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安全生产法》颁布两年来安全科技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全生产法》的实施是我国法制建设中的一件大事,是全面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也为搞好安全生产科技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河北省衡水市始终把解决就业再就业工作当作重要任务来完成,坚持一切从本市实际出发,解决就业困难对象和零就业家庭遇到的问题,创建充分就业社区。目前已开发保洁、保绿,保安、家政服务,劳动保障协理员等公益性岗位1158个,安置就业困难对象在家门口实现了再就业,80户零就业家庭已全部实现就业,足额落实岗位补贴和社保补贴。  相似文献   

3.
7月31日,全区安监局长培训暨年中工作座谈会在南宁召开。自治区安监局党组书记、局长黎志逡针对广西上半年安全生产的实际情况指出,虽然当前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很多,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完成目标任务还会有很多不确定的刚素,但我们的工作目标不变,任务不减。对于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要有清醒的认识,用创新的思维和方法,解决好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相似文献   

4.
全局职工同志们:2月23日18点,全局胜利实现了安全生产2000天。此时此刻,我们“毛泽东号”机车组全体乘务人员和全局职工一样,深感成绩来之不易,更知再攀高峰任务的艰巨!面对运输安全工作要求更高、责任更重、压力更大的新形势,我们决心把2000天作为一个新的起跑点、一个  相似文献   

5.
目前,全国每年因安全事故死亡13万多人,伤残70多万人。安全生产,连着千家万户的安宁,直接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居安思危。就是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看到安全生产中的不足,在“安全的时候抓安全,无事的时候想有事”,把“小事”当作“大事”抓,把苗头当作事故抓。把工作做到前面,落到实处,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6.
从国外的研究知道,蓝领和非技术性工人在工作上遇到的危险和压力,一般较白领和专业人士高。有许多的工作条件令蓝领工人感受到较大压力,如重复的工作、超时工作和轮班工作等。不过,作为一个12亿人的人口大国,中国在这方面的数据很少,事实上工作压力的数据,大部分...  相似文献   

7.
2009年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战胜国际金融危机所带来的严重冲击,推动经济社会继续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一年,安全生产工作任务更加繁重和艰巨,面临诸多困难和压力,做好今年的安全生产工作责任重大、意义深远.我们一定要保持清醒头脑,认清当前安全生产面临的严峻形势、现实差距和工作压力,从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牢固树立"安全第一"和"责任重于泰山"的思想,真正把思想统一到"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中心工作上来,正确处理安全与发展、效益、稳定的关系,正视问题,迎难而上,齐抓共管,共克时艰,有效防范各类事故尤其是各类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努力把安全生产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相似文献   

8.
岗位安全责任制,就是对企业中所有岗位的每个人都明确地规定在安全工作中的具体任务、责任和权利,以便使安全工作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办事有标准、工作有检查,职责明确、功过分明,从而把与安全生产有关的各项工作同全体职工联结、协调起来,形成一个严密的、高效的安全管理责任系统。 1.岗位安全责任制的意义 主要意义在于:①是组织集体劳动,保证安全生产,确保安全管理的基本条件。②是把企业安全工作任务,落实到每个工作岗位的基本途径。③是正确处理人们在安全生产中的相互关系,把职工的创造力和科学管理密切结合起来的基…  相似文献   

9.
章鸣 《安全与健康》2005,(5S):45-45
安全生产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事关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是天字号的事,是人命关天的大事。做大事要从小事抓起,从具体的工作做起,深入、扎实、细致地做工作、抓落实。现实生活中,一些同志对如何处理好干“大事”和“小事”的关系上存在一些模糊认识:有的人好高骛远,眼高手低,“大事”做不来,“小事”又不愿做;有的人轻视做“小事”,抓安全生产工作热衷于电视电话会议、  相似文献   

10.
近两年来,我们把搞好劳动 保护工作当作工会代表职工、联系职工、维护职工切身利益的大事来抓,在劳动保护工作的三结合体制中,起到了积极作用。把劳动保护当作工会的大事来抓 过去,我们总把劳动保护工作看成是劳动部门、企业主管机关和企业的责任,认为工会即使抓,也仅仅是个配合问题,起不了什么作用。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市总工会只有一名干部来应付有关日常工作。1981年,我们学习了中央领导及上级工会有关指示精神,提高了认识,把这项工作列入了重要议事日程。在我市工会系统近两年开展的工作竞赛中,我们都把劳动保护工…  相似文献   

