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管道线路优化中的环境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油工业干线管道的建设和运营给沿线周围环境带来了诸多不利影响。针对管道系统的主要破坏原因及其环境影响,提出在考虑环境保护前提下优选线路的经济分析模式,并推荐了环境损害的估算方法。  相似文献   

2.
中缅油气管道工程(缅甸段)首次在长输管道建设项目中引入独立第三方环境监理,目的是保证工程环境保护达到国际一流水平,促进管道建设与当地的经济社会、自然环境的和谐可持续发展。通过工程的环境监理实践,分析了长输管道施工准备阶段、施工期和试运行期的环境监理要点和工作重点,介绍了环境监理的工作方法,并对完善环境监理工作提出了建议,为长输管道工程环境监理进行了初步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3.
长输油气管道建设项目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问题愈发受到关注。针对我国油气长输管道工程施工建设对沿线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对油气长输管道建设施工作业环保管理问题及对策、施工作业对土壤及植被的影响及对策、施工作业对当地野生动物的影响及对策分别了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彻底改变管道建设项目各参与方对环境保护问题的重视度和认识,加强管道建设过程中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工作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4.
随着天然气应用和天然气管道建设的不断加快,地下储气库的建设也随之不断发展。文章分析了地下储气库建设中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阐述了地下储气库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的主要内容,提出了地下储气库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的技术路线和技术方法,从而有助于为地下储气库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新《环境保护法》实施对于项目建设和投资并未提出新的要求,但程序更加规范、执法愈发严格,对项目建设周期及投资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对油气管道项目而言,主要体现在:生态红线划定、环评技术要求高等对项目建设周期的影响;环境应急预案备案要求对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的影响;长输管道压气站氮氧化物排放控制、应急物资储备要求增加了项目建设投资。针对新《环境保护法》实施后项目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开展项目前置环境影响评价、公开生态红线信息、制定油气管道环境影响评价导则、编制油气管道应急物资配备行业标准或规范等建议。  相似文献   

6.
长输管道具有线路长、沿线环境复杂、涉及环境敏感区多的特点,加之在项目前期及建设过程中,受建设周期、地方规划及城镇发展等因素的影响,给长输管道项目环保“三同时”管理带来了诸多问题。文章通过对长输管道项目环保“三同时”管理现状及存在的功能不全、管理模式粗放等问题进行剖析,提出优化和完善现有信息系统的文件管理、措施落实等优化方案,使企业环保“三同时”管理水平得到提升,可为国内长输管道项目环境管理信息化建设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7.
油田开发环境风险管控措施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当前日益严格的环境监管形势下,针对企业所面临的急需加强环境风险管控,建立环境风险管控长效机制的问题,文章从污染类环境风险、非污染生态类环境风险、环境管理上存在的环境风险3方面,结合近几年实行的新《环境保护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法规及其中提到的生态红线概念,阐述油田开发面临的主要环境风险。提出加强油田开发区域环境风险评估,加强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加强环境现状管理,加强管道完整性管理及建立井、站、管道、库泄漏预警信息系统,强化水环境污染防控体系建设,加快解决历史遗留的含油污泥处理问题,严格生态红线保护,加强采出水回注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开展土壤、地下水污染修复与防控试点,积极应对环境保护税征收和环境污染强制责任险带来的挑战等防控措施,较全面、客观地分析了企业应当采取的技术和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8.
长输油气管道具有线路长、沿线环境复杂、涉及环境敏感区较多的特点。加强长输油气管道环境敏感区管理是降低油气管道环境风险的重要措施。利用多种信息技术,建立油气管道运行期环境敏感区信息化平台,可以大大提高环境敏感区管理效率。文章提出建立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环境敏感区信息化管理平台。可实现法律法规数据库维护与查询、环境敏感区资料管理和识别及环境风险评估等功能,对管道信息系统的完善及环境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针对目前海底管道建设工程在管道建设项目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安全环保风险愈发引起重视的情况,结合海底管道建设的特点,从海底管道主要施工工序、施工特点等方面,对海底管道建设过程中的环境影响及安全风险进行分析,根据海底管道建设过程的HSE管理要求,针对各施工环节及特点,提出针对性的环境保护措施和安全风险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0.
从多年的实践中,我们感到环境保护委员会是大有作为的,问题的关键是如何认识它的作用和如何发挥它的作用。本文试图从四个方面作些分析。一、建立环境保护委员会工作体制的必要性1.建立环境保护委员会(以下简称环委会)是经济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需要。纵观二十年环境保护的历程,成绩是巨大的。在众多成就中,很值得自豪的是我们在实践中提出了“经济建设、城乡建设、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以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相统一”的方针。这一方针指出了环境保护的实质所在,即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然而,在实践中,这一正  相似文献   

