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快速聚类方法分析常州市区PM2.5的统计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振  余益军  徐圃青  李艳萍  夏京  殷磊 《环境科学》2016,37(10):3723-3729
运用统计方法研究常州市区2013~2014年6个国控点六项基本污染物(SO_2、NO_2、CO、O_3、PM_(2.5)和PM_(10))月平均浓度变化,结果表明,除O_3外,其它五项污染物月平均浓度夏季较低冬季较高.颗粒物与风速之间的关系为PM_(2.5)浓度随风速的升高一直降低,PM_(10)随风速的升高浓度先降低后升高.采用快速聚类分析(k-means)并运用SWV和DIV指数对六项基本污染物进行分类,得到4个样本分类.与依据颗粒物化学成分或粒径谱对PM进行源解析方法不同,本研究更多是从PM_(2.5)与其它污染物相关关系以及污染程度等角度按照欧式距离进行分类.不同类中PM_(2.5)来源明显不同,类1中PM_(2.5)与化石燃料燃烧排放密切相关,类2与O_3密切相关,类3与城市不完全燃烧排放、区域灰霾污染密切相关,类4可以归类于城市"背景"类.快速聚类分析结果也表明常州市区PM_(2.5)有着复杂的来源.  相似文献   

2.
针对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出水中有机污染物、氮、磷等超标问题,采用"水平潜流+表面流"复合人工湿地工艺,对污水处理厂尾水进行深度净化。运行结果表明:湿地系统净化效果良好,运行稳定,对SS、COD、BOD5、TN、NO-3-N、NH3-N和TP平均去除率分别为58.3%、35.7%、47.4%、52.8%、65.4%、52.6%和53.6%,出水水质指标(除SS外)达到GB 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该工程具有显著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3.
外循环厌氧技术处理啤酒废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外循环(EC)厌氧-接触氧化"工艺对原啤酒废水工艺进行技术改造。运行结果表明,COD、BOD、SS的去除率分别为97.8%、99.3%、98.9%,出水水质达到《啤酒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9821-2005)要求,并且系统运行稳定,耐冲击负荷能力强。  相似文献   

4.
采用重力分离、二氧化氯氧化、化学沉淀+过滤方法分别对某镀铜车间的含油、含氰、含铜废水进行分类处理,在pH=9的条件下,采用二氧化氯作为氧化剂将CN-氧化为N2;金属铜离子在碱性条件下与氢氧根产生难溶的氢氧化铜,经沉淀过滤后出水,主要污染物去除率达到98.2%,处理后水质达到《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1900-2008)和《黄河流域(陕西段)污水综合排放标准》(DB61/224-2011)相关排放要求.  相似文献   

5.
利用额尔齐斯河2010年监测数据进行水质评价。用模糊综合评级法对水质状况进行评价,判断水质级别;用主成分分析法判断主要污染物类型,确定各污染物的主要贡献率。并将两种方法的评价结果与单项指标评价结果相比较,结果表明:在水质评价中水质级别判断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水质主要污染物判断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用两种评价方法结合起来对水环境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较准确。  相似文献   

6.
水质基准鱼类受试生物筛选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敏感受试生物的筛选是水质基准研究的关键环节,鱼类是水质基准重要的保护对象,各国在水质基准制定中都要求利用鱼类毒性数据. 依据地理分布及毒性数据丰度,筛选出我国以鲤科鱼类为主的17种本土代表性鱼类. 参照美国水质基准数据筛选原则,从ECOTOX等数据库中搜集相关毒性数据,筛选出对本土代表性鱼类毒性最大的污染物,主要包括重金属、氯酚类、分子氨及农药等,并分析污染物的物种敏感度分布,依据累积概率对鱼类的物种敏感性(累积概率<15%)进行分类. 结果表明:有10种本土代表性鱼类对污染物敏感,包括鲤科的鲤鱼(其对氰戊菊酯、福美双敏感,对二者的累积概率分别为12.50%、14.29%,下同)、草鱼(三唑磷,9.09%)、鲢鱼(甲氰菊酯,12.50%)、鳙鱼(镉,7.14%;敌敌畏,13.63%)和鲫鱼(无机汞,11.76%),以及非鲤科的泥鳅(敌敌畏,9.09%)、黄颡鱼(敌敌畏,4.55%;氧化乐果,14.29%)、黄鳝(氯氰菊酯,8.33%)、鲻鱼(硫丹,8.33%;氰戊菊酯,6.25%)和鳜鱼(分子氨,9.09%). 上述物种可作为相应污染物水质基准研究的本土敏感受试鱼类.   相似文献   

