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2021年12月17日,松江区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专班(以下简称"专班")的王瑞珍和她的同事们再一次来到松江区泖港镇泖港村,紧锣密鼓地筹备着灾险普查线下宣传活动.10月29日,她和同事们首次实地走访泖港村,这里有着2432.32亩的黄浦江涵养林.  相似文献   

2.
2020年11月26日,松江区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办公室公布了“2020年松江区优秀行政执法案卷目录”松江区应急局《危险化学品未存放在专用仓库案》被评为松江区优秀行政执法案卷。  相似文献   

3.
为进一步加强松江区行政村一级的消防安全管理,完善基层组织消防器材装备建设,日前,松江消防救援支队为50个行政村配备微型消防车。为了使辖区微型消防车更好地发挥作用,松江支队专门举行培训班,全面提升参训人员的灭火战斗能力。  相似文献   

4.
1月19日下午,松江区召开城市运行安全生产专题工作会议。松江区安委办主任、区应急局局长平益斌,区消防救援支队支队长唐淼以及区安委办副主任、区应急局副局长李洪欢、戴远斌出席。会议通报了岁末年初全国安全防范工作视频会议精神以及近期松江区安全生产工作情况。同时,对春节前后、全国两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以及冬春火灾防控等工作进行了重点部署。  相似文献   

5.
辽宁省防汛抗旱指挥部日前通报称,抚顺"8·16"洪灾已经导致63人死亡、101人失踪.新华社记者在灾区采访时发现,在抚顺洪灾中受灾最严重的清原县南口前镇,相邻两个村庄的伤亡情况却大不一样——截至8月21日,南口前镇南口前村因灾死亡30人、失踪58人,而与该村仅一桥之隔的北口前村则是零伤亡.  相似文献   

6.
为降低内涝灾害评价中信息模糊性和冲突性对评价结果的影响,促进老旧社区内涝灾害适灾化和海绵化改造,提出基于云物元模型的老旧社区内涝灾害脆弱性评价方法。从防灾减灾角度和社区尺度出发,围绕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敏感性和承灾体易损性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运用AHP-熵权法确定指标组合权重,建立老旧社区内涝灾害脆弱性云物元评价模型,并以长沙市科学村社区为例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模型能直接客观反映老旧社区内涝灾害脆弱性的主要影响因素和脆弱性等级,研究结果可为提高老旧社区内涝灾害应对能力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7.
山地乡村地质灾害频发,而现有的防灾规划不够科学且过于粗放,实现精准防灾成为当下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以花垣县为例,通过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和一般回归模型(OLS)的比较,开展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研究.结果表明:GWR模型验证系数远优于OLS,因此GWR更适合解释地质灾害的形成,且预测准确率达到97.9%;花垣县南部和西北部等区域属于灾害高易发区;花垣县致灾要素中降雨、高程、断裂带、水系致灾贡献比例高,建筑、道路、采矿要素次之,且不同村庄致灾因子存在明显空间差异性.研究不但提高了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的科学性,而且提出了"异村异法"的精准防灾策略,增强了乡村抵御灾害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松江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的干善军同志作为上海市第七批援藏干部之一,已于2013年6月中旬前往西藏。干善军与我们杂志有着不解之缘.他是杂志的通讯员,也是杂志的热心读者和撰稿人。他的《松江区腾笼换乌》、《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十年安监路.相伴来见证》等文章让人印象深刻。在他临行前.记者采访了他。  相似文献   

9.
邓阳春 《安全》2017,38(10)
本文通过案例"四川茂县叠溪镇新磨村山体滑坡"还原了灾难发生动因,分析了滑坡灾难成因。提出了预防大于救灾、系统组合实用型专家组排查地灾危险源的独到见解,举例证明了山体滑坡预防成功的重要性。基本描述了滑坡前兆和多种监测预防技术,提出应急测绘技术与综合防灾二维码分级管控的新技术思路,给出了应急科学与工程创新发展答案和目标导向。  相似文献   

10.
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过去,农村公路主要依靠群众修建,求“通”为主,因此公路技术等级低、路面硬化率低、搞灾能力弱的“两低一差”状况长期未得到根本解决。至2003年底,全省1.5万多个建制村中,仍有近8000个村通达公路未硬化。  相似文献   

