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是我国对国际旅游市场的主要吸引因素。但在近年来的民族文化旅游开发中,出现了较为严重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流失问题,对民族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压力。通过对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保护特征的分析,指出了当地居民是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保护的现实主体,并进一步从经济学的角度揭示出了民族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利益分配的公平性,分析了民族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中利益分配的经济学依据和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2.
旅游对民族文化影响的人类生态学透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人类生态学的角度对文化和生态位等相关理论进行了论述,分析了除民族文化异化的外在原因外,旅游开发和经营是导致民族文化异化的内在根本原因。旅游的开发和经营导致了当地社区居民赖以生存的周围自然环境发生变化,改变了他们同自然的依存关系,从而动摇了他们原有的民族文化基础。指出为保持民族文化作为旅游吸引物的持久魅力,应采取以保护当地自然环境和社区生活方式的民族文化的保护性开发。  相似文献   

3.
湘西民族文化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文化产业是文化产业发展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充分利用当地富有特色的民族文化资源,促进本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协调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以湘西自治州民族文化产业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分析了湘西民族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湘西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4.
民族文化旅游是旅游产品中的一种类型,而民族文化旅游品牌的构建是推动民族文化旅游这一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应用层次分析法对民族文化旅游品牌的内涵及其构成进行解析,结合大理市的旅游品牌现状,构建了民族文化旅游品牌的指标体系,评价大理市民族文化旅游子指标的影响程度,指出该区域民族文化旅游品牌构建的重点领域与主要思路。  相似文献   

5.
民族文化创意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已是大势所趋.湖北武陵山区已开发出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民族文化旅游创意产品.总结湖北武陵山区开发民族文化旅游创意产品的经验,对本区域发展民族文化旅游创意产业有多重启示.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当前党和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乡村旅游已成为当前旅游业的一个新亮点。民族地区在新农村建设中既要弘扬民族文化又要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那就需要找到—个结合点,这个结合点就是在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导下的乡村旅游。在分析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旅游共生的基础上,提出了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旅游协调发展的思路及建议。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民族文化生态旅游的内涵分析,研究了民族文化生态旅游的开发模式、文化生态产业与旅游产业对接模式等内容,进一步提出我国西部民族文化生态旅游的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8.
民族歌舞表演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旅游产品之一。通过对新疆"民族歌舞伴宴"旅游产品的开发经营现状进行实地调查,分析总结出新疆"民族歌舞伴宴"旅游产品开发的三类典型形式,并针对其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管理建议,以期推动我国民族地区旅游产品体系的合理构建与民族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随着湘西地区旅游的兴起,提出建设"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品牌,通过深入湘西地区实地调研,根据民族文化生态旅游概念的界定,分析了湘西地区建设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品牌建设当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0.
在旅游业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对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开发进行更为理性的人类学思考是本文的初衷.在对西北省区甘肃省民族旅游考察的基础上,发现民族旅游存在民族文化特异性缺失、真实性缺失和旅游产品形式单一等问题,并以此提出对民族旅游资源合理开发、原生态开发、深度挖掘文化内涵等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国家地质公园的可持续发展与旅游扶贫成效紧密相关.凤山国家地质公园是资源优势突出和经济落后相矛盾的典型区域,其地质遗迹类型丰富、特征突出,地质遗迹价值珍贵,但其地理位置位于偏僻的国家级贫困县凤山县境内,交通可进入性差,经济条件欠发达.构建凤山国家地质公园旅游扶贫体系,包含运营、保护与支撑三大系统,有利于落实消除贫困与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的协调统一.  相似文献   

