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6 毫秒
1.
影响石油污染物挥发行为的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玉瑛  李冰 《生态环境》2007,16(2):327-331
进行了4种不同石油制品在不同温度时的挥发试验,并对其挥发量与挥发时间的关系进行了模拟,试验结果表明,柴油和煤油的挥发量与挥发时间呈二次多项式关系,而90#汽油的挥发量与挥发时间呈对数关系,混合芳烃的挥发量与挥发时间呈线性关系。柴油经过不同程度的挥发后,其物理性质如粘度和比重发生了改变,其中柴油粘度随着挥发而增加,并且柴油的粘度与挥发质量分数有很好的正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988。  相似文献   

2.
硝基芳烃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但对生物具有一定的毒性。为建立硝基芳烃对梨形四膜虫(Tetrahymena pyriformis)急性毒性的定量结构-活性相关性(QSAR)模型,分析了45种硝基芳烃的分子结构与其对梨形四膜虫毒性之间的相关关系,计算了硝基芳烃的电性拓扑状态指数和电性距离矢量,并优化筛选了电性拓扑状态指数的E_9和E_(28)、电性距离矢量的m_(15)、m_(26)和m_(66)等5种结构参数,将其与硝基芳烃对梨形四膜虫的毒性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得到多元回归方程的相关系数r为0.985。为提高预测精度,将这5种分子结构参数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层变量,急性毒性值作为输出层变量,采用5∶4∶1的网络结构,获得令人满意的QSAR神经网络预测模型,总相关系数r_t为0.994,计算得到的急性毒性预测值与实验值非常吻合,平均误差仅为0.04。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硝基芳烃急性毒性的能力,神经网络法预测结果比多元线性回归法更为准确。该研究揭示了硝基等基团对生物急性毒性影响的变化规律,有利于对硝基芳烃化合物在环境中的危害性进行有效评价。  相似文献   

3.
部分硝基芳烃对鲤鱼的急性毒性及定量构效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景文  马逊凤 《环境化学》1996,15(4):332-336
本文报告了26个硝基芳烃大对鲤鱼的急性毒性,应用LSER法得出了相关关系显著的QSAR方程。化合物分子的本征体积是毒性的主要影响因素。硝基芳烃的毒性随着分子本征体积,αm和I值的增大而增大,随着βm值的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4.
有机毒物对水蚤的急性毒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征涛  金琼贝 《环境化学》1994,13(3):263-265
对水蚤的毒笥试验数据是被广泛用于评价化合物水生生态效应的重要依据,检测有机化合物的毒性时,需特别注意待测物的难溶性,挥发性及易光解性,检测了多种氯代芳烃的EC50值,其18h的结果与24h的结果相近,检测了24种硝基芳烃的毒性,不同方法计算的EC50值一致。  相似文献   

5.
大气飘尘中硝基多环芳烃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叙述了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大气飘尘中硝基多环芳烃化合物的方法。对硅胶柱层析预分离、硝基多环芳烃的还原反应、液-液萃取分离、液相色谱条件和响应线性范围进行了研究。在所选的荧光检测波长下,1-硝基芘和2-硝基芴的最小可测量约为20×10~(-12)g.在国内首次测定了大气飘尘样品中的1-硝基芘含量,两种试样的测定值分别为0.11和1.4ug/1000m~3。  相似文献   

