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LNG接收站选址安全距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然气作为一种清洁、优质能源在我国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液化天然气(LNG)接收站的发展有助于解决我国能源紧张问题,促进能源供应多元化,但随之而来的安全问题也引起企业和社会的高度重视。对LNG接收站工艺做了简单介绍,分析其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并对LNG接收站选址时的安全距离进行较深入的研究。参考了国内外主要规范,对规范要求的安全距离及采用挪威船级社Phast 6.6软件进行事故模拟确定的安全距离进行对比分析,事故模拟考虑了可燃气体扩散及火灾热辐射的影响范围。通过研究,对LNG接收站选址时与周边环境应保持的安全距离有更深入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伴随着LNG接收站储罐区规模的不断增大,对大型LNG储罐区潜在风险进行定量风险分析意义重大。针对大型LNG储罐区定量风险分析,根据国外权威部门制定的风险标准,结合中国石化行业实际情况,制定出适于LNG接收站的个人及社会风险标准;应用风险评价指数(RAC)矩阵法对储罐区潜在风险进行识别,确定对储罐区LNG卸料管线的全口径断裂事故场景进行定量风险分析。在此基础之上,应用挪威DNV的SAFETI软件对储罐区LNG卸料管线全口径断裂进行定量风险分析,得出对接收站的个人及社会风险图表,根据分析结果并提出相应的建议措施,从而为LNG接收站的安全设计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3.
张平  袁梅        王玉丽  许石青        李闯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7,13(12):98-103
为了对LNG接收站选址进行科学评价,综合考虑了环境、政策、交通及经济4方面因素,选取自然条件、安全性及城市发展规划等14个指标作为LNG接收站选址评价指标体系;结合三角模糊熵组合赋权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根据理想点法原理计算理想点贴近度,得到LNG接收站选址评价结果;构建了基于三角模糊熵-理想点法的评价模型,并进行评价模型实例应用。实例应用结果表明:该评价模型的评价结果与LNG接收站选址论证单位的比选结果相一致,验证了该评价模型的可行性和合理性以及评价方法的有效性。该方法为LNG接收站选址评价提供了1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大尺寸、全场景下LNG船舶卸货作业过程中的泄漏爆炸风险,构建某LNG接收站及其周边20.5 km2的区域场景模型,采用FLACS软件数值模拟LNG泄漏扩散、气云爆炸的演化过程。结果表明:LNG从卸料臂处以满输速率持续泄漏5 min,最大液池面积17 047 m2,最大汽化速率350 kg/m3,遇点火源发生气云爆炸,爆炸持续时间12 s,产生最高爆炸火球340 m和最大爆炸超压0.25 MPa,形成半径380 m轻伤区、150 m重伤区和60 m死亡区。  相似文献   

5.
笔者以液化天然气(LNG)接受站的生产工艺、设备、作业环境的特点为背景,提出一种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方法(Fuzzy-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的风险评估方法。首先,根据LNG接收站风险事故多层次、多因素及不确定的特点,结合本行业的安全标准,确立了LNG接受站的风险因素和评价指标,建立接受站的安全评价体系;随后,运用Fuzzy-AHP方法确定权重矢量和模糊评价矩阵,并通过模糊运算求出决策矢量,实现对风险因素的排序以达到风险辨识目的;最后,对国内某LNG站进行了实例计算。计算表明该接收站的硬件设施完善,但应加强风险管理,制定相应的措施应对因气候条件、储罐区管理不当及船舶安全保护不到位等引发的事故。结果表明基于LNG站的Fuzzy-AHP风险辨识模型的安全性综合评价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国内LNG接收站产业发展日益壮大,LNG储罐的规模也随之呈现大型化的趋势,其带来对周边储罐的安全问题成为关注的焦点.针对大型LNG储罐防火间距的分析,依据国际广泛接受的美国NFPA 59A-2009和欧洲EN1473-2007标准,分别采用事故后果模拟手段和危险性评估方法确定储罐防火间距,事故场景分别考虑了罐顶池火灾和卸料管线发生直径50mm孔洞泄漏火灾.在此基础之上,对事故后果模拟得到的结果进行分析,明确储罐防火间距,从而为企业对LNG储罐区进行布局设计提供参考指导.  相似文献   

