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厌氧—好氧—吸附处理偶氮染料废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可生化性试验表明,偶氮染料废水对微生物有抑制作用,但该类废水对驯化性污泥并无明显的抑制作用,废水经过流式厌氧污泥床的处理,可去除50%-60%的COD,处理系统内形成颗粒污泥,BOD5/COD增加到0.42厌氧出水经生物接触氧化法,可去除60%COD,再经吸附,出水COD可降至150mg/L以下,达到废水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2.
厌氧法处理有机废水的优点是:(1)消耗能量少;(2)能回收有用的甲烷气;(3)污泥产量少。然而,对于COD浓度低于3000毫克/升的有机废水,若采用传统的悬浮态厌氧处理工艺,则由于不能维持较长的泥龄,即不能维持较高的污泥浓度,致使厌氧处理难以应用。厌氧法处理中等浓度有机废水的关键是采取措施截留污泥以提高反应器内污泥浓度,从而研究采用了厌氧过滤、厌氧生物流化床和上流式厌氧污泥床等新工艺。本文简单介绍采用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处理上海汽水厂葡萄糖车间废水的试验情况和初步结果。一、试验装置上海汽水厂葡萄糖车间废水主要含葡萄糖,其COD平均浓度为2200毫克/升。实验流程如图1。污泥床反应器的直径为100毫米,  相似文献   

3.
水解──好氧混凝工艺处理啤酒厂废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报道了用上升流厌氧污泥床(水解)和二段生物接触氧化池对啤酒厂废水进行的生化处理中试。当上升流厌氧污泥床进水CODer浓度为2000mg/L,经水解─好氧工艺处理后,第二段生物接触氧化池出水CODcr浓度为220.5mg/L,进一步经混凝沉淀处理后,出水CODcr达80.2mg/L。  相似文献   

4.
絮凝-厌氧-好氧处理抗菌素废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血清瓶毒性实验表明,抗菌素废水对厌氧消化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废水经过絮凝处理,可以降低废水的毒性.筛选到一种混凝剂(试剂B),可以去除废水COD50%.预处理后的废水经过厌氧污泥床(UASB)的处理,可以去除60%的COD,处理系统内形成了颗粒污泥.厌氧处理后的出水,再通过两级好氧处理,出水COD可降至300mg/L以下,达到生物制药废水行业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5.
絮凝—厌氧—好氧处理抗菌素抗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血清瓶毒性实验表明,抗菌素废水对厌氧消化具有强烈的抑制和用,废水经过絮凝处理,可以降低废水的毒性。筛选到一种混凝剂,可以去除废水COD50%。预处理后的废水经过厌氧污泥床的处理。  相似文献   

6.
厌氧生物处理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厌氧生物处理技术的发展,厌氧生物处理技术的基本原理,废水厌氧生物处理技术及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系统,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的启动后影响其正常运行的各种因素(温度、pH值、挥发酸、毒物或抑制物、碱度等)。  相似文献   

7.
UASB-SBR处理工艺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 (UASB) -序批式活性污泥法 (SBR)处理淀粉废水的工艺 ,详细叙述了该类废水的特点、试验系统组成、UASB的启动到污泥颗粒化的过程 ,以及处理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该处理系统具有耐冲击负荷 ,处理效果稳定 ,运行管理简单 ,运行成本低等特点。废水经颗粒化UASB稳定处理后 ,出水COD可降到 5 0 0mg/L以下 ,然后经SBR稳定处理后 ,出水COD可降到 10 0mg/L以下  相似文献   

8.
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处理低温低浓度废水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应用技术的研究,分析了上流式厌氧污泥床技术处理废水所存在的局限性。并就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UASB)应用于我国低温低浓度污水处理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从UASB反应器的启动、水力停留时间和上流速度之间的平衡关系、厌氧氨氧化生物代谢新途径的促进以及工艺的改进等方面提出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9.
UASB处理淀粉废水的工艺实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燕  韩卫清 《环境科技》1996,9(4):10-12
采用上流式厌氧污泥床装置,对面粉厂中的淀粉废水处理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过程中应注意UASB装置的反应区高度,酸化现象的发生,pH值的严格控制等问题,试验结果表明,当淀粉废水的COD浓度为4000mg/L~8000mg/L处理效率可达90%摇上。  相似文献   

10.
碑酒废水处理技术的生产性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浓度啤酒废水进行厌氧处理后,再与低浓度啤酒废水混合进行好氧处理,是一条经济合理的技术路线。采用以升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和周期循环活性污泥系统(CASS)为主的技术处理啤酒废水,工程应用表明该工艺技术具有先进实用的明显特征,能够有效的处理高浓度啤酒废水,处理水质稳定达到啤酒工业废水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1.
高浓度有机废水的生物处理技术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处理技术取决于有机污染物的性质,对易于生物降解类型的,大多采用生物技术处理。目前国内外此类方法中的厌氧发酵法有厌氧滤池(AF)、升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厌氧附着膜膨胀床和流化床(AAPEB/AFB)、...  相似文献   

