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情景构建方法,建立LPG(液化石油气)储罐泄漏起火事故情景,依据PHAST定量分析软件,对LPG储罐泄漏后果进行数据分析,计算喷射火热辐射及泄漏气体扩散范围,应用这些数据对LPG储罐泄漏事故进行情景推演,并对应急救援过程中所必须的人员、物资、技术等需求进行分析与评估,得出企业在应对巨灾方面存在的不足。研究成果对企业的应急能力建设规划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正>特大城市巨灾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和巨大的破坏力,北京市是最早开展特大城市巨灾情景构建工作的城市,本文通过对北京市情景构建工作的分析,解读特大城市巨灾情景构建的关键因素、成果应用及经验建议。情景构建主要是对那些可能发生的巨灾或危机进行全景式描述,包括诱发条件、破坏强度、波及范围、复杂程度及严重后果等,并依此明确应急响应的目标、任务和需求,提高应急准备的针对性、协同性和实效性。这些巨灾或危机具有高度不确定性和巨大破坏力,后果十分严重,被看成是特大城市公共安全的最主要威胁。  相似文献   

3.
运用重大事故情景构建技术手段,按照底线思维原则,构建VOCs处理系统巨灾场景,采用数值模拟软件,对水基钻屑存储池、岩屑储存池爆炸风险进行定量分析,为场景推演提供科学、合理的数据。通过对事故场景各个环节应急任务进行梳理,讨论制定应急处置措施,分析所需资源与现有资源存在的差距,提出改进建议,为企业应急能力建设提供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4.
正对于油田企业而言,在生产过程中,作业场所往往存在着已经识别和未能及时识别的有毒有害物质,存在职业中毒的风险。为及时、有效处置职业中毒事故(事件),保障职工身体健康,油田企业加强处置职业中毒事故应急能力建设尤为重要。本文从建立职业中毒事故应急处置机构、完善应急物资保障体系以及应具备的应急处置救援能力等  相似文献   

5.
正巨灾情景构建研讨会风险管理沙龙于2018年4月28日在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召开,本次会议由北京市安全监管局应急处主办,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重大危险源监控中心及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共同承办。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重大危险源监控中心巨灾情景构建项目组成员以及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中汇兴峰(北京)注册安全工程师律师事务所、北京众仁达人力资源管理有限公司等机构的20余名在京应急管  相似文献   

6.
为保障应急物资需求预测的合理性,充分考虑灾后不确定因素和决策者的主观因素,建立基于前景理论(PT)的应急物资需求动态调整模型。首先,将决策者的心理感知价值分为方案有效和方案无效2种,以决策者不同时刻的心理预期作为动态参考点;然后,通过确定价值函数和情景概率权重计算方案综合前景价值,求得前景值最小的应急物资需求预测方案;最后,分别就风险偏好、风险规避系数以及收益感知概率系数和损失感知概率系数进行灵敏度分析。所建模型的有效性为一实例数据所验证。结果表明:根据灾情动态变化所建立的调整模型,更切合灾后救援的实际情况,有助于求出最佳预测方案,提高决策质量和救援效率。  相似文献   

7.
为实现灾区应急物资的高效配送,采用时空网络约束调度车辆,以各受灾点实际需求率最大、应急物资运输成本最低和车辆运输风险最小为目标,建立多目标应急物资调度规划模型,采用带精英策略的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求解模型,最后通过实例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洪涝灾害中,降雨量的增加会导致实际物资需求率、配送风险以及配送成本的增加,最大化实际物资需求率有助于提高物资利用率,减少物资成本并降低物资配送风险。研究结果可为灾前预防和灾中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有效解决应急物资调运决策问题,提高应急物资利用率。总结应急物资调运基本流程、管理方法及存在问题,分析应急物资调运系统动静态资源、灾害分布及优先级等因素,借鉴动态调配 Multi Agent方法研究应急救援保障部门间协同作用,对应急物资调运系统供需路径与救援时效进行分析,构建应急物资调运系统高效、及时、低成本的动态调度模型,同时基于多源时间最短路径问题以及Floyd Warshall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仿真,得出应急物资最优调运路径和参与调配储存点组合。结果表明:动态调运决策模型可从备选集合中快速搜索应急调运所需最佳方案,能为应急救援提供更加可靠的保障。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应急资源的动员效率、保障巨灾情景下的应急资源供给,需要科学地选择应急资源动员点。根据应急资源动员点内涵以及应急资源需求特征,构建应急资源动员点选择指标体系,包括5个一级指标和13个二级指标;设计基于博弈论组合赋权的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OPSIS)的应急资源动员点选择模型。实例分析结果表明,利用博弈论组合赋权法计算指标综合权重,能兼顾主观和客观因素,结果更加合理;同时,用改进的TOPSIS法选择应急资源动员点,能从多个指标综合考虑动员点的情况,更科学地计算出各动员点对最优方案的接近度,进而确定动员点的优先顺序。  相似文献   

