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环境监测作为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基础,始终贯穿在环境影响评价的整个体系之中,对环境的监督和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主要分析环境监测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一环境监测作为环境影响评价的基础环节,是环境影响评价的主线;二环境监测可以为环境影响评价提供监督;三环境监测可以为环境影响评价提供数据上的支持.  相似文献   

2.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现状监测的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现状监测是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基础,根据工作经验,归纳总结了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现状监测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3.
环境影响评价在环境保护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中国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起步较晚,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方法及导则在实践中不断更新;欧美国家作为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实施较早的国家,对环境影响评价流程及报告内容作了详细规定,也为中国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提供了宝贵经验,为了切实发挥环境影响评价的作用,应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在可行性方案比选、公众咨询及参与、项目实施后监测等方面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4.
环境现状监测是环境影响评价的基础和依据.本文结合环境影响评价现状监测的工作实践,阐述了环境影响评价现状监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虽然《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 2.2-2008)规定了各等级评价的现状监测内容和要求,但在具体的大气环境现状监测实践中,还存在不少技术性的问题亟需解决。本文结合工作实际,阐述了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现状监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希望能为环境监测人员做好大气环境影响评现状监测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一直是我国建设项目环境评价工作中较薄弱的一个环节,《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 610-2011)的实施对环境评价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对水文地质条件的认识不够,众多环境评价工作者在评价工作中难以准确理解规范的要求,在确定主要评价对象、选择定量评价方法、采用科学的监测手段等方面陆续暴露出一些问题.本文结合《技术导则》的要求以及实际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经验,从水文地质专业工作的角度,讨论了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水质和水量评价方面的若干关键问题,并就《技术导则》现状监测和影响预测中较难实现的若干技术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和修订建议,以供广大地下水环境评价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7.
环境影响评价中,环境质量现状监测是了解评价区环境质量状况的基础,也是预测评价中参照的本底值.为了进一步规范环境影响评价中的环境现状监测与评价,对环境影响评价中现状监测及评价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查.目前环境现状监测与评价中存在监测布点不合理、采样不规范、评价不科学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对策,促进环境现状监测与评价更趋于科学化.  相似文献   

8.
本文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1)的要求,结合煤炭开采对地下水的影响方式,从评价等级及评价范围的确定,现状调查内容和评价、预测内容和方法、地下水保护措施、地下水动态监测等方面提出了煤矿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的要点,为煤矿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常文 《交通环保》2003,24(Z1):55-57
综合环境影响评价、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初步探讨了如何建立三峡库区流动污染源综合风险管理模式、预控型流动污染源监测模式的基本思路,以及预控型监测与综合风险管理动态交互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前环境影响评价现状监测管理中存在的缺乏管理体制,监测机构资质能力没有明确规定,环保监测机构无力承担,环评市场存在无序工作状态,监测质量不够理想等5大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提出要加强监督管理,明确监测机构的职责及质量管理要求,重视监测方案编制并规范历史监测数据的引用等相应对策,为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奠定重要的基础,从而保障了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的科学性和可信度.  相似文献   

11.
中国环境影响评价体系评估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从法规、管理机构、程序、参与人员、验收监测和强制执行、信息和技术支持等多个方面对中国环境影响评价体系的完备性和有效性进行了系统评估。评估表明,我国环境影响评价体系尚不够完备,突出的缺陷是缺少战略环境评价、缺少对替代方案和零方案的评估、缺乏公众参与、缺乏服务于环境影响评价体系的信息资源等,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以电镀企业为例,解读相关标准、规范要求,剖析当前环评工作中重金属第一类污染物排放源强计算存在的问题并探索解决方案。研究发现,由于废水分质分类处理,环评中第一类污染物源强分析节点出现了困难,同时验收监测又常以总排口为节点,导致监测排放量大于环评预测的允许排放量。分析认为,除了有更严格的地方法规,第一类污染物排放源强应以车间或生产设施排放口为监控节点,为克服车间排放口监控位置选取的困难,环评中可根据物料衡算法推算更严格的排放标准,在总排1:7实施实际监控。环评和验收监测的相关计算方法要实现统一,以便环境管理。  相似文献   

