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9 毫秒
1.
2.喷雾降尘法 在卸煤过程中,凡有落差的地方,都会引起粉尘飞扬。机械化卸煤码头上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有落料漏斗处(包括桥吊漏斗和流动漏斗)、皮带运输机顶端抛料处和堆煤机在场地的落料点。其中最严重的是落料漏斗,当把满抓斗的煤落入漏斗时,大量粉尘立刻从漏斗四壁飞扬出来。颗粒直径大于10微米的粉尘,由于自重可较快下沉,小于10微米的则在空中飘浮较长时间,随风扩散,污染作业环境,威胁人身健康。 喷雾降尘是采用高压喷水雾,使细密的雾滴把漏斗上空罩住,当煤落入漏斗时,飞扬出的粉尘与水雾碰撞粘合而沉降下来。为使尘雾粘合,雾滴必须很细…  相似文献   

2.
1 前言 煤矿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粉尘,高浓度的粉尘严重危害人体健康。近年来在许多尘源处采用了光控自动喷雾措施。光控自动喷雾装置提高了喷雾降尘的自动化程度,但同时存在喷雾水量小、水压损失大的弊病,这是由喷雾装置中的电磁阀通水孔径较小造成的。而在一些断面大、粉尘浓度高的场所,要求喷雾水量大、水压损失小,才能有效降低粉尘浓度,因此,在不改变喷雾装置结构的前提下,我们研究了一种液控阀,用通过喷雾装置的小流量液体控制液控阀中的阀  相似文献   

3.
以开放性粉尘为研究对象,对重金属污染土壤产生粉尘的原因进行实验,明确了被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粉尘在堆料阶段和取料阶段的具体扩散状况,进而提出了一项以抑制粉尘逸散为目的的荷电喷雾降尘技术。并通过对该项降尘技术的喷雾压力测试和荷电电压测试,来检测该技术在不同喷雾压力和荷电电压环境下的使用效果。最终的测试结果表明:通过设置静电场使雾滴荷电,可以显著提升喷雾的降尘效率,且荷电喷雾对粉尘的降尘效率会随着喷雾压力的增加而增大,但喷雾压力和荷电压力在上升的过程中,降尘的效率会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4.
以开放性粉尘为研究对象,对重金属污染土壤产生粉尘的原因进行实验,明确了被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粉尘在堆料阶段和取料阶段的具体扩散状况,进而提出了一项以抑制粉尘逸散为目的的荷电喷雾降尘技术。并通过对该项降尘技术的喷雾压力测试和荷电电压测试,来检测该技术在不同喷雾压力和荷电电压环境下的使用效果。最终的测试结果表明:通过设置静电场使雾滴荷电,可以显著提升喷雾的降尘效率,且荷电喷雾对粉尘的降尘效率会随着喷雾压力的增加而增大,但喷雾压力和荷电压力在上升的过程中,降尘的效率会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5.
工业粉尘污染是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的瓶颈问题.喷雾是治理开放性粉尘的经济简便的方法,但实际应用效果并不理想,效率低、消耗大,主要原因是喷雾系统参数不尽合理.为获得理想的喷雾降尘效果,以翻车机卸料时的矿粉为对象,研究了翻车机室内喷雾除尘机理和影响喷雾除尘效率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在喷雾溶液中加入质量分数为0.2%~0.6%的某种湿润剂可以显著提高喷雾溶液的湿润性能;对不同粒径和浓度的粉尘采用与之匹配的喷雾参数,并采用对喷流技术,能增加粉尘与雾滴之间的团聚,提高除尘效率.将该技术应用于翻车机室粉尘治理现场,取得了良好的降尘效果.  相似文献   