11.
为促进森工经济发展,稳定森工安全生产形势,确保1996年全系统安全工作任务的完成,黑龙江省森林工业总局与所属企业单位签订1996年度安全生产责任状。一、安全工作目标:1.领导高度重视。各单位行政一把手要把安全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全面负起安全工作第一责任者责任,经常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行政副职按“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抓好分管战线的安全工作。2.全面实施安全工作目标责任制,层层签订安全工作责任状,做到目标明确,措施得力,责任到人。3.机构健全。有强有力的安全管理机构及足够数量的安全工程技术管…  相似文献   

12.
去年以来全国特大矿难频发,动辄几十名甚至上百名矿工遇难,矿难屡禁不止,伤亡触目惊心,引起全国的高度关注。安全生产是人命关天的大事,它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严肃的政治问题.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关系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安全生产工作说到底是个责任问题,加大行政责任追究力度,依法查处违反安全生产法规制度和各类事故的责任人,是政府强化对人民负责的体现,也是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3.
在生产实践过程中,由于安全工作产生的经济效益看不见、摸不着,因此极易被人们忽视,进而造成安全跟着生产跑,虽然讲的是“安全第一”,但往往会因为完成任务、赶进度,而把安全工作放在一边,以至于发生事故。如何把安全效益体现出来,让职工在安全工作中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成为摆在凤凰山人面前的一个课题。对此,晋煤集团  相似文献   

14.
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原因.化丁产业成为江苏镇江市的支柱产业之一,在给全市经济发展带来动力的同时,也给全市的安全生产增加了任务和压力。目前,全市共有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192家,经营单位925家,运输企业27家。主要使用企业419家。近年来,镇江市把加强危化品安全监管作为安全生产工作的重中之重,创新理念,打造“八关”支点,立足预防,在落实责任、夯实基础、深化整治、强化监管上采取强有力措施,使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在工作中赢得了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市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形势保持稳定,连续多年未发生一次死亡2人以上事故,2005年以来,未发生一起危险化学品死亡事故。  相似文献   

15.
心理研究所课题组经过4年时间调查人群涉及企业员工、医疗卫生人员、教育工作者、农民、公务员等职业群体共7999人,得出一份中国人精神压力调查报告。社会转型期的"特色压力":社会环境、工作压力、个人成就的压力尤为突出有4种压力在89种压力源的大小排行中名列前茅,它们分别是对社会公德的忧虑、社会保障的担忧、社会稳定的担心以及社会分配不公的影响。在工作压力中,工作任务、劳动强度、工作责任和竞争等内容的压力感受较为明显。此外,劳动争  相似文献   

16.
危机管理的一个最大的特征就是在危机中人都处于一种高度压力状态。在危机管理中负责进行决策的人更是如此。已经有许多研究关注危机应对中的硬件问题,而对危机管理中处于压力条件下的管理者进行的研究还很少。如何对处于这种特殊条件下的管理者进行帮助和支持,进行培训和绩效管理,对提高其决策的质量,对提高整个危机管理的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职业压力是每个职场人都会面对的挑战,很多人处于传统的观念,把职业压力当成自己的意志品质问题,自己默默忍受,还有人虽然主动寻求帮助,但是没有得到符合自己职业特点的帮助,只是“隔靴搔痒”。工作压力看似个人问题,同时也破坏组织的健康,并最终导致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8.
浙江省湖州市把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列为“三个一”(一把手工程、一号工程、为民办的第一件实事)工程来抓。2003年全市净增就业岗位34974个,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09%;帮扶21000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05%,其中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9431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  相似文献   

19.
企业在安全生产工作中 ,常常使用安全奖励和安全惩罚的工作方法 ,有的人用起来得心应手 ,有的则搞的矛盾重重。这里既有一个认识问题 ,也有一个方法问题 ,既有一个思想作风问题 ,也有一个把握时机问题。笔者根据工作实践就此问题谈谈自己的认识。1、方法相悖而目的一致安全奖励是对在安全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人或单位的表彰、勉励形式 ,安全惩罚则是对在安全工作中有违章行为的人或后进单位的警告、处罚形式 ,两者都是处理企业内部安全生产关系的基本手段 ,是安全生产管理组织团体的一种内在动力。从表面上看 ,形式不同 ,方法截然相反 ,但…  相似文献   

20.
石油科研单位担负着繁重的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任务,在石油行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石油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和发展,石油勘探科技含量越来越高,石油科研单位的工作要求越来越高,工作压力也越来越大。但石油科研单位的劳动保护工作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年轻科研人员过劳伤、过劳死现象时有发生。加强石油科研单位劳动保护工作,保障科研人员和职工的身心健康,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