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北美不毛之地的驯鹿(Rangifer tarandus)群可达到相当的规模,并从北极苔原至北方针叶林进行大尺度的季节性迁移.为了验证驯鹿减少与当地捕猎和野火有关的假说,我们采用了与众不同的方法来研究驯鹿活动的长期趋势用树木年轮来确定Riviere-aux-Feuilles鹿群(RAF鹿群,北魁北克哈得逊湾东部)冬夏活动区内广布的鹿道上鹿蹄践踏瘢痕的时间.遍及整个RAF活动范围的地衣林地中践踏瘢痕的年龄结构数据证实了从18世纪末至今驯鹿活动的总体规律.近200年来,RAF鹿群经历了两次高峰,分别在18世纪末和20世纪,中间间隔着19世纪末中等规模的活动格局.当地捕猎可能与20世纪初期的鹿群减少(尽管是在中等水平上)有关.在此期间驯鹿活动的数量减少,但这并未影响高峰低谷的自然循环,这意味着有其它的种群统计学因素在控制着驯鹿的数量变化.我们的数据也显示出,只有异常的大火可以对驯鹿迁移造成微弱的短期影响,而对驯鹿数量无影响.  相似文献   

2.
在解决复杂的土地管理问题时,对短缺或者有争执的资源进行地理评估有助于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沟通认识和增进理解.本文中,我们说明如何使用遥感和GIS收集和汇总瑞典北部驯鹿放牧者和其他土地使用者(林业、采矿业、旅游业等等)的土地使用活动及使用模式的信息.该项目主要基于最终的土地使用者,即驯鹿放牧者们所做的工作,体现了面向土地使用者的新的努力.发展驯鹿业的土地利用规划的基础有以下几个方面:收集并数字化传统的驯鹿栖息地生态学和景观信息将这些信息与来自野外调查及基于人造卫星观测的植被分类结果整合;绘制其他土地使用者的活动情况图.最终的土地利用规划提供的信息有利于驯鹿放牧者与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磋商,并有助于驯鹿管理实施.该项目可作为一种大众参与和计划编制的模式,从而使本土信息和先进的遥感技术融入一个交互式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3.
环球扫描     
<正>《自然》2015年11月5日印尼火灾威胁濒危猩猩全球唯一一种野生大型树栖猩猩——苏门答腊红毛猩猩已经受到非法伐木、狩猎、宠物贸易以及棕榈树种植地扩大的四面围攻,现在它们又遭受了来自东南亚地区婆罗洲和苏门答腊岛  相似文献   

4.
张晓芒 《环境》2022,(1):70-71
<正>“虎啸青山千岭秀,风拂绿柳万家春。”虎在十二生肖中位居第三,在十二地支配属“寅”,2022年即为寅虎年。虎以其威严、坚强、自信的形象成为“百兽之王”,并以其丰富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被中国人深深喜爱。然而,猎虎之利不断吸引人类对其刀剑相向,几经屠戮,如今虎数危矣。虎年说虎,请跟随笔者一起了解一下关于虎的那些事儿吧。  相似文献   

5.
过去十年中,几例放牧引起植被退化的事件曝光已经使瑞典官方认为一些山区有过度放牧现象以及驯鹿养殖在生态学上可能并非是可持续的.我们从时间和管理角度对这些例子进行研究,进而评价放牧对瑞典山区夏季草场的影响程度.有关驯鹿种群长期动态的数据表明,上个世纪驯鹿的数量在225000头左右波动,没有变化的趋势.根据达拉纳(Dalarna)的郎格夫贾莱特(Langfjallet)和海里耶达(Harjedalen)的米塔克勒盆(Mitaklappen)的数据,对放牧影响进行了详细的讨论.我们将这些数据与近几十年养殖在生态学上似乎不可持续的挪威芬马克地区以及芬兰北部的情况进行了比较,我们的结论是大规模的驯鹿过度放牧在瑞典山区不明显.但在封闭和围栏养殖时,可见过度放牧和践踏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我们介绍一种估计驯鹿(Rangifer tarandus)的空间分布的方法.描述野生动物物种分布的数据,其内在的空间自相关性包含可以用来提高野外调查效率的信息.我们的数据包括驯鹿粪便小球数、卫星图像和一个数字化地形模型.基于这些综合数据,我们采用普通逻辑回归、自动逻辑回归和吉布斯抽样器预测驯鹿的空间分布.通过训练数据集,对每种方法所采取的不同抽样设计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预测精度(质量)降低15%的情况下,样方数量可减少75%.我们的结果表明,就精度而言,吉布斯抽样器要优于逻辑回归,但结果取决于区域光谱的均质性,以及高度曲线相对位置的取样设计.当对驯鹿的分布进行更精细的建模时(<1km),我们的结果证明结合空间信息进行预测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8月5日,国家林业局保护司委托野生动物猎捕专家委员会召开行政许可专家评审会,通过了两起外国人来华狩猎的评审。此消息爆出后,立即引发多方争议。70多家动物保护组织对此表示抗议,并表示一旦成行,将派人全程跟随狩猎活动,进行监督并对狩猎场的情况进行评估。在此次国际狩猎事件中,狩猎活动的代理申请人、北京正  相似文献   

8.
论我国新刑法关于环境犯罪的规定及其实施(下)中国政法大学王灿发5.非法狩猎罪。该罪是指行为人违反狩猎法规,在禁猎区,禁猎期或者使用禁用的工具、方法进行狩猎,破坏野生动物资源,情节严重的行为。其侵害的对象是非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如果侵害的对象是国家重...  相似文献   

