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米兰 《沿海环境》2002,(2):19-19
如果你关心环保健康的   服装,又记不住专业的标准,是不是在买衣服的同时颇有顾虑?下面教你几个简单可行的识别“环保服装”的小诀窍,让你买得放心、穿得健康。 诀窍一:细看标签 为了使新开发的“环保服装”有别于其他普通产品,这些服装的标签上都印有生态指数。一般采用以下几种形式:禁止规定、限量规定、色牢度等级、主要评价指标等。买到印有生态指数标签的服装,你就可放心地穿着了。 诀窍二:触摸 一些色彩鲜艳的服装,如红色、紫色等颜色,很容易掉色,色牢度不够,你可以沾一点水触摸一下,如手指上染有颜色,劝你不要购买…  相似文献   

2.
《世界环境》2007,(4):82-83
正如我们所看到的,大多数的回收都是一种降级循环,这种回收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降低材料的品质。例如:当不包括汽水瓶和矿泉水瓶的塑料被回收利用时,它们同其他塑料混合并产生一种低品质的混合物,然后用来制成一些廉价的不规则形状的产品,比如公园的长椅或者减速缓冲隔等。  相似文献   

3.
在美国新泽西州,有一座长5 6英尺的塑料大桥,建造大桥所用的塑料全部来自回收的汽水瓶和咖啡杯。大桥位于派恩巴伦斯南部的马利卡河上。一年多以前,3名博士、3名维修工和几名帮工仅用1 1天就完成了大桥的建造工作,而造价只有7.5万美元,真是省力、省时,还省钱。拉特格斯大学的工程师托马斯·诺斯克和理查德·雷恩弗里偶然发明了这种塑料。当时他们在试验两种普通的塑料———用于制作牛奶盒和清洁剂瓶子的高密度聚乙烯和一般用于制作衣架和一次性餐具的聚苯乙烯。单独使用这两种材料中的哪一种造桥都不合适———前者不够硬,而后者虽硬但太脆…  相似文献   

4.
意大利的Ferruggi化学品公司声称它是世界上第一个发明了真正的生物分解塑料。上个月该公司在推出75万只用这种塑料制作的“米老鼠”手表时,公布了这项发明。这种塑料已经申请专利,并打算明年投入生产。负责这项研究的科学家阿米卡尔·科林纳说,该公司的塑料不同于目前用来制造用后随手丢弃的物品,如购物包装袋那样的生物分解塑料。那种塑料袋是由“缝隙”中含有淀粉的聚乙烯网膜制成的。土壤中的微生物只能分解淀粉,而不能分解聚乙烯,因此塑料袋只能部分分解。他们的新型塑料也含有淀粉即玉米淀  相似文献   

5.
张玉庭 《环境》2002,(3):37
闲时读书,曾读到一本美国人写的《我们被偷走的未来》! 的确振聋发聩,单是这个题目就引人关注! 不是吗?“未来”居然会被偷走,那么,偷者是谁? 读毕恍然大悟:原来就是人类自己!且“偷法”极体面极摩登! 这就是,随着科技的发达,人们的吃穿住用行皆发生了变化——吃的是“化学添加剂”,穿的是“化学纤维”,用的是“合成塑料”,  相似文献   

6.
野生动物贸易在全球愈演愈烈,已成为排在毒品和武器贸易后的第三大非法贸易。 在墨西哥城的苏努拉市场,伴随着吱吱喳喳的鸟鸣声,一个十几岁的鸟贩子向正在散步的一位美国人揽生意。“你想要黄头鹦鹉吗?”鸟贩子压低声音说,“我可以在10分钟之内弄来,很值,因为它们禁止出售。”这种鸟是世界上濒临灭绝的鸟。在印度,这种鸟也被禁止出售,但并不意味着你去孟买的克劳福德市场买不到。不论这些动物处于怎样濒危的状态,如何为国际法所保护,在这里皆可买到。急切的出售者保证在一星期内把货送到。一位印度的动物保护组织负责人说:“在印度你可以买到任何动物,从眼睛蛇到老虎崽。” 去年冬天,联合国官员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看到下列动物的标价:大烈鸟500美元一对,美国蓝猴400美元一只,多卡斯羚羊1300美元一只,幼豹4000美元一只。  相似文献   

