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基于Oracle Spatial的多元灾害信息数据库——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元异构的灾害灾情数据是各种灾害信息系统的基础和核心,科学高效的管理和应用这些数据尤为重要。介绍了基于Oracle Spatial的技术设计与构建多元灾害信息数据库的结构框架,分析了存储数据信息的种类、属性及特点,研究了数据的存储方式。在多元异构数据统一管理的基础上,初步实现了多元灾害信息的存储、查询、绘图及显示等功能。  相似文献   

2.
挖掘社交媒体发布的信息,逐渐成为了一种获取所需数据的重要途径,数据挖掘采用的一种重要方法就是机器学习。基于此,本研究以4起自然灾害事件的相关微博文本数据集为实验语料开展实验,比较基于朴素贝叶斯、随机森林和多元逻辑回归算法建立的3种模型的主题识别效果。结果表明,多元逻辑回归模型对相关微博灾情文本数据的主题识别效果相对较好,各精度评价指标值高达91%;从各主题的识别结果来看,主题类别为情感支持和提醒建议的文本被正确识别的3种评价指标值均达到了90%以上。还分析了导致模型错分主题的原因,包括内因(参数设置、数据集切分比例等)和外因(样本量、人工标注等)。将该多元逻辑回归模型应用于社交媒体灾情文本主题初步识别,可以为后续工作提供优化,进而为相关部门采取应急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运用移动设备和系统展示灾情信息,在突发性大气污染事故移动应急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大气污染事故模拟灾情,如污染浓度、伤亡概率,这些数据都以文本信息存储,很难在移动端进行可视化。Geo JSON是一种用于简单地理特征集合编码的开放格式,可为移动数据可视化提供一种解决方案。论文在对Geo JSON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基于Geo JSON的大气污染灾情表达格式,设计了基于Geo JSON的突发性大气污染模拟灾情的可视化流程和方法。最后,实现了移动端的大气污染灾情的可视化,并对可视化效率进行了测试分析。  相似文献   

4.
震后微博具有内容丰富,更新速度快等特点。研究了一种基于位置微博的地震应急灾情提取方法。介绍了位置微博的概念,论述了基于位置微博的地震灾情提取流程,包括:地震灾情位置微博抓取、处理、分析和展示等。研究了基于位置API的源位置微博抓取方法,阐述了基于粗格网与细格网的位置参数优化方法。通过构建位置微博地震灾情分类映射表,实现了位置微博灾情的归一化处理。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位置微博地震灾情分级表,将位置微博灾情内容数值化,并通过应用反距离空间差值法,实现了点集位置微博灾情向面状灾情信息的转化。最后,以云南永善地震为实例,展示了位置微博在地震灾情提取中的应用。实验结果表明,位置微博在地震灾情提取与分析中有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针对目前三峡库区防灾减灾及灾情信息评估的工作情况和所存在的问题,利用ArcGIS Server,Flex和.Net等相关技术,探索和设计了灾情评估系统的总体架构与灾情评估模块。同时,结合三峡库区的防灾减灾相关情况,实现了基于Flex与ArcGIS Server的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灾情评估系统,并对该系统的模块功能、关键技术等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讨论。通过对该系统的研究应用,灾情评估人员能够有效地对大面积范围所发生的地质灾害进行监测、分析,并提高对区域地质灾害灾后评估工作和人员调度工作的效率,可供防灾减灾与时空灾情数据库的建立参考。  相似文献   