9.
许国  章君佳 《环境》2003,(4):20-21
南澳,早在明代就享有“海上群仙岛”之称。据南澳象山新石器文化遗址考古发现,早在8000多年前,岛上已有先民居住。明、清两代,南澳是闻名遐迩的海上重镇。历史与南澳结下的不解之缘,使这个文明古老、地处要冲的海岛县上,曾经留下南宋皇帝赵罡、赵呙驻跸的足迹;洒满民族英雄戚继光、郑成功、刘永福御敌卫国的血汗;印下神奇的南宋古井、郑成功招兵树、总兵府、郑芝龙坊、清戍台澎故兵墓等50多处历史古迹和30多处寺庙文化遗产;境内的猎屿铳城、雄镇关还被载入《中国名胜词典》列为“中华名关”。  相似文献   

10.
人穿着衣服鞋帽的主要目的是挡风遮体、保暖御寒,因而穿着与气候有着密切的关系.由于气候在时空分布上存在明显差异,这使得世界各地人民的衣服品种、工艺和穿着方式也呈现出鲜明的地域特色,究其核心就是"因地制宜,看天着装". 冷与穿着 极寒地区的居民为了抵御寒冷,都喜欢并善于穿皮衣.他们大都就地取材,以动物的毛皮为材料,缝制各种衣裤和袍子,而且反动物之道而行之,皮向外以挡风雪,毛在内以发挥其疏松保暖之功能.爱斯基摩人的衣服就多以驯鹿皮或海豹皮制成,西伯利亚拉普人也以毛密绒厚的驯鹿皮制衣.  相似文献   

11.
野生动植物是美景、奇妙、快乐和很多人娱乐享受的源泉.在秋季观察叶子变色;闻野花;看驹马喂食;观看鹰在头顶上空翱翔或海豚在水中滑行,仅仅是野生物种为我们提供的快乐经历的少数例子而已.野生狩猎动物可提供狩猎和垂钓式娱乐.涉及野生动物的户外娱乐,不  相似文献   

12.
生物除臭系统在污水处理中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郑国华 《环境保护》2003,(10):20-21
通过介绍广州市猎德污水厂沉砂池除臭系统的近两年的使用情况,说明了生物除臭系统技术在污水处理中解决空气污染问题的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13.
2002年1 2月23日,全国九届人大常委会第31次会议开始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草案>,其中第八编就是"侵权责任法".2008年12月,十一届全国人人常委会第六次会议曾第二次审议<侵权责任法>(以卜简称"草案二审稿").  相似文献   

14.
在巴陵石化公司表彰的11名2005年度劳动模范中,合成橡胶事业部SEBS车间安全员江灿,是安全管理专业线上唯一的代表.  相似文献   

15.
龙窑寨访古     
黄山下来乘车往北,在如画的山水之中走了近百分钟才到太平湖。这座满湖碧水的人工海洋,储水几十亿立方米。始建于“大跃进”年代。水面长80公里有余,宽约30多公里。湖中小岛点点,分养猴、驯鹿、栖鹭和繁殖蛇,各按专业划分为独立单元。各有各的特色。  相似文献   

16.
我国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构念、特征及路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梳理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基本概念及治理要素,分析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主体自身缺陷、治理的艰巨性和复杂性等特征,形成网络化治理的模式。政府不应再被视为治理农村人居环境的唯一主体,应发挥社会公众参与治理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形成政府、村民、村委会、企业、社会组织多元主体共同治理的格局;提高村民对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认知水平;加大投入力度,最终实现垃圾妥善处理、污水有效治理、村容村貌大幅提升的良好治理效果。  相似文献   

17.
在菲律宾巴拉望省以北,有一个面积二千七百公顷的卡拉威特小岛。一九七六年,当时的总统马科斯为了给自己建一个狩猎区,决定将肯尼亚赠送的八种共  相似文献   

18.
《环境保护》2007,(23):40-43
邢振纲是第四届中华宝钢环境奖全国环保系统唯一的获奖者.许多环保领域的领导和专家说,邢振纲荣获中华宝钢环境优秀奖当之无愧,这不仅是对他领导下的天津环保工作取得突出成就的肯定,更是对他终身献身环保事业、为党和人民做出重大贡献的嘉奖.  相似文献   

19.
英国狐狸国民喜爱英国人带着猎犬猎杀狐狸是一项运动与娱乐相结合的传统活动,已有几百年历史,是有钱有闲的王孙贵族和巨商大贾们的消遣玩乐方式。英国王室成员自古以来都嗜好猎狐,现任女王的丈夫、儿女连带孙子都是如此。动物保护者谴责王室成员热衷猎狐,是野蛮的暴行,残酷杀害野生动物。而有讽刺意味的是,现在的王室恰恰是公认的环保模范。女王丈夫菲利浦亲王是著名的野生动物学家,他告诫世人:“保护自然最迫切的问题是控制人类对大自然最强劲的掠夺活动,并缓和世界人口大量增长的趋势。”查尔斯王子爱花爱草爱动物,还在属于自己的农场里推…  相似文献   

20.
张广林 《环境》2011,(4):56-59
动物入药,由来以久,而一些珍稀动物的药用价值,更带有神话色彩。长久以来,杀熊取胆、捕麝取香、猎犀取角成为我们习以为常的取药方式,其结果是入药动物的大量减少,乃至濒临绝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