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考察了水芹、鱼腥草、香根草及对校园微污染景观水体的净化效果,分析了植物不同部位的氮磷含量分布.结果表明,水芹、鱼腥草和香根草对水中的TN、TP、CODcr和Chla的去除率范围分别为52.4%~64.3%、46.8%~ 58.4%、69% ~ 84%和48.1% ~60%,经7周净化可使听松湖水质由Ⅳ类水变为Ⅲ类水.组合植物对TN、TP、CODcr和Chla的净化效果相对于单种植物作用均没有显著增加(p>0.05).鱼腥草对水中氮磷的吸收效率最高,香根草次之,水芹最低.3种植物不同部位的植株含氮量为根>茎>叶,磷含量为根大于茎叶.  相似文献   

2.
香根草根系发达,具有涵水固土作用,可有效解决水土流失问题,对重金属、氮磷等污染物具有吸收富集作用,且其分泌物可有效抑制藻类的生长。因此,香根草可应用于水土保持和富营养化水体的治理,而了解香根草在水环境中的研究及应用,可以为水污染治理提供一种潜力较大的植物生态修复技术。  相似文献   

3.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土壤净化试验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研究土壤对垃圾渗滤液的净化作用,确定了采用回灌法处理渗滤液时处理效果与覆土厚度的关系。填埋场的最终60cm覆土层可以有效地去除COD达87.4%左右。  相似文献   

4.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灌溉后重金属的生态效应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盆栽试验结果表明,经l年的渗滤液浇灌后,土壤中重金属的积累量未超过国标允许值,原液浇灌的土壤酶活性受到抑制,其他处理的土壤酶活性呈现不同程度的增强.豆科树种(台湾相思和海南红豆)对重金属的吸收积累明显强于非豆科树种(桃形杧果、人面子、美人蕉、尖叶杜英),对Cu、Zn的吸收也强于草本植物香根草,狗牙根、美人蕉和膨蜞菊,但对Pb、Cd的吸收则次之,不同植物对渗滤液的耐性差别明显,台湾相思、海南红豆、香根草、狗牙根和蟛蜞菊对渗滤液有较强的耐性,对渗滤液污染的土壤有较好的净化修复能力,适合作为垃圾填埋场植被重建材料.  相似文献   

5.
小白泥沟是东川小江流域的重要泥石流沟,利用香根草生态技术选取约2hm2的堆积区进行治理示范,1a后对其治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香根草成活率达80%以上,植被覆盖率达85%,4种土著植物恢复,土壤养分含量高于对照区,土壤冲刷量仅为对照区的约10%,具有较好的生态效果。  相似文献   

6.
综述了污水生态净化技术的概念、特点,分类及部分主要技术的原理、设计参数;分析了水生植物,微生物,水生动物和基质的去污机理;阐述了污水生态净化技术目前在国内外的应用形式;提出了污水生态净化技术今后在我国的应用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城市垃圾填埋场生态恢复工程表面覆盖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以青岛市湖岛垃圾填埋场作为试验点,对城市垃圾填埋场生态恢复工程的表面覆盖处理技术中的材料选择进行了研究。对城市垃圾场生态恢复工程表面处理中覆盖材料的选择指标主要取决于其投入费用和生态恢复的产出效益,同时因恢复工程的设计方案和填埋地点而异。对以降低投入为优选因子或以获得植物产出效益为主要目的的设计方案,分别推荐已分解的垃圾土和砂土为覆盖材料。   相似文献   

8.
我国煤矿矸石的堆放长期以来主要是以露天堆放为主,当遇到雨季,受雨水冲刷产生的废水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香根草是近年来逐渐被重视的生物防治技术,利用香根草良好的固土护坡特性,解决矸石堆放的二次污染问题,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香根草是一种能在极端环境中生长的草本植物。对安徽铜陵冬瓜山铜矿水木冲尾矿库生态修复植物香根草及其根际尾矿砂中重金属Cu、Zn、Mo和Cd进行了赋存形态分析。香根草根际尾矿砂中四种元素形态绝大部分是残渣态,但Cu和Cd的有效态含量远高于香根草正常生长所需,是主要胁迫元素。香根草的生物富集系数(BCF)和转运系数(TF)均小于1,表明它严格限制这四种重金属元素在根-茎叶中的迁移。乙醇提取态和去离子水提取态是植物体中活性较高的重金属形态。香根草地下部分Cu、Zn、Mo和Cd的乙醇提取态和去离子水提取态之和占各形态总和的比例分别为10%、23%、51%和16%;地上部分相应的比例为24%、26%、47%和12%。不同重金属元素表现出不同形态分布特征,这与香根草对它们的吸收和转运方式有关。香根草根际尾矿砂及其体内重金属形态决定了它对重金属的耐受性,表明香根草是有色金属矿山尾矿库理想的生态修复植物。  相似文献   

