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徐佩 《环境工程》2023,(1):298-299
<正>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发展的重要内容,关系着民生福祉、社会稳定及民族未来。发展以绿色技术创新体系为支撑的生态环境产业,则顺应了新时代国策贯彻落实以及新战略的发展需求,进一步提升了我国生态环境质量。当然,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环境保护依然面临一些挑战,例如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区域不平衡、成效不稳定,以及生态安全问题等。而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的提出与实施,对各行各业各个领域提出了更明确的生态环境保护要求,对生态环境技术创新发展提出了更具体的目标,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生态环境产业的发展和一些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2.
讨论了城市和城市化的生态困境,研究了可持续城市的概念及生态特性,论述了城市生态可持续性辨识的目的意义和基本方法,城市生态调查,城市生态评价与城市生态决策分析,指出可持续城市在城市发展中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3.
城市中小型湖泊河道生态治理的探讨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文分析了由于城市化的加快发展增加了城市湖泊河道的污染负荷,并提出了岸区生态防护带,水生植被恢复,微生物技术利用等生态治理途径以及与此配套相关的生态管理模式,旨在为生态城市的规划建设提供一些建议,尽快从可持续性发展的口号走向生态建设的具体行动。  相似文献   

4.
新世纪生态环境管理的理论与方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新的世纪里建立生态环境保护的理念与方法是时代的要求,本文介绍了生态经济论,自然资源价值论,生态承载力论,生态文明观,生态意识与生态伦理观,生态系统管理方式等主要理论的基本概念,并简述了产生这些理论的时代背景和认识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5.
叶洪岭 《环境科学导刊》2007,26(6):27-29,57
简介了生态城市绿地建设发展现状,分析了昆明市生态绿地建设进展情况,提出了基于环境功能昆明生态绿地建设的建议:优化生态结构,多生态单元为本底的生态系统,城乡生态系统的连通,城市生态的水网化和林网化,入湖河道下游自然化。  相似文献   

6.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6  
浙江省各级政府面对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资源和环境方面的矛盾日益显现,尝试对生态环境保护做出贡献的地区和群众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投入,实施异地发展等有效举措,开展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有益探索和实践,取得了明显成效。作者在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建立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的对策建议,即:统一认识,努力创造区域共同发展协调并进的局面;积极探索,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框架;突出重点,统筹运用政府财政资金;改革创新,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和市场机制在生态补偿中的作用;广开渠道,多元化筹集生态补偿资金来源;建立保障制度,完善生态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7.
生态经济效率环境管理发展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廖红  朱坦 《上海环境科学》2002,21(7):448-451
通过对生态经济效率的概念及其发展、生态经济效率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以及生态经济效率还没有得到进一步发展的原因进行分析,阐述了如何提高生态经济效率的战略目标与措施。提出了在地方和区域、工业企业范围内运用生态经济效率的必要性,并指出生态经济效率研究与运用的关键,以期为我国环境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面对资源的有限性和生态恢复的长久性,传统工业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工业生态学的产生与发展成为必然,而生态工业园是工业生态学的重要研究内容。阐述了工业生态学的概念、发展、研究对象.研究内容。论述了生态工业园及国外生态工业园的建设与发展过程。并以“卡伦堡共生体”为例进行了案例分析。提出了国外生态工业园研究与实践中潜在的问题及对我国工业园发展与管理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生态建筑与绿色化学建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提出建立生态意识是实现生态建筑的基础,介绍了建筑生态设计和中国生态建筑的发展问题,并讨论了化学建材的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10.
基于众多学对生态城市的研究,根据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理论,提出生态村镇概念的定义及其内涵的理解。研究了揭西县生态村镇建设的背景、现状,系统地阐述了揭西县生态村镇规划建设的空间结构布局、村镇发展方向及其战略部署,以期推动揭西县生态示范区建设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1.
王勇 《环境工程》2023,(2):312-313
<正>步入21世纪,在生态文明战略的稳步推进中,以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为理念的户外运动再次迎来发展热潮。由相关数据可知,目前我国户外运动发展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且发展环境较好。由谢雪峰、唐宏贵、张江南、雷选沛和周昀联合编写,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体育生态论纲》,立足生态文明视角,系统地掌握体育与生态的矛盾以及体育生态系统的构建脉络,为促进体育和生态的融合,为户外运动的生态化、持续化发展提供思路。《体育生态论纲》全书共包括八个章节。一章从研究领域出发,梳理了体育生态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2.
城市生态规划的理论与方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综述城市土地利用生态规划和城市生态系统对策规划的状况,分析并提出了城市生态规划的两种类型,即生态规划方法和城市生态系统水平上进行的生态对策规划,并对这两种生态规划的发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本文概括了生态规划的发展过程及其特点,阐述了西部大开发应该从生态规划入手的观点,在总结国内外一些学者研究思路的基础上,结合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实践,推荐了区域的生态规划程序,提出了在进行西部地区的生态规划时要坚持的自然生态原则和经济生态原则。  相似文献   

14.
<正>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大自然孕育抚养了人类,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同时,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人类文明发展史深刻揭示了,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趋势。生态文明建设是关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  相似文献   

15.
<正>学前教育与社会生态关系密切。社会生态不仅决定着幼儿教育的培养方向和发展路径,而且对于幼儿个体成长产生着深远影响。同时,学前教育变革要遵循社会生态文化规律,符合时代主旋律和社会发展需要,才能切实提升人才培养实效,实现教育水平的根本性提升。因此,结合我国社会生态变化情况,深入探索学前教育发展变革之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由许卓娅编著、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学前教育与历史生态观》一书,基于中国社会生态历史变化,运用真实案例,深入浅出地探讨了我国学前教育在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两方面的发展情况,清晰阐明了中国学前教育的生态化之路,为推动当前学前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有效支撑。  相似文献   

16.
铜川新区建设生态城市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结合生态城市的内涵,提出城乡一体化和生态生产的城市发展思路,建立了土地容量与人口适宜容量数学模型。根据铜川新区具有的自然优势,从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生态角度,针对铜川新区的土地容量与人口适宜容量,探讨了将铜川新区建设成为一个环境优美、人口适宜的生态城市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7.
走"生态立县——生态经济强县"的发展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戚才祥 《环境保护》2000,(12):22-24
要走有自己特色的强县之路,浙江省安吉县选择了“生态立县-生态经济强县”的发展之路。本文以宏观形势分析为起点,阐述了安吉的现实环境基础和奋斗目标,明确了“生态立县”必须强化产业支持的四个方面,为我国发展中地区的发展构想了一条求实之路。  相似文献   

18.
成都市绿地系统生态环境效应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绿地系统(生态)着手,应用城市生态理论,重点分析了城市绿地系统生态环境效应,针对成都市的具体情况提出了成都市发展绿地系统对策和方向,更有效的发挥绿地系统的生态功能。  相似文献   

19.
工业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阶段,这时社会长足进步生产力高速发展,也在很大程度上加重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本文试图从历史发展和现实的工业化状况,探讨生态工业的基本特征和实现的必要条件。生态工业是实现新工业化的根本出路,而实现生态工业的核心是工业生态化和工业信息化以及工业人性化。  相似文献   

20.
江苏省土地生态安全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土地生态安全问题作为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的制约。本文首先阐述了土地生态安全的概念,接着以江苏省为例分析其严重的土地生态安全问题,最后提出确保土地生态安全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