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7 毫秒
1.
燃煤排放的污染是造成我国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本文分析了添加剂对煤炭燃烧的影响机理,指出配煤添加剂是改善动力煤燃烧的污染排放问题的一个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2.
柴油机排放污染控制的首要目标之一是消除碳烟。负基消烟助燃剂是降低柴油机碳烟排放的有效添加剂。对负基消烟助燃剂作用机制的认识已经超越概念性解释而转入探讨钡金属化学与烃燃烧化学的定性/定量联系。  相似文献   

3.
HK-Ⅰ型汽油节油净化添加剂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HK-I型汽油节油净化添加剂的研制,是为厂提高汽油本身的燃烧性能和对油路和化油器的清洗性能,从而达到降低排气污染,提高发动机动力性和节油的目的。经台架实验和汽车实跑证明,HK-I型添加剂可使油耗下降10%以上,同时也减少了CH、CO的排放.   相似文献   

4.
在法国,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烟尘是主要的空气污染物,占空气总污染物的95%。其中,70%的二氧化硫污染是固定燃烧设备造成的,10%是由汽车排放的;而汽车排放的一氧化碳非常多,占一氧化碳污染的80%,剩下的20%是由固定燃烧锅炉造成的;固定燃烧锅炉造成的氮氧化物污染很多,占60%以上,  相似文献   

5.
用纳米技术提高燃油燃烧效率和降低废气排放的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扬 《环境保护》2005,(1):61-63
环境保护和能源高效利用是可持续发展的主旋律。就燃油来说,寻找提高燃油燃烧效率和降低废气排放的途径便成了当务之急。而一般的化学清洗类添加剂(清净剂)加入燃油中的主要作用是防止化油器或喷嘴附着沉积物(胶质),对除去已沉积在燃烧室和油路中的沉积物也有一定作用,但其作用仅仅是维持了发动机的正常工作点,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燃烧、排放和积碳的问题。这类添加剂降低尾气排放的效果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随着汽车排放法规的逐渐严格,高效和清洁成为了发动机燃烧技术和燃料技术的发展目标。汽油添加剂可以增强燃油的使用性能,有助于提升发动机的燃烧效率和控制排放。本文以汽油添加剂中的清净剂、减摩剂、助燃剂为关注点,围绕上述汽油添加剂对发动机燃烧和排放的影响进行了综述。研究表明,汽油清净剂通过清除和抑制发动机积碳,减少了一氧化碳(CO)、碳氢(HC)和颗粒物(PM)的排放,改善了燃油经济性;清净剂的添加浓度存在最佳值,过低或者过高的添加浓度并不能有效控制发动机积碳。助燃剂促使汽油燃烧更迅速、更完全,使得污染物排放降低,发动机动力性提升;汽油减摩剂会在活塞环与气缸之间形成液膜,减小发动机运动部件之间的摩擦损失,使得发动机的燃油经济性得到小幅提升。  相似文献   

7.
褐煤与烟煤燃烧排放可吸入颗粒物的特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分别对燃烧褐煤与烟煤两个电厂排放可吸入颗粒物的粒度分布、显微结构及重金属和多环芳烃在可吸入颗粒物中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研究表明:不同煤种燃烧排放可吸入颗粒物的形态都以球形颗粒为主,表面比较光滑,同原状飞灰相比,可吸入颗粒物以实心结构为主,多孔和空心结构较少;随着可吸入颗粒物粒径的减小,重金属和多环芳烃含量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褐煤燃烧排放可吸入颗粒物中重金属总量要高于烟煤燃烧排放重金属总量,尤其是褐煤燃烧排放As含量明显高于烟煤燃烧排放As含量,原因是由于褐煤中As含量大于烟煤中As含量;褐煤燃烧排放可吸入颗粒物中多环芳烃总量要高于烟煤燃烧排放多环芳烃总量与煤种的挥发份有很大的关系。研究旨在为大气颗粒物的源识别、可吸入颗粒物的污染控制与资源综合等方面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燃煤砷污染及控制技术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国内外煤燃烧过程中砷的污染及其控制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概括了煤燃烧过程中砷的排放对环境产生的危害,分析煤中砷的赋存状态、燃烧过程的转化形态、固砷剂对煤中砷的作用和砷在飞灰中的富集状况,讨论燃前洗煤、燃煤固砷、烟气除尘技术减少煤中砷污染排放的研究现状及可行性;根据洁净煤技术应用现状讨论了动力配煤技术在高砷煤砷污染防治中的积极意义。指出加强对煤中砷的释放、控制理论及实用技术的研究,减少砷污染物排放对环境的污染是今后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利用1997~2003年ATSR卫星火点资料,采用前向气流轨迹模式及滞留时间分析方法,研究了欧亚大陆生物质燃烧排放的时空分布特征及主要生物质燃烧区域典型排放季节低层气团的输送特征,并与MOPITT一氧化碳卫星反演资料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春季东南亚及印度半岛生物质燃烧排放的污染气团可对中国西南、华南及华东地区的大气环境造成一定影响,尤其是四川盆地、福建和台湾周边地区;中亚、东西伯利亚及蒙古高原生物质燃烧排放的污染气团主要受西风带影响而向东输送,但明显存在一条分支经中国东北向华北或更低纬度地区输送,并逐渐下沉至大气低层,在生物质燃烧排放剧烈的年份内能够对该地区的低层大气成分造成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0.
黄河口表层沉积物多环芳烃污染源解析研究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黄河口表层沉积物中25种多环芳烃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沉积物中w(PAHs)为48.56~277.12 ng/g,平均值为122.92 ng/g,表明PAHs处于较低的污染水平.PAHs组分中2~3环PAHs所占比例最大,其中w(萘)最高,w(菲),w(1-甲基萘)和w(2-甲基萘)也较高.PAHs来源诊断比值〔w(□)/w(亲体PAHs)〕分析表明,石油污染和化石燃料的高温燃烧是黄河口沉积物中PAHs的主要来源;因子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PAHs主要来源于交通燃油和天然气燃烧排放、石油污染、焦炉燃烧排放三大污染源,其中石油污染贡献最大(占74.5%),而交通燃油和天然气燃烧排放、焦炉燃烧排放所占比例相对较小,分别为12.8%和12.7%.   相似文献   

