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时下一些生产单位,在发生事故没有造成很大影响或者没有发生伤亡后,便绞尽脑汁地向上级管理人员展开"软"攻势,采用攻心的方法、妄图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最终使事故处理不了了之,这为今后的安全生产埋下了重大隐患.  相似文献   

2.
时下一些生产单位,在发生事故没有造成很大影响或者没有发生伤亡后,便绞尽脑汁地向上级管理人员展开“软”攻势,采用攻心的方法、妄图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最终使事故处理不了了之,这为今后的安全生产埋下了重大隐患。  相似文献   

3.
安全工作是生产经营单位的一项重要工作。做好安全生产预防事故工作,应着力把握"五个抓": 一要抓教育培训。安全教育培训是安全生产预防事故的思想基础。生产经营单位要抓好安全工作地位作用的教育,使广大从业人员充分认识事故发生的破坏性、突发性和做好安  相似文献   

4.
安全工作是生产经营单位的一项重要工作.做好安全生产预防事故工作,应着力把握"五个抓": 一要抓教育培训.安全教育培训是安全生产预防事故的思想基础.生产经营单位要抓好安全工作地位作用的教育,使广大从业人员充分认识事故发生的破坏性、突发性和做好安全工作的极端重要性,从而增强做好安全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  相似文献   

5.
"吃一堑,长一智",意思是说,遭受一回挫折,得到一次教训,增长一份见识.能够在"吃堑"中"长智",相对于只"吃堑"不"长智"来说,无疑是值得赞许的.在安全生产中,许多单位在生产经营常常以发生的各类事故作为教材,要求各类从业人员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观念,认真吸取教训,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确保了生产安全.但也有些地方和单位,接二连三地发生安全事故,只"吃堑"不"长智".  相似文献   

6.
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偶然性,使有些同志错误地产生事故不可捉摸思想认识.害怕安全事故使有些单位被束缚了手脚,不敢创新,不敢放手抓工作,如"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全行业退出某项生产、"禁止生产……"等等,其实都是在回避矛盾,对经济发展和长远建设是不利的.北京市烟花爆竹"禁改限"后的第一个春节,从除夕到初八,没有发生因燃放烟花爆竹酿成的火灾,也没有发生因燃放烟花爆竹致死、致伤的事故.从北京"禁改限"的实践中,我认为可以得到这样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7.
最近,笔者学习了几份电力系统内发生的各类事故通报,发现事故大都是在电力线路架设、变电设备检修等施工过程中发生的,分析原因且都是个别施工人员思想麻痹,违章作业导致的。像这类人为事故在其他行业也有发生。所以,笔者认为要想切实搞好安全生产,关键还是要从强化“现场”安全监察工作这个根本问题入手。 众所周知,目前不少单位在抓安全生产工作中,仅习惯于开开安全会议、发发安全文件、学学事故通报等面上例行工作。长此以往,既形成了单位安全管理工作上的形式主义,同时由于安全工作抓得浮而不实,也给单位安全生产留下了事故隐患。加强对“现场”的安全监察工作,就能更好地把安全工作抓到点上,落到实处。为此,笔者  相似文献   

8.
为了进一步落实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切实提高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和管理水平,有效防范生产安全事故发生,2018年北京市将开展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培训考核工作。本次培训考核工作以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决策部署,牢固树立"生命至上、安全第一"、"培训是预防事故治本之策"、"培训不到位是重大安全隐患"的理念,以有效防范生产安全事故发生为目标,加强统筹领导,完善政策措施,强化保障能力,强化中介支撑,强化监督管理,全面开展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培训考核,持续推进生产经营单位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带动生产经营单位开展全员安全生产培训,为提升全市安全生产整体水平奠定基础。为此我们采访了市安全监管局副局长(正局级)贾太保。  相似文献   

9.
<正>安全工作难管,众所皆知。主要难点有三:一是安全管理人员势单力孤,人微言轻;二是安全管理人员工作多,压力大;三是安全管理涉及人员多,阻力大,易得罪人。企业安全管理主要涉及五类人:单位领导、机关部门人员、生产技术人员、安全管理人员、操作工人。要做好安全工作,必须搞定这"五路"人马,让他们充分重视安全工作,形成齐抓共管之势。  相似文献   

10.
近日,我国连续发生了河北省沙河市"11.20"铁矿火灾事故、东方航空公司云南公司一架客机"11.21"包头失事、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区王封乡王封村红花沟煤矿井下发生瓦斯爆炸事故、陕西省铜川矿务局陈家山煤矿发生瓦斯爆炸等特大事故,使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财产蒙受巨大损失。安全防事故问题又一次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连续发生这几起重特大事故后,各级各部门对安全生产工作高度重视起来了,层层下文件提要求,许多单位都动起来了,及时组织了安全生产检查,对存在的问题制定了整改措施,但也从侧面反映了一个问题,就是有些单位平时安全管理工作存在漏洞,经不起检查,所以总是"亡羊补牢"、"闻风才动"。  相似文献   