7.
提到食品垃圾 ,人们首先想到的便是垃圾桶中那些令人作呕的“残羹剩饭” ,它们不仅污染环境 ,还成为老鼠、蟑螂的美味佳肴。然而 ,美国科学家的一项最新研究为食品垃圾“平了反” ,使之摇身一变成为环保“新宠”。据美国《新科学家》杂志介绍 ,夏威夷自然能源研究院的生化学家们将食品垃圾制成了一种可被生物降解的聚合物 ,研究人员们风趣地称之为“完美塑料”。这种可在短时间内被降解的塑料应用广泛 ,不仅可用来制造瓶子、袋子等包装物 ,还可制成药物的胶囊外衣。据统计 ,仅美国每年就产生食品垃圾 2 2 0 0万吨。这些残羹剩饭大部分被采取…  相似文献   

8.
提到食品垃圾 ,首先冲入大脑的便是垃圾桶中那些令人作呕的“残羹剩饭” ,它们不仅污染环境 ,还是老鼠、蟑螂等疾病传播者的美味佳肴。然而美国科学家的一项最新研究为食品垃圾“平了反” ,使之摇身一变成为环保“新宠”。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介绍 ,夏威夷自然能源研究院的生化学家们将食品垃圾制成一种可生物降解的聚合物 ,研究人员们风趣地称之为“完美塑料”。这种可在短时间内被降解的塑料应用广泛 ,不仅可用来制造瓶子、袋子等包装物 ,还可制成药物的胶囊外衣。这种新技术不仅解决了食品垃圾问题 ,而且为解决塑料包装造成的“白色垃…  相似文献   

9.
孙婷 《环境》2009,(10):62-64
“亲爱的,让我们结婚吧! 你说,我们的婚礼是在浪漫的沙滩、唯美的异域还是华丽的教堂? 亲爱的,你说我是穿白色的婚纱、大红的旗袍还是绚彩的和服?  相似文献   

10.
据新华社报道,近几年来,每到秋冬之际,基本都出现过批零倒挂导致的“柴油荒”。这种“柴油荒”的成因有点蹊跷。因为你说市场缺油吧,柴油荒了,汽油却不那么荒;你说市场不缺油,是两桶油垄断造成的,可是两桶油却有鼻子有眼地指责一些民营加油站对柴油搞囤积居奇。  相似文献   

11.
吃、穿、住、行、用,塑料制品的身影无处不在,但是对司空见惯、貌似平常的塑料你到底了解多少?1、塑料会在以下哪类物品中出现?衣服地毯食物以上各种答案:以上各种。无论是用来制作衣服和地毯的化纤,还是染色的油墨,甚至我们扔掉的塑料,最终还是可能会返回到食物链中,塑料无处不在。然而,尽管循环利用非常重要,各种地毯回  相似文献   

12.
动物奇闻录     
文刀 《环境》2001,(10):40
细菌肚子里吐出塑料美国生物学家把一长段脱氧核糖核酸移植进大肠杆菌后,这种细菌竟然分泌出了塑料。细菌能分解塑料,但反过来细菌还能合成塑料,这是科学界的最新报道。生物学家们最近发现,当细菌缺氧或缺氮而不能繁殖时,会分泌出大分子聚合物来作为它的食品补充,这种聚合物于是天然塑料。把控制分泌这种天然塑料  相似文献   

13.
唐贞观二年(公元629年),华夏遭蝗灾。飞蝗遮天蔽日,所过之处,庄稼毁于一旦。一日,唐太宗李世民到御花园散心解忧,看到可恶的蝗虫就伸手抓了几只,并忧伤地说:“天下万民靠粮食生存,而你却毁坏庄稼。我宁愿你去吃我的五脏六腑”(也不愿你毁坏百姓的庄稼),李世民一边说一边将蝗虫送到嘴边就要吞下去。随从连忙劝阻说:“吃了这种令人厌恶的虫一定会生病。”  相似文献   