10.
通过建立香根草人工湿地系统,研究该系统对生活污水的COD、TP、TN的处理效果以及系统的耐污性。在水力停留时间(HRT)为6h的条件下,COD、TP、TN的去除率分别为63.5%、88.3%、72.4%。研究表明,香根草人工湿地系统对城镇生活污水具有较好的净化效果,且系统在该试验条件下耐污性良好。  相似文献   

11.
朱彬  陈登美  康媞  柯安 《环境工程》2020,38(11):85-90
生态滤池处理效果受到许多因素影响,不同植物类型导致生态滤池净化效果有明显差异。为提高生态滤池在贵州省农村适用性,研究了生态滤池中3种本地湿地植物(风车草、美人蕉、菖蒲)在不同配置条件下对生活污水中主要污染物包括COD、NH3-N、TN、TP的去除效果,通过比较不同植物配置下主要污染物的去除率,筛选出生态滤池技术在贵州省可以达到最佳污水净化效果的植物配置。结果表明:菖蒲冬季耐寒性好,其对COD、NH3-N及TP的去除效果最佳,去除率分别可达88%、92%以及47%;风车草与菖蒲组合TN去除能力最佳,可达49%。滤池内存在的主要微生物群落组成类似,为Proteobacteria(变形菌门)、Chloroflexi(绿弯菌门)、Acidobacteria(酸杆菌门)为主,硝化细菌群落多样性较低,以氨氧化细菌为主;反硝化细菌种类较多,存在部分好氧反硝化细菌。  相似文献   

12.
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是保障城市良好环境的重要工程设施,为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提供了便捷的服务。但是在封场施工的过程中,不合理的设计和不规范的操作都可能对垃圾填埋场的稳定造成影响,引起环境污染问题。文章以此为切入点,分析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的生态恢复策略。  相似文献   

13.
在地处黄河之滨的河南郑州建设运行梯级河滩湿地净化贾鲁河水,技术示范工程在2009年夏、秋季节取得了良好的水质净化效果,为了验证冬季沉水植物对水质净化的效果,用菹草、伊乐藻、西伯利亚鸢尾等耐低温植物组建冬季湿地植被,研究了冬季植被的发育情况和水质净化效果.结果表明,菹草和伊乐藻这两种沉水植物能够在冬季湿地中成活并发育形成...  相似文献   

14.
不同程度富营养化水中植物净化能力比较研究   总被引:107,自引:0,他引:107  
为建立净化富营养化水体的生态工程,选择了十余种本地植物,研究各种植物的净化能力和生物生态学特性。结果表明,对于重度富营养水,空心菜的净化效果最好,凤眼莲和鸭跖草其次,灯芯草,知风草和水芹菜也有一定效果;对于轻度富营养化水,鸭跖草,喜旱莲子草最好,凤眼莲,空心菜,酸模叶蓼均较好,石草蒲,灯芯草,知风草,穹隆苔草,萱草略差,但可四季使用。  相似文献   