11.
为有效评价油库事故应急救援能力水平,识别系统的薄弱环节,基于自然灾害应急救援系统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理念,建立油库事故应急救援能力分阶段评价方法。建立灾前危机预防与预警能力、灾中危机反应与处置能力及灾后评价与恢复能力的油库事故应急救援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应用突变级数评价法分析中国西南某大型油库事故在灾前、灾中、灾后及事故总体应急救援能力。结果表明,灾前、灾中及灾后的应急能力在油库事故应急救援过程中具有同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2.
固体微粒气溶胶灾火剂的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固体微粒气溶胶灾火剂作一种新型灾火剂具有优越的抑制火灾的性能,但其应用和推广的关键在于降低灾火气溶胶形成时的温度,本文利用TG方法分析了灾火剂的热分解过程,并通过测定固体微粒交灾火剂的释放速度、释放区温度分布及灾火性能,研究了固体微粒气溶胶灾火剂的降温消焰技术。同时对气溶胶的成分和固体粒子粒度分布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煤矿灾害事故的发生往往与一些隐蔽的致灾因素联系在一起的,在煤矿采掘活动中经常会遇到“水、火、瓦斯、顶板、煤尘”等众多隐蔽致灾因素,如果不及时发现这些隐蔽致灾因素并进行有效控制,就可能酿成事故。在不同的矿区,这些隐蔽致灾因素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不同,合山矿区属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大水岩溶充水矿床,可以说“水害”是煤矿首要隐蔽致灾因素,本文就合山矿区煤矿水害致灾因素普查与防治工作邂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4.
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过去,农村公路主要依靠群众修建,求“通”为主,因此公路技术等级低、路面硬化率低、搞灾能力弱的“两低一差”状况长期未得到根本解决。至2003年底,全省1.5万多个建制村中,仍有近8000个村通达公路未硬化。“大动脉”完善了,尚缺“毛血细管”。2003年12月,省政府专门召开全省农村公路建设工作会  相似文献   

15.
在分析城域事故灾难理论和承灾能力各类影响因素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从城域防灾、抗灾、救灾及灾后恢复等方面出发,构建了比较全面的城域突发事故灾难承灾能力综合评估指标体系.运用多因素数学建模理论,研究各因素对系统的影响方式及重要程度,选取并改进指标权重分析方法.建立了承灾能力评估方法及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选取某城市区域进行现场调查并获取相关参数,通过该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模型,计算出区域的综合承灾能力指数,同时以指标效果系数的形式反映承灾能力的薄弱环节.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相一致,表明该模型能够比较准确和全面地评价突发事故灾难中的城域综合承灾能力,为城域承灾能力的提升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16.
路面炸成大坑,交通一度被阻断 爆炸发生在京珠高速湖北孝感三汊镇涂店村段的北向车道上,爆炸中心已被炸成了一个最深70厘米的大坑,里面基本是水泥和沥青块.路面最宽的一条裂缝宽约70厘米,路面损毁面积达700多平方米.  相似文献   

17.
为减少专家主观判断对软岩隧道大变形事故评估的影响,提出一种从事故出发逆推事故致灾因素耦合机制的方法。在调研69个软岩隧道施工大变形事故案例的基础上,分析大变形事故的主要致灾因素及其在69个案例中的出现频率;围绕排序前4的主要致灾因素及其在案例中的关联关系,基于系统动力学理论研究不同致灾因素的耦合路径与耦合过程,建立基于N-K模型的致灾因素耦合模型,计算软岩隧道大变形事故致灾因素耦合关联值,在对耦合关联值排序后,得到大变形事故致灾因素耦合影响性序列。结果表明:软岩隧道大变形事故的致灾因素耦合影响性排序依次为:围岩岩性、地下水、地应力和支护强度的四致灾因素耦合围岩岩性、地下水和地应力三致灾因素耦合地下水和地应力双致灾因素耦合;虽然地下水与地应力是双因素耦合,但会产生比一些三致灾因素组合更大的耦合值,施工前后应予以特别关注和控制。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人充分发挥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在面临自然灾害时建立了一套相对制度化且行之有效的救灾机制。从救灾过程来看,古代救灾可分为灾前预防、灾中救助和灾后救济三个阶段的机制构成,政府通过创立各种制度和措施,以完善救灾机制的良好运行。  相似文献   

19.
张烁 《安全与健康》2011,(23):23-24
中国古人充分发挥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在面临自然灾害时建立了一套相对制度化且行之有效的救灾机制。从救灾过程来看,古代救灾可分为灾前预防、灾中救助和灾后救济三个阶段的机制构成,政府通过创立各种制度和措施,以完善救灾机制的良好运行。  相似文献   

20.
为应对极端自然灾害下电网在灾前、灾后应灾能力评估的不足,提出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电网应灾能力量化评估方法。通过分析电网系统的综合数据和关联指标,建立电网灾前承受力和灾后恢复力评估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各自求得指标主、客观权重,并依据权重占比组合成综合权重,使用模糊综合评判对电网应灾能力进行量化评估;通过案例对所提的评估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评估方法更加有效体现电网实际应灾能力水平,对电网应对极端自然灾害具有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