6.
测定并计算了太谷农村蜂窝煤和薪柴两种燃料颗粒物、CO、CH4和多环芳烃排放因子,其中多环芳烃包括16种美国环保局优控化合物、12种非优控母体多环芳烃、12种硝基多环芳烃和4种含氧多环芳烃.蜂窝煤4类多环芳烃化合物的排放因子分别为3.56±5.42、0.73±0.099、0.22±0.48和0.36±0.62 mg·kg-1,薪柴为62.6±41.3、20.4±3.61、4.44±6.18和0.84±1.00mg ·kg-1.薪柴大多数污染物排放因子高于蜂窝煤,但蜂窝煤多环芳烃排放因子的变异则高于薪柴.蜂窝煤和薪柴多环芳烃排放因子的成分谱有显著差异,除菲、荧蒽和苯并(b)荧蒽为共同优势排放物外,萘、芴、屈和苯并(k)荧蒽为蜂窝煤的特征排放物,芘、环戊烯(c,d)芘和苯并[a]蒽为薪柴的特征排放物.3-硝基荧蒽与3-硝基菲和2-硝基萘分别是蜂窝煤与薪柴排放的主要硝基多环芳烃.母体多环芳烃排放因子的气固比主要受分子量(挥发性)影响,衍生多环芳烃则与取代基的性质有关.蜂窝煤燃烧前期母体多环芳烃的排放因子显著高于后期,两个阶段的总排放因子分别为9.52±12.3和2.54±2.42 mg· kg-1,衍生多环芳烃在两个阶段的差别小于母体多环芳烃.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Ames试验的TA98菌株研究了2-硝基芴在其它多环芳烃共存时,其致突变性的变化,结果显示:它与其它硝基多环芳烃共存时,直接致突变性增强;而与其它无直接致突变性的多环芳烃共存时,其直接致突变性减弱,且多环芳烃的环数越多,减弱作用越强,这强能是因为硝基多环芳烃具有亲电子性,DNA的碱基有亲核性,易于结合,造成DNA的损伤;而多环芳烃是一般具有供电子性,阻碍了硝基多环芳烃与DNA碱基的结合。  相似文献   

8.
孙新熙  黎先春 《环境化学》1999,18(6):573-578
本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负离子化学电离源质谱法(GC-NICIMS)测定了空气颗粒物中的硝基多环芳烃(NO2-PAH),通过与标准的保留时间和质谱图的比较,确定了空气颗粒物中含有四种NO2-PAH,它们是29-硝基芴,9-硝基蒽,1-硝基芘和2-硝基萤蒽。用同一样品进行了毛细管气相色谱正离子电子轰击源质谱分析,并与GC-NICIMS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9.
有机污染物对藻类毒性的测定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黄国兰 《环境化学》1994,13(3):259-262
藻类是研究水生毒理学的很好的材料之一,对其毒性是评价化合物危害的基本数据,也是研究化合物结构与生物效应的手段之一,通过测定工业废水,数种硝基芳烃及多种有机锡对藻类的毒性,发现剂量与效应时间有很好的相关性,化合物结构与效应之间也有一定的规律。  相似文献   

10.
城市水样中首次检出痕量硝基多环芳烃(NO2—PAH)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马明生  康致泉 《环境化学》1994,13(6):543-549
本文利用还原衍生化高分辨GC-ECD法,采用双柱定性首次在城市地表水样中检出环境潜在致癌物-硝基多环芳烃(NO2-PAH),结果表明,在不同的水样中共检出包括动物致癌物2-硝基萘在内的八种NO2-PAH。河水和饮用水中均有ppt级NO2-PAH存在,其中溶解度较大的两环硝基多环芳烃的含量高于三环以上的。饮用水中NO2-PAH的浓度低于与其相邻的河水中相应硝基多环芳烃的含量,经煮沸处理后,饮用水中N  相似文献   

11.
徐荃  袁秀顺 《环境化学》1992,11(4):52-55
本文研究了嘉陵江水系Mo水环境背景值,将嘉陵江水系分成四个环境背景单元并比较了其背景值,本文还研究了采样点的合理布置,进行了异常值取舍,Mo背景值和分布类型的计算,最后探讨了季节变化对Mo背景的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天津地区六六六的归宿和跨界面迁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天津市为研究区域,以80年代有机氯农药禁用前为时限,利用稳态非平衡逸度模型估算了稳态条件下六六六的四种异构体在环境各相中的迁移和分布。模型估算结果用同期各主要介质的实测浓度加以验证。结果表明,农业施用和农药厂排放是该地区环境中六六六的主要来源,最大的汇则是土壤和水体沉积物,该地区最主要的界面迁移过程包括大气向土壤的沉降、水体向沉积物的沉降以及气相平流输出等,发生在土壤和沉积物中的降解则是六六六消失的最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松花江水中酚类化合物生物降解性的测定及QSBR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松花江水中细菌为接种源,用碘量法分别测定了18种酚类化合物的BOD5值采用QSAR程序软件计算得分子量MW、分子体积MV、疏水性参数lgP及电离常数pKa.用MMP软件计算了四种分子连接性指数(2x,4X,2xV及4xV).对18种及训练组中的14种酚类化合物BODT值分别与其结构参数进行了回归分析,得到如下最佳回归方程:应用所得QSBR模型,拟合了18种化合物的BOD5值,计算了残差,预测了实验组中4个化合物的BODT值,并初步探讨了生物降解机理.  相似文献   