13.
从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局限性出发,简述了目前环境影响评价的研究现状。对“3s”技术的基本组成进行了简要地介绍,指出“3s”技术是地理信息技术的综合应用,论述了“3s”技术在环境质量评价中的优势;从项目环评和战略环评等角度论述了“3s”技术的应用;从主客观两个方面指出目前“3s”技术的不足的同时,明确了今后基于“3s”技术与其他技术的综合应用是环境质量评价研究的发展方向和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4.
湿地资源开发环境影响评价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分析湿地生态系统特征及其开发利用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基础上,论述了湿地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适宜于湿地资源开发环境影响评价的生态监测体系尚未建立;评价的时空范围狭窄,可持续EIA理论与实践尚未成熟;缺乏累积EIA。  相似文献   

15.
环境监测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环境监测贯穿于整个环境影响评价体系中,环境影响评价中的评价初期、建设期、运行期以及后评价期,均由环境监测数据来支撑结果,是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基础,同时具有较强的监督功能。  相似文献   

16.
范小杉  何萍 《环境科学研究》2017,30(12):1869-1879
环评技术标准的科学性和完备性是决定环评文件质量及应用价值的关键,但长期以来生态承载力环评技术一直是环评标准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通过回顾国内外生态承载力研究发展历程,解析生态承载力概念和内涵,介绍自然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评估法、生态足迹法、资源供需平衡法与综合指数法等常用生态承载力评估方法的评价原理、技术流程,指明上述各类方法片面注重“承载力”极值的量化或超载与否的评估,但却忽视人类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压力指标与区域自然承载能力对应关键指标在指标类型、大小及空间上的矛盾对立性研究,以致评价过程不清晰、评估成果对于优化区域人地关系的参考价值十分有限.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生态承载力环评制度、技术导向及研究实践状况论述,指出现有生态承载力环评技术标准存在技术方案不完整、评价内容项目针对性弱、评价空间尺度与项目影响范围不匹配等问题,以此为前提,提出重新界定规划环评领域生态承载力概念,以提升科学性与实用性为目标革新生态承载力环评技术框架体系,针对项目生态压力类型及空间格局确立生态承载力评价内容,充分利用3S等新技术开展生态承载力定量化评估等修正对策建议.研究旨在为开展生态承载力评估技术革新与探索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试论全面建立我国环境影响评价的法制化体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宇  刘长兵 《交通环保》1999,20(1):5-7,17
在综述我国环境影响评价体系的法制化现状的基础上,剖析了现有评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的根本原因,提出了制定我国环境评价的必要性,进而从完善评价的监督机制和环评技术导则系统等方面,阐述了如何全面建立我国的环境影响评价法制化体系。  相似文献   

18.
战略环评与项目环评关联性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结合国内外战略环境评价研究现状,对战略环境评价和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关系进行了较为全面地分析比较。通过分析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不足和战略环境评价的优点,指出开展战略环境评价,能完善环境影响评价体系,促进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并就战略环境评价与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在研究对象、管理体系、技术特点、方法体系和技术手段等方面的区别做了明确阐述,指出战略环境评价在操作上应注意与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不同及联系,明确了二者的层次关系及可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9.
陈文端 《环境科技》2007,20(3):50-52
环境现状调查所获得的区域环境质量参数值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背景资料,其科学性直接影响到能否得出科学、可信的环评结论.在此针对现状调查工作开展过程中出现的随意套用现有资料、监测资料准确性和可用性差等问题,通过实例分析若干应重点关注的因素和规范的操作,更好地促进现状调查工作满足环境影响评价的需求.  相似文献   

20.
环境影响评价(EIA)既是一门技术又是一项制度。科学对环境影响评价的作用同样主要表现在技术和制度两方面:相应的技术规范及替代解决方案使其成为应用科学,而公众参与与制度保证使其成为公民科学。其制度特性较技术性更为基础,更为重要,科学在其中的作用需要更加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