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前言 由于塑料在生产、生活上的利用面广而废塑料的再生利用跟不上,致形成严重污染:作填埋处理时长期不分解,如农用膜残留土中使土壤结构变坏;焚烧时含氯废塑料又造成氯化氢和二口恶烷污染;轻薄包装袋散落各处形成“白色污染”。为根治污染必须狠抓废塑料的再生利用,使它...  相似文献   

2.
废塑料再生利用的国际动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一)前言随着石油、化工工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塑料制品在生产和生活领域中的应用日广,如在汽车轻型化中塑料广泛被用来代替金属,在家电用材中的比重亦不断上升,在包装容器方面大量取代纸、玻璃和木材等。但伴随着生产和应用的扩大,废塑料的污染环境问题亦日益严重。废塑料一般已占城市垃圾的价%左右,连北京市的街道上、铁路沿线的田野都可看到白色污染。由于技术和经济上的原因,废塑料的再生利用率尚不高,以日本1995年为例仅达28%,其余的35%和37%分别作焚烧和填埋处理。但焚烧时因防止氯化氢腐蚀金属并且燃温低和…  相似文献   

3.
湖南省第一家利用废塑料炼油厂——长沙许仙环保科技塑化厂日前在长沙动工兴建。企业采用的是一九九五年即被批准为重点推广的国家科技成果——废塑料利用技术。长沙市每年有近万吨塑料垃圾,造成严重的白色污染,项目建成投产后,每年可消化大量废塑料垃圾。长沙兴建废塑料炼油厂  相似文献   

4.
<正>19世纪初塑料面世以来,以轻质、防水、高强度、耐腐蚀、低成本等特性,为人类生活、生产提供了极大便利。但是,废塑料也带来了环境污染,俗称"白色污染",并且随着人口数量增长、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白色污染日益严重。  相似文献   

5.
废塑料成为“白色污染,”对环境影响很大,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普遍关注。介绍了世界各国废塑料回收、处理状况,分析了国内几种废塑料处理技术。塑料废物经过回收利用,变废为宝,使其得以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循环利用是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6.
国际上以废塑料代替大宗燃料的动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塑料的用途日益扩大而废塑料的处理技术尚未过关,可分解塑料虽开发成功但由于成本较高尚难推广,故解决了白色污染已成为国际上普遍关心的问题。各国都在积极开发废塑料的于生利用技术,有分类回收后用于原料;有经油化后回收油品的,亦有加入高炉水顺转窑代用燃料的;亦有和其他可燃废物混合制成垃圾固形  相似文献   

7.
<正>一、中国废塑料回收处理现状废塑料是指在民用、工业等用途中使用过且最终淘汰或者替换下来的塑料制品的统称。从2007年至今,中国陆续出台了《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关于联合开展电子废物、废轮胎、废塑料、废旧衣服、废家电拆解等再生利用行业清理整顿的通知》等文件,以解决废塑料急剧增加引发的"白色污染"问题。然  相似文献   

8.
(一)前言废塑料作为白色污染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从环境保护出发,除少数便于再生利用的作原料和燃料利用外,大多作垃圾填埋处理或焚烧处理,但由于它不易分解致填埋占地多,又易污染地下水源;而焚烧往往由于含氯废塑料在燃烧中易产生二恶烷等剧毒污染物。故近来又转向无害化的再生利用方式,如利用混合废塑料制集装箱板,和其它可燃垃圾混合加石灰后制成垃圾固形燃料(RDF)、用废塑料油化生产汽油、柴油和煤油等。鉴于我国石油长期依靠进口补充,废塑料油化工艺有良好的发展的前景,兹据日刊《塑料时代川9阿年再生利用专刊号刊登的…  相似文献   

9.
日本废塑料再生利用技术发展简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前 言塑料在我国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日益广泛 ,但回收再生利用工作跟不上 ,既加重了对环境的污染 ,又浪费了宝贵的能源资源。如城市中、铁路旁和农田形成明显的白色污染 ,夹在垃圾中一并填埋却不易分解 ,又污染土壤和地下水源 ;用于焚烧发电 ,又由于含氯废塑料而产生的二恶烷(又称二恶英 ) ,则是危害极大的剧毒物质。所以为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 ,除了减少废塑料的产生外 ,加强废塑料的再生利用 ,做到变废为宝 ,方是正确的出路。在国际上做得最好的是德国 ,通过 1 991年的“垃圾减量法”和 1 996年的“循环经济法”后 ,采取了一连串的有效措…  相似文献   

10.
“白色污染”的有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目前国内外塑料工业的发展及随之带来的废塑料对环境的污染问题。作者就防治“白色污染”提出一些看法,并建议在云南省宜发展甘蔗渣生产一次性快餐具工业,今后应另强研究利用有机废弃物生物资源制备生物降解塑料。  相似文献   