14.
美国最近研制出新型循环再利用塑料,可在室温环境下及标准制造压力下进行循环再利用制成的新型塑料,为解决“白色污染”问题提供了新的可能。据悉,目前使用的塑料制品,要加热到2 0 0℃或是更高温度时才能够充分软化,以进行再塑形。这种方法除需要消耗大量能源并带来一定环境污染外,还会破坏塑料的聚合体链,最终降低塑料的强度,使其不能进行循环再利用。但麻省理工学院的安妮·梅斯等人在硬度较大的聚苯乙烯和另一种比较柔软的塑料的混合物中找到了一种新型物质。在标准的制造压力和室温下,这种混合物软化成一种可以被塑成各种新形状的透明塑…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一种新的塑性变形实验方法——“记忆塑料莫尔云纹法”。简称“GESM”法,这种实验方法是利用塑料在塑性变形后可以恢复原形的“记忆”性质,采用密栅云纹法对变形体内部的应变场以及其它各种复杂的塑性变形进行测量。  相似文献   

16.
杨先碧 《环境》2003,(1):40
当你在海底潜水的时候,说不准会看到一把锯子。美国的潜水爱好者大卫·波耳就看到了这样一把锯子,他下意识地想去抓那把锯子,那把锯子却朝他冲了过来,他吓坏了,仔细一看,才发现那是条长着“锯子”的怪鱼。这种长着锯子的怪鱼名叫“锯鳐”,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锯鳐的上嘴唇变得很扁长,两边长着像锯齿般的尖,它的“锯子”最长的可达20厘米。锯鳐  相似文献   

17.
芬兰塑料纸板公司将塑料液化技术用于塑料垃圾再生利用获得成功。利用这项技术可将塑料垃圾液化,而且液化时不需要对垃圾进行严格的分类和清洗。液化塑料可作为沥青的替代品,用于铺设马路,因此被称为“塑料柏油”。““塑料柏油”的最大特点是具有良好的伸缩性。比普通柏油更耐寒、耐磨,而且造价低廉。目前,用液化塑料作筑路材料已进入大规模试验阶段。芬兰国家技术研究中心将对这种材料的耐久性及其对环境的影响继续进行研究。除用作筑路材料外,液化塑料还有其他许多用途。如制造能够卷起来的“塑料柏油板”、与重油混合用作工业燃料…  相似文献   

18.
美国科学家近日宣布 ,他们研制出一种可以在室温及标准制造压力下进行循环再利用和再塑形的新型塑料 ,为解决“白色污染”问题提供了新的可能。目前使用的塑料制品 ,要被加热到2 0 0℃或是更高温度时才能够充分软化 ,以进行再塑形。这种方法除需要消耗大量能源并带来一定环境污染外 ,还会破坏塑料的聚合体链 ,最终降低塑料的强度 ,使其不能进行循环再利用。麻省理工学院的安妮·梅斯等人在硬度较大的聚苯乙烯和另一种比较柔软的塑料的混合物中找到了一种新型物质。在标准的制造压力和室温下 ,这种混合物软化成一种可以被塑成各种新形状的透…  相似文献   

19.
最近,巴西化工集团公司科技创新研究中心用甘蔗提炼的乙醇生产出了高密度的聚乙烯。经过美国实验室认证,这种用甘蔗生产出来的塑料和以石油为原料的传统塑料一样,具有相同的化学成分和属性,是100%的可再生塑料。  相似文献   

20.
塑料是20世纪最重要的技术发明之一。但是,德国科学家相信这种材料不久会被另一种新材料代替。新技术发明的“液体木材”可以代替现代工业各个部门的塑料。塑料作为一种材料在现代世界的需求量很大,但它存在许多缺点:塑料无法回收利用;塑料含有可诱发癌症的毒素;塑料由石油制成,而石油并非用之不竭的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