益突出.非渗透性地表径流污染成为城市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对上海市城区非渗透性地表径流进行了为期3年的采样调查,监测了COD、BOD5、SS、NH3-N、TP和TN等污染物指标,并估算了单位面积径流年污染负荷.结合上海市实际情况,提出了城区径流污染控制的综合策略.  相似文献   

7.
根据城市初期雨水径流的污染负荷初始冲刷效应以及主要污染物COD和N/P与SS成线性相关性的污染特点,对初期雨水的主要污染物COD和N/P开展了控制技术研究。以示范工程为基础,研究城市初期雨水径流污染控制的强化处理技术即沸石渗滤床技术,运行结果表明,对NH3-N、TP、COD都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其中对NH3-N的去除效果较为明显,进水氨氮浓度在2~5 mg/L,出水都能达到地表IV类水标准(NH3-N≤0.5 mg/L)。  相似文献   

8.
不同地表雨水径流冲刷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北京市某城区典型地表(校园、自行车道、商业街和高架桥)的雨水径流作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了不同地表雨水径流的冲刷特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地表初期冲刷现象都比较明显,控制不同地表20%的初期雨水可以削减污染物总量的40%~60%,高架桥初期雨水径流中COD、SS和TP浓度最高,校园初期雨水径流中TN浓度最高。不同地表雨水径流的水质优劣顺序为:校园>商业街>自行车道>高架桥。校园和自行车道在整个降雨过程中D50和D90粒径大小相近,分别为30μm和50μm左右,且变化幅度都较小。高架桥和商业街在雨水径流初期D50和D90粒径有明显减小,但后期均出现较大幅度的波动,其粒径明显大于校园和自行车道。上述研究成果对于城市不同地表雨水径流污染控制和场地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2009年入秋至2010年春,中国西南地区发生了百年一遇的特大旱灾。为探讨河水受百年一遇大旱后降雨径流污染的状况,对昆明典型交通干道路面的降雨径流和河水水质进行了监测,分析了大旱后降雨径流污染的严重性和对河水水质的影响,并考察了曝气塘—浮石床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复合系统处理大旱后由城市降雨径流污染导致的重污染河水的效能。结果表明,大旱后的前3场降雨径流污染程度较正常雨季降雨径流污染程度严重,SS、COD、TN及TP浓度平均高出1.3倍。大旱后的前3场降雨径流溢流会对河流造成严重污染。该复合系统在塘调蓄—循环处理运行工况下能有效处理大旱后的重污染河水,对SS、COD、TP、TN和NH4+-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8%、90%、96%、60%和90%,出水均达《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北京市"十一五"期间主要水污染物减排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根据国家"十二五"水污染物总量控制新要求,分别预测了北京市城镇生活源及工业源新增的COD及氨氮排放量.北京市污染减排将面临存量削减空间有限,新增污染物排放量削减压力巨大的新形势.提出了北京市"十二五"期间污染减排工作应以城镇生活污水治理为主,与环境改善相...  相似文献   

11.
浙江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为全面推进我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党代会报告明确提出了创建“绿色浙江”,这是我省在新的历史阶段 ,围绕人的全面发展 ,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 ,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内在要求的集中体现。1 对建设“绿色浙江”目的性的认识建设“绿色浙江”的目的是以“以人为本”、“天人合一”理念和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 ,遵循生态规律和自然规律 ,积极建设和保护“天蓝、水清、山绿”的自然生态环境 ,为营造良好的人居生存环境和投资发展环境奠定基础 ,同时 ,…  相似文献   

12.
从"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两个方面构建耦合协调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客观相结合的方法测算绿水青山指数和金山银山指数,对长三角15个核心城市2008—2017年"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耦合协调度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采用固定效应面板模型对各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2008—2017年间,长三角地区绿水青山指数呈现波动上升趋势,金山银山指数逐年上升;耦合协调度由初级协调阶段逐步提升为中级协调阶段,"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协调发展程度逐步向好。影响因素分析发现,耦合协调度与经济发展呈现正U型关系;外商直接投资对耦合协调度呈现负向影响;技术进步能够提升耦合协调度;人力资本对耦合协调度的正向影响具有显著滞后效应,人力资本的积累有利于促进"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长期耦合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中国《产品包装法》现状及其立法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包装带来的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问题日益受到广泛关注.从循环经济的科学理念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指导思想出发,分析了国内外关于包装法规的研究动态,论述了制定<产品包装法>的基本原则,并就立法、执法和配套措施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18.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修订后的《环境保护法》,是中国环境法治建设的重要成就。新《环境保护法》与原《环境保护法》相比具有诸多亮点,如体现和贯彻了"保护优先"的理念,规定了生态保护红线制度、环境与健康监测调查和风险评估制度,明确了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规定了按日处罚制度。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新《环境保护法》仍属管理法而非权利法、没有触及环境保护监督管理体制、环境保护法律体系缺乏合理协调、立法技术不够完善等。今后《环境保护法》的发展应注重从管理法向权利法转变、强化地方监管和建立区域性监管、协调环境保护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19.
20.
景观影响评价中"景观"的内涵和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力 《环境污染与防治》2004,26(2):148-150,153
针对目前不同学科对于景观概念存在多种不同的解释,文章对环境影响评价中所基于的景观概念的内涵进行了探讨,指出了景观科学具有边缘性和开放性的特点。并根据目前中国景观影响评价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