6.
基于多源遥感影像的台风灾情动态评估——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沿海地区作为人口聚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重要的区域和战略中心,台风带来的损失往往是惨重和致命的。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台风突发强度、频度和广度的不断增长,灾后救援工作显得格外重要,亟待开展灾情信息快速获取与动态评估研究。该领域目前主要探讨的问题为:台风灾情信息的遥感数据来源;基于遥感影像的灾情评估方法;台风灾情表征指标与评估模型;台风灾害风险综合管理等。在全球变暖和快速城市化的背景下,目前应集中开展的研究为:以我国沿海地区典型台风为剖析对象,构建台风多尺度灾情表征指标体系和基于多源遥感影像的台风灾情动态评估模型;集成开发遥感-地理信息系统(RS-GIS)灾情动态评估工具集;探讨台风灾情信息共享与分布式管理机制。这不但能实现受灾地区灾情快速评估与制图,而且能为我国沿海地区台风综合灾害风险管理以及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风暴潮灾情等级识别的模糊聚类分析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鉴于风暴潮灾情等级划分和识别过程中涉及的因素较多,且具有较大的模糊性等特征,描述了基于模糊等价关系的模糊聚类的概念,及其在灾情等级科学划分和识别中的应用步骤。利用1976—2002年期间对湛江地区造成灾害的多场台风风暴潮的灾情统计资料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实用的、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自然灾害的物元分析灾情评估模型初探   总被引:32,自引:1,他引:32  
本文提出了用物元分析进行灾情评估的新方法。该方法将灾情划分为三类,计算每项评估指标对各类灾情的关联函数,采用指数超标法计算各项指标的权值,然后应用加权公式计算全部指标对各类灾情的综合关联程度,并根据评价标准对灾情作出评估。该方法应用于45个灾情个例评估结果与用灾度判别法评估结果比较表明其用于灾情评估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9.
江苏省城市防汛决策支持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刘俊  徐向阳 《灾害学》2002,17(4):11-15
在分析江苏省城市防汛问题的基础上,设计了其防汛决策支持系统;根据江苏省城市洪涝灾情特点研建和选用了适宜的数学模型,该模型可以迅速、可靠和正确地模拟城市雨情、水情、灾情的发展过程和可能后果,为城市防汛决策提供多层次的信息服务和多种支持手段。  相似文献   

10.
洪水灾害是世界上发生最频繁、危害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快速准确获取洪水受影响区域是洪水灾损评估的重要信息,可为政府制定应急救援决策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针对传统洪水评估方法存在的时效性差、工作量大和费时费力等不足,本研究以广西“西江2020年第1号洪水”灾情为案例,首先对NPP-VIIRS DNB夜光遥感数据进行统计量法辐射归一化处理;其次构建市级、县级尺度的人口评估模型进行模型适宜性和尺度适宜性分析,基于多项式最优模型反演受灾人口数量并进行对比验证;再其次基于洪水发生前后夜光亮度变化提取识别灾后受灾影响变化区域,并监测灾后恢复进程;最后构建灾情可视化管理系统,可实现灾情信息实时共享。研究结果可得反演受灾人口的准确率为79.4%,与新闻报道具有一致性,表明基于NPP-VIIRS夜光遥感数据评估洪水受影响区域及受灾人口的准确性较高,具有可行性;同时基于WebGIS将灯光密度、灾情统计、多媒体数据进行集成开发,实现灾情动态信息在线可视化展示,可为政府及公众及时掌握灾情进而有效制定应急救援措施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1.
以历史灾情资料为依据的农业自然灾害风险评估方法   总被引:61,自引:6,他引:61  
针对小区域内历史灾情资料不多的特点,引入了信息扩散的模糊数学方法,对历史灾情资料进行优化处理,提供了对农业自然灾害进行风险评估的实用方法。在“湖南省自然灾害风险监测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表明,该方法给出的结果同实际情况相当吻合。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基于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的公路水毁灾情信息提取模型,通过解决跨软件环境的开发问题,实现了基于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混合编程的公路水毁灾情信息提取系统。使用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数据形成融合数据,通过分析融合图像的光谱、几何、纹理特征,建立了公路信息提取规则,构建了面向对象的公路信息提取模型。根据水在近红外和中红外波长范围内反射率极低的特性,同时考虑不同环境背景造成的信息提取复杂性,研究了具有自适应特点的水面提取模型。通过建立组件式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应用环境之间的通信和数据共享机制,实现了模型运行的交互式用户界面,并提供叠置空间分析功能,从灾后公路边界提取结果中去除水面部分,获得公路水毁信息。实际应用表明,系统可以满足相关工作对公路水毁灾情信息提取技术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灾情快速获取是震后应急的关键,研究了一种基于GIS和GSM的震后灾情快速上报与判定方法。该方法通过建立灾情速报员网,为灾情速报提供基础。从宏观的角度,在参考地震烈度表的基础上,实现了对历史灾情的分解和描述,建立了简洁的、便于交互的灾情短信代码。阐述了灾情短信网关的构建方法,实现了灾情短信的群发与群收。通过对灾情短信的解析,论述了基于GIS的灾情范围的动态绘制与快速判断。最后,结合南京市基础地理信息,建设了南京市地震灾情速报系统,该系统在实际地震检验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震后地震灾情的快速获取是地震应急救援的关键,将多源异构灾情信息进行合理的分类与编码,对增强灾情信息的处理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分析了不同地震灾情获取方法的现状与特点,介绍了几种新兴的灾情获取方法。分析了地震灾情的分类原则与方法,研究了多源异构地震灾情信息的分类体系。阐述了灾情信息的编码方法,提出了多源异构地震灾情的编码结构与编码存储。  相似文献   

