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0 毫秒
1.
以浙江省636个国家级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运用GIS空间分析、数理统计分析等方法,揭示浙江省传统村落的空间格局及其演化特征,并探讨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浙江省传统村落空间分布不均衡,整体呈凝聚型分布状态,分布密度总体由西南向东北方向递减。②传统村落市域分布存在明显的阶梯状差异,县域分布"冷点"与"热点"突出。③时序演化上,从唐代以前至清代,浙江省传统村落分布范围逐步由中西部向全省其他地区扩散,分布核心区逐渐由中西部向南部转移;方向演化上,传统村落的东西向分布趋势逐步减弱,南北向分布趋势逐步增强,分布重心逐步由东北向西南方向迁移。④传统村落空间格局是自然环境因素、社会经济因素以及不同区域不同层级地方政府保护政策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湖南省传统村落空间可达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算了湖南省14个市域的整体可达性和空间差异性。结果表明:1湖南省86.44%的传统村落中有分布在距行政中心100km范围内,91.98%的区域传统村落可达性在60min之内,传统村落集中布局在近距离段,整体可达性较好。2空间可达性呈现明显的交通指向性和村落指向性。3湖南省市域传统村落空间可达性差异较大,湘西和湘南两个区域可达性较差,时间成本与其他区域相差5—10min。在空间可达性研究的基础上,为有关部门开发与保护传统村落提出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3.
针对云南省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的研究较少,以往学者少有结合云南实际情况进行有效分析等问题,为更好地发掘和传承传统村落文化,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准确的参考及服务,以云南省708个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运用空间分析和计量地理学模型,如最邻近指数、变异系数、地理集中指数、不平衡指数、核密度分析、叠置分析和缓冲区分析等对云南省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云南省传统村落呈现凝聚型分布,村落分布较集中、不均衡,主要分布于“三核一带”;云南省传统村落分布受自然因素和社会人文因素的影响,主要分布于高程值1 200~2 400 m,地貌为山地地区,坡度小于10°,气温为10~20℃,降雨量为700~1 400 mm,距离河流水系1 km的地区;云南省传统村落的分布不由地区经济发展的好坏来决定的,云南特有的少数民族和茶马古道对传统村落的分布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4.
基于核密度、空间重心模型、空间错位指数和地理探测器等方法,系统分析了云贵川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和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格局,包括空间分布密度和空间错位的程度、强度与类型,并探讨了影响其空间分布的因素。结果显示:(1)非遗和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结构分别为“两核一带多点”和“北疏、南密、中空”;(2)两者的总体空间错位特征明显,各州市在空间错位的程度、强度和类型上均具有差异性;(3)非遗和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都受到地形地貌和河流水系等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在社会经济影响因素上,非遗空间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文化和经济发展,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人口和文化。  相似文献   

5.
在建立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对安徽省市域1991-2002年时段的经济活动进行了实证分析,刻画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安徽省综合实力空间分布格局的动态变化:在时间纬度上,市域差异呈逐步扩大趋势,在空间结构上表现出明显的省城中心性和沿江指向性,并指出今后这种格局还在进一步变动中,市域间的经济实力悬殊加剧的趋势将不可避免。最后提出高梯度区、中梯度区立足于制造业,准低梯度区和低梯度区立足于大农业,实施“东向”战略,尽快融入“长三角”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6.
通过构建中国高等学校科技创新能力的综合评价体系,利用ArcGIS探索性数据分析(ESDA)、空间自相关等方法,对1999年、2008年和2015年中国省域科技创新能力的时空格局进行研究,并采用GeoDa对影响因素进行探究。结果表明:(1)1999—2015年,中国省域高等学校科技创新能力整体上有大幅增长,同时东西部之间的省域高等学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差距越来越显著;(2)省域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综合水平的热点集聚区分布在东部地区,冷点集聚区分布在西部地区,中部地区是热点集聚区域和冷点集聚区的过渡地带,这种东—中—西梯度分布特征表现出东西部之间科技创新能力的巨大差异;(3)人均GDP、科学技术财政支出是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时空格局形成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以我国中部六省为研究区域,利用变异系数、基尼系数、区位商、相对发展率等方法,基于中部地区整体、省域、市域三种尺度分析了2000—2017年中部六省国内旅游和入境旅游的经济差异,并运用GM(1,1)预测模型对中部六省未来的经济差异趋势做出预测。结果显示:①中部六省国内旅游相对差异与发展水平总体呈下降趋势,入境旅游相对差异与发展水平呈现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的态势。②中部六省的国内旅游经济水平和发展速度整体较高,省会城市呈现独霸性发展特征,晋湘两省省内发展水平明显提高,空间分布呈圈层结构。中部六省入境旅游经济水平及发展速度整体较低,在皖赣两省交界存在集聚现象。国内旅游收入增长速度整体上大于旅游创汇收入的增长速度。③中部六省国内旅游发展差异在未来呈现递减趋势,而入境旅游的发展差异呈现不断递增趋势。  相似文献   

