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4 毫秒
1.
为了研究开不同形状孔的金属腔体的电磁耦合规律,利用电磁仿真软件FEKO建立了腔体模型和所需的电磁场环境.研究表明:腔体近源端附近电磁波分布呈现明显的反射;开正方孔腔体内电磁场强度剧变发生在频率为700 MHz时,电磁耦合的谐振频率为700 MHz,未发现开长方孔腔体的强电磁耦合现象;在波长与腔体尺寸可比拟时,电磁波在壳体远端有明显的绕射现象;腔体使电磁场的垂直远场分布发生畸变,主要取决于腔体的反射;腔体内的电磁场在z、y方向上相对于孔具有非对称性,腔体对外界电磁场的耦合具有明显的边缘效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了确定外界电磁能量究竟如何进入到引信电路内部,针对无线电引信的电磁能量耦合路径进行系统研究。方法通过对多种引信进行不同形式的连续波、强电磁脉冲电磁辐照效应试验,对比引信天线、孔缝、弹体、电源模块等部位的能量耦合可能性。分析连续波、强电磁脉冲电磁环境对无线电引信作用的耦合规律。结果确定了电磁信号类型和引信接地结构是影响电磁能量耦合通道的关键因素,揭示了前门耦合是连续波电磁辐射环境的最主要方式。结论弹体或引信前端与电路共地的金属部件是强电磁脉冲辐射环境的主要能量路径,从而为无线电引信抗电磁性能加固的实施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电磁脉冲(EMP)对理想带孔缝金属机箱的耦合特性,对耦合电场的时域和频域特性以及不同结构和不同数量孔缝的耦合结果进行了讨论。耦合电场的分布呈现明显的谐振现象,谐振中心位于机箱中心区域。对于面积相同的孔缝,当脉冲的极化方向与孔缝短边平行时,矩形缝耦合的电场能量最大,圆孔耦合的电场能量最小。在保持开孔面积不变的情况下,将较大的单孔缝分解成多个较小的孔缝,可有效减小耦合能量。另外,采用双层屏蔽也可显著减小耦合能量。  相似文献   

4.
现代战场电磁环境与电磁屏蔽技术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现代战场电磁环境日益恶劣,对武器装备造成了严重的危害.着重介绍了静电放电、雷电及电磁脉冲武器等电磁环境的特点及其对武器装备的危害,并简要介绍了电子装备电磁屏蔽的常用方法和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目的 提高脉冲激光发射模块的电磁兼容性。方法 基于腔体的电磁屏蔽机理,使用HFSS软件,建立脉冲激光发射模块腔体模型,以电磁敏感度、电磁干扰2个方面对腔体电磁屏蔽效能进行仿真分析。结果 设计的双层屏蔽腔体在电磁波辐照频率为1~100 kHz时,屏蔽效能达到28 dB;电磁波辐照频率为0.2~18 GHz时,屏蔽效能达到47 dB。结论 当电磁波辐照频率在1~100 kHz时,腔体的屏蔽效能随频率的增加而增大。辐射源外部激励时,双层屏蔽腔体使用外层铁内层铜屏蔽效能较高。电磁波辐照频率在0.2~18 GHz时,腔体的屏蔽效能随频率的增大而减小,且发生了谐振效应。当腔体厚度相等时,双层屏蔽的屏蔽效能高于单层屏蔽。使用电缆连接器代替孔洞进行信号传输时,腔体屏蔽效能增加。  相似文献   

6.
基于雷电电磁脉冲主要通过浪涌传导及电磁脉冲场辐射耦合两种方式对设备产生影响,分别从这两个方面设计了两个效应试验。效应试验结果表明雷电电磁脉冲的危害不容忽视,并简要说明了对雷电电磁脉冲的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7.
根据电磁脉冲武器的损伤机理和特点,分析了电磁脉冲武器对车辆装备的损伤效应,并选取车辆上典型电子系统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车辆装备电磁能量耦合途径多、敏感对象多,电磁脉冲武器对其主要损伤效应是工作失灵和功能损坏。  相似文献   