12.
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促进贵州旅游业持续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爱平  安和平  唐丽萍 《资源开发与市场》2007,23(11):1054-1056,1006
分析得出贵州旅游资源具有自然资源富集、自然景观奇特、民族文化资源浓厚、红色旅游资源宝贵而丰富、气候资源宜人等比较优势。从生态环境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角度,探讨了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对贵州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积极作用。针对贵州旅游业加快发展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提出了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促进贵州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3.
In August 2000, a survey of public opinion was carried out among visitors, local residents and representatives of local self-governments in the territory of the Podyji/Thaya River Basin National Park in the Czech Republic. The goal was to obtain stakeholders' opinions and attitudes towards nature conservation, the National Park and tourism within the territory which used to be closed to the public for 40 years due to the Iron Curtain. Without the knowledge of opinions of stakeholders it is not possible to manage nature conservation and development in the protected area properly. Using the method of direct interviews, 646 questionnaires where collected, of which 523 were from visitors and tourists, 115 from local residents and 8 from mayors of towns/villages. The questionnaires were analysed in order to detect differences in attitudes among the respondent groups in the following thematic areas: (a) the National Park, its environment and perception of it by respondents; (b) relationship of respondents to the territory; (c) tourism and attitudes towards recreational activities; (d)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National Park and evaluation of its work; and (e) economic impact of tourism for local communities. One section of the study focused on comparing the attitudes between local inhabitants and mayors and the other section presents a collation of opinions from locals, mayors and tourists. Although a positive evaluation of the national park dominated the results, some negative attitudes and experiences were identified among locals. In addition, the situation also differed within communities. Results also indicated a relatively strong relationship to the territory by locals, but low job opportunities and income from tourism. The level of tourism intensity was perceived as an increasing and sometimes disturbing factor for local communities; motoring was observed as being the most negative activity for nature.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Podyji/Thaya River Basin National Park was sometimes criticised and the communication with the community was not always evaluated satisfactorily. All groups of respondents identified waste management to be the most pressing issue. Identification of differences in attitudes of interviewed respondents may be effectively used in planning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and sustainable tourism development in the area.  相似文献   

14.
何爱红 《资源开发与市场》2012,(12):1129-1130,1135
旅游资源经济价值的量化能促进资源的合理开发和保护利用,对旅游资源价值的评估是监测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开发利用效果的理论基础。以甘肃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运用游憩费用法对甘肃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的游憩价值进行了评估,计算出其游憩总价值。这些结果可为甘肃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旅游资源管理决策和旅游资源补偿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文化空间是特定文化的集中展现,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两种基本类型之一.文化空间与旅游开发存在相辅相成的关系,但在旅游化生存实践中需要消除对文化空间内涵及其原真性认识方面的困惑.以文化遗产保护为核心,注重特色旅游产品的打造和整体旅游氛围的营造,并在多方力量的推动下,创造一个可持续体现文化精髓的旅游体验空间.  相似文献   

16.
古徽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多彩、特色鲜明,是旅游开发的重要遗产。鉴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殊性,单纯的记录、保存和隔离的做法不能有效地保护。提出了发挥旅游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积极作用,文旅互动、统筹规划、强化管理,既利于古徽州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又有助于古徽州地区休闲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可实现古徽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武威市被确定成为甘肃省统筹城乡发展的试验区,为当地经济、文化、旅游发展带来了新的战略机遇。虽然武威城乡融合发展核心区旅游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存在旅游文化产业要素分布不均衡,产业水平总体不高;文化资源与旅游产业的整合、融合度不足;旅游产品创新程度总体不高等问题。在对核心区文化旅游资源进行空间整合分析的基础上,深入挖掘了大靖、土门的历史文化资源特征,探讨了如何建立大靖历史文化名镇观光体验区、明代堡寨军事文化旅游体验区、土门故城体验旅游区、山陕会馆移民商贸文化体验旅游区等重点旅游项目。  相似文献   

18.
秦皇岛柳江国家地质公园以地质遗迹资源丰富、地貌景观多样而闻名,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和旅游价值。然而地方政府为满足短期经济发展的需要,过度开发园区内的煤炭、水泥灰岩等矿产资源,致使一些珍贵的地质遗迹被破坏。为此,从政策、法规以及宣传教育层面对地质遗迹的保护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9.
旅游目的地居民作为旅游产业的重要利益相关者,对当地发展旅游业的感知和态度直接影响着当地旅游资源的合理利用及旅游业的健康发展.运用社会交互理论和道科西旅游发展阶段理论,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的方法,从四个维度研究了禾木景区社区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和态度.结果表明,当地居民对旅游经济的影响大都持乐观的支持态度,旅游发展使居民的生计方式、收入水平明显改善;对生活环境的影响较大,对生态环境和环保意识的影响较小;对居民的传统文化影响较弱,居民与游客的双向交流很少,旅游业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因此,当地居民的旅游感知目前还停留在经济层面,缺少对传统文化、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等感知的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