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大气颗粒物中的环境持久性自由基具有强氧化性,参与大气中诸多化学反应,影响空气质量,进而影响人体健康,因此对其定性、定量检测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现阶段并没有成熟有效的分析检测方法.本文利用电子顺磁共振波谱仪,对比大气颗粒物的3种进样方式,建立了便捷、有效的大气颗粒物中环境持久性自由基检测方法.首先,配制不同标准物质(或溶液),确定仪器的最佳检测参数和大气颗粒物的最低响应浓度(或质量).然后,分别使用水洗脱法和有机溶剂提取法对大气颗粒物进行前处理,优化大气颗粒物的水洗脱和有机提取条件,对比大气颗粒物直接进样、水洗脱样和有机提取样的测定结果.最后,确定了上述3种进样方法的适用条件,即直接检测法适用于石英膜和Teflon膜样品,且操作简便,易于定量测定大气颗粒物中自由基的浓度;水洗脱法仅适用于Teflon膜样品,但需要已知颗粒物洗脱效率才能定量计算;有机溶剂提取法不能有效的提取的颗粒物上的自由基.  相似文献   

2.
大气化学非均相反应摄取系数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宏军  朱彤  李雷  徐冰烨 《环境化学》2006,25(3):266-272
摄取系数是表征大气非均相反应的重要物理化学参数,也是大气颗粒物表面摄取气体能力的重要量化指标.本文综述了摄取系数的主要概念、主要测定方法和影响因素,以NaCl与NO2非均相反应为例,讨论了用漫反射傅立叶转换红外原位反应器扩散实验方式测定反应摄取系数的方法和误差,分析了气体扩散深度与红外穿透厚度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并测定了初始反应摄取系数.  相似文献   

3.
天津市大气颗粒物铅的同位素丰度比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天津市 2 1个玻璃纤维滤膜大气颗粒物样品采用稀酸浸出法溶解后 ,测量了铅浓度、铅含量和同位素丰度比 (2 0 6Pb/2 0 7Pb) .并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对样品进行分组讨论 .1 样品的采集和测定本文旨在观察汽油无铅化进程中 ,大气颗粒物中铅来源的变化情况 .1 998年和 1 999年是汽油无铅化的关键时期 .大气颗粒物样品由天津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提供 ,采集于玻璃纤维滤膜上 .采样地点是天津市侯台站和天津市站两个国控站点 .采用KB 2 0型中流量采样器采集 2 4h的TSP样品 .从1 998年 1 1月到 1 999年 2月期间共采集样品 2 1个 .消解大气…  相似文献   

4.
大气颗粒物对酸雨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研究颗粒物对酸雨的作用。通过颗粒物与pH4.0的硫酸反应,证明在柳州大气颗粒物可溶钙盐中存在42%碱性钙盐,它可以中和降水中的酸,在pH<5.0时,碱性钙盐中和降水中的酸的作用和OH~-作用一样。由于可溶的颗粒钙盐的清除系数大,降雨初期,清除碱性钙所中和的H~+占降水中H~+的比例最大,随着降水时间的延长,颗粒物的中和作用逐渐下降。总的看来,碱性钙盐可中和23%的H~+。和柳州相比,北京颗粒物的中和能力是柳州颗粒物的3倍。  相似文献   

5.
大气污染与人群健康关系的研究表明,灰霾天气中的大气颗粒物上附着有多种可吸入微生物,包括病毒、细菌和真菌.大气颗粒物中的部分有机物质能够与这些微生物相互作用,进而改变颗粒物上附着微生物的致病性和持久性.大气颗粒物及其所吸附的病原微生物来源广泛,种类繁多,并由于大气污染加重而越发显得重要.本文结合以往文献资料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一些实验观察数据,综述了大气颗粒物附着的微生物种类、影响微生物存活的环境条件、与疾病流行的内在关系、大气颗粒物对所附着的可吸入微生物的影响和与疾病相关的毒性效应等5个方面,进一步为大气污染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大气颗粒物中无机元素的分析方法已经由环境保护部编制成标准发布.怎样建立合理的分析方法,取得正确的结果,是大气颗粒物(PM)源解析的重要课题.本文结合实践经验总结了大气颗粒物中28种元素的X射线荧光分析方法(波谱能谱).  相似文献   

7.
大气污染已经成为中国最主要的污染问题.大气细颗粒物作为大气污染的主要成分,具有生殖毒性.本文总结了大气细颗粒物生殖毒性的流行病调查及其动物实验结果,并主要从氧化应激、DNA损伤、炎症反应和血睾屏障的完整性破坏等方面,归纳了近年来大气细颗粒物生殖毒性作用机制的研究成果,对现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这有助于深入推进大气细颗粒物的生殖毒性研究.  相似文献   