8.
科学研究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空间结构及影响因素对促进我国度假旅游产业布局、推动度假旅游高质量发展以及形成国际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以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为研究对象,运用最邻近指数、不均衡指数、核密度分析等方法对其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并采用地理探测器、叠加分析法和缓冲区分析法进一步探讨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整体分布上,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呈现“东南多西北少”的凝聚型空间分布格局;从省域尺度来看,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空间分布不均衡,集中分布在浙江、江苏、山东、四川、云南和江西等省份。(2)密度特征上,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密度分布差异较大,呈现出1个高密度核心区、1个次密度核心区以及1条倒“Y”字形核心带。(3)影响因素上,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空间分布受经济产业、社会政治、自然地理和旅游资源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其中经济产业因素和旅游资源因素的影响作用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9.
森林村庄是中国未来乡村发展建设的重要载体,“双碳”政策的提出为我国乡村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与林业转型发展提供了重要政策导向。基于ArcGIS10.8空间分析工具及数理统计方法,对2021年安徽省639个森林村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发现:(1)总体分布上,安徽省森林村庄呈现“大分散、小集聚”的分布格局,具有西多东少、北多南少的显著特征;(2)安徽省森林村庄在不同空间尺度呈现差异化的分布特征。区域尺度上,皖中地区数量最多,皖北地区次之,皖南地区数量最少,仅占总数的22.69%;市域尺度上,高密度集聚区呈现近似倾斜的“V”字型结构,南北对称的空间格局显著;县域尺度上呈分散分布;(3)整体密度上,安徽省森林村庄的空间格局形成两条近似平行的高密度集聚带,5个显著的核心区和5个次级密度核心;(4)空间关联上,安徽省森林村庄空间分布具有较强的空间自相关性,县域尺度上空间关联以正相关类型为主;(5)影响因素上,地形、水源是安徽省森林村庄形成发展的自然环境基础,人口、交通和经济等社会发展状况是森林村庄保护发展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0.
梳理了沁阳市市域大型生态要素,明确了构建市域大型海绵体的主要因素。对市域地形、水和生物敏感性因子进行了评价,并在单因子评价的基础上,综合评价了市域生态系统的总体敏感性。对沁北滞洪区的存在必要性进行了分析论证。提出了市域海绵城市自然生态空间格局,即"一屏、一区、两廊、五脉、多节点"。明确了市域层面海绵城市分区建设技术策略,为沁阳市开展城乡全覆盖的海绵城市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1.
以我国“一带一路”沿线18个省区为考察区域,运用熵值法、耦合协调分析和面板数据模型,构建科技创新与旅游经济协调发展评价体系,对两大子系统发展、综合协调发展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我国“一带一路”沿线省区科技创新与旅游经济子系统呈相对稳定或显著上升发展特征,长三角和珠三角等沿海地区发展等级较高,而西北内陆省区较低。②2006—2018年,多数省区科技创新与旅游经济综合评价水平呈稳定上升态势,且优势型省区均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③科技创新与旅游经济系统间联系不断增强并向良性协调方向发展,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是多数省区实现两系统协调发展的重点。④旅游人力资本、创新支撑环境和科技创新产出是两大系统协调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海洋强国战略背景下我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内涵的分析,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全局熵权法对2013—2019年沿海11省份指标数据进行研究。结果发现:①时间上,我国沿海省份海洋经济发展质量整体呈上升趋势,广东、上海稳定处于高水平梯度,河北、广西、海南持续处于低水平,辽宁、福建、天津略有变动。②空间上,从海洋经济平均发展质量看,长三角位列第一;但在增长率方面珠三角高于长三角,第三是环渤海海洋经济区。③影响因素上,环境保护力度、科技创新能力、对外开放规模,海洋新兴产业等有待提高和发展。最后针对我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3.
长江三角洲16城市旅游竞争力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旅游竞争力是国内外城市旅游研究的热点。选取28个旅游经济与人文指标构建城市旅游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定量评价长江三角洲16城市旅游竞争力的综合实力,在此基础上按照旅游竞争力强度将16城市划分为最强型、较强型和一般型3个层次,对不同层次的城市旅游竞争力进行分析评价,并针对不同城市旅游竞争力特点提出了相应增强城市旅游竞争力的建议。研究创新点主要表现在:构建城市旅游竞争力的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定量评价旅游竞争力;揭示16城市旅游竞争力差异化表现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目前关于碳排放的研究主要以国家和行政省(自治区、直辖市)为研究对象,围绕城市尺度家庭层面碳排放的研究相对匮乏,而家庭是社会最基本的组成单位,针对相关的碳排放特征及影响问题亟待解决.本文以2007—2016年长三角地区26个地级市数据为样本,测算城市居民家庭直接能耗碳排放量.利用K均值聚类法、空间相关性检验及空间面板建模等方法,考察城市居民家庭直接能耗碳排放量的空间演变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城市居民家庭直接碳排放量高的城市位于长三角中部偏东的位置,排放量低的城市集中在西部位置,中部地区的碳排放量增长速度普遍快于其他地区.②长三角地区城市居民家庭直接能耗碳排放的空间关联程度呈"N"字形趋势,处于高高集聚状态的区域集中在以苏州市等为核心的偏中部地区,处于低低集聚状态的区域集中在西部边缘地区.③前后5年的回归结果对比表明:户均人口数由不显著的正向影响因素转变为重要的抑制因素;户均私家车与每户拥有的城市道路面积联合效应的正向影响作用越来越强烈.研究结论可为城市在动态制定碳减排政策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通过构建知识创新能力与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评价指标体系,对长三角地区2000-2011年25个地级以上城市的知识创新能力指数及城市化与工业化进程系数进行测算,并利用协调度模型综合分析评价了知识创新能力与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协调关系.结果显示:①知识创新能力与城市化整体协调度优于其与工业化的协调度;②知识创新能力与城市化协调度逐步磨合到相对理想状态;③知识创新能力与工业化协调度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又上升的较大波动性.  相似文献   

