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1 毫秒
1.
黄葳  胡元超  任艳  崔胜辉  高兵 《环境科学学报》2015,35(12):4102-4111
食物消费相关的农业生产阶段的碳排放研究,对于探讨气候变化背景下可持续消费模式的选择和低碳农业技术与管理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以宁波市为例,采用生命周期分析与环境投入产出相结合的综合分析框架,对其2012年居民所消费食物在农业生产阶段的直接和间接碳排放进行研究,分析不同食物及不同排放源的排放特征.结果表明,粮食、猪肉、水产品和牛肉对食物消费碳排放总量的贡献最大,分别占28%、25%、10%和9%;粮食、蔬菜和蛋类单位热量和单位蛋白质的碳排放均较小,禽、蛋、水产、鲜奶单位蛋白质的碳排放低于牛羊猪肉;由农业投入品生产所带来的间接碳排放占总量的49%;化肥是多数植物性食物碳排放最大的贡献源,占植物性食物排放总量的33%;饲料是大多动物性食物碳排放的最大来源,占动物性食物排放总量的56%.为促进食物消费和农业生产的碳减排,一方面建议适当增加蛋类、水产品、禽类和鲜奶的消费比重,减少猪牛羊肉的消费比重;另一方面应着重提高农业投入品供应链的能效,推广优化施肥技术与管理,以及提升饲料品质.  相似文献   

2.
人类从应对气候变化走向低碳经济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从能源存量与增量的客观现实和人类开发利用能源的客观规律角度,论述人类走向低碳经济的必然性;分析发展中国家面临低碳经济路径突破困境,以及发达国家拥有低碳经济的诸多优势;考察中国高碳能源结构和高碳排放强度,从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目标出发,中国对低碳经济应持开放积极立场,采取有效措施推进低碳经济。  相似文献   

3.
江镕 《环境》2008,(12)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人类为数众多的食物都是自土地中生长,即使是人类摄取的动物性食物,也有很多是以从土壤中生长出的作物作为食物的,所以不夸张地说,“食以土为本”。  相似文献   

4.
基于村庄尺度探索碳排放约束下的农业生产效率,对于差别化的低碳农业生产模式的选择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基于河南省65个村庄的调查数据,对不同样点的农业碳排放进行了核算,并采用Super-SBM模型分析了碳排放约束下的农业生产效率的差异。结果表明:河南省农业碳排放强度呈现“南北高,中间低”的空间分布格局,这主要受种植结构、农业生产条件、人类各项投入等因素的影响;碳排放约束下的河南省农业生产效率具有较大的空间差异,根据农业生产效率和碳排放强度的关系,可将样点村庄分为低碳高效村、高碳低效村、高碳高效村和低碳低效村四种类型。其中高碳低效村和低碳低效村的比例较大。建议未来应加强农业规模化经营、减少能源和物资投入、完善农业基础设施、推广节水节能新技术,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同时推动农业低碳发展。  相似文献   

5.
基于村庄尺度探索碳排放约束下的农业生产效率,对于差别化的低碳农业生产模式的选择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基于河南省65个村庄的调查数据,对不同样点的农业碳排放进行了核算,并采用Super-SBM模型分析了碳排放约束下的农业生产效率的差异。结果表明:河南省农业碳排放强度呈现"南北高,中间低"的空间分布格局,这主要受种植结构、农业生产条件、人类各项投入等因素的影响;碳排放约束下的河南省农业生产效率具有较大的空间差异,根据农业生产效率和碳排放强度的关系,可将样点村庄分为低碳高效村、高碳低效村、高碳高效村和低碳低效村四种类型。其中高碳低效村和低碳低效村的比例较大。建议未来应加强农业规模化经营、减少能源和物资投入、完善农业基础设施、推广节水节能新技术,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同时推动农业低碳发展。  相似文献   

6.
城市酒店业的碳排放核算及低碳指标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中国的快速城市化和服务业的发展,旅游业逐渐成为主要的温室气体排放者之一,酒店面临节能减排的压力并缺乏相关的评价标准.本文建立了生命周期的酒店业碳排放核算框架和低碳指标,并以宁波市为案例城市,对其3种类型的酒店进行碳排放核算和低碳指标的分析.结果表明,能源消费是酒店业最大的碳排放源,占93.5%~94.1%;各类酒店的碳排放量在2013—2015年间有约8.2%~9.2%的减少;从低碳指标看,五星级酒店的单位建筑面积的碳排放最小,单位出租间天数和单位旅客的碳排放最大,而四星级酒店的单位营业额碳排放最小.优化区域电力碳排放水平和酒店的软硬件设施是减少酒店碳排放的有效措施,碳标签是有效的酒店业低碳管理的政策工具.  相似文献   