8.
当雷击中建筑物或附近时,雷电流在建筑物周围空间产生瞬变的强电磁场对机房设备造成严重危害。文章通过研究对不同雷击点在机房各种不同屏蔽措施下产生的磁场强度分析,来研究机房屏蔽效能,以期找到防御雷击电磁脉冲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美国水面舰船电磁脉冲防护标准浅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提高强电磁脉冲的防护能力,必须面对雷电、核电磁脉冲高功率微波的挑战。首先分析了水面舰船电磁脉冲能量的耦合方式和途径,包括"前门"耦合,"后门"耦合,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国外水面舰船,主要是美国水面舰船强电磁脉冲防护的标准及要求,为我国水面舰船的强电磁脉冲防护标准制订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检测某型长线电子控制器的抗电磁脉冲能力,利用群脉冲发生器进行了控制长线在群脉冲作用下的耦合效应实验研究.通过试验确定了控制器几种电磁效应的阈值,分析研究了电磁脉冲耦合机理.在实验基础上,研究了对控制长线采取屏蔽和线端滤波两种防护措施的防护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主要阐述了电磁辐射的危害以及针对建筑物实施电磁屏蔽的必要性.根据电磁屏蔽的基本原理,详细介绍了采用电磁屏蔽涂料对主要建筑物进行电磁屏蔽施工时采取的技术手段,主要包括建筑物基层、门窗、通风、通电的处理方法.最后,对涂层型电磁屏蔽室的屏蔽效能测试与后期维护提出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毫米波引信近炸探测器超宽带(Ultra-wideband,UWB)电磁脉冲防护加固措施,提高引信的电磁防护能力。方法 利用超宽带辐照试验平台,开展辐照试验,通过测试,确定受损探测器的损伤部位,明确辐照效应机理,并提出针对性加固措施。结果 超宽带电磁脉冲可使探测器出现死机或硬损伤的现象,受试探测器的效应场强阈值在50~80 kV/m。死机可在重启后恢复,而硬损伤为不可恢复现象。结论 毫米波引信近炸探测器对超宽带电磁脉冲较为敏感,锁相环回路是探测器的敏感部位。探测器暴露在辐照场下的射频电路和天线窗口是超宽带能量的主要耦合通道。采取改进元器件布局、更换器件和屏蔽线等加固措施后,探测器超宽带的防护能力有较大提升,证明了加固措施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在有耗海水电磁屏蔽体上加载阻抗匹配层,研究具有低反射、高吸收特性海水电磁屏蔽体结构。方法基于有耗海水电磁屏蔽体的输入阻抗,并利用传输线原理,计算对应匹配媒质层的结构与电磁参数。针对初始具有较好电磁屏蔽效能的反射型海水电磁屏蔽体样本,计算和加载工作在ISM 433 MHz频段的匹配媒质层。结果加载了匹配媒质层的海水电磁屏蔽体能展示出良好的低反射、高吸收电磁屏蔽特性。当入射电磁波全部穿透进入海水层,产生传导和极化衰减后,对屏蔽效能影响较小。结论由海水层和匹配媒质层组成的多元材料电磁屏蔽体,可以实现低反射、高吸收电磁屏蔽效果,并保持良好电磁屏效能的优势。低反射电磁屏蔽体有望在精度仪器、目标反探测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金属纤维织物的屏波原理及其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电磁辐射的危害及防护为切入点,介绍了金属纤维及其织物的屏蔽机理,阐述了其制备工艺、屏蔽效能的检测技术和主要影响因素,并对金属纤维屏蔽织物的进一步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雷电产生的海洋电磁场研究中Levinson-Durbin算法实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雷电是海洋天然电磁场的主要场源之一,它会对水中兵器产生较大影响.由于雷电持续时间较短,利用传统的谱估计方法难以提取出信号的线谱频率.利用基于输出序列自相关阵的Levinson-Durbin递推算法,求解AR模型参数,进而计算出信号的功率谱.计算结果表明,Levinson-Durbin算法可以准确地估计出信号的线谱特征.  相似文献   

16.
目的将海水作为一种电磁屏蔽材料,研究其电磁屏蔽效能以及影响因素。方法基于海水和玻璃的电磁特性参数,并利用电场和磁场切向分量连续边界条件,推导由双层玻璃封装海水所构成的复合电磁屏蔽体结构的屏蔽效能计算公式。结果具有一定厚度和盐度的海水墙体可以展示出良好的电磁屏蔽效能。通过增加海水层的厚度,提高海水的盐度以及温度,均可以有效增强海水电磁屏蔽体的屏蔽效能。改变封装海水的玻璃层厚度,对海水电磁屏蔽体的屏蔽效能影响较小。结论海水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电磁屏蔽材料,并具有光波透明、电磁屏蔽效能易重构、可循环导热等独特的优势。在军事和民用领域,海水电磁屏蔽体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