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磁铁矿滤料与石英砂滤料为填设滤料层的级配模式一直广泛应用于油田含聚污水处理过程中,但这种滤料级配与污水过滤性能之间的影响关系及规律认识却较为缺乏,本文以悬浮粒子吸附与截留形成的聚集特征为切入,定量分析出水水质特性,对含聚污水过滤过程中滤料级配的影响效果展开数值模拟研究。研究认为:磁铁矿滤料层厚度较大的级配模式过滤具有更好的悬浮粒子吸附与截留效果,对更小粒径悬浮粒子过滤能力更优,但滤料填充高度比与过滤效果存在一定适配性;以1.28以上磁铁矿滤料厚度较大的级配模式过滤较低含聚浓度污水、以1.67以上磁铁矿滤料厚度较小的级配模式过滤较高含聚浓度污水,均可以使出水悬浮固体颗粒与油滴含量均低于5mg/L,满足过滤出水水质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2.
采用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推荐的滤膜法测定油田含聚合物采出水(简称含聚污水)中悬浮固体含量时,过滤时间长而测定值偏高。文章分析了新疆油田含聚污水中固相颗粒物的分布特点,考察了滤膜法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残余聚合物含量、聚合物分子量、温度等,考察了水中残余聚合物浓度与滤膜截留量的关系,建立了适合含聚污水中悬浮固体含量的测定方法——高速剪切法,验证了该方法的精密度,并以新疆油田现场聚驱和二元复合驱采出水为对象,评价新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杏北油田高含聚污水深度处理水质达标难度大,三采区块采出污水无法深度处理回注至低渗透储层的问题,提出采用“纳米气混浮选+纳米硅基精细过滤”工艺的“双纳米”水处理技术,并在聚杏十一污水站开展了规模为2 000 m3/d工业化现场试验。现场试验结果表明,在来水含聚浓度为400 mg/L,油含量、悬浮物含量≤100 mg/L的水质条件下,出水的油含量、悬浮物含量均可稳定达到5 mg/L以下,可以实现含聚污水深度处理要求。且“双纳米”水处理技术具备较好的吸附及滤料再生效果,可以保障设备连续稳定运行;同时其工艺流程短、效率高,可大幅降低建设及运行成本,具备大规模工业化推广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粒状滤料过滤理论的主要内容是过滤机理、过滤方程式和反冲洗机理。过滤机理有悬浮颗粒的迁移机理、悬浮颗粒的吸附机理和脱落机理等。过滤在水澄清的同时,滤层的水头损失增加,整个过程涉及因素多而且复杂,过滤方程式很难得到解析性的答案,所以过滤方程对过滤过程只起定性的作用。现在反冲洗机理的研究认为,悬浮颗粒从滤料表面脱落是水流剪切和颗粒碰撞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滤料层是滤池的核心组成部分,其本身的结构特性对滤后水的水质、过滤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滤料层滤料粒径与滤层厚度之间的关系是滤池设计的重要依据,本文通过实验,发现l/d2值在描述滤池处理出水浊度方面比l/d值更加准确,而且l/d2值的大小影响出水浊度的高低。  相似文献   

6.
大庆油田含聚采出污水悬浮固体测定采用单滤膜过滤法,存在过滤时间长、测定结果偏高的问题。通过室内模拟实验,分析了残留聚合物含量及聚合物分子量对悬浮固体测定结果的影响,并对悬浮固体测 定方法进行了改进,提出经过高速剪切或H2O2处理或双滤膜法过滤后的污水,悬浮固体测定时间缩短,测定结果准确性更高。  相似文献   

7.
哈尔滨工业大学的新成果“生物膜过滤机理与应用研究”,为城市污水再生回用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新方法。目前,国内在污水深度处理和利用方面多采用澄清(沉淀)—过滤—消毒的方法,而生物膜过滤方法是以生物过滤为核心技术,对城市污水经二级处理后的水进行深度净化,提供再生回用水。生物膜过滤机理就是滤池中长满生物膜的滤料发挥对悬浮物质的拦截作用和滤料上附着生物膜发挥对有机物质的生物氧化降解作用,既能起到物理筛滤二级处理水中悬浮颗粒的滤池本来的任务,又能氧化分解二级水中的溶解性有机物质并有一定的消化作用。出水水质指标…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压力式连续流过滤器用于油田采出水的工业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0.8~1.2 mm石英砂滤料处理水质悬浮物,73.7%情况下出水悬浮物可降至2 mg/L以下,26.3%情况下出水悬浮物可降至2~5 mg/L,水质介于一级与二级过滤指标要求之间,处理水质较双滤料过滤器出水水质好;采用0.5~0.8 mm金刚砂滤料,处理水质悬浮物在5~6 mg/L,含油在1 mg/L以下。  相似文献   

