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针对目前生化法处理酒精废水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采用化学混凝法与生化法结合处理酒精废水的新工艺。通过对多组凝聚剂的反应进行研究,完成了pH值、混凝剂、助凝剂的种类与投加量、投加顺序等影响因素对混凝效果的实验,最终确定以石灰乳和混凝剂A复配作为混凝剂,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使废水达到排放要求。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混凝法处理二次废水的效果。利用正交实验确定混凝剂种类、混凝剂投加量、助凝剂投加量、 pH四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混凝剂种类、投药量、助凝剂均为影响脱墨废水混凝效果的关键因素, PAC去除效果最好,混凝剂PAC投加量200mg/L,助凝剂PAM投加量3mg/L。  相似文献   

3.
混凝法处理锰矿选矿废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聚合氯化铝(PAC)、聚合硫酸铁(PFS)、聚丙烯酰胺(PAM)和六水合氯化铁(FC)4种常用混凝剂,采用正交试验,以去浊率与去锰率作为综合评价指标,探讨了不同混凝剂处理锰矿选矿废水的效果及最佳混凝条件。结果表明:在以上混凝剂中,FC的混凝效果较差;PAM对锰矿选矿废水的处理效果最优,最佳的混凝条件为:处理500 ml的废水,投加1.5 ml的PAM,pH为7.0,搅拌后沉降20 min,废水经处理后去浊率与去锰率分别为96%、92%,其中废水的pH及投药量对混凝效果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4.
混凝法处理生物质气化洗涤废水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介绍了生物质气化洗涤废水的水质特点,系统地研究了该废水混凝沉淀处理方法及其机理,考察了混凝剂聚合氯化铝(PAC)、聚合硫酸铁(PFS)、三氯化铁、硫酸铝、硫酸亚铁,以及高分子絮凝剂聚丙烯酰胺(PAM)对该废水的处理效果。对投药量、pH值、温度、搅拌强度和时间,以及无机混凝剂与有机高分子絮凝剂配合使用的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AC对该废水的处理效果优于其他药剂,其最佳使用条件是:投加量150-200mg/L,pH值8-8.5,水温30-40℃,PAH可增强混凝的处理效果,其使用量为3-5mg/L。混凝沉淀处理可有效去除该废水的悬浮物、浊度,以及部分色度和COD。  相似文献   

5.
生物接触氧化—混凝沉淀处理生活污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生产接触氧化-混凝沉淀处理生产污水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法处理生活污水效果好,生化后污水混凝效果提高,处理后水质可达生产回用要求。对影响五物接触氧化效果的污水浓度,气水比,接触时间参数和不同混凝剂种类及投加量进行了条件选择试验,获得了处理效果随条件变化的曲线,最佳混凝及其最佳投加量。  相似文献   

6.
焦化废水专用混凝剂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与规律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通过烧杯搅拌实验得出了焦化废水专用混凝剂对废水中的 CODCr、色度、F-和总 CN- 等主要污染物的去除情况随投加量和混凝 pH值变化的规律 ,给出了最佳投加量、最佳混凝 pH范围等操作参数 ,并通过现场混凝模拟实验考察了混凝处理效果对废水水质波动的承受能力 .结果表明 ,在最佳有效投加量 300 mg/L和混凝 pH值为 6.0~ 6.5的操作条件下 ,专用混凝剂对各污染物都有良好的去除效果 ,且受进水水质波动的影响很小 .  相似文献   

7.
混凝吸附法深度处理焦化废水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采用混凝吸附法对丹东某焦化厂的焦化废水进行深度处理。混凝剂为聚合氯化铝,助凝剂为聚丙烯酰胺,吸附剂为粉煤灰,当聚合氯化铝的投加量为0.4g/L,聚丙烯酰胺的投加量为4mg/L,粉煤灰的投加量为0.9g/L时,采用混凝剂和吸附剂同时加入的方式,可使COD值降至41mg/L、色度为50倍,达到辽宁地方排放标准,处理成本仅为0.74元/t。  相似文献   

8.
对于用常规混凝-生化工艺处理而远未能达到排放标准的染色废水,在原设施的基础上改用在反应池中同时投加改性凹凸棒石、碱式氯化铝、水解聚丙烯酰胺和次氨酸钠的同步吸附-混凝-氧化法处理后,基本上达到了排放标准,其中对废水的脱色效果尤佳。  相似文献   

9.
利用混凝沉淀法和所研制的氧化絮凝复合床法联合处理了高浓度的油漆废水。实验了多种化学混凝剂及多种催化剂对废水中有机污染物去除率的影响,选取了最佳催化剂和最佳化学混凝剂。对油漆厂原有废水处理工艺进行了大的改造。结果表明:采用化学混凝沉淀法及氧化絮凝复合床法与后续生化法串联处理该废水后,出水水质符合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0.
同步吸附—混凝—氧化法处理染色废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于用常规混凝-生化工艺处理而远未能达到排放标准的染色废水,在原设施的基础上改用在反应池中同时投加改性凹凸棒石,碱式氯化铝,水解聚丙烯酰胺和次氯酸钠的同步吸附-混凝-氧化法处理后,基本上达到了排放标准,其中对废水的脱色效果尤佳。  相似文献   

11.
根据某革基布企业废水的水质情况,研究了用投加混凝剂处理该废水的方法,探讨了不同混凝剂、混凝剂的投放量和混凝pH值对COD去除率的影响.实验表明,一级混凝沉淀时,FeSO4的最佳投加量为1.4g/L,最佳pH在11.5,而 PFS (聚合硫酸铁)的最佳投加量则为2.0g/L,适合的混凝pH>5;二级混凝沉淀时,Al2(SO4)3的最佳投加量为1.332g/L,而PAC(聚合氯化铝)的最佳投加量则为0.3g/L.  相似文献   

