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氯离子含量高于1000mg/L时,测定CODCr值较为困难。本文通过实验研究,测定CODCr时掩蔽剂HgSO4掩蔽氯离子的效率,从而获得在测定该类废水CODCr时,HgSO4:Cl-的最佳质量比,对高氯废水COD测定方法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天然气开采废水和沿海地区使用海水的工业废水等所含氯离子较高,高浓度氯离子对化工废水COD值的测定准确性有着极大的影响,高氯废水COD测定方法主要采用吸收法、密封法、硝酸银法和碘量法。本文对采用硝酸银代替硫酸汞掩蔽氯离子测定化工废水中COD分析方法进行了研究,该方法操作简单,药剂的使用种类及消耗大幅降低,实验中不再使用剧毒汞盐,实现了资源节约,保护了环境;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工业生产所排放的废水中,高氯离子废水是比较常见的一类,其中存在的大量氯离子是化学需氧量(COD)测定中的主要干扰物。本文选择了几种常用的测定废水中的COD方法,从氯离子对COD测定的影响角度方面进行比对分析,为高氯废水COD测定方法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CODcr作为评价水质有机污染物的重要指标,由于氯离子的正干扰使得高氯废水CODcr测定结果误差较大,尤其对CODcr较低的水样干扰严重。本文采用完全氧化法,以硫酸镍代替硫酸银做催化剂测定高氯废水表观CODcr扣除氯离子的理论CODcr得到原溶液的真实值,实验结果表明,测定CODcr分别为50.0 mg/L、200mg/L的标准溶液(含氯离子从1 000 mg/L到10 000 mg/L),其相对标准偏差为1.8%~3.9%。实验结果的重复性、准确度等均符合实验室质量控制指标的要求。结果表明此方法适用于高氯废水的测定。  相似文献   

5.
密封消解法测定高氯离子含盐废水COD_(Cr)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国标重铬酸钾法测定高氯离子含盐废水CODCr时的不足 ,采用密封消解法来测定高盐废水CODCr,通过丁酮氧化率、氯离子干扰、混配水样和实际水样测定结果的比较 ,对国标法和密封消解法进行了验证。试验结果表明 :在测定高氯离子含盐废水CODCr值时 ,密封消解法优于重铬酸钾法 ,能够真实准确地反映废水的CODCr。  相似文献   

6.
以国标HJ828-2017为基础,进行高氯废水COD的测定。实验中省去了掩蔽剂硫酸汞的使用,考察氯离子氧化完全的时间,绘制氯离子耗氧标准曲线;通过延迟加入催化剂硫酸银,结合氯离子耗氧标准曲线,降低氯离子对COD结果的影响,同时考察硫酸银加入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氯离子易被重铬酸钾氧化,氧化时间50min较为适宜,硫酸银加入过少会使反应不完全,加入过多会增加实验成本。  相似文献   

7.
文章研究了一种适用于高氯废水的无汞测定化学需氧量的方法。水样中加入10 mL重铬酸钾和15 mL浓硫酸,消解0.5h,冷却至室温再加入0.3 g硫酸银,消解1.5 h,测得其COD测定值,根据COD Cl-Cl-的关系曲线得到由氯离子产生的COD Cl-,将COD测定值减去C OD Cl-即为水样的COD真实值。实验证明,该方法适用于氯离子浓度不超过5 000 mg/L废水COD的测定。  相似文献   

8.
分析废水中化学需氧量时消除氯离子干扰的方法改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含氯离子废水化学需氧量测定技术进行了改进,提出了一种用硝酸银消除干扰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9.
针对工业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COD浓度低但高氯离子的特性,探讨了高氯离子对COD测定的影响,提出了通过控制取样体积确保氯离子浓度低于2000mg/L,以低铬法进行测定的方法消除氯离子干扰,用于指导高氯废水中低COD的测定。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国标法分析高氯废水中的COD时,由于氯离子的干扰,COD测定值偏大。本研究配制了不同浓度的标准氯离子溶液,并测定其耗氧量CODCl,建立了CODCl与氯离子浓度关系的拟合直线模型COD=0.2238[Cl-]-2.64,通过硝酸银滴定法测定水样中氯离子浓度,由拟合直线模型得到水样中氯离子产生的耗氧量CODCl,并进一步测得水样的表观COD值,扣除水样中氯离子产生的耗氧量CODCl,并与水样的COD理论值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测定结果的均值相对误差在-3.6%~2.4%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在1.1%~6.9%,方法准确度较高,数据重复再现性好,且测量过程不使用硫酸汞,可应用于高氯废水COD的测定。  相似文献   

