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滇池入湖河流“十一五”综合整治效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滇池是中国“三河三湖”治理的重点湖泊之一,是中国著名的高原淡水湖泊.“十一五”期间,昆明市政府加大对滇池入湖河流的综合整治力度.纳入水质监测的29条主要入湖河流中,通过分析综合污染指数和有机污染指数,评价“十一五”期间的入湖河流水污染综合整治效果.结果表明,经过大力整治,滇池大部分主要入湖河流的水质改善明显,综合污染指数和有机污染指数均大幅下降,河流污染整治效果显著;但部分河流的综合污染指数和有机污染指数仍明显升高,河流水质有进一步恶化趋势,入湖河流综合整治工作仍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2.
长湖水质现状调查及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长湖13个点位的采样监测结果表明:(1)长湖的各项主要指标均已超标,特别是化学需氧量(CODcr)、高锰酸盐指数(OC)、总氮(TN)、总磷(TP)等超标严重;(2)从总体上看,长湖水体监测点位的水质是,上游污染情况较重,下游的出水口及大湖湖心水质稍好;(3)采用单项水质参数评价方法对长湖水质进行评价,水体已达到劣Ⅴ类.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洛阳郊区蔬菜基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采集了洛阳郊区3个主要蔬菜基地的15个土壤样品,分析了土壤中重金属镉、汞、砷、铅、铬、铜、锌、镍的含量,并采用单项污染指数和综合污染指数进行评价。结果表明,3个蔬菜基地土壤中8种重金属含量均未超标,土壤中重金属单项污染指数和综合污染指数均小于1.0。在3个蔬菜基地中,北郊和东郊基地土壤中重金属的综合污染指数分别为0.52和0.60,均小于0.7,处于清洁(安全)水平,而西郊基地土壤中重金属的综合污染指数为0.78处于尚清洁(警戒限)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前,国内外综合评价作为饮用水之地下水污染程度的方法不多.本文尝试性地提出一个简单方法,即D值分级法. D值分级法的评价顺序是:首先,赋于各项监测值以“评分数”,将评分数转换成“数字模式”,再对水质进行“污染分级”,写出“污染表达式”,最后,计算各地区地下水的“综合污染系数”.  相似文献   

5.
秋季艾比湖流域水质综合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流综合水质评价是水环境治理中的基础性工作。于2014年10月在艾比湖流域的55个采样点采集地表水样,将pH、COD、溶解氧(DO)作为评价因子,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内梅罗污染指数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进行了水质评价,并探讨了艾比湖流域的总体污染状况。结果表明:(1)艾比湖流域4种水体污染程度为河流裸露湖床水库农田灌溉水;(2)艾比湖流域中部区域的水质污染最严重,西部和东部区域的水质仍处于清洁状态。本研究为干旱区流域地表水资源的治理与保护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一、污染物相对污染值迭加型指数的特点我国自1974年开始用水污染指数综合评价水质污染以来,对水污染指数的研究发展很快。如目前各地所使用的计算公式就有10余种,有人还对这个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或探讨。这对我国的水污染研究和水污染综合评价工作,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总结一下我国各家所提出的水污染指数,可以看出,基本上全属污染物相对污染值迭加型指数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南海湿地进出水和核心区进行布点采样,检测了样品的氮磷和有机污染物,分析了湿地水污染现状,同时采用内梅罗污染指数法和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对湿地水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南海湿地水体达到污染级别,其中湿地进水区域和旅游开发区水质达到重污染级别;南海湿地现已处于富营养型。通过分析得出水污染的原因主要是:该地区人口多,人为污染大,南海湿地补水来源受污染严重;对水质净化具有一定作用的水生植物不被收割利用,对水质造成了二次污染。最终针对南海湿地的污染状况和原因,提出了科学合理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8.
模糊综合评价在天然水体水质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采用模糊数学方法,对河网地区面源污染影响较大的代表性河流的水质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研究。根据监测断面水质污染特点,确定了8个指标作为评价因子,建立了评价因素矩阵,计算出影响因子的权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模糊综合评价的水质级别,证明该河网地区的污染物主要是氮、磷和有机物。  相似文献   

9.
怎样用计算机解算环境问题呢?这就是,将你要解算的题目(公式和数据)用计算机语言翻泽给计算机,它才能替我们计算。这个讲座就是讲解计算机语言FORTRAN的(FORTRAN即英文EORmula TRANslation的缩写,意思是公式翻译),使读者学会用FORTRAN编写计算机程序,即学会程序设计。前两讲已介绍了FORTRAN语言共有50个基本字符和一些基本语句,这一讲还要介绍另一些基本语句,运用这些基础知识来编写计算水质污染指数的程序。计算水质污染指数的方法是“先对比,后综合”,将大量的监测数据“浓缩”为一  相似文献   

