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周美琴  宁松  聂文东  赵智国  史培军 《灾害学》2012,(4):103-106,113
基于566户调研数据,对湖南省开展的政策性种植业保险做了深入分析,以期对农业保险的开展和相关政策实施提供有益的参考。调查结果显示:水稻和棉花保险保障程度有限,低于基本物化成本;对相关政策的不理解以及担心得不到赔偿是限制农户购买农业保险的主要原因;农户愿意支付的水稻与棉花的保险费率平均在2.6%~3.0%。建议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生产设防水平;结合农民需求和支付意愿,设计合理丰富的保险产品;增加农民收入,加强保险知识教育;加大农业保险宣传,保证基层政府和保险公司良好的公信度。  相似文献   

2.
试论法定洪水保险的保障标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证了推行强制性洪水保险的目的,认为把财产(包括农作物)作为强制洪水保险的保障标的符合我国国情。洪水保险是专门承担洪水风险的一种保险。分析洪水的成因和洪水所危及的对象,除保证保险外,洪水保险在财产保险、责任保险、人身保险中都有一定的内容。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保险机制得以深入救灾领域的社会环境氛围,进而从政策和法规的角度阐述了科学震灾保险的运行保障问题。  相似文献   

4.
农户对农业保险需求的实证分析——以江苏省涟水县为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江苏省涟水县农业保险的调查数据为例,论述了该县实施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现状,并运用Logit模型探索了影响农户参加农业保险的各个因素.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农户参加农业保险的意愿主要受其对农业保险的认知情况、政府补贴水平以及农户的投保满意度三个方面因素的影响.同时也证明了地方政府实施的"联办共保"的补贴性保险模式极大的促进了农户参与农业保险的积极性.最后提出了进一步推进农业保险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气象指数保险作为最有前景的农业保险创新工具,在保障农产品收入、稳定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运行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该文提出了综合气象指数模型来设计棉花保险产品,通过主成分分析法结合熵权法构建综合气象指数,综合考量降水、气温、日照等气象指标对棉花生产的影响。相比单一气象指数模型,综合气象指数模型能够整合多种气象条件信息,提高农业气象灾害保险模型的精度。基于该模型,以1999—2016年北京市棉花作物为例进行保险设计,在综合气象指数模型框架下计算出该地区不同灾害等级下的棉花气象灾害指数保险的纯保险费率。  相似文献   

6.
分别介绍了美国、日本、法国、俄罗斯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农业保险发展模式,剖析了这些国家农业保险模式的特点,并将农业保险与其特定的经济环境和社会背景相联系,为政府扶持农业保险发展提供政策支持。这些对探讨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震灾保险的一种实用技术途径及其实施保障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提出一种独特的实用型震灾保险模式,通过烈度当量折合费率(CRPIE)的实时判定及延时承保机制(DIAM)的有效运行,对投保与灾后理赔进行科学、客观的动态调制,促成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有机结合,从而可能使震灾保险所面临的一些难题得以解决,文中还从软科学的角度提出了对上述震灾保险新机制的实施保障。  相似文献   

8.
政府应急物资保障能力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做好政府应急资源保障能力评估对于提高应急物资储备质量、保障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过程中的物资供给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应急物资需求的基础上,提出了多元性的政府应急物资保障能力评估目标;指出需要评估的应急物资主要是政府部门以实物和合同方式储备的应急物资;界定了应急物资的保障时间;以应急物资的储备特征为基础,建立了应急物资保障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基于集对分析法的应急物资保障能力评价模型,并举例说明该模型的可行性;最后为进一步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我国农业自然灾害与农业政策性保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荣茂  邱敏 《灾害学》2007,22(3):109-113,138
在详细分析了我国当前主要农业自然灾害情况的基础上,探讨了通过建立农业政策性保险来应对自然灾害风险的必要性以及我国农业保险目前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加快农业保险立法、提高保险意识、加强保险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我国是农业灾害频发的国家,农业灾害造成的损失相当严重。农业保险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三大支柱之一,对于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在农业风险特点和农业保险模式选择依据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业保险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1.
气象指数灾害保险是目前全球范围内广泛研究的一种风险转移工具,它可以克服传统的自然灾害保险的局限性,在农业保险领域应用前景广阔。以福建省连江县为例,依据连江县台风灾害及台风活动特征,将能够对连江县造成一定损失的台风分成分别以大风、大雨和大风雨为主导的3类。结合连江站相关气象数据及概率分布建立了广义的台风灾害气象指数,最后构建了保险赔付路线图,以供有关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12.
以“居民地震保险信任度调查问卷”为依据,构建Logit模型,研究机构信任度对居民地震保险购买需求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地震部门信任度的平均水平略高于保险机构信任度;地震部门信任度和保险机构信任度对地震保险需求均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地震部门提供地震保险宣传服务,会对地震保险需求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最后根据保险机构和地震部门两个方面,提出了提升居民对地震保险实际需求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何霖 《灾害学》2020,(4):135-140
洪水保险是行之有效的灾害风险转移手段。通过数据采集与实地调研,分析四川省洪涝灾情与我国洪水保险实践,探讨四川省开展洪水保险试点的必要性,并对川东达州、巴中、广安三市洪水灾害频次与损失进行分析研究,建议在达州市先行开展洪水巨灾保险试点。从试点目标、基本原则、保险模式、风险范围、保险标的、保险金额、保险费率、保费补贴、保险给付、风险分担、洪水保险基金以及制度保障等方面设计洪水保险试点方案。  相似文献   