12.
厌氧—好氧二步法处理啤酒废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路学军 《环境科技》1999,12(2):21-24
在中温条件下用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和生物滤地处理高浓度啤酒废水,结果表明在(35±1)℃时,当水力停留时间为18h,废水经两步处理后,CODcr去除率可达95%~95%,BOD5去除率在95%以上,沼气产率为0.35m3CH4/kgCODcr。  相似文献   

13.
利用聚合物处理造纸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采用三种合成聚合物对江西抚州造纸厂废水进行絮凝处理。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影响废水处理的主要控制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合成聚合物互处理造纸废水,能有效地降低废水的化学耗氧量,色度及悬浮物,具有污泥沉降速度快,污泥脱水效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鞠兴华  王喜全 《环境科技》1998,11(3):16-17,24
在中温条件下,采用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和完全混合活性污泥法联合处理马铃薯加工废水,当进水COD的浓度为5000-6000mg/L时,UASB反应器容积负荷为10kg/(m^3.d)。二级生化处理的出水可达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5.
深井曝气法处理皂化废水的工业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深井曝气法处理环氧丙烷皂化废水的工艺,通过工业化装置的运行试验,提出了井中水循环流速、溶解氧、污泥沉降比等指标的控制值.  相似文献   

16.
电镀废水,对水环境的污染最为严重.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也最大。目前.电镀作为配套工艺,涉及电子、机械、汽车等很多行业,而电镀废水的处理还主要是离子交换、铁屑内电解、投药等方法,方法各有缺点且都存在着污泥二次污染的问题.黄原酸酯法处理电镀废水与这些方法相比,具有药剂制备简单.成本低廉.处理效率高的特点,同时产生的污泥中重金属含量极低且化学性质稳定,不造成二次污染.是处理电镀废水的非常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pH对MAP沉淀法去除废水中氨氮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用模拟废水进行了磷酸铵镁(MAP)沉淀法脱氮试验,着重分析了pH值对沉淀种类及晶态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MAP沉淀法废水脱氮的适宜pH值在9.0~10.5之间,在此范围内氨氮去除率和沉淀量随pH值升高而增加,生成MAP比较纯净。用污泥回流液进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MAP沉淀法在处理实际废水时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IC反应器处理制药废水的颗粒污泥驯化和快速启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试验研究了厌氧内循环(IC)反应器处理化工合成制药废水时,颗粒污泥的驯化培养启动过程.IC反应器控制在中温条件运行,接种颗粒污泥取自处理味精废水的厌氧上升流式污泥床反应器,驯化开始采用葡萄糖基质与制药废水混合废水,然后很快转化为全部是生物难降解的合成制药废水.结果表明,采用高负荷、高进水浓度的启动控制条件,经历23d的启动运行,IC反应器的容积负荷达到5 kgCOD/(m3·d), COD去除率达到70%~80%.在容积负荷达到7.4kgCOD/(m3·d)时,COD的去除率仍可稳定在70%左右.IC反应器中的成熟颗粒污泥形状规则、密实、粒径大.扫描电镜观察发现,颗粒污泥中古细菌产甲烷鬓毛菌(Methanosaetaceae)占优势. IC反应器处理难降解废水在高负荷、高进水浓度条件下可实现快速培养驯化和启动.  相似文献   

19.
造纸污泥与废水煤浆流化床焚烧排放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讨论了造纸污泥同废水煤浆在采用流化床技术焚烧时的不同的排放特性,主要就NOx、SO2进行了研究,同时在一个Φ100的试验台上对造纸污泥可能形成的HCl、Cl2这类污染物进行了试验,分别给出了NOx与SO2同床温、水分、过量空气系数的依赖关系。试验证明,造纸污泥同废水煤浆的排放规律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燃料特性仍是影响排放规律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0.
采用以内循环技术为原理的内循环厌氧反应器,对高浓度大豆蛋白废水进行厌氧处理,主要对该反应器上、下部厌氧颗粒污泥的粒径分布、沉降速度及胞外多聚物(ECP)等沉降性能进行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污泥床上、下部厌氧颗粒污泥平均沉降速度分别为43.29 m/h 和48.95 m/h;下部颗粒污泥胞外多聚物各主要成分含量低于上部颗粒污泥;污泥床中粒径大于0.45mm的颗粒污泥占90%以上;颗粒污泥粒径和胞外聚合物对其沉降性能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