9.
针对常规污水处理技术难以达到处理要求的现状,大庆油田采用微生物技术处理含聚污水。文章介绍了工艺流程,分析了气浮除油、微生物反应、气浮固液分离、过滤等工艺的技术原理,微生物配套技术在试验站,1#、2#、3#含聚污水处理站的处理结果表明:出水中悬浮固体含量小于10mg/L,含油量小于10mg/L,达到SY/T 5329—2012《碎屑岩油藏注水水质指标及分析方法》的要求。2#含聚污水处理站的挂片显示:微生物挂膜饱满、肥大,微生物生长良好。该技术处理效果好、不引入二次污染物,且环保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0.
研究利用砂滤技术去除丁腈橡胶污水携带橡胶胶粒的问题,首先通过筛分实验确定橡胶胶粒的粒径分布区间,理论计算过滤该粒径区间橡胶胶粒所需的石英砂滤料粒径范围和填装高度,再利用小试验证砂滤技术去除橡胶胶粒的技术可行性并确定关键的滤料参数和反冲洗周期,最后以石英砂作为无阀滤池的滤料在丁腈橡胶污水处理装置进行工业化应用。发现采用两层不同粒径,总厚度为500mm的石英砂作为无阀滤池滤料,可彻底去除丁腈橡胶污水中的细小胶粒和其它悬浮物,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针对目前彩南油田污水处理后净化水的含油和含悬浮物指标不能满足回注标准Q/SY XJ0039-2001《彩南油田注水水质标准》的问题,对该站污水处理系统运行现状进行了调查。文章对已建污水站来水水量、水质及现场主要设备存在的问题:水量增大,系统处理能力不足;水质变化,处理工艺不能适应水质处理要求等问题,进行了针对性的分析研究。提出了今后改进的建议:建议考虑两级过滤设计,并采用新型滤料,同时做好过滤前水质监测,保证来水水质满足设计要求;加强维护管理,定期反洗等工作;建议结合新疆油田处理效果好的污泥离心脱水技术,开展室内药剂筛选,为污泥减量化设计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某小型城镇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设计规模为1.0×104m3/d,设计出水水质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的一级A标准.设计采用多模式AAO+混合絮凝+活性砂过滤工艺,尾水采用紫外线消毒.运行结果显示系统处理效果稳定,在低碳氮比进水条件下脱氮除磷效果良好.工程总投资为4900万元,直接...  相似文献   

13.
气水反冲洗工艺提高油田采出水过滤器再生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油田采出水中含有的聚合物容易导致颗粒滤料类过滤器中的滤料颗粒黏度升高、附着力增强,甚至形成板结块和滤饼层,难以通过单一的反冲洗方式进行再生.通过试验研究确定使用气水反冲洗再生技术,可有效地解决目前油田实际生产中存在的颗粒滤料污染后再生困难的技术难题,提高过滤后的水质,使滤后水质稳定达标,适应油田开发后期水质发生变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三采开发规模不断扩大,污水处理系统采出水成分日趋复杂,造成含油污水处理站的过滤罐在生产运行过程中出现憋压、滤料流失、处理效果差、内部构件损坏及腐蚀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正常生产和出水水质达标。同时,不同时期建设的过滤罐种类多样,主要结构不尽相同,其水质适应性需要评价。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文章对某油田含油污水处理站在用过滤罐的结构类型及存在的问题进行调研,结合除油率和故障率对运行效果进行分析对比,判断产生问题的主要影响因素,得出水驱污水站使用上、下筛管结构过滤罐,聚驱污水站使用上筛筐、下筛管结构过滤罐效果较好的结论,为今后的滤罐改造及选型方向提供技术 支持。  相似文献   

15.
回收与降解聚驱采出水的工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含聚污水的处理是困扰石油行业的难题之一。基于聚驱采出水的特点,围绕聚合物的回收利用和降解理论及技术,探讨国内外含聚污水处理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现状,对比分析现有处理技术存在的问题及适应性,提出采用化学混凝、气浮和水质改性等技术来回收利用PAM(聚丙烯酰胺)的新思路,打破了降解PAM的传统思维,同时分析含聚污水处理与利用技术的可行性与应用前景,有望实现含聚污水的循环利用。  相似文献   

16.
将某电镀废水原水按水质分类,分别进行沉淀、氧化等预处理,然后综合进行中和、生物接触氧化、沉淀等工艺,出水水质指标达到地方污水排放标准,对部分出水进行砂滤、活性炭吸附、膜过滤处理等深度处理后达到回用要求。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中小企业处理含氰及多种重金属的电镀废水是经济、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油田压裂废液处理及回注实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油田压裂废液具有高COD、高悬浮物等特点,处理达标难度大。以悬浮固体含量、悬浮固体颗粒粒径中值和含油量为指标,实验研究了混凝、微滤膜过滤技术参数,最佳条件为:絮凝剂投加量800~1 000mg/L,助凝剂投加量9~10mg/L,快速搅拌G值250~300s--1,慢速搅拌G值约50s--1,经50、10μm两级微滤膜过滤后悬浮固体含量、粒径中值、含油量满足SY/T 5329-2012《碎屑岩油藏注水水质指标及分析方法》标准要求。该方法工艺简单,成本低,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压裂废液难处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对稠油污水回用工艺中各处理单元出水中的悬浮物(SS)沉降性能及组成、悬浮颗粒粒径分布及其质量、悬浮物含量与COD值的关系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单元出水中悬浮物特性差别较大。粒径大于50μm悬浮物含量较高,其次为0.45~4μm悬浮颗粒的含量;沉降罐出水和浮选出水中悬浮物对COD影响较大,过滤单元出水中悬浮物对COD几乎没有影响,主要为无机物,并含有一定量的酸溶性物质。  相似文献   

19.
低渗透油田注水关键的问题是对注水水质进行深度处理,防止水中杂质堵塞地层。注入水的精细过滤是深度处理这个问题的关键。本文评价了包括硅藻土过滤器、核桃壳过滤器、管式过滤器和滤芯过滤器等在内的11种可在低渗透油田注入水精细过滤中采用的过滤设备。其中电聚结和机械过滤双功能过滤器的滤速高、悬浮固体去除效率高、滤料再生方便,是一种新型精细过滤器,因此,着重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20.
针对某油田矿区联合站产生的含聚采油废水水质特点,在室外条件下,采用"聚结除油+溶气气浮+Fentn试剂氧化+深度过滤"组合工艺成套装备对其进行处理,出水COD_(Cr)可降低至50 mg/L以下,SS降低至30 mg/L以下,含油降低至1 mg/L以下,色度降低至30倍以下,外排水水质指标达到GB 8978 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标准,并满足进入后续膜系统深度处理的进水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