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取代芳烃对酵母菌毒性的定量结构-活性相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定量测定了苯胺类、苯甲酸类、卤代苯类、苯腈类、硝基苯类、苯酚类等6类化合物对酵母菌的生长抑制毒性,结果表明化合物的最小产生清晰抑菌圈浓度Cmiz与辛醇-水分配系数及一阶分子连接性价指数有如下关系:log(1/Cmiz)=0.38logKow+0.33^1X^v-0.38 r=0.92 s=0.22 n=77。在上述6类取代苯类化合物中,它们与酵母菌的反应性大小有如下顺序:卤代苯类≈苯甲酸类〈苯胺类  相似文献   

2.
目前酵母废水主要采用两阶段(厌氧-好氧)生物处理工艺。利用紫外扫描(UV)、渗透凝胶色谱(GPC)、气相色谱-质谱(GC-MS)等方法对一典型酵母企业生产废水生物处理系统各阶段废水中溶解性有机物的紫外吸收、分子量分布及化学组成等特性进行了分析。分析发现酵母废水中大部分有机物能在厌、好氧两阶段被降解去除,有些厌氧阶段不能去除的有机物可以在好氧阶段去除,同时,在生物处理过程中还产生了微生物代谢产物-新的化合物。生物系统中难以去除的有机物主要是酵母废水中难以降解的有机物以及生物系统中产生的微生物代谢产物等。难以降解的有机物主要有4类:烃类、邻苯二甲酸酯类、多环芳烃类、杂环类。微生物代谢产物或生物系统降解中间产物主要有:卤代产物、杂环醇类、硅代产物等。  相似文献   

3.
综述国内外近年来有关灭幼脲类农药施用后对非靶生物可能造成的影响和其在生物体内吸收代射方面的研究成果。分别阐述了施药区中,蜜蜂,家蚕,鸟类等陆生生物,鱼类,甲壳类和节肢类等水生生物可能受到的影响;以及灭细脲类农药对家禽,家畜的影响和在它们体内的吸收代射情况。指出,灭幼脲类农药的使用对陆生生物蜜蜂和鸟类,以及家禽,家畜等不产生明显的毒害和污染,对水生生物鱼类也没有什么影响,但对家蚕,以及水生甲壳类动物  相似文献   

4.
本对国内外循环冷却水杀生技术的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进行了概括总结。循环冷却水杀生技术主要有化学杀生技术、物理杀生技术和生物杀生技术三大类。化学杀生技术起步早,发展较成熟,应用广泛,是目前应用的主要技术;物理杀生技术因其无污染而受到重视;生物杀生技术效率高,专一性强,投资省,是新型杀生技术,有很广阔的发展空间。未来的循环冷却水杀生技术将是多种方法相融合的,安全、高效、环保的综合水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5.
喹啉及其衍生物微生物降解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喹啉类氮杂环化合物在水、土壤环境中普遍存在,受其污染的水、土壤环境生物修复是目前环境治理领域的重要课题。介绍了近年来喹啉类氮杂环化合物微生物降解的国内外研究进展,主要包括可利用喹啉类氮杂环化合物作为碳源、氮源和能源的微生物资源、微生物降解的有氧代谢和无氧代谢两大途径,以及喹啉类化合物的降解动力学。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原油中含有多种生物标志物,并具有抗生物降解、抗风化等特点,可以作为内标化合物用于溢油生物效果评价。本论文在介绍原油中类异戊二烯类、甾烷类、萜烷类和烷基化多环芳烃类生物标志物结构特点和分析方法的基础上,重点评述了近年来这几类生物标志物的降解性及其在溢油生物修复效果评价中应用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
生物技术在有机废气处理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1,自引:0,他引:41  
生物法净化有机废气主要有生物吸收法、生物滤池和生物滴滤池等几种形式,与传统的有机废气处理方法相比,生物技术具有费用低,处理效率高,安全性好及无二次污染等特点。在德国、荷兰、日本及北美等国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8.
微污染水源饮用水处理工艺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系统介绍了当前微污染水源饮用水处理工艺的新发展。针对微污染水源,主要的处理工艺有化学氧化、生物处理两大类。常用的化学氧化剂有O3、KMnO4、高铁酸盐、H2O2、ClO2。饮用水处理中的生物处理通常是生物膜法,反应器有生物滤池、生物塔滤、生物接触氧化等。  相似文献   

9.
2000年8月对湖南省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森林土壤进行了土壤动物调查,获各类动物1972个,分隶属于4门8纲24目,其中螨类和弹尾类为优势类群,双翅目和膜翅目为常见类群。初步研究表明,森林旅游对土壤动物类群和个体数目都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摇蚊幼虫的水生态毒理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综述了国外对摇蚊幼虫的水生态毒理学研究的最新进展,包括生物检测、生物积累和遗传毒理研究等几方面.国外的研究表明摇蚊幼虫可以作为常用试验生物(鱼类和蚤类)的补充,用于有毒化学品的急、慢性毒性生物检测和遗传毒性研究,以及生物积累试验,以评价化学品的生态效应,并对污染物进行生物监测.  相似文献   

