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春天伴着暖风来了,万物复苏:大树脱去灰暗的大衣,换上了暖融融的绿裙子;溪水变"冻"为动,唱着"哗啦啦"的歌奔向江河;动物从冬眠中苏醒,迎接春天的阳光……一粒小小的种子,在温暖的土壤中沉睡着,好像还不知道春天来了。一个声音打破了小种子的美梦。"老弟,春天来了,我们该到地面晒晒太阳了!"另一粒种子喊道。"春天来了又怎么样?那也不能影响我  相似文献   

2.
悠悠绿色情     
春天到了,神州大地又在开始一年一度的全民绿化活动吧。作为一个与环境科学略有交往的人,现在身在异城,更加感到绿化祖国。格外迫切。到美国已经好几年了,如果您问我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我会立即回答:绿。也许是职业的本能,每到一地我首先留心那里的绿化。飞机还在旧金山上空盘旋,掩映这个城市的一片绿色,就引起了我深深的注意。飞越北美大陆时,我俯瞰阡陌之间的绿色方块;汽车在高速公路上疾驰时,我欣赏着两旁的绿色长  相似文献   

3.
春天在哪里     
<正>我追寻着春天的足迹……春天,在哪里呢?"春风又绿江南岸",我去三千城找春天。那里的树木葱葱茏茏、青翠欲滴。从远处看,铺天盖地似的,非常壮观;走近了看,像一个个绿色的巨人。树下绿草如茵,像是一张绘有绿色图案的大地毯。瞧,那些嫩绿的小草从地下小心翼翼地探出头来,仿佛刚睡醒似的,揉着惺忪的眼睛。微风吹来,小草随风舞动,好像在向我们打  相似文献   

4.
无绿不是春     
俗语云:“无绿不是春”,这说明绿色是春天的象征。没有绿意,春天就是显得单调、枯燥、乏味。每当隆冬过去,大地春回,万物复苏的时候,春风就把活力输向人间,把点点绿色播向大地。树枝绽出了新芽,小草顶破了泥土,竹笋脱颖而出,到处呈现出勃勃生机。先是绿一丛,再是绿一片,然后就绿满庭院,绿满公园,绿满堤岸,绿满路边,绿满山岗,绿满田野。有的嫩绿,有的鲜绿,有的暗  相似文献   

5.
《环境》2005,(3):1-1
三月在雨水里洗过,大地便开始绿了起来。这时候当你去掉厚厚的冬装,把相随了的一个季节小心翼翼地收藏起来,再以一派缤纷的色彩和一个好心情去触摸三月的体温之时,在不经意间春天已经来了。春天已经来了,在春天来了的这个时候我们正走在路上。在路上,在你也转身来春天的路上。  相似文献   

6.
《环境》2011,(3):6
编者按:春天来了,绿了青草,暖了天气,却也牵动了很多人敏感的神经,因为这份敏感不仅是简简单单萦绕在他们的心头,还确确实实影响着他们的身体,更要命的是这份敏感还是"过度"的……  相似文献   

7.
春风     
一场冬梦过后,万物复苏,又是一年春光美,时光中依然还有冬的影子,春却在冬的质朴眼神中,绿了视线,绿了心情,绿了大地。暖阳与新绿,悄悄地掀开了春天的盖头。"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相似文献   

8.
寻觅春天     
<正>已是阳春三月,春风送来阵阵花香,却不见花姿树影。我问妈妈:"春天在哪里?"妈妈神秘地对我说:"走,咱们去找春天!"我们来到了屋后的小河边,只见水面波光粼粼,还夹杂着丝丝绿意,原来是一棵棵婀娜多姿的柳树,在河边梳洗着自己细长的小辫子呢!一阵阵微风吹来,柳枝随风摇曳,真美丽!河岸上,一片姹紫嫣红,红的、白的、粉的、黄的花儿拼出了春天暖  相似文献   

9.
<正>"没有人知道春风的颜色,但它却吹绿了田野和山岗;没有人知道阅读的力量,但它却让无数个心灵得到滋养。"《语文主题学习》杂志执行主编马红芳老师在《无限相信读书的力量——语文主题学习实验七年巡礼》一文中如是说。"语文主题学习"实验2006年发源于山东潍坊,林州于2011年开始参加实验。在我校进行了两年多的实验之后,我嗅到了春天的气息,看到了春风的颜色……  相似文献   

10.
故乡那片桑树林在湘江河畔,方圆好几华里,是一块美丽俊秀的绿洲.春天来临,桑树长出嫩叶,水灵灵的,煞是可爱.走进那片桑树林,仿佛置身绿的海洋,清新的空气沁人心脾,嫩绿的桑叶让人赏心悦目.时时听到小鸟在歌唱,小虫子在哼着小曲;能看到牧童们骑在牛背上戏嘻,牛悠闲地吃着青草,津津有味.这是一幅美丽、祥和、宁静的自然画.那片桑树林是我儿时的乐园.每到夏天,正是桑果成熟的季节,还末熟透,孩子们就早已急不可待了.吃桑果可不容易,因为桑树林在河对岸,需坐船过去,要钱的.那时家里穷,父母决不会同意.这难不倒我们,别看我们年龄  相似文献   