8.
有机污染物是大气颗粒物的重要组成部分,约占颗粒物质量的20%-50%.颗粒物中的有机污染物具有高毒性,长期暴露能够给人群带来潜在的健康风险;有机污染物参与气溶胶成核,影响空气质量和能见度,进而改变区域气候,其引起的健康与环境效应已成为民众关注的焦点.大气颗粒物中有机污染物的分析技术是准确判断其来源和污染特征的重要一环.本文对颗粒物中常见有机污染物的分析技术、污染特征及主要来源进行了综述.系统介绍了有机污染物的样品采样、提取净化和分离分析技术,对比了不同分析方法的优势,总结了我国大气颗粒物中有机污染物的时空分布和气粒分配特征,并探讨了引起相关差异的原因,为后续深入认识大气颗粒物中有机污染物的分布特征提供参考.最后,对大气颗粒物中有机物的分析技术和发展方向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相似文献   

9.
建立了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技术(HPLC-ICPMS)测定大气颗粒物中可溶性总砷和砷形态(砷酸盐、亚砷酸盐、一甲基砷酸、二甲基砷酸和砷甜菜碱)的分析方法.本方法结合了安捷伦Zorbax SB-Aq反相色谱柱快速分离和ICP-MS的高灵敏度的特点,在4 min内完成5种砷形态化合物的分离和检测.通过比较盐酸羟氨和磷酸以及不同提取时间的提取效果,最终选定1%磷酸超声萃取15 min的最佳实验方案.使用该方法,砷形态的加标回收率介于85.5%—119.2%之间.通过测定真实样品发现,大气颗粒物中的可溶性砷基本为无机砷,占可溶性总砷比例的80%—96%.  相似文献   

10.
大气颗粒物中的重金属极易富集在细颗粒物中,并对人体带来危害。文章对中国大气颗粒物中重金属的监测技术方法进行梳理和汇总,从点位布设、样品采集、样品前处理、分析测试以及全过程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等方面。探讨和分析颗粒物监测的各个环节应遵循的技术规范和相关方法。大气颗粒物的采样主要包括环境空气样品和无组织排放样品两大类,前处理方法包括全消解和酸浸提,而全消解中又包括酸消解法和碱熔法,消解方式包括电热板、马弗炉、高压密闭消解罐、微波消解等。测试方法主要包括分光光度法、X射线荧光光谱法(XRF)、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AAS)、原子荧光光谱法(AF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AE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等,根据不同的监测需求和仪器设备水平,选择不同的标准测试方法作为依据。在颗粒物重金属监测的全过程中,从布点、试剂空白、滤膜/滤筒空白的控制,到采样、前处理、实验室分析等各个环节,均需要考虑可能影响分析准确度的因素,建立起与监测方法同步的全程序质量保证和控制措施。完善大气颗粒物中重金属监测技术与方法体系,可为大气环境监测和管理部门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为源解析等颗粒物组分分析相关工作提供方法依据。  相似文献   

11.
用GC/MS和标样确证了焦炉大气颗粒物中酞酸二正丁酯和酞酸二异辛酯的存在,分析了<15μm颗粒物中六个级分上的含量,表明这两个化合物的69—78%集中在0.5—3μm的颗粒上。  相似文献   

12.
青岛近岸区域典型海陆人为交互作用下酸雨的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我国北方地区酸雨最为严重的城市之一,青岛及其近岸区域酸雨的研究对揭示典型海陆人为交互作用下酸雨形成机理具有典型的示范性.本文从酸雨的现状及变化、酸雨形成机制及影响因素、雨水中致酸/碱性成分的来源入手,系统总结了青岛近岸区域酸雨的化学特征.结果表明,青岛近岸区域自1981年以来酸雨状况有所减轻,但2006年以来又有加重的趋势,并由"硫酸型"酸雨向"硫-硝混合型"酸雨转变.局地人为源SO2和NOx的排放、区域外污染物的输送以及海上浮游生物释放的二甲基硫(DMS)是该地区大气致酸物质的3条重要输入途径.大气中致酸成分前体物的浓度和排放强度、气溶胶中酸化缓冲/碱性物质的含量以及复杂多变的气象条件是该区域酸雨形成的主要控制因素.人为源和地壳源分别是大气中致酸成分和碱性成分的主要来源,海盐源硫酸盐气溶胶会对降水酸性产生一定的稀释作用.今后的研究应特别重视:(1)降水p H的动态变化及与大气颗粒物的相互作用;(2)低分子有机弱酸、重金属及与污染有机物的复合污染作用机制对酸雨的影响;(3)优化酸沉降模型,精确量化解析不同来源对雨水酸性成分的贡献;(4)雾、露、霜等其它形式的酸沉降及沉降通量.深入研究青岛近岸区域酸雨的地球化学特征,不但有助于加深对海陆人为交互作用下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大气污染与酸沉降形成机理及其生态效应的认识,还可为科学制定酸雨防控对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热解法分离大气颗粒物中几种主要铵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实验了分离大气颗粒物样品中硫酸铵、硝酸铵、氯化铵的热解方法.在70℃的条件下,经过3h,硝酸铵和氯化铵就已基本挥发完全,而硫酸铵没有明显的损失.利用该方法,分离测定了一些大气颗粒物样品中的硫酸铵、硝酸铵、氯化铵及相应的其它金属盐.实验表明,热解法对于分离表征大气颗粒物中的铵盐是简单和实用的.  相似文献   