10.
模糊综合评价在天然水体水质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采用模糊数学方法,对河网地区面源污染影响较大的代表性河流的水质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研究。根据监测断面水质污染特点,确定了8个指标作为评价因子,建立了评价因素矩阵,计算出影响因子的权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模糊综合评价的水质级别,证明该河网地区的污染物主要是氮、磷和有机物。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城市景观河道浮游植物与水质的关系,于2012年5月至2014年12月对江苏省常州市的景观河道浮游植物展开调查,结果表明:研究景观河道共检出浮游植物8门52种,以绿藻门(24种,39.43%)、蓝藻门(6种,31.52%)和硅藻门(13种,20.66%)为主;利用浮游植物密度、多样性指数、污染指示种群及综合指数评价研究景观河道水质,综合评价其水质属于α中污β中污型;相关分析表明,河道氮磷浓度与浮游植物数量没有显著相关性,但浮游植物数量及生物量均与N∶P呈负相关,多样性指数与N∶P呈正相关,二者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前言为了能从大量的水体监测数据中,整理出一种综合评价水体质量的计量尺度——水质综合评价指数,以判断水质污染状况和变化趋势,近十多年来,国内外相继提出了几种水质综合评价的数学模式,取得不少研究成果。为了考察其中几种水质指数的实际应用效果,我们  相似文献   

13.
用三角模糊数表征参评的水质指标浓度,并进行α截集处理,将经过处理的区间数代入传统的贝叶斯水质模型,建立了三角模糊数优化的贝叶斯水质模型评价方法。该方法综合了三角模糊数和贝叶斯水质模型的共同优点,考虑了水质监测过程中的误差,通过计算各采样点水质对不同水质级别的隶属度,再判定水质级别。将该方法应用于太湖竺山湾缓冲带湿地,结果表明:竺山湾缓冲带湿地水体水质为Ⅲ~Ⅳ类,未能达到Ⅰ类水质目标的要求;水体TN和COD污染较严重,在缓冲带生态建设和功能修复工作中应重点关注氮和有机物污染。  相似文献   

14.
底栖动物螺蛳对池塘底泥及水质的原位修复效果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螺蛳为净化生物,研究了直接向养殖塘中放养螺蛳对鲫鱼养殖塘的底泥和水质的改善效果.结果表明,通过直接放养螺蛳使得养殖塘水质的污染状况有所缓解,然而改善前后水体的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仍同属于重污染等级.因此仅采用直接放养螺蛳的方法对养殖塘进行底泥修复还不能使养殖塘水质得以彻底净化,应与其他修复技术配合使用,从而达到更好的底...  相似文献   

15.
黄浦江水质的模糊数学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黄浦江的水质综合评价中,采用基于加权平均模型的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进行评价,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黄浦江水质基本属于Ⅲ~Ⅳ类水,偏Ⅳ类。并尝试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多元统计分析,深入探讨各污染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更好地了解黄浦江水质的污染特性。通过SPSS统计软件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所选择的7项污染指标是有代表性的。  相似文献   

16.
张绮  王克波 《污染防治技术》1997,10(1):28-29,30
在对两自来水公司水源水进行为期1年的水质检测基础上,采用水质类别法和有机污染物综合指数法对各点水源水质进行评价,其结果两种评价方法得出一致的结论,综合指地能直接反映水体受污染的性质和程度,在基层单位具有实用性。  相似文献   

17.
根据松河矿水文条件对5个断面(W1~W5)水质进行监测,采用标准指数法对各断面水质的监测数据进行处理,并用熵权法确定各断面的指标权重,由各指标权重得出各断面的污染综合评分。结果表明,松河矿地表水水质中污染指数较高的是石油类,其次是SS、氨氮、BOD、COD,最后是硫化物。其中,影响各断面水质权重最大的是SS,其权重为0.2。综合污染指数和基于熵权法的断面评分排序一致,均为W1W2W3W4W5,表明基于熵权法的松河矿水环境质量评价结果准确可信。  相似文献   

18.
工业高碳发展及结构性污染已经成为中国环境问题的一个重要特征,对工业结构的低碳发展程度,包括资源能源消耗、污染物排放等进行合理评估,是工业结构调整的前提.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对工业结构的低碳发展程度进行快速评价,定性评价采用单因子行业位置值与产值所占比例关系图进行分析,定量评价采用工业结构综合低碳发展程度指数进行计算.以北京市海淀区为例,其工业结构综合低碳发展程度指数为0.42,属于工业结构低碳发展程度的较好等级,说明其工业结构基本合理,但是耗能大的行业仍占较大比例,应该进一步优化工业结构来达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桂烈勇 《污染防治技术》2007,20(1):63-66,80
根据太仓市饮用水地表水源和地下水的监测数据,分别采用单因子评价和综合评价方法,对饮用水源的水质进行评价。结果认为地表水水源已受到轻度污染,属Ⅲ类水;地下水的水质较差,已不适合于直接饮用。饮用水水源的主要污染物为COD、氨氮、挥发酚、硝酸盐氮和高锰酸盐指数。对饮用水水源的污染成因进行了全面分析,并从四个方面提出了水源安全保护对策:法律法规与行政手段、技术支撑、经济支持和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20.
三峡工程运行后库区水质问题关系库区环境安全和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把握三峡库区水质变化趋势是水污染治理的基础。采用内梅罗污染指数法,基于2004—2016年三峡库区长江干流入库断面(重庆朱沱)和出库断面(湖北宜昌南津关)水体DO、高锰酸盐指数和氨氮的水质监测数据评价库区水质,并利用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ARIMA模型)建立入出库断面水质变化趋势模型。结果表明:2004—2016年入库断面梅罗污染指数(Ip)为1.72~3.22,水质属轻污染—重污染,变化波动大;出库断面Ip为0.82~1.46,水质属清洁—轻污染,总体保持平稳;入库断面水质指标逐年偏向《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中Ⅱ级标准,出库断面水质指标逐年偏向Ⅰ级标准,入出库断面首要污染物是氨氮,ARIMA模型预测显示未来入出库断面水质好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