15.
从TM图像自动提取洪涝灾情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1991年夏我国江淮地区发生特大洪涝灾害,本文报道应用TM图像提取洪涝灾情信息的试验研究结果,发展了一套从TM图像数值分析入手,把TM包含的丰富光谱信息转化为洪涝灾情信息的图像应用处理技术.计算机自动输出的滁河和水阳江两流域洪涝灾情分布图和面积数据经实地验证准确可信.  相似文献   

16.
洪水灾害灾情识别的实质就是建立各个洪水灾害灾情决策指标与洪灾等级之间的非线性关系。鉴于洪灾成因机制的复杂性和发生过程的随机性,在灰色聚类的基础上引入信息熵概念,提出了具有典型指数白化权函数,并采用加权平均原则的灰色信息熵聚类。该方法有效解决了"零权重"问题,通过引用熵权所反应的数据本身的效用值来修正指标的权重系数,充分利用了样本遗留信息,并极大地保留了聚类系数的蕴涵信息。实例证明,灰色信息熵聚类的评价过程直观简单,结果合理有效,能有效扩大灰色聚类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7.
自然灾害综合灾情分级模型及应用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于庆东  沈荣芳 《灾害学》1997,12(3):12-17
根据对自然灾害灾情的调研,提出了自然灾害综合灾情分级的指标体系和单指标分级标准,然后应用灰色聚类方法建立了自然灾害综合灾情分级模型,并探讨了该模型在评估1993年中国沿海地区台风、暴雨灾害灾情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采用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目视判读方法开展震害房屋损毁协同研判,能够可靠地获取地震房屋损毁信息,以支持地震应急救援和救灾救助决策。准确度量协同研判生成的损毁评估结果中存在的冲突,是冲突检测与消减的关键步骤。针对协同研判过程中存在的语义冲突、属性冲突和几何冲突等问题,在利用空间叠置分析实现语义冲突消解的基础上,根据信息熵的原理,提出了属性冲突指数、几何冲突指数和综合冲突指数对属性和几何冲突进行可靠的定量化描述。实验分析表明,该综合冲突指数能够可靠地度量房屋损毁评估结果中存在的冲突。  相似文献   

19.
由于以往对发生的洪涝灾情没有形成统一的、客观的评价标准,而不同来源的各种数据往往大相径庭,使有关部门难以了解实际灾情。为此,提出了“警戒水域”的概念,利用TM和NOAA/AVHRR图像数据建立了我国七大江河地区洪涝灾害易发区的警戒水域遥感数据库,并用以指导洪涝灾情的监测与评估,为防洪救灾决策提供科学的、可靠的、时效性强的信息。该数据库的建立在我国的抗洪救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文章对其研究方法与其关键技术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20.
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通常表现在多个方面,为了客观、全面地评估自然灾害,需要综合考虑多种灾情因素,最终才能得到灾害的总体评估结果。综合灾情指数(SDI)是对一系列灾情评价因子进行归一化、加权求和,这样得到的定量化的灾害评估指数,能够综合反映灾情信息。阐述了具有通用性的综合灾情指数,并设计开发了综合灾情指数工具,该工具包括评价因子、设置权重、规范化灾情指数和综合灾情指数4个模块。以汶川地震为例,利用综合灾情指数工具,对地震重灾区的灾害强度进行了综合评估。通过分析评估结果,综合灾情指数的分布真实地反映了受灾的严重程度,显示出该工具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