7.
液化天然气(LNG)洁净高效的特点使得其在当代能源体系中受到的关注越来越多。由于其低温、易燃和易爆等特点,一旦发生事故将造成不可估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本文在对沿海LNG接收站主要工艺流程和系统组成分析的基础上,对LNG接收站场设施在线检验的可行性和所需技术进行了讨论。首次提出了针对LNG接收站场设施的检测范围、检测方法和检测流程,重点介绍了脉冲涡流检测和红外热成像检测技术,为未来进一步系统实施LNG接收站场完整性管理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8.
本文概述了LNG接收站的重要性,详细分析了LNG接收站工程建设中的主要风险点,并提出了一个综合的安全管理模型,包括风险评估、安全文化建设和应急准备等策略,最后强调了持续改进安全管理体系的重要性,以确保整个工程的顺利进行和长期稳定运营。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环境风速对液化天然气(LNG)泄漏扩散过程的影响,采用Fluent建立LNG连续泄漏计算流体力学模型,开展不同风速下LNG泄漏扩散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LNG泄漏扩散分为扩散初期、扩散中期、扩散后期3个阶段,扩散过程中LNG从低温重气逐渐转变成轻质气体。环境风速对气云的扩散主要体现在:低于5级风时,云团以两侧卷吸为主,气云表现为"叶状分叉"、中间低两端高,此时气云横风向扩散较快,甲烷扩散距离与冻伤距离随风速增大而增大;而高于5级风时,云团以顶部卷吸为主,气云表现为云团坍塌、中间高两端低,此时气云垂直风向扩散较快,甲烷扩散距离与冻伤距离随风速增大而减小。初步建立了LNG蒸气云爆炸风险范围与冻伤区域和泄漏时间、环境风速的函数关系,可为爆炸风险区域和低温冻伤区域的预测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0.
本文针对液化天然气管道泄漏场景,以某拟建LNG接收站LNG储罐进出罐管道为模拟对象,运用DNV公司的PHAST RISK软件模拟计算管道大孔、完全断裂泄漏场景,考虑泄漏概率、点火源等因素影响,模拟出个人风险曲线和社会风险曲线。结果表明:PHAST RISK软件模拟LNG管道泄漏场景确定防护目标与个人风险基准、社会风险基准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可以协助企业提出安全改进措施建议,提升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1.
在广东省深圳市大鹏湾畔的秤头角,每周都能看到两三艘LNG货船停泊于此,进行卸载作业.这里就是我国试点建立的第一个LNG接收站,也是目前我国规模最大的LNG接收站,从澳大利亚航运过来的液化天然气,由此源源不断地输往珠江三角洲地区. "虽然LNG项目的投产,缓解了珠三角地区经济高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但是从风险的角度看,无论是LNG接收站还是管线输送,都属于高风险行业,因而在公司的6大核心价值观中,安全是放第一位的."广东大鹏液化天然气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东大鹏")总裁吴正兴在开篇就点明了安全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谢天光  路世昌  郭伟 《安全》2020,(3):33-39
为进一步加强城市消防安全管理,本文结合城市消防现状,并参照相关法规、标准确定了三级城市火灾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运用Delphi专家打分法,对某城市基础信息、火灾危险源、消防力量、火灾预警和社会面防控能力等方面进行量化评估,结果表明该市的火灾风险等级为Ⅱ级,属中风险。针对城市火灾风险防控的薄弱环节,给出了相应建议,对城市消防安全建设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利用基于信息扩散理论的灾害风险估计模型对河南省1997-2005年间的火灾风险损失率数据资料进行处理,得到了河南省区域火灾灾害风险,并将所得结果数据制成专题图.这些专题图直观地展示了风险的分布及随灾害程度的增加风险的空间变化趋势.该方法简单易行,能为有关部门进行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LNG动力船在通航隧洞这一新型半封闭空间结构船舶通航设施中的航行安全问题,以贵州乌江构皮滩隧洞中LNG动力船发生泄漏事故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仿真模型,利用Fluent对LNG动力船的LNG燃料在有风和无风2种状态下发生阀门泄漏、管系泄漏和罐体破损的气体扩散过程进行模拟,分别计算得出LNG泄漏造成人员窒息、火灾、爆炸等后果的影响范围和程度.结果表明:无风状态下的泄漏危害高于有风状态下的泄漏危害,泄漏点孔径与危害范围呈正相关关系;在人员窒息、爆炸、火灾3种危害中,火灾危险范围最广,其次为爆炸危险范围,最小为人员窒息危险范围,无风状态下罐体发生泄漏造成火灾面积可达609.942 0 m2,有风状态下阀门发生泄漏可导致人员窒息的危险范围面积仅0.008 0 m2.以此为依据,从LNG动力船和通航隧洞两方面分别提出了安全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5.
液化天然气(LNG)加注船是一种为LNG动力船提供燃料的新型船舶,国内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缺乏相关安全标准和规范。采用国际定量风险评价(QRA)的通用理念,研究适用于我国LNG加注船的安全评价方法,提出具体实施步骤和依据准则,并以国内某LNG加注船作为实例分析说明。建立加注船LNG火灾事故树,确定相关火灾事故概率;研究适合加注船火灾事故后果的方形火焰模型,以及LNG火灾热辐射对人体伤害的计算方法;参考国际海事组织(IMO)的风险准则,确定LNG加注船个人风险和社会风险;最后与按NFPA-59A计算的防火间距作对比分析。通过计算,例中加注船的风险位于须采取相关安全措施的ALARP区域,风险控制区域半径20m。若按NFPA-59A要求计算防火间距,该加注船对外部须划定半径52m区域作为安全区域,且须将船身增长37m以满足内部防火要求,在实际工程中无法实现,相比较QRA方法更适合我国LNG加注船的安全评价工作。  相似文献   

