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荷兰环境技术在全球市场上并不起主导地位,但是荷兰在废物处理、土壤修复和污水处理方面有很多东西可以向全世界奉献。[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土壤重金属污染及其修复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土壤重金属污染物有汞、镉、铅、锌等,主要来源于交通运输、工业污染和农业污染。土壤重金属污染会导致农作物减产甚至死亡,对人体健康也会产生极大危害。目前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的技术主要包括工程修复法、物理化学修复法、化学修复法和生物修复法。植物修复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绿色、生态、高效的修复技术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
概述了目前国内外石油污染土壤常用的修复技术及其研究进展,综述了物理修复、化学修复,特别是生物修复技术的优越性,并针对国内外石油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研发和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研发污染土壤综合修复技术、完善修复工程设计、加大新型功能材料的开发和应用力度、加强分子生态学技术在污染土壤修复中的应用4项建议。  相似文献   

4.
石油污染土壤生物修复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30多年来国内外石油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的进展,并介绍了国内外在修复石油污染土壤方面的生物修复工艺:原位生物修复和异位生物修复。原位修复有原位地耕法和土壤气相抽提;异位修复有土壤耕作发、堆放法、堆肥法和反应器法。文章还就今后的研究方向作了阐述,指出生物修复方法作为一种费用低、效果好、对环境影响低、无二次污染的方法,是今后治理石油对土壤污染的最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土壤修复"产业,我国目前处于起步阶段,其工作过程和技术路线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在调研市场需求的基础上,探讨了土壤修复的工作流程、工作内容和修复技术。土壤修复的前期工作是场地土壤环境调查评估,首先从场地土壤环境质量(污染)调查开始,通过土壤样品采集、分析测试、结果分析和环境现状评价,进行场地土壤污染风险识别,包括污染因子、污染程度、修复因子的识别;通过污染风险评价,确定修复目标值、场地修复范围和修复量;通过试验筛选修复技术和修复工艺,确定修复方案和修复工程设计;对修复工程设计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和环保行政审查;环保审查通过,实施修复工程。样品采集和分析测试、结果分析和评价、修复技术和修复工程成为"土壤修复"产业的工作核心。市场上应用的修复技术路线主要是隔离/封闭技术、稳定/固化技术、淋洗技术。  相似文献   

6.
文中首先阐述了重金属污染土壤的途径与特点。介绍了当前几类主要的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方法:物理化学方法、植物修复法、微生物修复法、动物修复法等的技术要点,详述了各自的技术特点及机理,并对它们的修复效能、环境友好性等进行了比较。从土壤的特性出发,区分出了3种典型的遭受重金属污染的土壤:农业土壤、城市土壤、矿区土壤,并从国内外最新的重金属污染修复实践中选取了适合各自土壤类型的修复方法进行了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治理探讨。最后,对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土壤修复现已逐渐成为环保领域新的热点。石油类污染物在土壤中迁移转化,使土壤的pH、有机质、含水率、生物群落结构等发生了改变。研究土壤理化性质、非生物因子和生物因子的动态关系是选择最佳修复技术的依据。介绍了目前主要的石油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及其优缺点和适用范围,提出理化一生物联用的原位修复技术是未来发展方向;石油污染物复杂多样,可通过构建复合高效菌群提高其生物修复效率。  相似文献   

