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责任关怀”的理念由加拿大干1985年率先提出,其宗旨是化工企业自愿承诺,不断改善健康、安全和环保状况。企业通过不断改善作业环境和劳动条件,确保员工的安全与健康;认可并积极响应、倡导“责任关怀”这一理念,从而提出了“零事故”和“零排放”的口号,使“责任关怀”理念成为人人关心、人人遵守的道德准则。随后,这一理念于1988年被美国化学品制造协会正式采纳并推广。  相似文献   

2.
珍爱生命     
“高高兴兴上班来,安安全全回家去。”这几乎是每一个工地都有的安全口号,然而,却有几人真正的把安全意识放在心中了?安全生产,不仅仅是一个口号啊!  相似文献   

3.
劳动最光荣     
近几年,媒体经常报道,哪里哪里又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标准了,对最低工资标准不断地进行提高,新的标准也在不断地更迭。我觉得,这是对普通劳动者价值最现实的尊重。由此我联想到劳动光荣这个话题。雷锋说:“世界上最光荣的事是劳动。世界上最体面的人是劳动者”。这句“劳动光荣”的口号曾影响着很多很多人,也曾一度形成人人爱劳动的风尚。  相似文献   

4.
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提出安全生产方针,这是保证生产建设事业顺利发展的重要措施,也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安全生产方针要求生产在安全条件下进行,生产必须安全。为了实现这一要求,就必须牢固地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没有这个正确的指导思想,安全生产方针就不能贯彻落实。 我国在五十年代就曾提出过安全第一的口号。当时有人对这个口号提出了异议:“安全第一,生产第几?”这么一来,安全第一便不再提了。除在有些行业,如煤炭、电力、航空、交通等有时提到这个口号以外,多数场合是禁用的。由于安全第一的指导思想不明确,当然也就不利于…  相似文献   

5.
《劳动法》第82条规定,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当事人应当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60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提出申请。对“劳动争议发生之日”,原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劳部发[1995]309号)第85条的解释是“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劳动争议发生之日”与“权利被侵害之日”在字义的理解上是不同的(参见拙作《关于劳动争议申诉时效的几个问题讨论》,《中国劳动》2004年第7期)。也正是由于这一原因,造成人们对劳动争议申诉时效的起算存在不同的理解,以致一个案件在不同的机构(劳动争议仲裁委、不同审级的法院)出现完全不同的处理结果。本文拟就劳动争议申诉时效的起算时间略作讨论。  相似文献   

6.
声音     
《现代职业安全》2006,(8):12-12
“久违了,劳动安全!”——雅彦 7月1日,在青藏铁路通车庆祝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要求铁路部门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用好青藏铁路,确保广大职工的“劳动安全”。人们有理由相信,一旦“劳动安全”不仅在铁道系统,而是在各行各业被重新提起,将意味着“人是安全工作惟一目的”理念的全面回归。  相似文献   

7.
今年以来,江苏省海门市劳动保障局提出并落实两句口号:“对外——我是共产党员,请对我监督;对内——我是共产党员,请向我看齐。”这两句口号激发了党员的自律意识、责任意识和争先意识,服务态度进一步改善,服务效率进一步提高,服务内涵进一步丰富,赢得了比金奖银奖更可贵的群众夸奖。  相似文献   

8.
从电视中看到,发生“7.17”特大透水事故又隐瞒不报的广西南丹煤矿,有一幅醒目的大标语“安全为了生产”,它就是该矿必然发生特大事故的“理论依据”。“安全为了生产”,这是50年代有了劳动保护的初步意识后提出来的流行口号,当时是一种进步。但是,这个口号的实质是“生  相似文献   

9.
我今天来,着重是想讲一讲抓管理和打基础的问题。为什么要强调这个问题呢?一是左己部分在全国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上已经讲了:“基础管理薄弱的问题已成为我们带来发展的‘瓶颈’和‘拦路虎’,到了非解决不可的时候了。二是部党组的“三抓一加强”目标,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抓基础管理,所以说这也是“三抓一加强”目标的具体要求。三是新的形势与任务给我们科研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四是院所同志有这个迫切要求。我们提出了“建一流院所”的目标,而且经过这几年的努力,劳科院及各所取得了一些成绩,得到了部领导和司局同志的表扬,在国内乃至日本、韩国、俄罗斯等国劳动保障研究领域开始产生影响,可以说是“名声在外”了。比如何平,前几天中央电视台采访时的字幕上已打出了“中国社会保险专家”的“头衔”。说明我们在研究领域的地位、成果和作用得到了大家的认可,说明我们的言论已经具有了相当程序的权威性。  相似文献   

10.
珍爱生命     
"高高兴兴上班来,安安全全回家去."这几乎是每一个工地都有的安全口号,然而,却有几人真正的把安全意识放在心中了?安全生产,不仅仅是一个口号啊!  相似文献   

11.
我识字不多,没有学过“之乎者也”,但对于孔老二的“唯上智与下愚不移”这一套,在旧社会就听说过,不外是说他们那些贵族老爷天生的“高贵”、“聪明”,我们劳动人民是生就的“卑贱”、“愚蠢”。林彪这个大坏蛋也学着孔老二的腔调,诬蔑劳动人民“群氓”,是天生的“愚蠢”,而把他自己标榜为“一智能灭千年愚”的“救世主”。这就不难看出他是剥削阶级的孝子贤孙,孔老二的忠实信徒。 伟大领袖毛主席指出;“卑贱者最聪明!高贵者最愚蠢”,“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最聪明、最有才能的,是最有实践经验的战士。”劳动人民直接参加三大革命实践,能够在斗…  相似文献   