11.
某管道公司近3年体系审核及设备设施专项审核结果表明,输油气管道体系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设备设施、应急管理、风险管理、现场管理、能力培训和目视化管理等方面,其中设备设施安全问题最为突出,设计、施工和运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导致现场设备设施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文章提出管道公司应建立管道全生命周期的管理理念,联合设计和施工单位,层层把关,实现对整个输油气管道体系审核问题的整改与防治;积极推行管道企业信息化建设,探索建设智能管道是管道公司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It is no longer perceived that development proposals will automatically assure a net improvement in social well-being. This is particularly so in the case of frontier development. In these areas, information on economic and engineering costs and social and environmental effects is scarce, and projected outcomes from such a base are therefore questionable. The views of indigenous populations living in frontier areas can provide a valuable insight into possible effects of development, as shown in the decision-making process regarding natural gas pipeline construction in the Canadian northwest. Reference to this case suggests that it may be possible to design this process to permit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o assure that 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local economic objectives are met.  相似文献   

13.
西气东输管道工程是连接我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能源纽带,是推动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项目。石油管道局在施工中,针对农田、水利设施、河流流域、山区丘陵等自然地貌以及林场、戈壁滩、自然保护区与文物保护等的需要,严格按照科学化、程序化和规范化的管理标准,实施了环保施工,把西气东输工程建成一项“绿色工程”,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4.
油气田建设项目施工期环境监理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油气田建设项目的具体情况,对油气田建设项目施工期主要环境影响,包括钻井作业、输气站及输气管道建设工程中的主要环境影响进行了分析,从施工期的污染防治措施监理、生态保护措施监理、环境保护设施监理几个方面对施工期环境监理的主要内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在管道工程建设中,管道通常在河、沟道地段,田坎、地坎穿越地段,顺坡、横坡敷设地段,山地、冲积平原以及水网地区等地段频繁遭受危害。山东天然气管网的水工保护设计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采取合理的综合整治方案和有效的工程措施,结合管道的敷设方式,对沿线地形、地质、地貌、水文、水利、气象等条件进行综合考虑,并符合相关河道、航道管理条例及相关防洪标准。  相似文献   

16.
针对黄土地区地形、地貌特点,分析湿陷性黄土的工程地质条件和特殊的人文社会环境,并结合长庆油田管道建设、运行的实践经验,提出了从管道建设到运行过程中应采取的一系列防护措施以及事故状态下的应急措施,以提升安全环保防范能力和水平,保证管道的安全,并最大程度地降低管道建设运行对环境产生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7.
俄罗斯年产天然气5000×108m3,年输天然气2400×108m3,输气干线多采用多管线并列埋设方式。大量的长输管道、加压站和地下储气库的设计和施工都必须解决相应的环境保护问题。在河床处多采用埋管的办法;在沙漠地带要尽可能避开流沙地区;在永冻地区应注意输气管道的加热效应;过铁路的交叉口应设计自动监测系统;在确定管道线路时,必须注意生态保护;用植树绿化等方法尽量减轻加压站内燃气轮机发出的噪音危害;地下储气库的环境保护重点是回注水的处理。最后阐述了管道等输气工程的工作程序及所使用的法规和标准等。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东莞市集约化、大规模的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的管理模式、投融资模式、工程建设模式、技术咨询模式以及配套政策法规体系.这种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模式对全国类似城市环保设施群的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也为我国未来大规模的环保设施建设管理机制的制定提供了范例.  相似文献   

19.
加强对西北干旱区湿地的保护,对整个地区的环境改善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西北油气产业发展的前景和当地湿地的特点与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油气管网穿越湿地时应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生态恢复方法。提出了湿地穿越工程应遵循的基本环境保护原则和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