6.
针对煤矿井下自动洒水装置存在不管粉尘浓度高低都进行喷雾,造成水资源浪费和给工作带来不便等问题,研制了粉尘浓度超限喷雾降尘装置.该装置采用89C52单片机进行数据处理和控制,实现了粉尘浓度超限开始报警喷雾、粉尘浓度降低停止喷雾、防止水雾淋湿工作人员等功能.现场应用表明,该装置使用方便、动作可靠,节约了人力和水资源.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煤矿井下喷雾降尘效率和改善作业环境,研究相关影响因素与降尘效果间的关系.基于自行设计的喷雾降尘试验系统,采用粉尘质量浓度测定仪对井下常用的螺旋形压力喷嘴在不同喷雾压力、喷嘴直径、风流粉尘质量浓度及巷道风速下的降尘效果进行了系统的测定.结果表明,1)随喷雾压力增加,全尘和呼吸性粉尘的降尘效率均不断增加;但当喷雾压力增加至8 MPa后,继续提高喷雾压力,降尘效率的提高不明显.2)在相同喷雾压力下,随喷嘴直径增加,全尘降尘效率不断增加;而呼吸性粉尘降尘效率先增加后减小,在喷嘴直径为1.5 mm时达到最大值.在耗水量相同的情况下,随喷嘴直径增加,全尘和呼吸性粉尘降尘效率均下降.3)在井下喷雾降尘中,当耗水量不受限制时,为同时确保全尘和呼吸性粉尘的降尘效率,选择直径为1.5mm的喷嘴较为合适;当耗水量受限制时,宜选择直径为1.2mm的喷嘴.4)随风流粉尘质量浓度增加,全尘和呼吸性粉尘的降尘效率均有所提高.5)随巷道风速增加,全尘和呼吸性粉尘的降尘效率均呈现一定程度的下降,且巷道风速对呼吸性粉尘的影响更为明显.对于煤矿井下喷雾降尘,工作面风速对全尘降尘效率的影响并不明显,但对呼吸性粉尘降尘效率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针对我省汉寿县城关米厂大米加工车间的粉尘污染问题,研制了一种简单的喷雾除尘装置,取得了比较理想的使用效果,生产车间内外的粉尘浓度大大降低,达到国家规定的粉尘浓度标准。如附图所示,该装置由给水和喷雾两部分组成。  相似文献   

9.
本文是根据我们1987年10至11月对美国煤矿的实地考察和考察中得到的防尘技术资料编写的,供参考。一、将煤机产生的粉尘控制在煤帮侧的措施喷雾是煤矿防降尘的基本措施之一,但是,若煤机上外喷雾装置的安装方向及数量不合理,煤机产生的粉尘仍将波及煤机司机工作处,污染工作面整个空间。试验证明,喷雾方向与主风流方向不一致(图1a),喷雾形成的气流将使滚筒附近的局部风流逆转,这种带有粉尘曲逆转风流在主风流的作用下,污染工作面整个空间;反之,喷雾方  相似文献   

10.
在煤矿生产中,粉尘就像一把"无形的刀子"威胁着矿工的身体健康及生命,因此,防尘问题就显得越来越迫切了,但一般的低压喷雾洒水降尘效果都不超过80%左右;如果采用高压喷雾降尘,从捕捉呼吸性粉尘的效果看,高压喷雾比一般喷雾洒水系统空气中含尘可减少70-80%,那么为什么高压喷雾能增加降尘效果呢?本文着重对高压喷雾降尘的物理过程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1.
喷雾降尘效率及喷雾参数匹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压力型雾化喷嘴沉降煤矿粉尘简单实用。为了更好地利用喷雾技术高效沉降作业场所的粉尘,采用理论分析的方法得到水雾粒度与水压力之间的关系曲线,进一步得到喷雾降尘效率与水压力之间的关系曲线,并在煤矿井下进行试验验证。从而得出高效沉降粉尘应该用小口径喷嘴和较高的喷雾压力,但应限制在10MPa以下,超过该限值,降尘率提高甚微。2MPa以下的喷雾压力,降尘效率超不过50%,对水资源是一种浪费。当限定喷雾系统的水量消耗时,应采取减小喷嘴口径或减少喷嘴数量的方法获得较高的喷雾压力,从而获得较高的降尘效率。  相似文献   

12.
刮板运输机自动喷雾装置是安装在机头槽上的一种自动降尘设施。马田煤矿使用这种装置在转载点上喷雾洒水以来,大幅度地降低了转载点的粉尘浓度,正常使用时粉尘浓度达到国家卫生标准。本装置重量轻,体积小,降尘效果好,喷水量和喷雾时间能自动控制,安装、维护都很方便。  相似文献   