7.
《环境科学与技术》2021,44(1):228-236
为评估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该文测算了2008-2017年能源消费碳排放量和碳排放强度,采用Tapio理论判定经济增长与碳排放的脱钩状态,分析低碳经济的时空演变特征及省际间、产业间的差异性;应用LMDI模型分解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分析驱动因子的贡献率,提出节能减排及低碳发展的对策。结果表明:2008-2017年碳排放量增加到25.28亿t,增长26.65%,呈小幅度波动状态;碳强度逐年下降,由750 kg/万元(以C计)降至480 kg/万元,达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开发区指标;2015、2016年为强脱钩的理想状态。产业间低碳发展差异性较大,其中工业碳排放占82.82%,碳强度为740 kg/万元;批发、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碳排放仅占0.94%,碳强度为20 kg/万元。华东、华南地区碳排放分别为最高和最低,山东、海南省分别为最高和最低;西北、华南地区碳强度分别为最高和最低,宁夏区、北京市分别为最高和最低;经济发展水平对省际间的脱钩状态影响较大,需要制定促进西部地区低碳发展的政策。经济增长和能源强度分别是促进和抑制碳排放的最大驱动因子;采取改善能源结构、提高利用效率、发展低碳产业、提倡低碳生活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色技术创新和建立碳排放权市场交易机制是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主要措施。前者的实施主体是企业,后者的实施主体是政府。文章分析了在市场和垄断两种情况下的碳排放交易机制与绿色技术创新结合的结果的变化。分析认为,在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时,绿色技术创新可以替代碳排放权;在存在垄断的情况下,绿色技术创新对碳排放权具有补充作用;碳排放交易制度与绿色技术创新结合起来是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必然选择;现阶段,碳排放权的分配应以免费分配为主,有偿分配为辅。  相似文献   

9.
探讨区域能源消费碳排放的长期变化趋势对碳减排政策的制定和减排目标的实现有重要意义。该文以吉林省为例,研究基于STIRPAT模型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分析其历史变化特征,分别设定节能情景和节能-低碳情景预测吉林省未来的碳排放走势。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增长是影响碳排放的主要因素,碳排放强度的下降是抑制碳排放的主要因素;随着时间的推移,碳排放先后经历碳排放增长期、高峰期和回落期,整体呈倒"U"型趋势;相较节能情景,节能-低碳情景碳排放增长趋势放缓且各年份碳排放水平更低。  相似文献   

10.
蒋宏奇 《环境》2023,(12):17-18
<正>气候变化是全人类的共同挑战,应对气候变化事关人类永续发展,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广东作为中国第一经济大省,立足经济发展新常态,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不断探索低碳发展体制机制,充分发挥绿色低碳引领生态文明建设和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作用,以约占全国6.7%的能源消费和5%的碳排放,  相似文献   

11.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低碳经济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模式。为了对低碳经济进行深入研究,把握中国低碳经济研究文献现状是很有必要的,但运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低碳经济进行定量方面的研究也是相当的必要。本文在对近十年中国煤炭碳排放量计算的基础上,运用移动平均法、滑动平滑法和回归分析法三种方法对未来十年中国煤炭碳排放量进行预测。预测结果表明:与近十年中国煤炭碳排放量相比,未来十年中国煤炭碳排放年均增长率虽有降低,但碳排放增长总量却呈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周政  李怀波  王燕  王硕  李激 《中国环境科学》2022,42(11):5088-5099
为探明低碳氮比进水条件下AAO污水处理厂的碳排放特征,提出可行的低碳运行策略,基于排放因子法对7座低碳氮比进水AAO污水处理厂(分为AAO组和AAO-MBR组)运行1a产生的碳排放进行核算与评价,对具有显著低碳表现的污水处理厂开展全流程分析剖析其碳减排途径。结果表明,电耗和N2O排放是主要碳排放来源,分别贡献49.43%和25.75%的碳排放。AAO-MBR组以间接碳排放为主,电耗碳排放占至约60%,而AAO组生物作用导致的直接碳排放占主导。AAO组平均吨水比碳排放显著低于AAO-MBR组(0.47和0.79kgCO2eq/m3),更具低碳运行潜力。7座污水处理厂中,WWTP7各项比碳排放评价指标均为最低,意味着其最具低碳运行能力。充分利用进水碳源,多路径协同脱氮除磷同时精准控制溶解氧浓度避免过曝气是其大幅削减能耗和物耗,实现碳减排的关键路径。  相似文献   