16.
风险评估是液化天然气(LNG)储存系统风险管理的重要环节。本文运用事故树分析法对LNG储存系统进行风险评估,系统全面地找出引起LNG储存系统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的所有原因事件,并分析基本事件的结构重要度。避免LNG储罐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应该主要从控制火源和超压两个方面入手,从而达到预防LNG储存系统火灾、爆炸事故发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为深入分析船舶火灾事故风险因素及其后果产生的影响,通过分析1991-2017年全球船舶火灾事故调查报告,从人员、管理、船舶设备、货物、环境5个方面对船舶火灾影响因素进行识别研究;采用三脚架事故致因模型(Tripod-Beta model),构建考虑安全栅的船舶火灾事故情景演化模型,识别船舶火灾关键影响因素;并在样本量较少的情况下,采用信息扩散理论计算船舶火灾发生率;最后,利用布尔函数和风险矩阵,对船舶火灾事故风险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船员不安全行为和船舶设备表面过热、设备短路是船舶火灾事故的关键风险因素;事故后果链中安全栅遭到破坏时,船舶火灾风险处于不希望发生范围内。该方法能有效评估船舶火灾风险的等级,满足海事管理部门的监管工作需求。  相似文献   

18.
一种基于小样本数据信息扩散的重大火灾频度估算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重大火灾的发生是小概率事件,其历史数据属于小样本统计数据。在应用频率直方图法对小样本数据进行处理时,分析结果对直方图的起点、区间步长以及样本中的奇异数据十分敏感。采用信息扩散方法,对日本1995-2008年各年重大火灾次数统计样本进行分析,对比了不同扩散条件下的扩散结果,结果表明信息扩散方法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和一致性。基于信息扩散的结果,计算了以年为周期的重大火灾发生次数的超越概率分布,建立了一种重大火灾频度估算方法。  相似文献   

19.
发生翻滚事故时,大型LNG储罐内压力急剧升高,为防止储罐超压破裂,大量的天然气通过安全阀放空,而天然气具有易燃易爆的特点,可能在LNG接收站的装置区及罐区发生爆炸。利用计算流体力学的方法对不同风速、风向下放空气的扩散过程进行了模拟,得到CH4的浓度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大气风速对放空气的扩散过程具有影响,当风速逐渐增大时,降落到地面的CH4逐渐增多,而当风速超过7m/s时,随着风速的增大,降落到地面的CH4开始减少。随着风速的增大,50%LEL影响范围逐渐减小。各种风速条件下,装置区和罐区CH4的浓度均未达到50%LEL,因此LNG储罐发生翻滚事故时,放空气不会形成爆炸性气氛。  相似文献   

20.
LNG储罐火灾和爆炸事故树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引起液化天然气储罐发生火灾、爆炸的因素进行系统分析,建立以LNG储罐火灾、爆炸为顶事件的事故树,并进行事故树分析,得到影响顶事件的各阶最小割集。利用二次计算的方法,更加精确地计算底事件的结构重要度系数,确定了影响储罐事故的主要因素,为提高LNG储罐的安全性和运行可靠性,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