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谈制冷剂与环境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臭氧层的不断破坏和气候的逐渐变暖,已成为全球性环境问题,氟里昂制冷剂成了破坏臭氧层和制造温室效应的众矢之的,本文客观评价制冷剂对环境的影响,介绍国际和我国有关的协定和法规,比较论证目前几种常用制冷剂的利弊,对制冷空调行业制冷剂的使用提出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2.
一、中国推广无CFC制冷剂势在必行 提起氟里昂(CFC),几乎人人都知道它是家用冰箱、空调、大型冷柜及中央空调中的“雪种”。没有“雪种”,制冷设备便无法制冷。但是1978年美国科学家在南极上空发现了臭氧空洞,并进而证实了破坏臭氧层的主要物质就是氟里昂类物质(CFC)。科学研究表明:地球上空臭氧每减少1%,  相似文献   

3.
关于替代氟里昂制冷剂的最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费人杰 《环境保护》1997,(11):42-44
本文概述了近20年来国际间保护臭氧层行动,关于臭氧层破坏的机理,以及替代氟里昂制冷剂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4.
由于臭氧层的破坏对人类的生存、动植物的生长构成严重和长期的危害,因此,保护臭氧层成了当今世界各国严重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在联合国环境署的组织协调下,国际社会分别于1985年和1987年制定了《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和《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根据相关规定,所有国家都要在2010年1月1日前停止生产CFC制冷剂,现有设备和新设备都要改用无CFC制冷剂。我国政府于  相似文献   

5.
夏日炎炎,在现代都市中,空调成了不可或缺的物品.但是,当你坐在空调下,享受着夏日里的凉爽时,你是否意识到这种幸福可能是建立在对地球的伤害上!环保召唤替代品出现空调之所以能够制冷,主要是它含有制冷剂氟利昂.空调诞生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制冷剂主要由氯氟烃类(简称CFC)物质充当,最常用的有R11、R12.这些物质虽然在制冷方面有着其他物质无法比拟的优势,但是它们也是破坏臭氧层的最大杀手.随着国际社会对臭氧层破坏问题的认识加深,世界各国共同制定了《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和《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对氯氟烃等消耗臭氧层物质的生产、使用进行逐步削减淘汰.  相似文献   

6.
SFW型无氟塑料发泡网挤出机组研制成功近几年来,我国果品包装网深受果农和顾客的青睐,但产品生产多采用氟里昂发泡工艺,这对大气臭氧层的破坏极其严重。为了消除污染,保护大气臭氧层,为包装行业开辟一条无污染的新路子,烟台市塑料机械厂组织科研人员进行技术攻关...  相似文献   

7.
因保护臭氧层、应对地球变暖、节能减排和节约,应该回收制冷剂.据文献和实际调查目前制冷剂的回收工作仅汽车领域处于起步状态.大中型和非封闭型制冷设备的制冷剂回收技术和设备已经成熟,应加强管理和控制,做好制冷剂的回收工作;冰箱冷柜类全封闭制冷设备则还没有回收制冷剂的成熟技术,该领域应加强回收技术及设备的研究开发投入.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中国9部委发布气雾剂行业禁用氟里昂谈起,论述了臭氧层破坏造成的臭氧空洞情况,危害,产生原因和根本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9.
《上海环境科学》2000,19(11):546-546
碳氢化合物是天然、无毒、不损害臭氧层的CFC替代物。从1995年12月31日开始,CFC的进口和生产遭到禁止。碳氢化合物制冷剂是CFC、HFC、HCFC制冷气体的天然替代物,且:正确操作下使用安全;在制冷和空调系统中高效节能;可在现存系统中替代CFCR12、CFC R22、HFCR134A制冷剂,且无需改变其组成和油分;购买价格、系统运行费用低廉。  相似文献   

10.
<正>尽管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制冷剂生产、消费和出口国,但制冷剂回收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2010年国务院批准实施的《消耗臭氧层物质管理条例》涵盖了对消耗臭氧层物质(ODS)全生命周期各个环节的管理,要求“专门从事ODS回收、再生利用或销毁等经营活动的单位,应向所在地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备案”。2019年6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会同生态环境部及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等七部委联合印发了《绿色高效制冷行动方案》,要求积极推动制冷剂再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并严格控制制冷剂的泄漏和排放。  相似文献   