7.
自动化电镀废水综合处理与回用工程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伟志 《环境工程》2013,31(1):15-18,72
通过分析工程概况与工艺要求,采用物理法、化学法、物化法、生物法等对某线路板厂不同的电镀废水进行分类综合处理,并运用反渗透RO膜系统作为主要的控制装置实现废水回用处理。系统基于"4C"技术完成自动监控与管理。实际运行表明,出水水质达广东省地方标准(DB 44/26—2001)《水污染物排放限值》中的二级标准,处理后60%废水重新回用于生产及绿化。  相似文献   

8.
了解广佛交界河涌水质情况,探讨河涌水体环境单元聚类分析方法。方法:2015年10月-2016年9月对广佛交界两条主要河涌的8个断面水体污染情况进行监测,并分别用欧氏、闵科夫斯基和切比雪夫三种常用距离来定义样品间的距离,然后分别对样品进行聚类分析,对其水体环境质量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西航道大方水闸(U2)、芦苞涌入西南涌竹基尾水闸(U7)与西南涌广和大桥(U8)河涌断面水体污染程度较轻,水质较好;鲁岗涌猛冲水闸(U5)与湾头涌木棉树(U6)河涌断面水体污染程度次之,水质次之;而水口水道入广州珠江白沙水闸(U1)、广州珠江入水口水道沙场(U3)与珠江广州精神病院(U4)河涌断面水体污染程度较重,其水质相对较差。聚类分析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合。结论:欧氏距离和闵科夫斯基距离为水体样品间距离的聚类分析法是水体环境单元分类的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城市面源污染是受纳水体水质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屋面和路面的污染物累积与冲刷规律差异较大,有效提取该地物信息是开展城市面源污染评估与管理的基础。研究采用基于像元分类法与面向对象法相结合的遥感提取方法,对深圳市高分辨率影像3种典型建筑物密度区域的屋面和路面进行提取试验,同时与目视解译、支持向量机、面向对象法的提取结果对比;基于湿式采样法对典型的屋面和路面样点进行污染物的单位面积累积量采样,结合遥感提取地物信息估算地表污染物累积量。研究表明:(1)该方法提高了屋面和路面提取的目视效果和分类精度,且各研究区域的分类总精度分别为83.82%、93.02%、88.31%;(2)屋面上COD的单位面积累积量为97.32 mg/m~2,而3种建筑物密度区域的路面上COD单位面积累积量分别为196.02、104.50、50.65 mg/m~2;(3)屋面上COD累积总量分别占各研究区不透水地表的30.05%、34.09%、71.74%,路面上COD累积总量分别占各研究区不透水地表的69.95%、65.91%、28.26%。  相似文献   

10.
滇池草海水质变化趋势和特征污染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滇池草海2002—2011年的年均值水质监测数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和《滇池水环境质量地方评价规定》,运用综合水质指数法(WQI)计算得到综合水质指数,结合滇池治理工程,对草海10年来水质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第一类重金属指标水质评价优良,2004—2007年,草海的第一类项目水质呈现下降趋势,2007年达到10年来最差情况。第二类分类指数为72~92,评价为严重污染,不安全级别。2009年水质最差,第二类污染物指数成为WQI的贡献值,是草海的主要污染物。第三类分类指数为3~32,水质优良,水质安全程度为安全级。2滇池水质波动的主要因素是富营养类污染物,特征污染物是总磷和总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