11.
生物活性炭(PACT)对印染废水A2/O工艺强化运行效果的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A2/O(PACT)工艺处理水解酸化后的印染废水,对其生物强化效果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粉末活性炭投加量为100 mg·L-1的条件下,对比A2/O工艺,A2/O(PACT)对COD的去除率提升超过10%,其处理能力可以达到0.6~1.0 kg·kg-1活性炭,有效提升了系统的冬季运行效果.GC-MS、毒性表征结果表明,A2/O(PACT)针对苯环类、稠环类、杂环类等特征有机污染物具有更好的处理效果.紫外-可见光光谱以及分子量分布检测结果表明:A2/O(PACT)对大分子物质(染料类、腐殖类显色物质等,800~1000 Da)的去除有较为明显的促进效果.此外,针对污泥的镜检发现,A2/O(PACT)活性污泥中具备更加完整的生物相,SEM检测结果也表明,PACT系统中粉末活性炭的生物载体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2.
概括近10 a来国内外鲍鱼寄生性病害的研究进展,寄生生物包括原核生物中的纤毛虫、单孢子虫、球虫、帕金虫和盘蜷虫,线形动物门中的颚口类线虫,环节动物门中的缨鳃类多毛虫和钻壳海稚虫类多毛虫,扁形动物门中的吸虫后囊蚴等,涉及寄生生物的种类分布、流行状况、组织病理学和症状及诊断和控制等,同时对我国鲍类寄生性病害研究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13.
生物法在废气净化过程中的技术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生物法净化废气的原理,以及生物涤气塔、生物滤池、生物滴滤池等主要净化装置的工艺流程,并分析其存在问题和今后的技术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浑河中、上游水生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浑河中、上游水生生物多样性现状与变化态势进行了评述,分析了水生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认为水体环境污染、围河筑堤、乱捕、大量施用化肥农药和不合理开发荒山等是造成水生生物减少的主要威胁,提出了一系列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5.
1 工程简介 东台市蝶舞色织有限责任公司位于东台市市区,东临通榆河,该厂主要产品为涤棉、纯棉色织府绸。共有8台高温高压染缸,常用染料为活性染料,使用助剂主要有烧碱、冰醋酸、柔软剂等。长期以来,废水只经调节池调节后直接排入厂东通榆河,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随着通榆河疏浚改道工程的实施,通榆河已成为下游大丰、盐城等地区的饮用水源,对水质的要求相应提高。为解决废水污染问题,根据因地制宜、尽可能以废治废的原则,设计建设了废水处理设施。 工程的设计规模为处理废水1000m~3/d,其中染色废水750m~3/d…  相似文献   

16.
应用浮动生物滤清器除藻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根据浮游植物(藻类)与浮游动物(轮虫类)之间的生态食物链关系,Eltonaian金字塔风言风语服动生物滤清器”(FBE)、在该设备化虫(类)创造了一个生长、系列和栖息的地方,并让它澡类,应用该设备在不同地点进行了实际观测试验,其除藻效率达到84%~93%。  相似文献   

17.
铁载体是地下生物驱动过程的重要参与者,为全面了解铁载体的研究进展和未来发展趋势,利用知识图谱工具VOSviewer、CiteSpace与HistCite对Web of Science(WOS)核心合集数据库和中国知网(CNKI)1980—2021年发文的数量与学科分布、主要国家(地区)与机构、主要发文期刊与研究学者、研究现状及其变化趋势等进行了计量分析.结果表明:(1)近40年铁载体研究的发文量整体呈持续增长趋势,2010年后中国中英文发文量均明显增多,成为WOS数据库中该领域发文量排名第4的国家.微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是英文发文量排名靠前的学科,而生物学、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是中文发文量较多的学科.国外机构间关于铁载体研究的合作较为紧密,我国与国外机构的合作整体上有待加强.铁载体研究发文的主要中英文期刊有微生物学通报、Journal of Bacteriology、Biometals等,Budzikiewicz H、Haas H和张福锁等分别是WOS和CNKI数据库中该领域发文较多的研究学者.(2)关键词聚类网络主要可分为铁载体的配位化学、生物合成机制及其在环境修复中的应用3类...  相似文献   

18.
多环芳烃的微生物降解与生物修复   总被引:63,自引:5,他引:63  
生物修复在治理多环芳烃污染环境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其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文中概述了生物修复技术发展的基础-多环芳烃微生物降解,论述了降解微生物分离、驯化、咱类、降解机制等,探讨了提高多环芳烃降解速率的途径及其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今后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灭幼脲类农药对非靶生物的影响及其在生物体内的代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国内外近年来有关灭幼脲类农药施用后对非靶生物可能造成的影响和其在生物体内吸收代谢方面的研究成果。分别阐述了施药区中,蜜蜂、家蚕、鸟类等陆生生物,鱼类、甲壳类和节肢类等水生生物可能受到的影响;以及灭幼脲类农药对家禽、家畜的影响和在它们体内的吸收代谢情况。指出,灭幼脲类农药的使用对陆生生物蜜蜂和鸟类,以及家禽、家畜等不产生明显的毒害和污染,对水生生物鱼类也没有什么影响,但对家蚕、以及水生甲壳类动物和节肢类动物(尤其是其幼体)的毒害较大。  相似文献   

20.
水泥混凝土路面破坏类型及其原因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破坏类型有多种,其中裂缝,变形,接缝,表面层等四类破坏是最常见的破坏类型。本文在总结分析这四类破坏类型的基础上,对其产生的主要原因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