11.
煤与污泥混烧热电厂双碱法烟气脱硫废水中的氯离子、悬浮物、金属离子浓度均远高于石灰石-石膏法烟气脱硫废水,采用常规国标重铬酸钾法测其化学需氧量(COD)误差较大,通过实验证实改良重铬酸钾法是一种快速、经济、实用的测定该废水COD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李峰  何林钰 《环境工程》2006,24(1):64-64,83
通过对照试验证明氯气校正可以去除高氯离子对CODCr测定的干扰。事实上,对于特定的高氯废水,实验发现CODCr与实际样品的Cl-含量相关。氯气校正测定的CODCr可用国标方法测定的CODCr和Cl-含量表示。分别以M估计和最小二乘建立了校准方程。进而,实验结果对于存在个别异常值的体系前者相对后者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13.
氯离子是影响水中化学需氧量测定结果准确性的主要干扰因素。当废水中氯离子浓度在2000~8000mg/L时,采用以氯离子浓度为横坐标,其干扰产生的化学需氧量值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的方法,测定氯离子影响化学需氧量值,用重铬酸钾法的测定值减去氯离子的影响值,得到实际样品的化学需氧量,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4.
电位滴定法测定氯离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杰 《福建环境》1996,13(2):32-32
在处理染料废水时,根据工艺要求需知其氯离子浓度。测定废水中的氯离子,一般采用以铬酸钾为指示剂的硝酸银滴定法。由于我厂染料废水的色泽深,且含有大量有机物和硫离子,难以直接用该法测定氯离子浓度。资料介绍,用马弗炉在600℃高温下将废水灰化,可消除上述干扰,但时间长达4小时,操作繁琐。若采用电位滴定法,可不受废水色泽、浊度和有机物含量的影响,但其中的硫离子对电极有严重干扰。为了解决  相似文献   

15.
测定高氯废水CODcr的方法探讨——硫酸汞添加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化学需氧量是评价水体中有机物污染的重要指标,通常采用CODcr来表示。在其测定过程中氯离子是影响结果准确性的重要因素。由于氯离子的干扰,高氯废水中化学需氧量测定误差较大,尤其对于高氯低化学需氧量的水样,其干扰更为严重。本文对高氯废水化学需氧量的测定方法以及原理进行了阐述,针对不同范围的化学需氧量,对应采用高浓度重铬酸钾氧化法、低浓度重铬酸钾氧化法来测定,最终确定了一种最直接、简便、准确的方法-硫酸汞添加法来测定高氯废水的CODcr。  相似文献   

16.
考察了以微电解+催化氧化为主的高级氧化工艺对氟化物生产废水的处理效果,利用高铁酸钾对该类废水的COD及氯离子实现了同步脱除。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对有机氯的强化脱除,微电解+催化氧化对COD去除率达到50%以上;废水TOC的去除效果不显著,少量的高铁酸盐对废水的氯离子去除率可达30%。  相似文献   

17.
密封消解法测定高盐废水COD时的最佳实验条件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密封消解法测定高盐废水COD的消解时间、氧化剂浓度、掩蔽剂比例等实验条件研究 ,确定了适合高盐废水COD测定的最佳实验条件 ,并用混配水样和实际水样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 :消解时间为 30min ,掩蔽剂比例为 10 1,对不同范围的COD采用不同浓度的氧化剂 ,混配水样和实际水样中的氯离子对COD测定干扰很小 ,方法的准确度较好 ,相对误差 <8 3% ,加标回收率 >92 %。  相似文献   

18.
本实验采用氯气校正法和低浓度重铬酸钾氧化法来分别测定高氯废水的COD值,两种方法主要针对氯离子浓度小于8000mg/l,COD值小于110mg/l的水样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氯气校正法虽然可行,但是实验装置复杂,可控性差,数据结果精密度差,准确度不高;采用低浓度重铬酸钾氧化法进行高氯废水的coD测定,结果较为准确,且操作同国家标准法(GB11914—89)基本一致,操作过程简单可行,实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19.
城市污水中电导率与COD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标准法-重铬酸钾法测定COD的缺点是测定时间长,氯离子干扰大。微波密封消解法对此有了改进,具准确度高,精密度好等优点,但存在着设备较贵,试剂消耗量大,分析费用较高的问题。通过对郑州市金水河、东风渠、熊耳河三条河流的连续定位监测,结果表明,废水中的电导和COD两者之间存在着线性关系,在正常情况下,测定电导后,根据两者之间的线性关系,求算COD的值,从而缩短了实验的繁琐,减轻了污染,节约时间和费用。  相似文献   

20.
根据油田采出水中氯离子含量高,对CODcr测定影响较大的特点,通过实验探讨高含氯对污水CODcr测定的影响及消除其影响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对高含氯、低CODcr的污水用国标方法测定CODcr时会产生较大误差,且误差随氯离子含量的增加而增大;不掩蔽氯离子测污水CODcr总量,用CODcr总量减去氯离子产生的CODcr量则能较准确的反映污水的真实CODcr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