11.
粉煤灰,又称“烟道灰”,是从燃烧装置的烟道气中收集而得到的细灰.目前,国内外对粉煤灰的综合利用极为重视,但大部分都着眼于建材、建筑和农业等方面,而本发明是将粉煤灰作为型煤的掺合料配制型煤,即将粉煤灰与烟煤、褐煤和泥炭混配,再加入适量的添加剂,混匀后经压力成型制成各种形状的无烟燃料.实践证明,只要灰质、煤质和掺比相匹配,可压制成合格的掺灰型煤,达到“煤掺灰,灰代煤、效益高”的效果.该掺灰型煤,具有反应活性高,燃烧效果好,基本无烟等特点,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节约能源等.经试烧证明,燃烧排烟中的各种污染物可消减50%以上,节约煤炭约30%以上,并且,每吨掺灰型煤(按售价每吨100元计算)可增收15—20元.  相似文献   

12.
我国燃煤硫污染控制技术现状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燃前、燃中、燃后三个阶段,阐述了我国脱硫煤生产、低硫污染燃烧技术及燃煤烟气脱硫的污染控制技术现状和发展方向,提出了我国控制燃煤硫污染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煤中有害元素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影响的较为全面的评价体系一直未建立,环保部门也缺乏系统性评价参数对电厂等在煤煤过程中有害元素排向大气的释放量进行监测估算。本文在查阅大量资料(主要为外文)的基础上,认为评价煤中有害元素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影响的参数应该包括以下方面的数据C、H、O、N、无机硫,有机硫,有害微量元素的含量,分布规律,赋存状态,迁移转化行为(在燃煤过程中),洁净能力,淋滤力,矿物质,有机化学特征,煤炭学特征,并对煤中有害元素的污染方法进行探讨,如果上述各参数的数据被全面提供,并据此数据作针对性的抑制措施,煤中有害元素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危害影响必将降低到最小。  相似文献   

14.
上海市以燃煤作为主要能源的工,商业大城市,大气污染以煤烟污染为主,燃煤排放的烟尘达到19.8万t/a,SO2为39.6万t/a;市区的燃煤密度相当高,在市区135个街道地区的燃煤密度>2.0万t/km^2·a,占26%。为此,本文提出在实施近,远期环境保护规划时,应进一步加强监督管理措施,制定燃煤污染防治和定量管理目标考核方法,修订烟尘污染管理方法,并建议制定《上海市大气污染防治管理条例》。  相似文献   

15.
燃煤电厂烟气脱硫技术及其主要工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简要介绍了我国二氧化硫的排放及其污染现状、燃煤电厂湿法、半干法、干法、可回收工艺和联合SO2/NOx工艺等五类烟气脱硫(FGD)技术及其主要的工艺,并对我国烟气脱硫技术的发展进行了探讨,指出我国烟气脱硫技术的发展应走国产化的道路,在具体的脱硫工艺的选择上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6.
中国煤矿样中砷、硒、铬、铀、钍元素的含量分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利用中子活化分析法测定中国24个省市110个煤矿样中的砷、硒、铬、铀、钍元素,给出上述元素的含量范围,并就这些元素与环境的关系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当前,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人们对环境污染问题的处理日渐重视,特别是对化石燃料利用过程中导致的污染问题的处理和防治更是受到世界范围的关注。本文介绍了近年来在原煤燃烧前脱硫研究的一些新进展,重点介绍了高能辐射脱硫和生物脱硫及其反应机制。  相似文献   

18.
钱枫  李伟  张溱芳 《环境工程》2005,23(2):79-81
为研究助燃添加剂对煤燃烧特性的影响 ,选择了 5种金属的氧化物及盐类作为基本成分 ,运用正交试验方法考察了添加剂对炭粒燃烧特性的影响 ,然后根据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 ,得到了添加剂的最佳组成。本研究所推荐的添加剂能有效降低煤的着火温度 ,并提高其燃烧发热量。与某商品煤伴侣比较 ,在各种添加量时的助燃效果均优于该商品煤伴侣。  相似文献   

19.
煤炭是中国的主要能源和资源,也是主要的污染源。煤炭燃料利用的不洁净使得其能源主导地位受到石油、天然气和新能源越来越大的挑战。寻求合理、高效、洁净的煤炭非燃料利用新途径应当成为煤化工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在分析了煤炭燃料利用存在问题和前景的基础上,强调煤炭非燃料利用应当成为洁净煤技术的一种主要形式,并指出煤炭非燃料利用的合理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