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基于文献计量学方法,对锑生态环境风险和水质基准相关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进行探讨。通过检索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2000—2022年的相关文献,分析文献数量、作者、机构、期刊、关键词等指标,并采用共现分析、聚类分析和关键词演化分析来揭示研究热点和前沿。结果表明:锑生态环境风险和水质基准研究领域文献数量自2000年以来呈逐年增多的趋势,中国和美国的科学家贡献最多。其研究点主要集中在锑污染的来源、传输、转化、生态效应等方面。聚类分析结果显示,锑在环境中的分布特征和健康风险是当前研究的热门方向,而锑在土壤、水体和大气中的分布与迁移成为研究的重要问题。关键词演化分析发现,锑污染物的检测与监测、锑对生态系统的影响、锑的生物富集与转移、锑的迁移转化与去除技术等逐渐成为未来研究的重点。研究结果有助于了解锑生态环境风险和水质基准研究领域的发展动态和趋势,为锑的科学利用与管理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基于文献计量学方法对SCIE数据库中1988—2017年收录的以"电渗析"为主题的4 115篇文献进行了检索与计量分析,研究了文献的成长趋势、学科及期刊分布、主要研究机构、地域分布及国际合作和关键词。结果表明:近三十年来,电渗析技术研究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年发表文献量由1988年的36篇增至401篇;研究文献共涉及170个学科领域,主要发表在以《脱盐》、《膜科学杂志》为代表的4种核心区期刊;文献的研究机构主要为学术院校和科研机构;发表电渗析技术研究文献的国家/地区由1988年的10个增至2017年的56个,国际间合作日益密切;通过关键词分析,电渗析技术主要研究方向为离子交换膜、电渗析过程、工艺创新和技术应用等,"离子交换膜"、"脱盐"等一直是近三十年来电渗析技术研究的重点,"反向电渗析技术"在2007年之后逐渐发展成为该领域新的研究热点。电渗析技术研究现状的明确,可为其今后的研究和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基于CNKI数据库的安全疏散文献计量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客观掌握安全疏散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采用高级检索方式对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2007—2017年间国内安全疏散领域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检索,并采用文献计量学分析方法对国内该领域相关研究文献的发表年份、发表数量、学科分布、作者分布、研究机构、基金项目资助情况进行了统计与分析,利用Citespace软件对国内安全疏散领域相关研究文献的关键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7—2017年间国内安全疏散领域相关研究文献的发表数量总体上呈上升态势;该研究领域呈现多学科相互交叉的发展趋势,其中建筑科学与工程是发文量最多的学科;文献作者朱国庆、何嘉鹏、周汝在该领域的研究成果较多;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武装警察部队学院、西南交通大学是研究成果较多的研究机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是资助该领域研究的重要基金项目;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主要围绕"火灾"、"高层建筑"、"安全疏散"等关键词展开。  相似文献   

4.
基于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SI)的SCIE数据库,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1991—2015年全球发表的10 437篇脱硫领域研究的SCI文献进行了统计与分析,并从文献数量的增长趋势、中美文献的对比、文献的期刊分布、文献的地区分布及国际合作、文献的研究机构、文献的高被引论文和文献的关键词角度,分析了脱硫科研领域的研究现状并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结果表明:近25年来全球脱硫领域的研究发展迅速,发表的脱硫主题SCI文献的数量快速稳定地增长;25年间,美国脱硫领域研究的SCI文献的数量基本保持不变,而中国21世纪以来发表的脱硫主题SCI文献的数量飞速增长,且SO2年均排放总量呈下降趋势;10 437篇脱硫领域研究文献发表在1 141种期刊上,主要涉及能源、燃料和化学等领域;参与脱硫领域研究的地区分布呈现出扩大化趋势,主要位于北美、西欧、东亚和南亚4个区域;脱硫领域的研究机构主要集中在中国高校和科研院所,中国对脱硫领域的投入力度稳居世界前列,发表的脱硫领域研究的SCI文献数量位居世界第一,但论文的质量仍有待提高;通过文献的关键词和高被引论文分析,预测机动车石油燃料脱硫、催化剂脱硫和深度脱硫是脱硫领域未来的研究热点和方向。  相似文献   

5.