11.
正臭氧层是指距地面10~50千米的大气平流层中臭氧浓度相对较高的部分,被誉为"地球生物生存繁衍的保护伞"。但随着制冷剂、发泡剂、喷射剂等化学制品被大量使用,这些制品中含有的大量消耗臭氧层物质(ODS)对臭氧层造成了破坏,已成为当今国际社会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由于臭氧层中臭氧的减少,照射到地面的太阳光紫外线增强,给生物圈中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物种的生存带来威胁。削减消耗臭氧层物质已成国际社会共识。  相似文献   

12.
国内     
《环境保护》2013,(10):6-7
我国加速淘汰含氢氯氟烃家庭空调将用新型制冷剂环保部4月28日在广东深圳启动"中国公众补天行动——含氢氯氟烃淘汰社区宣传活动"。此项活动还将在北京等大中城市持续推广。含氢氯氟烃和氟利昂、哈龙等都属于消耗臭氧层物质,对臭氧层有破坏作用。在工业生产中,其主要用于制冷剂和  相似文献   

13.
由于CFCs和HCFCs人工合成制冷剂破坏大气臭氧层,并产生温室效应,因此用自然工质替代合成工质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制冷界的重视。文章对环保型CO2制冷工质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利用热力学原理建立模型,分析了CO2跨临界带膨胀机制冷循环的性能。结果表明:与CO2跨临界带节流阀制冷循环相比,CO2跨临界带膨胀机制冷循环明显提高了系统的性能系数(COP)。同时在保持压缩机排气压力和膨胀机等熵效率一定时,CO2跨临界带膨胀机制冷循环系统COP随着气体冷却器出口温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但随着蒸发温度的增加而快速增加。在实际系统设计过程中,应综合考虑以上影响因素,以使系统设计最优化。  相似文献   

14.
1985年10月,英国科学家发现南极洲上空出现一个巨大的“空洞”。1988年科学家们确认这个“空洞”是由于各种氟氯烃化合物排放积聚所致。在北半球也发现臭氧含量降低了3%左右。臭氧层耗减速度如此之快,将给人类带来具大的灾难。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对臭氧层空洞进行了许多研究,现把主要内容介绍如下: 一、臭氧层空洞研究的进展根据目前研究结果,臭氧洞的边界由两个区域交错部分决定。 (1)在该部分内,大量的CFCs(氟里昂)被破坏而释放出无机氯元素。 (2)该部分足够冷。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环境保护角度介绍了制冷剂发展经历的三个阶段 ,分析了 2 0世纪广泛使用的CFCs及HCFCs制冷剂对臭氧层的破坏及产生温室效应等危害 ,介绍了国际上限用此类物质情况 ,指出了寻求绿色环保制冷剂必须适应环保及节能等具体要求 ,对比了CFCs、HCFCs制冷剂及其目前替代物在环保方面的主要性质及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臭氧层的破坏是当今世界十大主要环境问题之一。本简述了氯氟烃(CFGs)对臭氧层的破坏机制,介绍了主要氯氟烃的性质及用途,综述了国内外氯氟烃替代物的研究和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17.
制冷剂与环境保护关系的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环境保护角度介绍了制冷剂发展经历的三个阶段,分析了20世纪广泛使用的CFCs及HCFCs制冷剂对臭氧层的破坏及产生温室效应等危害,介绍了国际上限用此类物质情况,指出了寻求绿色环保制冷剂必须适应环保及节能等具体要求,对比了CFCs、HCFCs制冷剂及其目前替代物在环保方面的主要性质及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宁阁 《环境》2005,(1):86-86
据了解,在家用空调行业,目前普遍使用的制冷剂是氟利昂(R22),这种制冷剂的大量使用破坏了高空臭氧层,从而导致全球变暖,而臭氧层的逐日稀薄使得紫外线“冲破围城”直射地球。紫外线的直射将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提高病毒性疾病(如麻疹、疱疹)、皮肤癌、白内障的发病机率。据分析,平流层臭氧每减少1%,因白内障而失明的人数就将增/加1.5万人。此外,番茄、土豆、甜菜等农作物将减产;  相似文献   

19.
由于大气中氯氟烃类化合物对于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的破坏都起了作用,而CFC_s在大气中化学物理变化过程很不活泼,因此可以在大气中存在很长时间。生产CFC_s是用来,溶剂、发泡剂、制冷剂和喷雾剂,这开始于四十年代。损耗大气中臭氧的CFC_s化合物有CFCL_3(CFC-11),CF_2CL_2(CFC-  相似文献   

20.
郑秀亮 《环境》2011,(7):40-41
臭氧层破坏已经成为当今世界重大环境问题之一,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与重视。为了保护臭氧层,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社会各界有识之士也积极响应。作为社会的一分子,你又对臭氧层问题了解多少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