14.
农民对农业自然灾害和农业保险认知情况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刘荣茂  冯荣伟 《灾害学》2006,21(1):117-120
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如何保护农民的农业财产,免除农民的后顾之忧。促使农民高效地进行农业生产,是统筹城乡发展、建立和谐社会的重要课题。本文在对江苏十个地区农民参加农业保险意愿情况的调查基础上,分析了农民投保农业保险的制约因素。提出了实施和推广农业保险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20多年来,我国的农业保险业有了长足的进步。在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全国部分地区也发展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保险。就我国农业保险的现状及现行模式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电子垃圾灾害防治的系统性分析与保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了我国电子垃圾灾害的严重性及其防治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论证了电子垃圾灾害防治是一个系统性问题,即需要以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为理念,贯彻循环经济原则,需要先进技术和科学管理体系的支撑,并需要相关方面的保障.论证了如何从行政、经济、科教、法律方面,保障电子垃圾灾害防治对策的实施.  相似文献   

17.
把志平 《灾害学》1993,8(1):95-96
本文就防灾防损与保险的关系进行论证,并阐述了防灾防损是同保险保障措施相辅相成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保险担负的一种社会功能;保险经营管理还必需做好防灾防损工作,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18.
天气指数型保险是一种创新型保险,肉羊天气指数型保险以牲畜草料为保险标的,为牧民提供因旱灾、雪灾所造成的肉羊饲养成本增长及因天气灾害致损的保险保障和风险对冲,即每当天气达到气象灾害标准时统一按投保合同中数量进行赔付。同时,天气指数型保险的实施也大大降低了保险公司查勘定损的成本和被保险人道德风险的危害。2019年,肉羊天气指数型保险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开展试点工作,基于对锡林郭勒盟西乌珠穆沁旗养殖农户投保情况的调研结果,简要分析了本次天气指数型保险试点的经验和影响因素,并依据保险政策等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和发展建议,为本地区进一步推广天气指数型保险,改善抗风险能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以来,我国地震保险制度从一无所有到初步探索再到基本成型,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作为一种新兴的灾害险,地震保险不仅能够为地震赔偿积累资金,还可以增强人民的防灾意识、政府的防预能力和安全保障水平,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本文围绕地震保险的制度设计和投保应用,采用横向比较(国内与国外)和纵向比较(按时间顺序)的综合分析方法,梳理了我国和其他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地震保险的历史沿革和发展现状,总结国内外地震保险发展的经验,进而提出了改善当前我国地震保险发展缓慢、投保率低的可行性建议。文章还以风电领域的应用为背景,开展了风电塔的易损性分析。  相似文献   

20.
中国巨灾保险赔款占直接经济损失的比率比国际平均水平低的多,2008年初南方雨雪冰冻灾害和"5.12"汶川地震两次巨灾过后,国家加紧推进巨灾保险体系的建立。其中,巨灾保险费率厘定是基础。基于自然灾害系统理论,构建了以危险性曲线和脆弱性曲线为核心的巨灾风险保险费率厘定方法体系,改进了以往农业保险仅从致灾因子角度厘定费率的片面性。最后,借鉴美国洪水保险、日本地震保险以灾种为对象(而非承灾体种类为对象)构建巨灾保险体系的优势,以雪灾保险为例,厘定了内蒙古12盟市雪灾保险费率。结果显示,位于中部地区的锡林郭勒盟雪灾保险费率最高,为3.10%;位于西部地区的阿拉善盟、乌海市雪灾保险费率最低,为1.0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