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4 毫秒
1.
南非威特沃特斯兰德盆地西北部瓦肯斯克拉地区产出的超酸性花岗岩的热液蚀变作用有两种主要类型。第一种为弥散型,以两个阶段为代表:(1)绿磐岩化;(2)浸染状绢云母化。两个蚀变阶段都伴有浸染状硫化物沉积。第二种类型以与脉体有关的变蚀作用为代表,涉及四个阶段,包括钾长石,少量碳酸盐和少量硫化物的矿化。含铀碳质结核和少量的微粒金可能与这两种类型或其中任一种类型的蚀变作用有关。在威特沃特斯兰德盆地附近其他一些地方也见有相同性质的热液蚀变岩。这些岩石中丰富、大量且品位低的浸染状黄铁矿/金矿化表明,这类岩石可能是威特沃特斯兰德含金沉积物的物质来源。  相似文献   

2.
在野外地质调查和室内综合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黄梅尖地区辉绿玢岩K-Ar年代学、地球化学和Sr-Nd同位素特征进行研究,探讨辉绿玢岩的形成时代、岩石成因及构造背景。K-Ar年代学研究表明,辉绿玢岩形成于~107 Ma,是早白垩世岩浆活动的产物,形成时代晚于该地区火山岩和侵入岩,与该地区铀成矿年龄基本一致;辉绿玢岩的侵入可能是该地区岩浆作用的最后一幕,铀成矿可能与辉绿玢岩具有成因联系。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辉绿玢岩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K、Rb、U、Pb和轻稀土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P、Ti,具有较高的I_(sr)值和负ε_(Nd)(t)值,具有富集地幔源区特征;辉绿玢岩是在地壳伸展和岩石圈减薄的构造背景下,由俯冲交代作用形成的富集地幔部分熔融形成的,表明~107 Ma时该地区仍处于伸展构造环境下。  相似文献   

3.
圣卢西亚硫泉地热由的两个钻井已钻到的深度分别为1413m和2213m,揭示出一套以随后有英安岩穹隆的侵位塌陷幕为特征的复杂火山岩序列。地热储集层由破碎的火山岩组成,并产生过热蒸气。井底温度约为270~290℃。生产井SL-2和非生产井SL-1的水热蚀变均使人强烈地联想到斑岩铜矿的蚀变特征:(1)内带为以产出镁电气名、石英和黑云母为特征的高温钾蚀变带;(2)外带为绿磐岩蚀变带;(3)部分与绿磐岩重叠的钾蚀变带。蚀变矿物组合表明,水热体系在所采样的水平已经冷却。  相似文献   

4.
<正> 关于中克齐尔库姆的金和金-银矿化现象在许多著作中曾作过描述。而且有必要对交代岩的形成以及与其有关的金、银矿化现象最普遍的问题进行阐述。这类交代岩是以形成温度较低、成分上接近陆源岩石以及在主要矿物中存在分散的层状硅酸盐为特征,对它们进行研究需要用专门的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研究方法。上述问题包括:1)研究交代作用出现的顺序阶段以及它们与成矿的关系;2)制定交代岩分带的总体方案;3)查明导致形成这种分带的岩石热液蚀变反应的具体类型;4)造岩元素、稀有元素和分散元素在交代岩和矿石形成的不同阶段中的行为。  相似文献   

5.
<正> 阐明火山、喷发产物在岩浆发育过程中侵入的顺序对解决很多岩石成因和矿床成因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确定侵入体侵入的先后顺序并把它们归入不同时代的杂岩组合,通常是非常困难的。由于岩石形成后受到晚期地质作用的影响,用放射性法对岩石  相似文献   

6.
<正> 橄榄安粗岩组合是公认的年青岛弧三种岩石组合的一种(其余两种是拉斑玄武岩组合和钙-碱性岩组合),但是也报道:具类似化学特征的岩石产自大陆边缘。 关于橄榄安粗岩类产出的评论指出,有一组富钾的近饱和岩石与钙-碱性和碱性岩有亲缘关系,应该把它们像橄榄安粗岩组合一样单独考虑。化学特征表和平均分析数据表有助于把橄榄安粗岩组合和其他  相似文献   