近30 a基本农田领域研究态势的可视化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论文通过收集"基本农田"为关键词的537篇检索文献,建立关键词共现关系聚类图谱与时区图谱,以Citespace可视化分析法分析近30 a(1986—2015年)中国基本农田领域研究的发展态势。研究结果表明:1)基本农田领域的研究聚类集中在基本农田保护、评价、划定以及建设等4个领域,研究内容与方法侧重点不同;2)基本农田研究内涵及内容体系丰富,具有明显的时代性特征,并且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性和时间变异性;3)基本农田研究还存在一定的共性问题,一是基本农田划定与评价指标体系过于笼统,评价体系缺乏协调性,二是缺少各级别的基金资助与支持。研究建议:基本农田评价与划定标准体系要考虑区域特征与需求;基本农田研究要适应土地利用规划及土地整治等国家战略要求;同时,基本农田研究应是一项科学问题,要发展成为国家自然基金等资助的重要检索关键词与申报领域。  相似文献   

6.
为探明水环境中抗生素污染特征及发展趋势,基于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2000—2020年发表的水环境中抗生素污染研究的相关文献信息,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发文量、引用频次、作者、发文国家、研究机构、发文期刊、关键词等进行分析,解析近20年该领域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发展提出建议。结果表明:2000—2020年共发表水环境中抗生素污染研究相关文献3 312篇,年发文量呈上升趋势;文献涉及全球108个国家,其中中国发文量为1 208篇,占总发文量的36.46%;antibiotic resistance(抗生素抗性)、diversity(多样性)、drinking water(饮用水)是中介中心性较高的关键词,也是抗生素污染研究的核心内容;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和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是该领域文献的主要期刊载体;抗性基因对水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抗性基因在食物链中的富集迁移特征等为近年来该领域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7.
为掌握我国安全风险预警研究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基于2003—2016年CNKI数据库国内学者发表的374篇文献,应用文献计量法以EXCEL软件为工具,从文献的发表年份、发文作者、来源期刊、研究机构和关键词5个维度分析其特征,得出近年来我国安全风险预警研究的热点。结果表明:我国安全风险预警研究起步于2003年,主要呈现作者较多、核心作者少、发文量低、研究不够深入的特点;发文作者和研究机构分析显示,当前我国该领域研究的主要研究机构是高等院校;关键词分析显示,该领域研究热点涉及预警方法、预警指标确定方法、风险识别、风险管理等,且主要是针对煤矿安全、施工安全、建筑安全等行业进行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垃圾分类是疏解“垃圾围城”困境的良方,也是助力“双碳”目标实现的燃剂。基于文献计量学方法,借助CiteSpace对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中1998—2022年收录主题为垃圾分类治理的325篇CSSCI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探析我国垃圾分类治理研究领域的基本特征、热点主题与发展趋势。结果表明:垃圾分类治理研究领域的发文量整体呈增长趋势,大致可分为萌芽期、探索期和爆发期3个阶段。该领域的学者和机构,尚未形成高度密切的合作;关键词共现聚类表明:垃圾分类的产业链、理论指导、影响因素和治理主体是研究的热点主题;2019年以来,环境治理、乡村振兴、城市治理、社会资本、公共政策成为垃圾分类治理研究的前沿话题,呈现出重视垃圾分类行为城乡异质性、强化垃圾分类意识行为统一性和细化垃圾分类公共政策指导性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为客观掌握原油加工中硫腐蚀产物(主要指硫铁化合物)氧化自燃的研究进展,对中国知网(CNKI)和Web Of ScienceTM(WOS)核心合集数据库中2006—2016年间国内外硫腐蚀产物氧化自燃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高级检索,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国内该领域相关研究文献的发表年度、学科分布、作者分布、研究机构、基金项目资助等方面进行统计与分析,并采用CitespaceIII软件对硫腐蚀产物氧化自燃相关研究文献的关键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6—2016年间国内该领域相关研究文献的发表数量总体呈上升态势;该领域呈现多学科相互交叉的发展趋势,其中石油、天然气工业是发文量最多的学科;文献作者蒋军城、赵声萍、赵彬林、张振华、李萍在该领域的研究成果较多;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南京工业大学、东北大学是该领域研究比较活跃的机构;该领域研究的基金项目资助主要来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主要围绕"硫化亚铁"、"硫铁化合物"、"自燃性"、"硫化氢"、"活化能"、"化学清洗"等关键词展开;指出该领域国际上文献发表数量较少的可能原因。最后评述了硫腐蚀产物氧化自燃研究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未来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梳理我国环境污染应急处理技术领域的研究进展,对我国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的技术创新和科学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以1995-2020年中国知网数据库为数据源,基于文献计量学分析方法,应用CiteSpace软件对文献特征、研究热点和研究趋势等进行可视化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环境污染应急处理技术领域起步较晚,文献数量不多,研究基础较薄弱...