12.
《劳动保护》2006,(11):29-32
按照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政策法规司、中华全国总工会劳动保护部《关于开展“全国劳动安全防护知识竞赛”活动的通知》(政法函〔2006〕7号)要求,在各地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工会和一些企事业单位的精心组织下,全国有几万个企业和数百万人参加了此项活动,活动组委会共收到140余万份知识竞赛答题卡,起到了广泛普及劳动安全防护知识,提高职工安全意识的作用。活动组委会按照规定程序组织抽奖,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等200个单位获得“全国劳动安全防护知识竞赛”活动组织奖,路东明等260人获得“全国劳动安全防护知识竞赛”个人一、二、三等奖…  相似文献   

13.
在闽浙赣交界的浦城县,有一支特别能战斗的公安队伍,被人民群众誉为“山城铁军”,这就是浦城县公安局交警大队。而赖永毅则是这支铁军的“领头雁”,今年“五一”前夕,他被省总工会授予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章。  相似文献   

14.
从传媒中得知,发生特大透水事故又隐瞒不报的广西南丹矿,有一幅醒目的大标语:“安全为了生产”。依笔者所见,它就是该矿必然发生特大事故的“理论根据”。“安全为了生产”,这是20世纪50年代人们有了劳动保护的初步意识后提出来的流行口号,当时是一种进步。但是,这个口号的实质是“生产第一”,它把生产当作了“目的”,安全仅仅是手段而已。好比把“过河”作为“目的”,为了“过河”,“架桥”、“撑船”、“泅渡”都是可以的嘛,甚至“不惜牺牲冒着枪林弹雨用木排抢渡”又未尝不可?这是把生产当作打仗了!随着生产发展和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上有一类被人忽视的车:残疾人代步车、无证无牌小三轮、私人改装的拖式人力车。更被人们忽视而成为一种熟视无睹的现象是:用这“三车”接送小学初年级学生。以城郊小学为例。每当放学时,校门口总有10多辆小三轮停在那里等待。放了学的学生一背起书包就跑过来,争先恐后地钻进车厢。“司机”清点人数后,便上路了。一辆小三轮一般坐四个,有  相似文献   

16.
读者来信     
我为何要读《劳动保护》 编辑同志: 我是《劳动保 护》的老读者了, 已出的63期,我几 乎每期都读过。有 人问我:“你是教 师,为什么要订阅 《劳动保护》?”我回 答他:“这刊物是社 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的具体体现。我的 亲友不少是在旧社 会资本家的工厂里 被砸死、烧死和毒 死的,我亲眼目睹 过一次盐厂锅炉爆 炸就炸死30多人, 其中有我的姑爷和表兄。经常读《劳动保护》可激发我对旧社会的恨和对新社会的爱,可鞭策我更好地完成党交给的任务,何况学校也应宣传劳动保护哩。”我教书30多年,特别是读贵刊之后,更有意识地在教学和日常生活中注意对…  相似文献   

17.
安全论坛     
《现代职业安全》2009,(7):12-12
中国的突发事件为什么那么多,每次的死伤数又为什么那么多?有天灾,更有人祸。我们每个人或每家企业都在高喊“安全第一”的口号,这对实际工作的缺失,是一个很大的讽刺。法律法规的空白或滞后、监管的不力、从小对公民应急知识培训体系的缺失等,是造成事故死伤人员众多的决定性因素。在遇到灾难时,受灾者惊慌失措、救援者不知所措、监管者头痛医头,只注重形象工程……由此可见,中国的安全工作,路还很长,还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安全工作“全员参与”是根本中的根本,不是单凭几句空洞的口号就能解决的。  相似文献   

18.
珍爱生命     
<正>"高高兴兴上班来,安安全全回家去。"这几乎是每一个工地都有的安全口号,然而,却有几人真正的把安全意识放在心中了?安全生产,不仅仅是一个口号啊!"为了看看阳光,我来到世上。"第一次读到巴尔蒙特的这句话大约是在19岁的时候,从那时起我一天都没有忘记过,他的真挚、欣喜、淡然地珍爱生命,让我敬重、佩服。  相似文献   

19.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突飞猛进。许多资本主义国家主要生产过程已实现了全自动化、密闭化,使工人的劳动条件有了很大改善。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然而在这方面还不如资本主义国家。现在“四害”已除,“四化”要搞,但劳动条件的“四变”(变笨重为轻便、变危险为安全、变有害为无害、变肮脏为清洁)还差得很远,老是跟不上前进的步伐。如果再这样下去,实在对不起党和人民。 我们要奋起直追,从现在开始就应该大抓劳动保护安全技术措施,要从国内外先进经验中吸取营养,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定出规划,一年搞几个项目,逐步实现“四变”。过去有些…  相似文献   

20.
一位年轻的工人告诉笔者:劳动保护就是厂里发顶安全帽或是件大衣什么的;另一位干部则说:劳动保护就是为职工定期作身体检查。 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在国有企业中已经“喊”了几十年。而真正理解其含义的人恐怕只是少数。在我国,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被界定成一个概念,即保护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它涉及范围较广,包括职工用品、食品、工时、劳逸结合和工厂设备等。 1993年底内蒙古某电厂的一项工程,施工接近尾声时,由于几名工人违章作业,导致即将拆除的施工鹰架处于不平衡状态,“轰”一声巨响,鹰架顷刻坍塌倒地,造成30余人伤亡。事发后,该厂厂长痛心疾首地说:“职工安全生产意识太差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