7.
蠕状石简介     
<正> 蠕状石常见于花岗岩、花岗闪长岩、石英二长岩及混合岩或花岗岩化的岩石中。蠕状石的蠕虫状结构早已为人们所熟知,并被作为混合岩镜下特征加以描述和研究。  相似文献   

8.
在对该岩系野外考察的基础上,通过岩石矿物组合、岩石化学及颗粒分析的研究,找出这套岩系独特的蛇绿质性质,讨论了它们与下部基性火山岩的密切关系;提出这一岩系属于远陆大洋深处的产物,具有远洋深水扇的沉积特点。  相似文献   

9.
广东省各个时期侵入的花岗岩,均可见稀土矿化。选择了大东山岩体、高山岩体、广宁-横山岩体、古斗山岩体、新兴岩体、龙塘岩体作为研究对象,综合论述了稀土矿化花岗岩的岩石化学、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及同位素地球  相似文献   

10.
<正> 南罗加兰杂岩内体由侵位于变粒岩相变质岩的几个斜长岩侵入体组成。斜长岩及其有关的苏长岩、纹二苏长岩(jotunites)的δ~(18)O值为5.2—7‰,说明这些岩石为地幔成因,这与锶同位素证据一致。与斜长岩伴生的酸性岩(大部分是紫苏花岗岩),具有类似的δ~(18)O值,因而推测这两类岩石为同岩浆关系。它们与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了浙江江绍断裂带中段诸暨县璜山至王家宅一带片理发育的闪长质岩石.据递增的韧性变形特征和残存的火成岩组构,笔者确认上述岩石是闪长岩类经动力改造后的糜棱岩.并论证了相应的糜棱岩化作用发生在353~370Ma前.温压条件为425~475℃和3.8~46×10~8Pa.其岩相学、矿物学的研究表明,在此糜棱岩化过程中.变形作用通过提高变质反应速率、引入流体相以及增强化学势与组份扩散等,促成了闪长质糜棱岩类的低绿片岩相变质作用。  相似文献   

12.
<正> 混合岩的成因是一个相当重要的讨论和争论的题目。下面四种作用之一或四种作用的结合,一般可用来解释混合岩的发育:(1)分离结晶作用各个阶段的岩浆贯入作用;(2)地壳岩石的深熔作用;(3)交代作用;(4)亚固相变质分异作用。贯入作用是Pitcher和Berger(1972)作为形成混合岩(发现于爱尔兰地区多尼戈尔的托尔和法纳德深成岩体中)的机械作用提出的。Winkler(1976)指出了“贯入混合岩”和“原地混合岩”的区别,赞成原地混合岩为深熔作用成因。  相似文献   

13.
<正> 西格陵兰南部中生代煌斑岩类的岩石学和化学以前已有过论述。本文旨在讨论这些岩石的稀土元素含量。分析的岩石是霞石岩、黄长岩和碳酸岩类型的煌斑岩类。作者(1980,1981)曾得出结论:这些岩石显示出由同一地幔派生的橄榄霞石岩岩浆的两种演化趋势——不饱和霞石岩趋  相似文献   

14.
<正> 在各种岩浆建造中,碱性和超基性-碱性杂岩类岩石以明显富含Sr、Nb、Zr、Ti和Ba而显得十分突出。Sr和Ba的最高浓度出现在碳酸岩和钠质火成岩类霞石正长岩中。我们研究了科拉半岛、乌克兰、东萨彦岭、北西伯利亚和阿尔丹以及东非某些火山的碳酸岩杂岩体的超基性、碱性、霓长岩化岩石和围岩中Sr和Ba的分布。  相似文献   

15.
低渗透岩石具有孔隙狭窄、连通性差、流动阻力大等特点,这致使地下水渗流速度极低。本文以二长岩及玄武岩结构体的核心及紧靠核心的外环区域为对象对低渗透岩石结构体的初期风化机理进行研究。二长岩及玄武岩核心区的渗透率分别为0.0047×10-3μm2和0.0081×10-3μm2,孔隙度分别为1.58%和0.24%。对两种岩石的核心及外环进行化学全分析表明两个区域的主要元素含量无明显变化,外环烧失量有所增加,Fe2+与Fe3+变化敏感。薄片鉴定发现二长岩核心及外环的斜长石及钾长石均发生了强烈风化,外环中的辉石变为绿泥石。玄武岩的核心区矿物基本无变化,外环的长石及辉石发生了皂石化,部分基质绿泥石化。微观结构上,两种岩石核心区均致密坚硬,外环不同程度地出现了长石及辉石的晶内溶孔。风化初期,水以气态形式扩散进入低渗透岩石内部。水气的扩散方式为介于菲克型扩散与Knudsen扩散之间的过渡型扩散。计算得二长岩和玄武岩中的水气扩散系数分别为48.09×10-8m2/s和3.74×10-8m2/s。  相似文献   