16.
我国物流产业基本经济活动空间格局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经济基础理论,对1991~2001年间我国各省区物流产业基本经济活动部分进行了实证分析,从省际差异、东中西部差异两个方面分析了我国区域物流产业基本经济活动的省区差异:在时间维度上区域差异呈逐步扩大趋势,在空间结构上表现出较明显的沿海指向性和交通指向性,并以此分析归纳出我国物流产业基本活动的"四区(物流集聚区)一带(物流集聚带)"空间格局特征,进而得出其基本经济活动强度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物流需求程度、科技水平、区位条件、交通等基础设施、政策及历史发展作用紧密相关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长三角地区1994—2003年各个城市客运量、货运量的分析,总结出近10年来该区域城际运输联系的基本特征。长三角客运量向交通轴线集中,交通走廊经济效应日益突现,货运量多中心分布,极化效应明显。长三角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是城际运输联系增强的推进器,区内交通轴线成为重要经济增长轴,南翼浙江借助于港口优势,其经济高速发展态势直逼北翼的苏南地区。  相似文献   

18.
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资源的空间结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由上海、南京、杭州、苏州等15座旅游城市组成的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空间一体化发展区域,在我国区域旅游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资源的类型结构、强度效应、聚集效应、空间结构及其功能评价进行了系统分析与比较.  相似文献   

19.
随着徽杭高速公路的开通,打造大黄山旅游圈成了当前发展安徽省旅游的一个热点.锻造大黄山旅游圈概念,将黄山的文化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并将黄山-九华山-太平湖以及周边众多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等旅游景点由单一的观光旅游转化为复合型、立体型的旅游,提升黄山旅游的档次和品位.在提升世界双遗产黄山观光产品的基础上,着力开发世界文化遗产皖南古村落的徽州文化体验与皖南山水休闲度假产品.加强区际协调,实行"东进北拓西联"战略,以旅游产业接轨为突破口,以旅游经济一体化为先导,借助杭州、苏州和上海大都市建设平台,主动融入长江三角洲经济圈,把黄山建成著名的旅游目的地和"长三角"的后花园.  相似文献   

20.
通过采用相关年份有关城市方面的资料,从城市化水平,城市数量、体系和空间分布,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城市设施水平和城市经济效益5个方面,比较分析了我国三大地区城市发展现状,总结了我国三大地区的特征和城市发展差异,指出今后要积极缩小三大地区间的城市发展差距,推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