13.
低碳理论是建立在自然规律基础上的经济理论。它依据基本的地球物质循环(尤其是碳循环)和碳平衡的原理,计算各种公共工程和商业活动的碳排放及碳预算收支,同时,通过衍生产品市场机制和“京都机制”使得碳排放权得以自由交易。简言之,低碳经济指的是在发展中排放最少的温室气体,同时获得整个社会最大的产出。人类从根源上重新审视各种经济社会活动,有利于从机制和制度层面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从而使低碳经济理论和模式成为解决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中国提出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战略目标,提高碳排放效率,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运用包含非期望产出的Super-SBM模型,测度了2003—2018年中国68个低碳试点城市的碳排放效率并分析其时空演变特征,运用面板回归模型分析城市碳排放效率的影响因素,得出以下结论:(1)低碳试点城市碳排放效率在时间上整体呈上升趋势,效率值从0.169上升至0.423,年均增长率为6.31%,仍有一定的提升空间。(2)低碳试点城市碳排放效率的区域差异呈先缩小后逐渐扩大趋势,空间上呈现“东中西”递减分布格局;从城市等级规模来看呈现“超大城市>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特征。(3)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城镇化水平、绿色技术创新与试点城市碳排放效率呈显著正相关,外资强度与碳排放效率呈显著负相关,各影响因素对三大地区和不同规模城市的作用程度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从创新投入、产业结构和区域差异化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对促进城市绿色低碳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国际碳排放标准于中国企业之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碳减排是人类共同的话题,为此服务的国际碳排放核算标准的发展更是日新月异。作为中国碳减排的主力军,中国企业当认清形势,采取措施,在规避自身风险的同时,为国家碳减排目标的实现作出贡献。促进低碳发展离不开温室气体排放管理的制度创新和政策发展,其中碳排放核算标准被认为是构建和完善温室气体排放管理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过去的几年中,碳排放核算标准在  相似文献   

16.
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是山西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从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碳排放强度、以及山西省在全国的碳排放水平等方面分析了山西省的碳排放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山西省的低碳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7.
马文婷 《环境保护》2023,(22):76-77
<正>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日益严峻,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低碳经济的发展。我国在经济发展中努力进行制度创新、产业转型和技术革新,尽可能减少碳排放,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我国成立了碳排放权交易所、节能减排交易中心,在碳排放权交易中进行低碳经济的探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健全现代环境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日益明显,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和人类发展面临的共同挑战,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方兴未艾。我国作为一个能耗大国,从某种意义上说,发展低碳经济,努力建立起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能源产业体系,  相似文献   

19.
所谓“远亲食物”,是指在空间和生物学关系上距离人类相对较远的食物。例如,鱼虾蟹与牛羊猪相比,鱼虾蟹当然离人类远些;植物类食物又远于动物类食物;野生食物远于人工种植的食物;海洋中的食物远于陆地上的食物。真菌类的香菇与人类生物学上的关系较远,是对人体健康最有益的食物之一,含蛋白质、多种氨基酸、矿物质和维生素,对增强人体健康有明显功效。且香菇内含有一种“B-葡萄糖草酸”,能增强人体的抗癌功能,对防治癌症有良好的效果。生长在我国北方高寒干旱地区的沙棘,是一种野生珍贵植物,沙棘果实中含有200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尤其是维生素…  相似文献   

20.
氮和食物生产:人类饮食中的蛋白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工业化前的各类农业中,氮是最普通的作物产量限制性营养元素,但氨的Haber-Bosch合成法最终突破了这种限制.人类对氮肥不断增强的依赖性是对生物圈氮循环最大程度的干扰,其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在富裕的国家,通常它有助于生产出过剩的食物,特别是动物性食物,并且增加农产品出口量;但是,在人口最稠密的国家,氮肥的使用使至少1/3的人的饮食介于营养失调和营养丰富之间.我们对人类氮(蛋白质)需求的理解经历了许多次修正,尽管仍有一些不确定之处,但是有一点是清楚的,在富有的国家,蛋白质的平均摄入量过多,而对于数亿的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人来说,摄入量又不足.将需要更多的饮食蛋白质以消除这些差别.通过合理的耕作方式,以及通过更高效率的饲料转化和主要饮食结构的逐渐改变,未来全球性氮肥使用量可以减少.最终,在不输入大量氯的情况下,使日益增长的世界人口获得丰富的营养物质将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