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国地震、台风、洪涝等灾害频发,灾害防范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但我国针对灾害风险认知的知识储备不足,也缺乏有关灾害风险认知研究的系统性分析。利用可视化文献分析工具CiteSpace对我国2002—2018年CNKI数据库中灾害风险认知研究的656篇相关文献的发文数量、关键词、文献作者群体、发文机构进行检索与统计分析,绘制出学科研究热点、核心作者和研究机构的知识结构图谱,并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借助知识图谱量化分析了中国灾害风险认知的相关研究现状,客观地揭示了该领域的研究状态与发展趋势,为灾害风险认知领域的深入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城市空间形态与碳排放的关系是低碳城市建设的理论依据。基于WOS和CNKI数据库,采用CiteSpace软件对1991—2022年城市空间形态与碳排放的关系进行了综述。从发文趋势、合作网络、突现词探测、关键词分析等角度,分析了该领域的发展动态、研究热点,并通过关键词聚类对文献相关内容进行综合解析。结果表明:(1)1991—2022年该领域发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在国际重要事件节点上,发文量有大幅上升。(2)中国是该领域发文最多的国家,发文量达34.03%,美国发文中心性最高,为0.48,且国家、机构合作紧密。(3)关键词共现表明探究城市形态对碳排放的影响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突现词探测表明研究重心逐渐从与交通碳排放相关的城市空气质量转移到与城市形态和碳排放有关的内容上来。(4)从关键词聚类标签来看,国内外将城市碳排放测算作为重中之重,并通过指标量化城市空间形态分析城市形态对碳排放的驱动作用;通过建立模型定量探讨城市空间形态与碳排放的关系是未来的研究趋势。未来应编制规范的城市层面碳排放清单以提高测算精度、拓宽城市形态与碳排放关系的研究尺度、深入挖掘三维城市空间形态与碳排放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沉积物微塑料的研究现状、热点和未来发展趋势,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和CNKI(中国知网)的文献资料为数据源,利用CiteSpace知识图谱分析工具,从年发文量、作者群体、发文机构、关键词聚类及突现等方面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沉积物微塑料的相关研究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且以外文文献快速增长为主要特征。中国在该领域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国际影响力,发文量位居首位,且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及华东师范大学的发文量位列前3;作者群体呈多而分散的特点,发文量最高的作者来自中国科学院。关键词聚类分析和突现词分析结果表明,当前沉积物微塑料研究主要集中于海洋沉积物中微塑料的量化方法、微塑料的生物摄入与富集等方面,而淡水沉积物中微塑料的统一定量分析方法、微塑料对生物的毒性效应及其与典型污染物的复合毒性效应等将是该研究领域未来的重要研究方向和热点。  相似文献   

14.
饮用水消毒技术发展趋势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毒过程是饮用水安全保障研究的热点,本文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2000—2012年间的学术论文和发明专利进行了分析,明确了全球在饮用水消毒领域的研究动态和趋势以及我国存在的主要差距.结果表明全球对该领域研究的关注度持续增加,其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消毒技术工艺和消毒副产物两方面,其中氯化、臭氧氧化、氯化消毒副产物是近十余年的关注焦点.美国和瑞士作为本领域研究的主要领先国家分别在文章产出量和研究水平上位列第一,值得注意的是瑞士在本领域的研究偏重于高级氧化技术和新型消毒副产物.我国的发文量仅次于美国而专利申请量仅次于日本,但研究水平远落后于世界领先国家.我国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氯氧化消毒工艺和常规消毒副产物生成与控制,原创性研究有待加强.本研究对明确我国饮用水消毒技术的发展趋势和研究人员选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国际绿色发展研究进展及其热点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绿色发展已成为全球共识。为全面了解国际绿色发展知识结构、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本文运用Citespace文献计量软件对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2002年至2019年的12011篇英文文献进行统计分析,绘制了绿色发展研究合作网络、文献共被引、共现关键词和突现词知识图谱。结果显示:近年来国外绿色发展发文量呈井喷式发展,且多领域、跨学科特征明显,但研究机构与作者合作网络相对离散。绿色发展研究的知识基础主要包括行动者网络、环境革新、紧凑型城市、可更新能源、绿色经济等几大聚类。研究热点主要侧重于气候变化及其影响评估、供应链管理与可持续性研究、发展中国家绿色前景分析、环境政策效应评价与管理等四个方面。基于此,对未来绿色发展趋势作出展望:宏观经济的绿色转型始终是绿色发展的核心问题,新兴产业的绿色革命和环境革新是未来绿色发展的突破方向,农业、林业与生物多样性的气候响应是绿色发展的重要议题,环境政策的规划设计、执行及适应性管理是绿色发展的有效工具,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是未来绿色发展的主战场。本文研究结果有利于科学推进中国绿色发展战略落地实施,为中国绿色发展提供有益参考和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6.