11.
"狼来了"的故事,在我国家喻户晓.那个屡屡高呼"狼来了"、以撒谎为乐趣的顽童,最终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了代价.在生产安全中,我们常常也用来比喻不重视安全生产容易发生事故,存在"狼来了"的危险.全球每年因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就造成120万人死亡、2.5亿人受伤;我国2003年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96万起,造成136340人死亡.我们常常以发生的各类事故作为教材,要求各类从业人员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观念,认真吸取教训,防范"狼来了".  相似文献   

12.
违章操作,现在的确已经成了分析安全事故"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主要原因了。甲企业未对新员工进行安全培训就 安排上岗,致使氯气泄漏时员工不知所措,造成多人中毒,最终的原因分析是"违章操作";乙集团公司员工从脱焊的 旋梯上掉下来摔死,也将责任算在"违章操作"上;还有导致200多人死亡的开县井喷事故,原因还是工作人员"违章 操作"……在很多故事中,我们不排除有违章操作的行为。但我们的各级管理人员是否想到,在设备老化、没有安全保 障的情况下,工作人员如何操作才不违章呢?在员工未经培训,连起码的生产操作常识都不懂的情况下,如何应对突发 事故呢?没有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发生了事故又怎么算是违章操作呢?  相似文献   

13.
王海燕  肖波  周军 《安全》2006,27(4):44-45
近两年来,频繁发生的"12·23重庆井喷"、"4·15重庆天原化工厂氯气泄漏"、"吉化11·13苯泄露事件"等等安全事故,让人触目惊心.从这些事故原因中,我们不难看到钻井作业卸掉"防喷阀"、危险化学品车辆押运员"逃逸"、化工厂职工现场"处置不当"等不安全状态(侥幸心理和麻痹大意思想)是导致这些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我们安全管理人员在分析以上事故原因,吸取惨痛教训的同时,不能忽视事故发生的规律,并且应注重"安全管理三大定律"对基层安全管理和安全培训教育工作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来,全国安全生产形势继续保持稳定好转,事故总量、死亡人数、重特大事故持续下降。但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事故总量仍然较大,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接二连三发生。从政府到企业,从专家学者到安全管理人员,都在探索研究,寻找好的方法促进安全生产工作,尤其是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一花独放不是春",来自新疆塔里木油田的安全生产独立研  相似文献   

15.
据<城市晚报>报道:"工人不戴安全帽作业,即使没有发生事故,也按发生事故追究责任."这就是大唐珲春电厂抓安全生产过程中创新的一个"颠覆性"举措.  相似文献   

16.
目前,自治区安全生产委员会通报梧州市"7·23"特大道路交通事故,要求各地、各部门、各单位认真吸取事故教训,举一反三,加大监督检查力度,落实好安全管理责任和各项安全保障措施,严防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正做安全要"自己管住自己"。要搞好安全,真正做到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除了严格按照各项安全操作规程规定作业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自己管住自己"。事故往往就在工作走神、思想溜号、违章操作的情况下找上门来。出了事故,单位受损不说,自己轻则受皮肉之苦,重则缺胳膊少腿,甚至连生命都没有了,家人还要承  相似文献   

18.
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工矿企业的因工伤亡事故有90%左右发生在班组.笔者统计分析某钢铁集团公司1990~1998年所发生的轻伤事故发现,有94.3%的事故发生在班组中,绝大多数是从事岗位作业时发生的事故.班组安全工作的好坏体现了一个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因此,要完成企业的安全生产目标,真正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应把预防班组事故作为安全管理的重点.  相似文献   

19.
正当前,国家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可谓不高,每个企业的管理人员都想做好安全,不想发生事故,那为什么还经常发生事故,且重特大事故时有发生呢?笔者认为,当前许多企业的管理人员没有认识到安全的本质,没有用系统思维开展安全管理,试图靠数量有限的安全专职人员利用简单的安全手段预防事故,这就很难避免重大事故。安全管理的本质是什么?如何通过系统思维以预防事故呢?本文将就此做出探讨。  相似文献   

20.
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措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建筑施工中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在全部事故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仅次于矿山。《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十九条、第二十条对建筑施工单位的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及单位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任职等都做了较明确的规定,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科学化、系统化和法制化提供了依据。笔者就十几年的安全工作实践,介绍几点建筑安全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