16.
<正> 众所周知,岩石变质作用是各种成因矿床的重要找矿标志。用传统方法来查明云英岩化、绢云母化、夕卡岩化和高岭土化等围岩蚀变既费钱又费时,并且还不能发现那些微弱的变质作用。然而,正是这些微弱的蚀变远离矿床中心分布,它们构成了容易被发现的、大规  相似文献   

17.
<正> 磷英黑云二长岩(下面简称为V岩)这个词的有效性是由Lacroix(1917)说明的,且由这种深成岩特有的化学成分所证实。 定义 磷英黑云二长岩这个词从来没有得到正确的定义。我们同意磷英黑云二长岩是指这样一些岩石: 1)粒状岩,一般具闪长岩的外貌,富含单粒的黑  相似文献   

18.
<正> 在以前的工作中,岩石的Sc、Y和镧系元素是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的。该方法是用两份草酸钙和一份氢氧化铁共沉淀分离稀土元素后,再用手工注入(石墨炉)样品溶液。由于岩石成因模拟需要对各种超镁铁岩和普通岩石以及造岩矿物中的痕量稀土元素进行测定,因此需要一种更快速、更灵敏的测定方法,特别是对较轻的镧系元素更是如此。在配有自动进样装置的更现代化的石墨炉出现后,我们尝试了使用这套设备和更快速的分离方法  相似文献   

19.
南安第斯中生代构造演化化以形成哈迪(Hardy}弧—洛卡斯维尔德斯(Rocas Verdes)盆体系为主要特征。当地出露的陶比发拉(Tobifera)组、陶凸哈(Tortuga)蛇绿杂岩、亚汗(Yahgan)组和哈迪组分别代表了残余陆缘弧、T型大洋中脊、弧后盆地和岛弧上发育的岩石组合。弧—盆演化过程中,地幔物质底辟上隆造成早期陆缘弧一分为二,其一西移,形成以之为根的新生火山岛弧;另一部分保存于大陆内部,成为形成于分裂陆缘弧内部的弧后盆地火成碎屑的主要源区。盆地形成中期,裂陷深度大,内部出现洋中脊,基性火成岩沿该洋中脊侵位喷发。  相似文献   

20.
正在开采的罗达尔基拉金矿床以及废弃的特里温福和玛丽亚·何塞法金矿山位于西班牙东南部阿尔梅里亚以东约40km的卡沃-德加塔山火山区内。罗达尔基拉的金矿化主要受破火山口构造控制,而特里温福和玛丽亚·何塞法的脉构造则未受到这种控制。特里温福和玛丽亚·何塞法的围岩蚀变的特征是泥质蚀变(伊利石/绢云母、高岭石)。在特里温福,金矿化脉构造周围的蚀变分带为前进泥质蚀变(多孔石英、明矾石、叶蜡石、迪开石)到泥质蚀变到区域性发育的绿磐岩化。对所有这三个矿山的包裹体研究均表明,金是在170—250℃温度下从低盐度流体(2—5eq.wt% NaCl)中沉淀的。然而,罗达尔基拉的热液体系是由次生流体源供给的。高盐度的含石盐和(或)钾石盐、富液相和以蒸气相为主的含CO_2流体包裹体被认为是岩浆成因的。深部的高硫化作用矿石矿物组合(铜蓝、硫砷铜矿、砷黝铜矿)和部分前进泥质蚀变可能与这些流体有关。因此,使罗达尔基拉金矿床归属于酸式硫酸盐或高硫化型浅成热液金矿床的这些特征的一部分,源于代表斑岩环境是典型的岩浆成因流体,而所有这三个地点的金矿化与可能是海洋成因的低盐度流体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