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以某铬渣污染场地上抽提上来的低浓度含铬地下水作为实验研究对象。选用铁屑对含铬废水进行处理。通过静态试验考察了影响六价铬去除率的因素:pH、铁屑用量、反应时间,得到了较好的反应工艺参数。并在静态试验的基础上,用铁屑填充自制的反应柱研究了动态试验的效果。结果表明:六价铬的出水浓度低于0.05 mg/L,达到GB/T 14848-93《地下水质量标准》Ⅲ类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2.
铁屑内电解法处理电雕废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铁屑内发法应用于电雕废水的处理,当控制进水pH值3-4,出水pH值8-9,停留时间40min,间歇脉冲式反冲洗,结果表明重金属离子去除率达95%以上,出水各项水质指标均达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3.
陈梅 《山东环境》1999,(6):40-41
本文提出了以工业废弃物-瓦斯灰和烟道灰处理电镀含铬废水方法,该方法给出了适宜的处理时间,处理剂用量,PH值和活化剂等工艺条件,对于出水浓度在300mg/l以下的含铬废水,采用该法处理,其去除率可达99%以上,出水PH值和六价铬含量均符合国家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4.
含铬废水的处理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简述了含铬废水的来源、性质及其危害,对含铬废水处理的工艺方法包括吸附法、萃取法及液膜法等物理方法,药剂还原法和沉淀法、铁屑铁粉及铁氧体处理等化学方法和生物法进行了比较分析,考察了上述方法的优缺点,介绍了含铬废水的处理研究新动向并对其应用前景作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针对城镇污水处理升级改造技术需求,建立一套中试规模"厌氧/缺氧/短时好氧-曝气生物滤池(A2/O-BAF)工艺",重点研究了反冲洗对BAF单元出水水质的影响。BAF池反冲洗周期为5~7 d,反冲洗方式为"气冲-气水联冲-水冲",其中,气冲10 min,气水联冲3 min,水冲3 min;该模式具有反冲洗时间短、反冲洗用水量少、操作简单等特点。在反冲洗过程中,反冲洗水的SS、COD、氨氮、总磷浓度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规律,说明滤料层截留的悬浮物和老化生物膜得到充分冲洗。在反冲洗1~2 d后,BAF单元出水水质恢复正常。实验表明:在该设计反冲洗模式下,可保持A2/O-BAF工艺处理效果稳定。  相似文献   

6.
铁屑—粉煤灰处理含铬电镀废水的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根据腐蚀电池原理,用铁屑-铁煤灰处理电镀含铬废水,结果表明,Cr(Ⅵ)去除率达到98%处理后出水水质良好,水质符合排放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7.
烟道灰-瓦斯灰法处理电镀含铬废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烟道灰-瓦斯灰处理电镀含铬废水的新方法。该法给出了适宜的处理时间、处理剂用量及其用量比,活化剂和pH值等工艺条件。采用该法处理浓度在300mg/L以下的含铬废水,去除率可达99.9%以上,出水的pH值在6~7之间,浓度远低于0.5mg/L,完全符合排放标准。文中还给出了处理剂的再生和消除二次污染的方法,同时讨论了影响该法处理效率的因素。  相似文献   

8.
秦树林  丁瑞  郦朝晖  吴洪锋 《环境科技》2007,20(5):13-15,19
针对我国北方矿区低温低浓度生活污水的特点,采用混凝沉淀与生物滤池相结合的工艺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工艺通过负压实现无泵自冲洗,具有处理效果好、占地小、滤层阻力小、能耗低等优点,系统出水可以达到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完全可进行资源化回用.  相似文献   

9.
铁屑内电解法处理含铬电镀综合废水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电镀行业废水对人类的生存环境造成的严重危害,越来越为社会所重视.利用铁屑内电解法处理含铬电镀综合废水.经实验结果证明;在适宜的运行条件下,出水完全可以达到排放标准,而且达到了以废治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铁屑过滤-混凝组合工艺处理印染废水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采用铁屑过滤一混凝组合工艺处理印染废水,是将铁屑过滤作为混凝法的预处理,以强化混凝处理过程,提高废水处理效果,减少混凝剂的投加量。试验结果表明,经处理后出水的COD值可降至100mg/L以下,水质清澈透明,各项水质指标均达国家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1.
改性铁法处理印染废水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铁屑进行改性,并辅以其它活性材料构成填料塔对印染废水进行处理。结果表明改性铁法与传统的铁屑固定氏法相比较,对可溶性染料的处理效果,二者相近;对不溶性染料本法的脱色率和COD去除率比传统铁屑法提高20%~30%,基本上解决了传统铁屑法不容易处理不溶性染料的难题。综合考虑COD去除率、脱色率两方面因素,选择pH值5~6,接触时间13~15min为最佳。  相似文献   