11.
我们做教育的人,还是要怀揣一些东西走路才好,比如阳光、爱、希望等等,这样就会温暖许多。我只是一颗草籽,可任风吹落,也许阳光不够眷顾,也许土地不够肥沃,也许水源不够充沛,也许不占天时地利,但可以始终保持一颗草籽的姿态。一颗草籽不能带来整个春天,但心中的希望总会浮现一丝坚忍不拔的本色之绿。  相似文献   

12.
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绿脉规划作为保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有效手段正逐步融入到城市规划中。城市绿脉规划不但对自然资源起到保护作用,满足人们的休闲娱乐的需要,恢复并保存了有价值的文化资源,还对城市空间布局和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具有引导作用。文章列举了美国、欧洲和亚洲的部分特大型城市绿脉规划的实践经验,以及我国城市在绿脉规划方面的尝试。最后,对绿脉规划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踏青     
脱下厚重的冬装,换上艳丽的春衣,清明节,我们踏青去. 此时的南国大地已然是花光似锦、绿草如茵,青梅如豆柳如眉;而在北方,却才得芳草始生,杨柳泛绿,唯有多情的山桃树,迫不及待地在还不时渗着寒意的春日里早早灿烂了一树芳华.北国三月沐春风,香车纷然乐踏青.走出城市钢筋水泥的丛林,让我们来到郊外,看看天空中被春天召回的燕子,看看在春风中尽情舒展腰身的新生的小草,看看被春阳抚慰下柔软了腰身、羞涩地冒出嫩芽的杨柳.  相似文献   

14.
阿土 《环境》2004,(12):44-45
几场秋雨过后,山开始变得越来越明朗了。无论是树干还是树叶.霞蒸云蔚的光景不再映现。山不再绿了,它变得深褐;地也不再绿了,它和裹着地衣的山石融为一体,深重而浑浊:竹子还有些翠,但是在这个正变幻着色彩的秋天,一阵比一阵凉的秋风中,它的美还能呈现多久?  相似文献   

15.
春的消息     
<正>语文园地七【习作要求】日记一则今天阳光明媚,我伸伸懒腰就起床了。爸爸妈妈都去上班了,家里只剩我一个人,做点什么呢?我一转头,看到了日历,今天是"三月三"。呀,春天来了,不如去看看春天吧!2014年4月2日星期三晴  相似文献   

16.
2009年春天来临之际,我又一次翻阅美国海洋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所著的《寂静的春天》一书。“花草枯萎,鸟儿魂消,鱼儿死亡,春天再也没有百花美丽的容颜,更缺少了鸟类的歌唱鱼儿的欢跃,只有一片寂静覆盖着的田野、树林和沼泽。”这是卡逊在《寂静的春天》一书里为我们描绘的一则“未来春天的寓言”。卡逊女士在40余年前写下这本书,控诉了人类的无知,以杀虫剂和除草剂等化学药物杀死昆虫、杂草,同时也污染了环境,杀害了所有的生物,包括自认为聪明的人们自己。  相似文献   

17.
四月的北京春光明媚,玉兰花、桃花竟相吐艳,远远望去,光秃秃的树林已泛上一层谈谈的绿绒,和着阵阵春风时而传来鸟雀的鸣叫,首都的春天来到了。四月三日在青松翠柏环绕的西山北京植物园内,香山“红叶”招鸟工程所在地,国家科委召开了招鸟工作座谈会。参加这次会议的有国家科委、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林业部、国家环保局、中国人与生物圈  相似文献   

18.
春天来了,窗前枝头上的小鸟在终日歌唱,燕子又在屋檐下筑巢了……记得童年时,听老人说打燕子会得到眼瞎的报应,还说“劝君莫打三春鸟,子在巢中望母归。”也许是潜移默化的缘故,我对鸟儿早就有怜爱之情:尽管在屋檐下筑巢的燕子终日吱吱喳喳吵个不休,却从来不敢去惊扰它们;也尽管那时相当顽皮,唯未掏过鸟窝和射杀过小鸟。  相似文献   

19.
<正>1978年,随着"战天斗地""人定胜天"的口号声渐渐远去,神州大地迎来了又一个春天,《环境》也在这一年应运而生。那时的我,刚高中毕业,是一个懵懂少年,还未认识《环境》,对环境知识、环境问题、环境文化等的认知几乎是一片空白。1991年,我从一名中学教师转行到环保部门工作,有幸邂逅《环境》。这本刊物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去表达环境知识、环境问题和环境文化,让  相似文献   

20.
春天的故事     
<正>明媚的阳光,温暖的春风,生机盎然的原野……哈哈,春天来啦!在这美好的春光里,小朋友们有什么样的故事呢?让我们一起来说说春天的故事吧!(下期主题:做一件让世界美丽的事)春天当然要去春游啦!今天八点整,我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兴致勃勃地坐上了汽车。一路上,我看见了湛蓝的天空,茂盛的大树,清澈的小河,春天真美啊!不一会儿,我们就到了蔬菜公园。蔬菜公园的大棚里有南瓜、菠菜、黄瓜……真让我大开眼界啊!参观完蔬菜公园后,我们就去东沙湖公园野餐。同学们把自己带来的好吃的东西都拿了出来,然后坐在草地上"大开吃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