以中国知网中1980—2018年的中国台风研究文献为数据源,利用NoteExpress和python等软件,借助文献计量分析法和社会网络分析法,对中国台风的研究进展进行分析并进行可视化表达。结果表明:1980年代以来,中国台风的研究文献数量整体上呈增多的趋势;文献的研究区域主要集中于中国东南部沿海地区;台风研究热点呈现增多变广等趋势特征;其中,2004年之前,主要关注台风本身的特性及其灾害特征分析,2004年之后,由于政府部门的重视及空间信息技术的发展应用,有关台风自身的特性及灾害特征的研究仍是热点,但有关台风灾害防御、灾害评估及风险等领域的研究成为新的热点,GIS及其相关的信息技术也得到广泛应用,研究领域不断拓宽,研究内容逐渐细化,研究方法、技术越趋成熟。  相似文献   

17.
环境影响评价自引入我国以来,经过40多年发展,已形成一套具有我国国情特点的成熟制度框架体系. 为探究过去40年我国环境影响评价研究的发展与演变特征,以1980—2020年科睿唯安(Web of Science)和中国知网收录文献作为研究对象,运用CitesSpace文献分析工具,绘制环境影响评价领域知识图谱,对比分析国内外环境影响评价的研究力量、时空演变特征等信息,重点分析得出我国环境影响评价领域研究热点;结合聚类分析实证结果,从研究方向、指导理念、制度完善、技术体系四个方面总结了我国环境影响评价领域的演变特征和重点领域发展趋势,并提出新时期环境影响评价的展望与设想. 值得注意的是,相较于国际学术界对环境影响评价研究热度持续上升,我国对环境影响评价研究的关注度正在下降,学术影响力不够、学科交叉研究不足,一定程度制约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纠错能力与创新能力的提升. 为切实提高环境影响评价协同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能力,一方面需进一步发挥制度优势,对标国际先进技术,加强环境影响评价与公共管理等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研究,完善经济、技术政策环境评价顶层设计,加强生物多样性、气候变化等全球性问题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融合研究;另一方面,应推动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实践经验走向国际学术界,提升环境影响评价国际学术话语权,不断创新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环境影响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8.
纤维素类物质作为一种可再生生物质能源,对于解决世界能源紧缺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因而纤维素类物质降解技术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文章从文献计量角度定量分析纤维素降解物质研究趋势。数据来源于Web of Science中Science Citation Index-Expended,对1992-2009年间该库收录的相关文献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近几年,纤维素降解领域发文量显著增长。统计时间范围内,美国发文量居榜首。研究机构中,日本东京大学发文量位列第一;环境工程领域中影响因子较高的期刊《Bioresource Technology》对该领域的发文量较大。环境、生物及相关的能源学科和材料、医学学科是纤维素降解的主流领域。涉及的学术领域刊主要有《Biotechnology&Applied Microbiology》、《Polymer Science》、《Biochemistry&Molecular Biology》。此外,关键词分析结果表明:生物量、生物降解、热解、发酵、酶解等研究方向在近18年内逐渐成为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9.
空间多准则决策及其在资源环境领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空间多准则决策是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多准则决策分析(MCDA)发展起来的,是当前决策领域研究的热点,在实际生活案例中应用广泛.分析了国内外多准则决策分析到空间多准则决策分析的发展,研究了空间多准则决策分析的理论框架;重点论述了空间多准则决策在资源环境领域土地适宜性评价、设施选址问题、资源评价与管理和防灾四个方面的应用;探讨了空间多准则决策分析目前仍存在的问题及其在资源环境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指出空间多准则决策分析需要进一步研究适用于资源环境领域的空间多准则决策方法,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同时结合遥感等新技术,为空间多准则决策提供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雨洪管理领域最新的研究发展态势,本文采用文献计量方法,以Web of Science(WOS)中的核心合集数据库为准,分析了1996-2017年国内外雨洪管理领域的研究情况,识别国内外主要的研究领域、主要研究机构及人员,并对领域内的关键词及国家间合作情况进行了简要分析,在此基础上总结近年来国际雨洪管理领域的研究态势,主要结论为:整体上近年来雨洪管理领域研究规模和学术影响力呈良好发展态势;大多数文献类型为学术论文;语言大多集中在英语;论文主要集中在气象学、环境科学、地理学、计算机科学等领域;从国家研究实力来看,美国在该领域占有绝对的优势;高被引论文主要发表在高质量的综合类期刊上,发文期刊仍以水文学、环境类期刊为主;对于关键词的分析表明目前该领域的研究仍重点集中在城市化、SWMM、径流、温度、水文学等.在当今城市化问题仍然突出的情况下,雨洪管理领域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尤其对于模型方法和气候变化研究有待突破与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