12.
曝气生物滤池反冲洗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孙芮  陈玲  陈季华 《环境科技》2008,21(6):20-23
曝气生物滤池集生物膜的强氧化降解能力和滤料截留效能于一体,是一种适合大规模回用、高效、低耗的污水再生工艺,也是升级改造的良好选择。反冲洗是曝气生物滤池运行中的一个关键步骤,合理优化反冲洗过程有助于改善其整体运行性能。根据反冲洗废水浊度变化确立了合理的反冲洗方式,并给出相关的反冲洗强度和反冲洗历时参数,以期为曝气生物滤池处理印染废水的设计和运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采用了膜生物膜工艺处理含盐羧甲基纤维素生产废水。接种污泥为普通污泥,经驯化使其适应含盐废水,在污泥驯化阶段,生物膜表现出极佳的盐度冲击后恢复能力。通过较长的水力停留时间(5~15 d)和较低的COD有机负荷(平均1.6 kg/(m3·d)左右),生物膜COD去除率基本达90%。膜池内,悬浮固体浓度基本保持在5 000 mg/L以内;通过聚偏氟乙烯中空纤维膜过滤,出水悬浮固体浓度保持在5 mg/L以内。膜污染可通过重复的气水反洗和定期的化学清洗得以缓解。  相似文献   

14.
孔哲  吴江  荣超  王添颉  李璐  黄勇  李玉友 《环境工程》2021,39(7):94-100
为推进节能减排低碳化社会的进程,验证了利用厌氧消化新技术处理城市污水的可行性,在日本仙台市搭建并成功运行了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中试浸没型一体式厌氧膜生物反应器,实现了在25℃左右的常温条件下对实际城市污水的高效厌氧处理。该中试反应器从2019年5月运行至2020年1月,历时217 d,最短水力停留时间缩短至6 h, COD去除率高达90%以上,BOD5去除率为95%。1 m3城市污水中可回收沼气0.09~0.10 m3,每处理1 g COD可回收沼气约0.25 L,沼气中甲烷平均含量可达到75%。每处理1g COD中有0.19~0.26 g转化为污泥,污泥产率小于传统好氧活性污泥法。研究采用的微滤膜可实现最大膜通量为17.75 L/(m2·h),稳定运行最大跨膜压量可达到23.5 kPa。该中试工程的成功运行再次验证了厌氧消化技术与膜分离技术结合在低浓度城市污水处理中的可能性与实用性,实现了节能减排与生物质能源利用,是一项可持续性发展的革新工艺。研究在大型中试规模实现了厌氧膜生物反应器的长期稳定运行,也为后续污水处理研究提供了基本运行参数和工程可靠性基础。  相似文献   

15.
微孔塔式曝气用于石化废水处理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利用微孔气体分布器对石化工业废水进行活性污泥曝气 ,并和传统曝气池进行了对比。考察了温度、气速、初始CODCr浓度和反应器结构 (鼓泡塔和环流塔 )对这种废水生物降解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 ,微孔塔式曝气与传统的曝气池相比 ,具有降解时间短 ,占地面积小 ,有利于保持曝气过程的适宜温度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TBP-泡塑填料柱萃取回收铁钍渣浸出液中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TBP固定在改性泡塑载体上,用于萃取回收铁钍渣硝酸浸出液中Th4+。试验表明:TBP泡塑填料萃取分配比高,萃取容量大,当溶液硝酸浓度为4mol/L,接触时间10min时,萃余液中Th4+浓度小于001mg/L,反萃液中Th3+浓度达84g/L,Fe3+和Ce3+浓度小于01mg/L,萃取容量为TBP泡塑填料1g可萃取Th4+028g;TBP泡塑填料化学性质稳定,分相容易,能有效防止乳化现象。  相似文献   

17.
将TBP固定在改性泡塑载体上,用于萃取回收铁钍渣硝酸浸出液中Th4+。试验表明:TBP泡塑填料萃取分配比高,萃取容量大,当溶液硝酸浓度为4mol/L,接触时间10min时,萃余液中Th4+浓度小于001mg/L,反萃液中Th3+浓度达84g/L,Fe3+和Ce3+浓度小于01mg/L,萃取容量为TBP泡塑填料1g可萃取Th4+028g;TBP泡塑填料化学性质稳定,分相容易,能有效防止乳化现象。  相似文献   

18.
应用处理量8m3/h的压紧式改性纤维球压力过滤器,对某钢铁厂热轧浊循环水进行处理。结果表明,采用纤维球过滤能有效的去除热轧浊循环水中的油类和悬浮物(SS),过滤后的出水中油含量能降低到1.8~4.5mg/L,去除率达到84.5%,悬浮物(SS)最高9.5mg/L,平均5.04mg/L,去除率达到88.77%,满足该厂要求热轧循环用水油含量≤5mg/L,悬浮物≤10mg/L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采用半柔性填料和酶促好氧填料的两段错向流曝气生物滤池(TUDBAF)处理生活污水,考察了试验启动阶段水力停留时间对SS、COD和NH3-N的去除效果的影响,并分析了反冲洗对BAF U段生物膜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力停留时间6.5~13.0 h条件下,SS和COD的去除率随水力停留时间的增加而增大,且其去除率分别达91.6%和83.6%以上;反应器对氨氮的去除主要集中在BAF U段,该段对氨氮的去除占总去除率的70%以上;BAFU段采用气水联合反冲洗过程中可以出水TSS浓度(708mg/L)作为该段反冲洗的终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