14.
荧光猝灭法测定菲、苊、芘与腐殖酸的结合常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邢冠华  薛蓓  胡璟  张梦妮  陶澍 《环境化学》2005,24(5):578-581
用荧光猝灭法测定了胡敏酸(Fluka)与苊、菲和芘相互作用的结合常数(KDOC),其lgKDOC值分别为4.4,4.48和4.89.用同样方法测得长江水生FA以及黑龙江水生FA和HA的KDOC之间有显著差别.HA的KDODC一般高于FA.黑龙江水生FA的KDOC高于长江.对同一来源的腐殖酸,三种多环芳烃的KDOC与KOW呈线性相关.  相似文献   

15.
The paper describes the training, valid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ANN) models for computing the dissolved oxygen (DO) and 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 (BOD) levels in the Gomti river (India). Two ANN models were identified, validated and tested for the computation of DO and BOD concentrations in the Gomti river water. Both the models employed eleven input water quality variables measured in river water over a period of 10 years each month at eight different sites. The performance of the ANN models was assessed through the coefficient of determination (R2) (square of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root mean square error (RMSE) and bias computed from the measured and model computed values of the dependent variables. Goodness of the model fit to the data was also evaluated throug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esiduals and model computed values of DO and BOD. The model computed values of DO and BOD by both the ANN models were in close agreement with their respective measured values in the river water. Relative importance and contribution of the input variables to the model output was evaluated through the partitioning approach. The identified ANN models can be used as tools for the computation of water quality parameters.  相似文献   

16.
长江沉积物中痕量氯代酚类化合物的测定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利用同位素稀释质谱法对长江南京段沉积物中18种氯代酚进行了分离鉴定,结果表明,沉积物中CPs的含量以五氯苯酚为主,  相似文献   

17.
Surficial sediment samples were wet digested (HNO3‐HCI‐HF) and analysed by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scopy. The background values in the area, and the Pollution Index Load in the sampling points were calculated. Metal inputs of continental origin are specially important in Deva, Oria and Urola river mouths.  相似文献   

18.
放逸短沟蜷(Semisulcospira libertina)是浙西山区水库小流域底栖螺类的优势种,定量采集不同环境条件的9个样点的标本,分别采用Taylor幂法则、Iwao聚集格局回归分析法及Morisita指数公式计算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所调查流域的放逸短沟蜷种群密度差异极显著,其种群空间格局理论上属于聚集型负二项分布,主要是由环境污染和流域底质所致。图2表3参10  相似文献   

19.
吴顺年  苑会梅 《环境化学》1994,13(4):346-353
本文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多种取代芳烃在有机溶剂与水组成的共溶剂体系中的溶解度。实验结果表明:溶质溶解度的对数与有机溶剂的体积分数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利用对数线性模型,以及UNIFAC基团贡献法对溶质的溶解度进行了估算,发现估算值与测定值吻合得较好。  相似文献   

20.
铁在黄河底泥上吸附-絮凝-沉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静态吸附实验,研究了黄河底泥对水体中总铁的吸附,并研究了无机高分子絮凝剂(铁铝共聚物)对吸附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黄河底泥对总铁的吸附过程中,pH值和底泥的浓度均会对吸附量产生很大影响.在其特征pH值吸附范围内,随着pH值的升高,吸附量相应增加.同时,在特定的pH值和底泥浓度下,随着总铁初始浓度的增加,吸附量也相应增加;而在总铁初始浓度不变的情况下,随着底泥浓度的增加,水体中平衡吸附量减少.结果还表明,絮凝剂的加入,可使黄河底泥对总铁的吸附量明显增加,从而提高水体中总铁的去除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