15.
不同水生植物组合对富营养化水体净化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8种具观赏效果的水生植物万年青(Rohdea japonica)、百合竹(Dracaena reflexa)、袖珍椰子(Chamaedorea elegans)、绿菊(Cabomba caroliniana Gray)、迷你皇冠(Dwart sword plant)、苦草(Vallisneria natans(Lour.)Hara)、槐叶萍(Salvinia natans(L.)All.)和青萍(Lemna minor L),构建7种不同水生植物组合,在模拟富营养化水体环境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水生植物组合对水体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配置的7种植物组合均能在富营养化水体中正常生长,并且对氮磷具有较好的去除能力,同时不同植物组合的净化能力差异性较显著,对NO3--N、NH4+-N、TN和TP的去除率分别为40.4%~97.5%、57.8%~89.9%、48.9%~91.5%和75.5%~92.8%。其中,不同植物配置而成的处理组T5(万年青+袖珍椰子+迷你皇冠+苦草+槐叶萍、青萍)和T7(百合竹+万年青+迷你皇冠+苦草+槐叶萍、青萍)对水体具有较好的综合净化效果,而T2(百合竹+袖珍椰子+绿菊+苦草+槐叶萍、青萍)的净化能力最差。从植物净化能力、生长特性、景观效果和生态效应等方面综合考虑,T5配置的水生植物组合具有景观效果好、对营养物质去除率较高且稳定的特点,是重庆及类似气候带地区居住小区营造生态水景的最佳水生植物配置。  相似文献   

16.
通过前期盆栽模拟试验发现,汞污染土壤种植香根草木屑和腐殖土或者添加木屑和腐殖土后再种植香根草都能极大抑制汞通过地表径流迁移,但是尚没有开展野外试验进行验证。因此为了进一步验证其效果,本研究在贵州万山汞矿区大水溪村汞污染农田建立了地表径流小区,现场研究了种植香根草及添加木屑和腐殖土后种植香根草对土壤汞固定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在所有处理小区的地表径流中,颗粒态汞占总汞的96%以上,是汞迁移的最主要途径;(2)在汞污染土壤中种植香根草或者土壤中分别添加木屑或者腐殖土后再种植香根草,都能显著降低地表径流中颗粒态汞含量(46%~67%),进而减少土壤汞通过地表径流向周围环境迁移,且香根草与木屑或腐殖土结合效果更佳;(3)不同处理均降低了地表径流中可溶态汞(13%~31%)的含量。本研究能为汞矿区汞污染土壤修复提供一定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7.
通过前期盆栽模拟试验发现,汞污染土壤种植香根草木屑和腐殖土或者添加木屑和腐殖土后再种植香根草都能极大抑制汞通过地表径流迁移,但是尚没有开展野外试验进行验证。因此为了进一步验证其效果,本研究在贵州万山汞矿区大水溪村汞污染农田建立了地表径流小区,现场研究了种植香根草及添加木屑和腐殖土后种植香根草对土壤汞固定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在所有处理小区的地表径流中,颗粒态汞占总汞的96%以上,是汞迁移的最主要途径;(2)在汞污染土壤中种植香根草或者土壤中分别添加木屑或者腐殖土后再种植香根草,都能显著降低地表径流中颗粒态汞含量(46%~67%),进而减少土壤汞通过地表径流向周围环境迁移,且香根草与木屑或腐殖土结合效果更佳;(3)不同处理均降低了地表径流中可溶态汞(13%~31%)的含量。本研究能为汞矿区汞污染土壤修复提供一定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8.
中国垃圾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自然资源垃圾化与垃圾资源化是技术进步与变异的产物,技术进步在产生经济翻番和垃圾翻番的同时,使垃圾成为一种独特的资源。本文从自然资源垃圾化与垃圾资源化理论出发,探讨了我国垃圾资源基本特点、开发利用现状与方向,提出了我国垃圾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对策。旨在促进我国自然资源的良性循环和综合利用,提高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经济与生态价值,创建健康、清洁、富裕的生存环境。  相似文献   

19.
香根草系统在宁合高速公路边坡防护上的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宁合高速公路南京段易塌方地段土壤的基本性质,探讨了该地段频繁塌方的原因,以及香根草在该地区引种的情况。研究表明,香根草在该地区生长良好,有较强的适应性,并可在短时期内在边坡上形成稠密的绿蓠,既绿化了边坡,又能有效控制水土流失和稳定边坡。这一廉价的生物工程技术为香根草系统在该地区公路边坡防护上的应用和推广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312国道应用香根草治理滑坡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312国道边坡上的试验表明,香根草适宜在南京地区公路边坡上运用,可以有效地防治坡面水土流失,固定表层土壤,而且随时间推移防止土壤流失的效果越来越明显,固土护坡效果总体上比较成功。但本地区春季移栽香根草时缓苗期过长,影响香根草在雨季到来时充分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