10.
为提升不同应急情景下各救援力量的联合应急救援效率,降低救援风险,减少财产损失,采用情景分析的方法对应急状态不确定性进行参数估计,引入风险厌恶水平,构建一种以总调度成本和风险最小化为目标的应急车辆综合调度模型;运用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II)求解目标函数值,通过仿真案例对比分析考虑情景与不考虑情景2种情况下的求解结果;利用模型分析不同情景下惩罚成本与风险厌恶水平的关系,给出合理风险厌恶水平值,选定最终调度方案。结果表明:该模型与方案能够有效满足不同应急情景下需求点的需求,提高救援效率,解决在情景与风险共同作用下的应急车辆综合调度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健全统一的应急物资保障体系,把应急物资保障作为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建设重要内容的重要讲话精神,总结分析湖北省应急物资保障体系现状,针对湖北省自然灾害和事故灾难救援救灾任务的情况,分析目前湖北省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措施,为"十四五"提升应急物资保障能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有效解决在保证高效完成救援任务的同时考虑受灾民众行为,进而提高灾民对救援处置效果的满意度问题,结合行为运筹学相关理论和不公平厌恶理论,提出民众对于应急物资到达时间的风险感知度量模型,以及民众对于所得到的应急物资数量的公平满意度度量模型,构建基于灾民心理感知的应急物资多阶段调度模型,解决应急物资到达时间风险感知、物资分发数量公平满意度等多目标下的调配决策问题;设计基于蚁群优化思想的求解算法。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实例分析对比验证了模型在提升灾区民众对于应急物资分发策略满意度方面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应急物资保障能力,研究应急物资储备库的网络优化设计问题。在传统的可靠性设施选址问题(RFLP)与选址-库存问题(LIP)研究基础上,考虑中断情景、设施设防、设施容量限制、物资批量采购折扣等因素,建立应急物资储备库的LIP双目标优化模型;设计一个改进的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Ⅱ)以求解该模型;以地震灾害应急物资储备库建设为例进行算例分析。结果表明:用所设计的算法可得Pareto前沿解集,使决策者可根据实际需要权衡时效性与经济性目标,从一簇Pateto解中选择合适的优化决策方案。  相似文献   

14.
针对灾后初期应急物资紧缺以及不同受灾点、不同应急物资时间窗约束亦不相同的情况,开展应急物资配送以及车辆路径规划问题研究;以最大化时间满意度和需求满意度为目标,同时兼顾应急救援过程中的公平性原则,构建基于综合时间窗约束下的应急物资配送路径方案生成模型;采用亚当斯的公平分配理论计算需求满意度,并通过遗传算法原理求解模型;结合实际案例,对比分析不同公平分配方法求解所得结果,从而选择最佳物资调配方案,并识别物资配送路径中关键路段,以便加强防护,保障物资运输通畅。结果表明:该方法可高效解决资源紧缺情况下应急物资调配及车辆路径方案生成问题,并能有效识别关键运输路段。  相似文献   

15.
本文针对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暴露出的防疫物资保障严重不足这一短板,重点分析当前我国应急物资保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立科学的应急物资储备体系的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应急物资的实物储备与协议企业生产能力储备相结合的储备模式协调性,降低企业自身应对突发生产安全事故的物资储备成本,建立多情景生产安全事故下的企业应急物资实物储备场所和协议储备企业选址的协调优化模型,利用Lingo软件进行求解,并以石油储罐火灾的应急物资储备为背景设计算例,验证相关模型及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提出的企业应急物资储备体系,能够在降低应急物资储备成本的同时,保持日常应急救灾能力。  相似文献   

17.
为了保证在重特大突发灾害发生后,及时、有序、充足地保障生活必需品应急物资的供应。通过调研典型突发事件在应急物资准备、响应、恢复阶段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提出了生活必需品应急保障标准体系的构建原则、框架组成,并阐述了体系要素之间的关系。提出生活必需品应急保障标准体系分为通用、准备、响应和评估四个组成部分,由术语和定义、应急标志、物资储备等16个核心要素构成,按照层次性原则将要素分布在四个层级上,并对16个核心要素的主要内容做了阐释。  相似文献   

18.
正2016年12月14号,北京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与中国安科院重大危险源监控与事故调查分析鉴定技术中心在北京正式签订"北京市危险化学品事故巨灾情景构建(加油站及油库)"技术服务合同。该项目的主要目标是:明确危化品应急管理工作重点,为危化品预案体系优化提供重要基础,为危化品应急培训演练规划提供依据。项目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分析危化品存储经营巨灾事故演化关键时空节点应对任务、目标能力及现阶段存在的差距,提出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应急救援效率与物资配送效益,针对自然灾害应急救援中物资受损的现实情况,考虑物资损毁率对灾民心理影响的上下限及其对物资分配的影响,建立灾民对物资损毁的容忍度函数,量化灾民心理;以系统总运行成本最小和灾民对物资损毁的期望不可容忍程度赋权的有效物资满足率最大为目标,建立考虑多周期、多物资、多灾害演化情景的配送中心到受灾点的动态应急物流配送优化模型;以四川地震带的相关数据建立算例,通过Matlab求解,对比所得方案,验证模型有效性。结果表明:引入灾民对物资损毁的容忍度的模型,能在优化总成本的同时,保障需求紧迫程度较高的受灾点的物资供给。  相似文献   

20.
为了满足应急物资全过程管理需求,便于国家信息平台数据共享,进行应急物资管理平台综合标准化研究,对提高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具有重要意义。采用综合标准化的思想和方法,确立了提升应急物资保障能力这一总目标,通过对应急物资管理平台分析,提出用户信息、物资信息和平台业务三个相关要素,并进行目标分解,建立应急物资管理平台标准综合体。结果表明:通过对应急物资管理平台标准综合体的试点应用,其发挥了准确、高效的特性,使之与应急物资管理平台相结合,极大提升了应急物资的管理能力。同时,及时补充、完善和修订标准综合体,建立统一的应急物资储备数据库,使其逐步规范化、科学化和系统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