8.
微生物修复技术由于其经济性和环境友好性在石油污染修复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利用化学氧化技术可有效提高微生物修复效率。本研究以油泥污染土壤为研究对象,利用化学氧化—微生物联合技术开展修复研究,对比分析单一修复方法和联合修复法的修复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化学氧化—微生物联合法去除石油烃的效率要优于化学氧化法和微生物法,最高去除率为48.82%,反应时间越长时,联合修复技术的优势越明显。研究结果可为联合修复技术在石油污染土壤治理方面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中国环保产业》2006,(10):20-21
使用三氯乙烯(TCE)方法进行生物土壤修复;使用压缩空气进行土壤修复;有效封闭隔离被污染土壤;土壤修复与蓄冷,蓄热相结合。[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土壤铅污染是目前较为突出的环境问题,而且国内近几年有加重的趋势.为此,国内外对土壤铅污染的修复技术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本文从物理化学修复、生物修复、农艺修复等方面分别阐述了土壤铅污染的修复技术及研究进展,并对铅污染修复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为土壤铅污染的修复技术研究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农用地重金属污染长期以来一直是生态环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2017年,对某镇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开展详查,单项污染指数评价结果表明,镉超标率为67.60%(Pi>1),基于内梅罗污染指数法的评价结果显示,57.30%的点位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PN≥1.0);2018年,分别选取钝化修复和植物修复进行中试试验,经钝化修复后土壤有效镉和总镉含量分别平均降低32.73%和5.64%。经超富集植物籽粒笕种植一季修复后,土壤总镉含量降低15%以上。本次中试试验修复效果良好,能为下一阶段的土壤镉污染修复方案的制定和优化提供科学的依据,为全国农用地重金属污染修复提供了有价值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农用地重金属污染长期以来一直是生态环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2017年,对某镇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开展详查,单项污染指数评价结果表明,镉超标率为67.60%(Pi>1),基于内梅罗污染指数法的评价结果显示,57.30%的点位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PN≥1.0);2018年,分别选取钝化修复和植物修复进行中试试验,经钝化修复后土壤有效镉和总镉含量分别平均降低32.73%和5.64%。经超富集植物籽粒笕种植一季修复后,土壤总镉含量降低15%以上。本次中试试验修复效果良好,能为下一阶段的土壤镉污染修复方案的制定和优化提供科学的依据,为全国农用地重金属污染修复提供了有价值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表面活性剂强化修复技术(SER)的原理,并开展SER修复饱和带石油类污染土壤室内研究。经过20d的SER修复,模拟受石油类污染的饱和带土壤,已接近修复终点,土壤中总石油烃(TPH)平均浓度,由初始的13.25g/kg降至4.30g/kg,去除率达到67.54%。表面活性剂强化修复技术对砂土层中石油污染物去除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4.
我国土壤修复产业的资金瓶颈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土壤修复产业市场潜力巨大,但资金投入不足、来源单一以及分配不合理等问题引起的资金匮乏一直是困扰该产业发展的最主要瓶颈。现行的相关土壤环境保护法律不完善、政策缺失、资金渠道单一以及技术相对落后导致我国土壤修复产业的资金瓶颈问题亟待解决。本文从政府-企业-市场三个层面出发,系统地分析了构建我国土壤修复产业在立法、政策、技术和资金等方面突破资金瓶颈的综合对策方案,对于逐步形成更完善的土壤修复产业,推进我国土壤修复产业稳步前进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5.
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海燕  刘阳  李娟  卢海威 《四川环境》2010,29(6):138-141
土壤重金属污染是当前重要的世界性环境问题之一。随着重金属污染土壤场地日渐增多,如何安全有效地修复并利用这些受污染的土壤已成为我国急需解决的环境和社会问题。本文介绍了重金属污染土壤常用修复技术的原理、优缺点,并重点介绍了土壤淋洗修复技术,对目前淋洗剂的应用情况、作用机制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6.
研究高效、环保、低成本的石油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对石油开发场地修复具有重要的现实应用意义。从工艺和原理两个方面介绍和总结了焚烧法、洗涤法、气相抽提法、化学氧化法、微生物和植物法修复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对上述工艺进行比较,总结出各类工艺的优缺点及使用范围。由于污染场地的地质结构、气候条件和污染程度等情况复杂,仅靠单一工艺很难达到预期目标,有必要对已有技术进行完善并开发组合土壤修复技术及设备,满足实际工程的需求。  相似文献   

17.
采用土壤修复剂治理含油污泥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新疆油田公司某作业区废液蒸发池内含油污泥处理的难题,采用土壤修复剂对含油污泥污染场地进行修复、治理。介绍了含油污泥处理环保技术关键点,分析了土壤修复剂技术原理,实验室土壤修复实验测定了含油率、含水率,并进行了现场实施,对修复后土壤检测结果表明:土壤中石油类浓度为1.58‰,达到HJ 607—2011《废矿物油回收利用污染控制技术规范》含油率小于2%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钝化剂对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常见的钝化剂包括石灰性物质、炭材料、粘土矿物、含磷材料、有机肥和农业废弃物等对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的原理、技术和方法。介绍了钝化剂对土壤重金属修复的效果和注意事项,并对钝化剂进行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的前景和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污染场地修复技术效能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造成大片污染场地亟待进行修复。通过分析污染场地的主要污染物及来源,综述了应用于污染场地土壤修复的主要技术及优缺点;通过对国内外主要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特点及其效能的比较,探讨了我国污染场地修复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有机污染土壤的修复与治理是当前我国城市土地重新开发与利用过程中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本文介绍了一套可应于多种类型有机污染土壤修复的装置—污染土壤复合式物化与生物处理装置,阐述了该装置的原理、工艺配置、运行控制以及典型工艺过程等方面。与国内外其它同类土壤修复装置相比,该装置具有适用面广、修复效果良好、修复成本低、不产生二次污染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