14.
用核子微探针进行单个大气颗粒物的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沙因  谷英梅 《环境化学》1995,14(6):518-523
本文对单个大气颗粒物进行了分析研究,用核子微探针对首钢地区单个大气颗粒物进行了扫描分析,用三维等高线法给出了各种元素在一群单个大气颗粒物中的二维分布。从一群单个大气颗粒物中各元素的二维分布可对首钢地区大气污染的特征及来源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5.
大气颗粒物(particulate matter, PM)可能携带病原微生物,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因此,对大气颗粒物中微生物的采集和分析已成为当今的研究热点。本文对大气颗粒物中微生物的采集方法和分析方法(培养法、菌群多样性组成谱测序和宏基因组学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要概括,着重介绍不同条件下(区域、时间、粒径、天气条件和气象因素)大气颗粒物中微生物的分布状况差异,并对引起相关差异的原因进行了探讨,旨在为深入认识大气颗粒物中微生物的分布特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重庆市区大气颗粒物的物相组成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大气颗粒物组成非常复杂 ,包括晶态和非晶态的无机物与有机物 .同一个元素往往又以多种形态出现 ,而某些元素含量又较低 ,这些都给物相鉴定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本文用X 射线衍射物相分析(XRD)对重庆市区大气颗粒污染物的物相组成进行了研究 .在对大气颗粒物的X 射线衍射分析中 ,采用丙酮 二碘甲烷重液体系对颗粒物样品进行了密度梯度分级处理 ,鉴定出重庆市区大气颗粒物中存在的 1 0种物相 ,并初步讨论了重庆市区的污染来源和分布规律 .1 样品的采集与制备样品采集利用了UV1 3H 1型安德逊采样器及玻璃纤维膜 (采集的颗粒物为PM1 0…  相似文献   

17.
大气颗粒物暴露与健康效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大气颗粒物一直是影响我国大多数城市空气质量的首要污染物,且呈现出与欧美不同的煤烟、机动车尾气以及开放源复合型污染并存的高浓度污染态势,已有研究发现颗粒物的短期或长期暴露均会对人体产生不良的健康效应。本文从环境科学、暴露科学、环境流行病学和环境毒理学研究等方面系统综述了大气颗粒物健康效应研究的方法和进展,可为我国的大气颗粒物健康效应研究与大气颗粒物环境质量标准的修订提供方法学参考和经验借鉴。目前我国PM10污染尚未得到有效控制,细颗粒物(PM2.5)的污染也已引起关注,建议在不同区域开展空气污染健康效应的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18.
辽宁本溪大气颗粒物浓度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本溪大气成分监测站2008年3月至2009年2月大气颗粒物监测仪GRIMM180的连续监测资料,对该地区大气颗粒物的质量浓度变化、谱分布特征以及大气颗粒物与气象因素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本溪PM10和PM2.5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0.086 mg.m-3和0.058 mg.m-3,其日平均质量浓度变化幅度较大;冬季和夏季质量浓度日变化均呈现明显的双峰双谷特征;数浓度谱分布较好地符合Junge分布;PM10日平均值超标率为8.7%,且大气颗粒物主要是以细粒子的形式存在;随风速的增大大气颗粒物质量浓度基本呈现逐渐减小的趋势,当风速〉0.6 m.s-1时,大气颗粒物质量浓度随风速增大下降明显,风速〉3.0 m.s-1时,下降的趋势减缓;降水过程对大气颗粒物有清除作用,其中对粗粒子的清除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9.
大气中颗粒物,硝酸和氨同时采集方法   总被引:4,自引:7,他引:4  
本文探讨了三层采样头同时采集大气中颗粒物气态硝酸和气态氨的方法。用国产1号有机膜采集颗粒物,5%NaCl浸渍玻璃纤维膜采集气态硝酸,5%H_3PO_4—1%草酸溶液浸渍玻璃纤维膜采集气态氨,并对滤膜的选择及采样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误差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用这种方法同时采集大气中颗粒物、硝酸和氨是简便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黄石城区夏季大气PM_(10)/PM_(2.5)中元素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随着对大气颗粒物研究的深入,人们认识到颗粒物对人体健康具有很大危害,颗粒物粒径越小,对人体健康危害越大.黄石市是长江中下游典型的资源性工矿城市,大气污染比较严重.本研究旨在通过对黄石大气颗粒物以及颗粒物中化学元素污染特征的分析,为黄石市大气污染治理及探讨颗粒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