11.
随着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包装废弃物特别是塑料包装废弃物进一步增长,“白色污染”问题日趋加重。论述了“白色污染”产生的原因、生活垃圾中废塑料的含量以及对“可降解塑料”作用的认识,指出建立有效的垃圾收集系统才是解决“白色污染”问题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2.
发展垃圾固形燃料 消除白色污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前言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垃圾猛增并成为污染城市的重大问题,特别是废塑料造成的白色污染尤为严重。据“北京晚报”报道:北京市年排放垃圾达础3万吨,其中废塑料约15万吨,在某些城郊结合部道路两侧的树枝上,飘荡着塑料袋和塑料薄膜;铁路线的护坡上、商业街、车站和农贸市场周围,各种废弃的塑料袋、快餐盒和饮料瓶随处可见;在旅游胜地的河湖水面,也可以看到塑料垃圾漂浮物而大煞风景”。首都北京尚且如此,其它大中城市也有类似现象,从而治理白色污染已成为当务之急。目前国内外解决白色污染大体有4种…  相似文献   

13.
1.引言 60年代中期后,由于石油化学制品生产技术的迅速发展,出现了代替金属、木材的新型塑料材料。从此后,塑料不仅在生活中,而且在生产的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另外,随着塑料生产量的增加,废塑料的数量也相应增加。同时在这过程中还出现过两次石油危机,从而要求节约资源、能源的呼声日益高涨。再者,近年来环境保护问题已成为全世界关心的问题,而塑料也是关注事项之一。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自80年代起,日本就对再生回用的先进技术进行了大量工作,如废塑料处理工作。本文拟对废塑料再生回用技术作一简介。  相似文献   

14.
白色污染与塑料包装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艳茹 《环境保护》2000,(3):36-36,43
“白色污染”困扰着人们,废塑料的处理很困难,但我们不应文盲戏使用普通塑料或“以红代塑”,应积极实施ISO14000,实现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15.
《中国再生资源》2003,(1):45-45
南京利鹏化工有限公司日前正式投产的废聚苯乙烯发泡塑料造漆项目 ,为“白色污染”变废为宝开辟了新的途径 ,并获国家专利。该技术用粉碎装置将发泡塑料切割成 3至 5厘米见方的碎片后通过专用设备 ,并添加催化剂、助剂后生产出油漆漆料 ,再根据需要添加颜料等辅料 ,就可生产出不同品种的成品漆。 1吨发泡塑料可生产 3.6吨油漆 ,售价比同类产品低 1 0 %左右。日前 ,联合国环境署、国家环保总局官员在南京考察了该项目 ,并给予了肯定。南京废塑料造漆——一本万利  相似文献   

16.
塑料有一个致命缺点:污染环境。废塑料、塑料袋、塑料包装纸和塑料容器被丢得到处都是:即使收集起来,无论你放到哪1[,它都经久不变,从而破坏土壤结构,降低肥力。故有人称之为白色污染,烧了它又会污染大气。为了解决使用塑料造成的的环境问题,科学家研制出了各种类型的自毁塑料,即在塑料中加入某种化学物质,使其能被光、细菌或其他化学物融解乃至消灭。生物自毁塑料在塑料中加入淀粉,把这种塑料理进土地后,以淀粉为食的细菌便会把它一点一点破坏掉,最终无害地消失在土壤中。光学自毁塑料这种塑料含有一种化学物质,只要一曝光…  相似文献   

17.
废塑料的处理处置技术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塑料制品的大量使用导致废塑料大量增加,乱扔一次性废塑料产生了“白色污染”这一公害。废塑料是一种可以回收利用的资源。目前,我国有各种自理鼾废塑料的方法和技术包括分类回收、清洗、破碎、再生利用、炼油、制造涂料,填埋,焚烧,等。这些方法和技术对治理“白色污染”具有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正>塑料为人类生活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塑料废弃物也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俗称"白色污染"。中国作为世界塑料生产和使用大国,为应对白色污染,积极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一、中国白色污染防治的法律规定梳理目前,在国家层面上,中国尚未针对白色污染制定专门性立法,现有相关立法主要分布在法  相似文献   

19.
正塑料制品给人民带来便利,同时也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由于塑料产量逐年增大,废塑料污染防治成为全球关注的环境问题。塑料制品难以降解,产生的塑料碎片以及塑料微珠造成了严重环境污染,进而危害人类健康。在自然环境中,废塑料会被分解成较小碎片,严重地危害到了鱼类繁衍和它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微塑料本身含有增塑剂和其他添加剂,很多是有毒有害的物质,浮游生物、鱼类、贝类等不同营养级生物食入后,将严重影响其生长、发育和繁殖。微塑料  相似文献   

20.
前言近年来,大量合成塑料的生产和应用使得遗弃于环境中的塑料品量急剧增多,如田间遗弃的废农膜、铁路沿线遗弃的软包装饮料容器等。塑料品的环境污染、破坏生态平衡问题已为世人瞩目。由于大多数合成塑料是难于生物降解的,有人提出对未来的考古学家来说,塑料瓶和薄膜将成为二十世纪的“特征化石”。确实,遗弃的废塑料品的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