13.
为了有效治理安家岭煤矿输煤系统中卸载破碎区域的粉尘污染,提出卸载坑外围设置柔性抑尘网及坑口处设置气动喷雾的防尘方案。采用现场测试与三维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得出卸载坑粉尘逸散规律。通过对卸载坑气动喷雾的雾化效果和设置抑尘网后的风速分布的数值模拟,分析该方案的除尘机理,并通过在安家岭煤矿的现场试验,验证该方案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坑口处的气动喷雾能有效抑制坑内粉尘飞扬,外围设置的柔性抑尘网能有效控制坑口处的风速,防止粉尘受外界气流影响,有效降低粉尘污染浓度,其降尘效率达到90%以上,该综合除尘方案为输煤系统卸载破碎区域的粉尘治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喷雾降尘效率,以改善作业环境,有必要研究喷嘴直径与降尘效果间的关系。基于自行设计的喷雾降尘试验系统,采用马尔文实时高速喷雾粒度分析仪、高速摄像仪及粉尘浓度测定仪对不同直径喷嘴的雾化特性参数和降尘效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相同喷雾压力下,随着喷嘴直径的增大,全尘降尘效率持续增加,而呼吸性粉尘降尘效率先增加后减小,并在喷嘴直径为1.5 mm时达到最大值;在耗水量相同的情况下,随着喷嘴直径的增大,全尘和呼吸性粉尘降尘效率均下降。在井下喷雾降尘中,当耗水量不受限制时,为同时确保全尘和呼吸性粉尘降尘效率,宜选择直径为1.5 mm的喷嘴;当耗水量受限制时,宜选择直径为1.2 mm的喷嘴。  相似文献   

15.
为了分析瓶级聚酯切片(PET)生产过程中分析筛处理量对其静电带电特性的影响,基于颗粒振动摩擦带电模拟试验,研究单颗粒PET振动摩擦带电饱和量以及多颗粒PET振动带电荷质比数据。结果表明:瓶级PET产品静电半衰期超过80 ks;PET单颗粒与金属分析筛碰撞摩擦时带电量随振动时间增加趋于饱和,且单粒子荷质比大小可超过16 nC·g-1;随着分析筛内PET总质量增加,PET颗粒间碰撞几率增加,但PET的荷质比值迅速降低。利用工业振动筛处理PET时,应尽量提高总颗粒处理量以控制颗粒带电,抑制静电对粉尘吸附作用,有利于脱除切片中携带的粉尘。  相似文献   

16.
在喷嘴前设置感应环,并在喷嘴与感应环间施加电压,能够获得带电水雾。而水雾带电量的大小与感应环施加电压呈线性关系,与喷嘴距感应环距离呈抛物线关系。带电水雾比普通水雾净化效率高近20%,且带电水雾对微细粉尘的捕集效率提高。  相似文献   

17.
在喷嘴前设置感应环,并在喷嘴与感应环间施加电压,能够获得带电水雾。而水雾带电量的大小与感应环施加电压呈线性关系,与喷嘴距感应环距离呈抛物线关系。带电水雾比普通水雾净化效率高近20%,且带电水雾对微细粉尘的捕集效率提高。  相似文献   

18.
喷嘴作为煤矿喷雾降尘技术的最重要元件之一,其优选问题一直没有统一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喷雾降尘技术的最佳效果。为此,在尘雾耦合沉降实验基础上,找出了雾滴沉降粉尘规律,确定了粉尘与雾滴粒径的关系:D尘≈0.1 D雾;结合喷嘴性能实验,建立一种以喷嘴雾滴粒径与各工序粉尘粒径关系为主、常规性能参数为辅的优选方法,力求进一步改善井下喷雾系统,并在高庄煤矿综放面进行了应用。通过现场实测,降尘效果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9.
目前,井下一般是采取喷雾洒水和湿式凿岩的方法来抑制和捕捉粉尘,这些方法对5微米以上的粉尘降尘效果较好,但对于5微米以下的微细粉尘降尘效果较差。从卫生学的观点看,这些微细粉尘对人危害较大,因此,采用抑制和捕捉微细粉尘效果较好的  相似文献   

20.
针对乡镇瓦厂粉尘危害严重状况,设计研究实施水浴冲击-喷雾联合除尘器通风防尘措施,使工人作业现场粉尘浓度,排放口排放浓度分别达到了国家卫生标准和环保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