12.
工业园区废水成分复杂、可生化性差、难降解,常规的生化法难以有效处理。针对以木薯酒精废水为主的某工业园区废水性质,首先单独进行混凝沉淀、臭氧试验,确定了加药量、臭氧投加浓度和p H等最佳控制条件。在此基础上,采用混凝沉淀-臭氧组合工艺对废水进行处理。结果表明:采用混凝沉淀-臭氧联合工艺,在进水流量为10 L/min时,p H=9-10,CODcr去除率可达到75.4%,B/C由0.1最高提高到0.62,该工业园区废水可生化性得到极大提高,为后续进一步有效处理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3.
通过烧杯搅拌实验得出了焦化废水专用混凝剂LY-C对废水中的COD和色度的去除情况随投加量和混凝pH值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在最佳有效投加量500mg/L和混凝pH值为7.0~8.0的操作条件下,专用混凝剂对各污染物都有良好的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14.
混凝处理法是一种重要的污水处理技术,控制条件很多,包括混凝剂的种类、混凝剂的投加量、搅拌时间、沉降时间、水温、pH值等。以生活污水为例,利用正交实验法对污水混凝处理的最佳实验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混凝剂的投加量是影响混凝效果的最重要因素,当混凝剂硫酸铝的投加量为0.4 mg/L,搅拌强度为250 r/min,反应时间为25 min,沉降时间为40 min时对生活污水的处理效果最好,此时浊度和CODcr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了83.397%和80.0%。  相似文献   

15.
含硫化黑染料废水混凝脱色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针对含硫化黑染料废水的色度大、成分复杂的特点,采用混凝法对染料废水的脱色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使用无机混凝剂氯化铁和硫酸铝处理含硫化黑染料废水时,铁盐的脱色效果要明显好于铝盐,当水样呈现中性或偏碱性,氯化铁的投药量为0.28g/l,染料初始浓度为250mg/l时,处理效果最佳,脱色率达到96.8%。同时还探讨了将有机混凝剂PAM与氯化铁进行复配处理含硫化黑染料废水的效果。结果表明当PAM投加量为0.12g/l,氯化铁的投加量为0.28g/l时,复合混凝剂的脱色效果最好,脱色率高达98.8%。  相似文献   

16.
印染废水由于色度高,处理难度较大.通过生化处理的印染废水,仍然具有一定的色度.本研究使用混凝剂和Fenton试剂对膜生物反应器(MBR)出水进行深度处理.实验分别考察了混凝沉淀法和Fenton试剂法中加药比、投药量、pH值及反应时间对印染废水色度去除率的影响.结果显示Fenton试剂法效果明显优于混凝沉淀法,色度去除率达到92%.Fenton试剂法的最优参数如下:加药摩尔比(双氧水:硫酸亚铁)为1:3.1,投药量为500 mL膜出水投加10 mL浓度为10 g/L的FeSO4+0.126 mL浓度为30%的H2O2,pH值为4.45,反应时间为5 min.  相似文献   

17.
超声技术强化处理制革废水中的有机物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采用超声波强化混凝沉淀法处理制革废水,考察了超声波的作用时间和施加方式、混凝剂投加量等因素对降低废水中有机物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只用超声波作用废水60s,COD去除率为40.6%;混凝剂总浓度为100mg/L时COD去除率最高;先施加超声波60s,再投加混凝剂,COD去除率最高可达73.2%,比不用超声波时提高10%以上.因此,超声技术用于混凝沉淀法处理制革废水有明显的强化作用.  相似文献   

18.
混凝法处理除尘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混凝的方法处理燃煤锅炉湿式除尘废水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过加入各种混凝剂 ,测定有关指标 ,确定最佳的混凝剂及其最佳的投加量和pH值。实验表明 ,采用CPAM的效果最好 ,在pH =7时 ,每t水的加药量只需 0 .1 5g。处理后的水不仅达标 ,而且可回用 ,节约了大量的水资源。  相似文献   

19.
选取五种常用无机混凝剂,把活性污泥与生活污水按一定比例混合后,进行混凝试验,结果表明,三氯化铁去除TP的效果最好,在投加量为99 mg/l时,可去除污水中88%的TP。三种混凝剂FeCl3、PFS、PAFC与PAM复合进行参数优化的正交试验,对TP有最佳处理效果的絮凝条件为:投加FeCl3,投加量为99 mg/l,投加顺序为FeCl3先投加1 min,以污泥恰搅起不分层的速度搅拌(约160 r/min)30 min。试验结果对投加混凝剂活性污泥法选择合适的混凝剂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0.
采用Fenton氧化和混凝法对某制药厂的噻烷和噻唑生产废水进行预处理,结果表明噻烷废水宜采用先芬顿后混凝,而噻唑废水宜采用先混凝后芬顿。噻烷废水和噻唑废水H2O2投加量均为100 m L/L,反应时间均为6 h,最佳pH为2~3,FeSO4·7H2O与H2O2的最佳物质的量比分别为1∶5和1∶6,FeSO4·7H2O的投加量为49.06 g/L和40.88 g/L。噻唑废水预混凝处理的液态聚合氯化铝铁最佳投加量为40 m L/L;噻烷废水芬顿氧化后的混凝剂Ca(OH)2投加量为20 g/L,该药剂在混凝处理的同时调节系统的pH至7左右。2种组合技术对进水COD在15 000 mg/L左右的噻烷/噻唑制药废水的去除率均在85%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